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12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折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尤其涉及一种中棒由多段管件连接而成的可折叠便于收藏的多折伞。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多折伞,其中棒由多段管件由内至外依次套接而成,其中最下方的内管固定于伞头内,如图1所示,一般是在伞头4的芯部41中部开设一足够深度的安装孔413,内管1下端插接于该安装孔413内并固定,当中棒折叠时,套接于内管1外的其余管件2、3等相互套接且其底端只能下降至芯部41安装孔413顶端的周边平台412处,与内管1的底端不在同一水平面而是相距一段距离。为了使多折伞折叠时长度足够短以便收藏于手提包内,每段管件的长度本来就较短,而伞头采用上述结构后更加限制了中棒各管件的长度,这样一来出现的问题就是在多折伞使用时,其中棒完全伸展后的长度也较短,以致伞面位置太低容易遮挡使用者的视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需将撑伞的手抬得较高,这样时间稍长手就会感到疲劳,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收藏时长度足够短,使用时中棒长度又足够长的多折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多折伞,包括伞面、伞骨以及支撑伞骨的中棒;所述中棒包括从里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管和一节或多节外管,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固定连接,该伞头中间的芯部设有可容纳中棒的半孔,该芯部固定连接一金属底座,该金属底座呈“山”字形,其中心向上凸设一凸柱,两侧设有凸沿,凸柱与凸沿构成凹槽,该凹槽的宽度大于内管、中管和外管管壁厚度的总和;所述凸柱完全插入内管的孔腔,在中棒的折叠收藏状态,所述互相套接的内管、中管和外管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并全部落入所述凹槽的槽底。这样在同样的折叠长度下,多折伞的中管和外管的长度可做得较长,在伞撑开使用时中棒就伸展得长一些而不致遮挡使用者的视线。
为了将内管固定于伞头上,在所述底座中部凸柱的侧壁上设有凹位,该凹位的顶面与凸柱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度;所述内管与该凹位对应处设有与凹位卡接的内凸块,这样可防止内管从凸柱处滑脱出来。
所述凸柱上的凹位和内管上的内凸块各有两个并沿所述凸柱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使内管与凸柱的连接更可靠,受力更均匀。
所述金属底座中部凸柱的外侧壁与内管底部内壁形状相配并相互贴合,使两者的结合更紧密;底座的所述凸沿为位于凸柱径向两侧的两块凸起,无须呈环状围绕凸柱,这样可节省材料。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多折伞的伞头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中棒折叠时,其中管、一节或多节外管的底端可一直下降至与内管底端同一平面上的凹槽底部,这意味着多折伞在同样的折叠长度下,其中管和外管都可做得更长,这样多折伞在撑开使用时中棒就足够长而不会遮挡使用者的视线,折叠时又足够短可放进包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图1为现有多折伞伞头4与折叠后的伞中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伞头4与折叠后的伞中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基座5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基座5与内管1之间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多折伞包括伞面、伞骨以及支撑伞骨的中棒,所述中棒又包括从里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一节或多节外管3,如图2所示,所述内管1的底部与伞头4固定连接,所述伞头4包括外壳42、中间的芯部41以及用螺丝6固定于伞头4底部的金属基座5,外壳42和芯部41的侧壁上对应处设有安装控制开关的通孔。
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底座5呈“山”字形,其中心向上凸设一凸柱51,凸柱51的两侧设有凸沿52,凸柱51与凸沿52合围形成凹槽53,所述凸沿52可呈环形围绕凸柱51,但为了节省材料,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沿52仅为位于凸柱51径向两侧的两块凸起。为了更有效防止凸柱51和内管1之间打滑,所述凸柱51的截面可做成与内管1底部内壁相配的形状如六角形、八角形等,并完全插入内管1的孔腔使两者相互贴合。再如图4所示,为了将内管1固定于金属底座5的凸柱51上,在所述凸柱51的侧壁上沿其中轴线左右对称开设有凹位511,所述内管1左右两侧壁与所述凹位511对应处用冲压的方式形成两个内凸块11与其对应的凹位511卡接,该凹位511的顶面与凸柱51侧壁之间的夹角512不大于90度,这样可有效防止内管1从凸柱51上滑脱出来。
如图2所示,所述芯部41中央开设有可容纳中棒的垂直半孔,该芯部41下部具有一阶梯状往内收束的底沿411,该底沿411的外侧壁与所述金属底座5两侧凸沿52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底沿411上方的水平变阶面支承于所述金属底座5的凸沿52顶面,所述底沿411内侧壁与金属底座5的中部凸柱51之间围成的凹位正好能容纳互相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的底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的中棒在折叠收藏状态下,所述内管1、中管2和外管3互相套接且所有管件的底部均位于同一高度并全部落入所述凹槽53的槽底。
而现有的多折伞的伞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伞头4的芯部41中部开设一足够深度的安装孔413,内管1下端插接于该安装孔413内并固定,当中棒折叠时,套接于内管1外的其余管件2、3等相互套接且其底端只能下降至芯部41安装孔413顶端的周边平台412处,与内管1的底端不在同一水平面而是相距一段距离。
从图1和图2对比可知,在同样的折叠长度下,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其中管2、外管3可做得更长,对于四折伞,在撑开使用时中棒可比现有的四折伞长约4厘米,使得中棒的长度更长一些而不会遮挡使用者的视线。
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伞,包括伞面、伞骨以及支撑伞骨的中棒;所述中棒包括从里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一节或多节外管(3),所述内管(1)的底部与伞头(4)固定连接,该伞头(4)中间的芯部(41)设有可容纳中棒的半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4)芯部(41)固定连接一金属底座(5),该金属底座(5)呈“山”字形,其中心向上凸设一凸柱(51),两侧设有凸沿(52),凸柱(51)与凸沿(52)构成凹槽(53),该凹槽(53)的宽度大于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管壁厚度的总和;所述凸柱(51)完全插入内管(1)的孔腔,在中棒的折叠收藏状态,所述互相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并全部落入所述凹槽(53)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中部凸柱(51)的侧壁上设有凹位(511),该凹位(511)的顶面与凸柱(51)侧壁之间的夹角(512)不大于90度;所述内管(1)与该凹位(511)对应处设有与凹位(511)卡接的内凸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51)上的凹位(511)和内管(1)上的内凸块(11)各有两个并沿所述凸柱(5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座(5)中部凸柱(51)的外侧壁与内管(1)底部内壁形状相配并相互贴合,底座(5)的凸沿(52)为位于凸柱(51)径向两侧的两块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头(4)的芯部(41)下方具有一阶梯状往内收束的底沿(411),该底沿(411)的外侧壁与所述金属底座(5)两侧凸沿(52)的内侧壁贴合,所述底沿(411)上方的水平变阶面支承于金属底座(5)的凸沿(52)顶面,芯部底沿(411)内侧壁与金属底座(5)的中部凸柱(51)之间围成的凹位正好能容纳互相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折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41)外固定套接有一外壳(42),外壳(42)和芯部(41)对应处设有安装控制开关的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多折伞,其中棒包括从里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一节或多节外管(3),内管(1)的底部与伞头(4)固定连接,该伞头(4)中间的芯部(41)固定连接一“山”字形金属底座(5),其中心向上凸设一凸柱(51),两侧设有凸沿(52),凸柱(51)与凸沿(52)之间形成凹槽(53),所述凸柱(51)完全插入内管(1)的孔腔,在中棒的折叠收藏状态,所述互相套接的内管(1)、中管(2)和外管(3)的底部位于同一高度并全部落入所述凹槽(53)的槽底。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折叠时足够短可方便地置于包内,而撑开使用时中棒又足够长不会遮挡使用者的视线,尤其适用于四折或以上的多折伞。
文档编号A45B19/00GK2726370SQ200420071480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