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11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箱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箱,尤指一种旅行箱底座。
背景技术
出外旅行时大都以旅行箱来承载大量随身物品,该等旅行箱的背面设有拉杆座,此拉杆座上设有伸缩拉杆,而旅行箱底面则设有脚轮,当使用者欲拖行旅行箱时,仅须顺势拉动拉杆,令旅行箱呈一倾斜角度,即可使脚轮完全承载旅行箱重量,而达到省力拖行旅行箱的目的。
然而该等旅行箱的容量仅供外出时利用,而在出外旅游回来时,难免会买东买西、大包小包的回来,此时该等旅行箱的固定容量便不足以因应,所以必须以手提袋、或背包、或箱子另行装置,以或手提、或背负、或堆置于旅行箱上去屈就,就此而言,该等固定容量的旅行箱就显然不符当时的实际需求,而有其不便之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旅行箱可以依需求而增加承载能力,当为众多使用者所殷切企盼。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视使用状况而增加旅行箱挂载量的旅行箱底座,其同时具有容易拖行及携行其它行李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旅行箱底座,包括一底座及一活动架;该底座固设于旅行箱底面相对两脚轮间,其间隔枢设有两辅助轮,该辅助轮位于旅行箱拉杆座和两脚轮之间、且其底端略高于脚轮底端,而底座间隔朝旅行箱前面方向设有与活动架连接的轨道;该活动架以一滑杆限位滑设于所述轨道中,其自由端连设有辅助支撑结构,该辅助支撑结构配合脚轮及辅助轮支持旅行箱底面。
所述底座由一主支杆、两跨杆、一副支杆组成;主支杆横固于旅行箱底面相对两脚轮间,主支杆上间隔枢设有两辅助轮,其正面间隔设有水平朝前的矩状固定槽;两跨杆由矩状中空管构成,其一端套固于所述固定槽中,其另一端套固于副支杆中;副支杆概呈ㄇ形框体,其顶面固定于旅行箱底面,该副支杆在相对所述轨道的位置贯设有导槽。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一尾轮组,该尾轮组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预设的承置槽中,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一轮框、以及在轮框中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一尾轮组,该尾轮组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的一固定杆底端,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二轮框、以及在二轮框中各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间隔设有两尾轮组,该两尾轮组均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的一固定杆底端,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一轮框、以及在轮框中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托杆。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旅行箱底面设置了可伸缩的活动架,如此即可顺利在展开时承载其它背包、或箱子...等等行李,同时在底座的拉杆座和两脚轮之间设有高于脚轮底端的辅助轮,令倾斜拖行旅行箱时可辅助支撑,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其与使用者间的配合度,消除过去旅行箱容量不足及拖行上所造成的各种麻烦与不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及活动架的反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架外拉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架内缩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拖行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部分10 旅行箱 11 背面 12 底面13 拉杆座 14 脚轮 2底座20 主支杆 200 穿孔 21 枢耳22 辅助轮 23 轴件 24 固定槽25 跨杆250 轨道 26 束件260 束口261 卡榫 27 副支杆270 贯孔271 螺钉 28 导槽29 螺钉3活动架 30 滑杆31 组设孔 32 固定杆 33 螺钉34 承置槽 35 尾轮组 350 轴承座351 轮框352 轮组 36 托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10具有相交之背面11、及底面12,其背面11铆设有拉杆座13,拉杆座13上设有供使用者易于拖行旅行箱10的拉杆,旅行箱10的底面12在和背面11相交的角落位置间隔架设有两脚轮14,以供拖行之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旅行箱10底面12的两脚轮14间设有一底座2及活动架3;底座2由一主支杆20、两跨杆25及一副支杆27组成;其主支杆20横设于两脚轮14间,该主支杆20间隔设有两穿孔200,以供螺钉29穿设而将其固定于旅行箱10底面12上,主支杆20还间隔设有两枢耳21,此枢耳21恰可供辅助轮22对合,并以轴件23将辅助轮22穿枢于枢耳21中,使辅助轮22枢设在旅行箱10的底面12,而辅助轮22位于拉杆座13和两脚轮14之间、且其底端略高于脚轮14底端,以便使该辅助轮22在平时并不受力,只有在以一倾斜角拖行旅行箱10时,该辅助轮22才和两脚轮14同时着地而受力旋转(如图8所示),从而达到省力稳定的效,另该主支杆20正面间隔设有水平朝前的矩状固定槽24;两跨杆25由矩状中空管构成,以便使其内孔形成一可供一束件26顺利滑行的轨道250,而两跨杆25一端套固于固定槽24中、另一端则套固于副支杆27中;其束件26一侧设有一束口260,其内部上下相对设有卡榫261;副支杆27概呈ㄇ形框体,其顶面间隔设有两贯孔270,以供螺钉271穿设而将其固定于旅行箱10底面12上,另副支杆27在相对轨道250的位置贯设有较其略小的导槽28,从而使束件26能在轨道250中滑行,但又受到导槽28内壁面的挡止而不虞脱出;活动架3由两滑杆30、一固定杆32及辅助支撑结构所组成;其中;两滑杆30滑设于副支杆27的导槽28中,其一端设有组设孔31,该组设孔31可供束件26的卡榫261卡掣,以使滑杆30的该端不会脱出轨道250及导槽28;而两滑杆30的自由端则套合于一固定杆32中,并以螺钉33加以锁固,使该固定杆32能和两滑杆30一并连动,此固定杆32设有辅助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旅行箱10;该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固定杆32底面设有一承置槽34,此承置槽34中组设有尾轮组35,该尾轮组35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350锁固于承置槽34中,然后在轴承座350底端锁固一轮框351、以及在轮框351中装置一轮组352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请配合图1及图6观之,当使用者外出旅游而购买一堆东西,该旅行箱10的容量不足以承载其它行李时,可以将活动架3的固定杆32外拉,使两滑杆30一并向外滑移,并在束件26限制下,使该活动架3不虞脱出的外拉至极限,如此该活动架3即可供其它行李(例如背包、或箱子...)放置,而无须大费周章的以双手另行提携、或堆置于旅行箱10上,进而大大减少相关操作的不便之处。
请配合图1、2及图7观之,当旅行箱10的容量足以承载时,本实用新型只须将活动架3的固定杆32内推,使两滑杆30一并向内滑移,如此该活动架3即可收纳于ㄇ形副支杆27间,使本实用新型活动架3在不利用时,具有不占空间的特点。
请配合图9观之,其系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在固定杆32底面设有尾轮组35,其系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350锁固于固定杆32底端,然后在轴承座350底端锁固二轮框351、以及在二轮框351中各装置一轮组352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请配合图10观之,其系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在固定杆32底面间隔设有两尾轮组35,该两尾轮组35均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350锁固于固定杆32底端,然后在轴承座350底端锁固一轮框351、以及在轮框351中装置一轮组352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请配合图11观之,其系本实用新型辅助支撑结构的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在固定杆32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托杆36,以供辅助支撑旅行箱10或其它行李之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确实有容易装载其它行李,足以方便使用者便利操作,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其与使用者间的配合度,从而消除过去旅行箱在使用上的各种麻烦与不便者。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及一活动架;该底座固设于旅行箱底面相对两脚轮间,其间隔枢设有两辅助轮,该辅助轮位于旅行箱拉杆座和两脚轮之间、且其底端略高于脚轮底端,而底座间隔朝旅行箱前面方向设有与活动架连接的轨道;该活动架以一滑杆限位滑设于所述轨道中,其自由端连设有辅助支撑结构,该辅助支撑结构配合脚轮及辅助轮支持旅行箱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一主支杆、两跨杆、一副支杆组成;主支杆横固于旅行箱底面相对两脚轮间,主支杆上间隔枢设有两辅助轮,其正面间隔设有水平朝前的矩状固定槽;两跨杆由矩状中空管构成,其一端套固于所述固定槽中,其另一端套固于副支杆中;副支杆概呈ㄇ形框体,其顶面固定于旅行箱底面,该副支杆在相对所述轨道的位置贯设有导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一尾轮组,该尾轮组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预设的承置槽中,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一轮框、以及在轮框中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一尾轮组,该尾轮组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的一固定杆底端,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二轮框、以及在二轮框中各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间隔设有两尾轮组,该两尾轮组均以一可360度旋转的轴承座锁固于活动架的一固定杆底端,该轴承座底端锁固一轮框、以及在轮框中装置一轮组而构成辅助支撑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主要在活动架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托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底座,其旅行箱的背面设有拉杆座,并在旅行箱底面和背面相交的角落位置间隔设有两脚轮;本实用新型另在旅行箱底面相对两脚轮间设有一底座,底座在拉杆座和两脚轮之间设有高于脚轮底端的辅助轮,当倾斜拖行旅行箱时,该辅助轮可和两脚轮同时着地而达省力稳定之效,其底座再以轨道限位滑设有一活动架,使活动架可进出旅行箱前面,该活动架在展开时承载其它行李,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旅行箱承载的能力,并强化与使用者间的配合度,最后,活动架自由端设有辅助支撑结构,用以平衡的支持旅行箱底面。
文档编号A45C13/00GK2726382SQ2004200714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郑贞得 申请人:郑贞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