新型防风伞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96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防风伞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伞架。
背景技术
现有伞的种类很多,其伞架的结构主要由主伞骨、外顶骨、内顶骨、上配盘、下配盘以及多个活动连接件连接构成,外顶骨用于架设布蓬,内顶骨同下配盘以及其它连接件配合使用用于伞的撑开和回收,由于这些伞架没有设置专用防风结构,其防风性差,容易出现开伞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伞架结构防风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风伞架,该伞架弹性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风效果,可以承受较大的风力,在海滩或暴风雨中使用时很安全,不会给人带来危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风伞架,由主伞骨、外顶骨、内顶骨、上配盘、下配盘以及活动连接件连接构成,上配盘与主伞骨的上部套接并固定,下配盘套接在主伞骨上与主伞骨构成活动连接,内顶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外顶骨与下配盘的上轮毂之间,下配盘在上轮毂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下轮毂,内顶骨外侧设置有凹槽结构,在内顶骨的上部与下轮毂之间都设置有弹簧,弹簧与内顶骨的凹槽位置对应设置,在下轮毂的外圆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紧固有铁丝,铁丝将固定弹簧的铁丝挂钩挂住均布在下轮毂内部凹槽的圆周上。
所述弹簧上部与内顶骨的凹槽通过铆钉构成活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防风伞架的优点在于,在内顶骨下部位置加设了弹簧,伞架在风力的作用下,弹簧的拉力加大了伞架的承受力,风吹时不至于使伞架开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风伞架,由主伞骨1、外顶骨2、内顶骨3、上配盘4、下配盘5以及活动连接件6连接构成,上配盘4与主伞骨1的上部套接并固定,下配盘5套接在主伞骨1上与主伞骨构成活动连接,内顶骨2通过活动连接件6连接在外顶骨2与下配盘5的上轮毂7之间,下配盘5在上轮毂7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下轮毂8,内顶骨3外侧设置有凹槽结构,在内顶骨3的上部与下轮毂8之间都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与内顶骨3的凹槽位置对应设置,在下轮毂8的外圆周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内紧固有铁丝,铁丝将固定弹簧的铁丝挂钩11挂住均布在下轮毂8内部凹槽10的圆周上,弹簧9上部与内顶骨的凹槽通过铆钉12构成活动连接结构。在撑开伞时,内顶骨和弹簧同时通过活动连接件同伞的外顶骨连接,使得在风力的作用下稳固性特别好,不会造成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风伞架,由主伞骨、外顶骨、内顶骨、上配盘、下配盘以及活动连接件连接构成,上配盘与主伞骨的上部套接并固定,下配盘套接在主伞骨上与主伞骨构成活动连接,内顶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外顶骨与下配盘的上轮毂之间,其特征在于下配盘在上轮毂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下轮毂,内顶骨外侧设置有凹槽结构,在内顶骨的上部与下轮毂之间都设置有弹簧,弹簧与内顶骨的凹槽位置对应设置,在下轮毂的外圆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紧固有铁丝,铁丝将固定弹簧的铁丝挂钩挂住均布在下轮毂内部凹槽的圆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风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部与内顶骨的凹槽通过铆钉构成活动连接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防风伞架,主要由主伞骨、外顶骨、内顶骨、上配盘、下配盘以及活动连接件连接构成,上配盘与主伞骨的上部套接并固定,下配盘套接在主伞骨上与主伞骨构成活动连接,内顶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在外顶骨与下配盘的上轮毂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下配盘在上轮毂的下部位置处设置有下轮毂,内顶骨外侧设置有凹槽结构,在内顶骨的上部与下配盘的下轮毂之间都设置有弹簧。其弹簧的设置加大了本实用新型伞架的防风能力,在风力较大时不会由于伞架开花给人带来危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A45B25/02GK2691337SQ200420003270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周志强 申请人:周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