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42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衣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衣帽,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骑摩托车和骑自行车时使用和适用于渔业、农业使用的雨衣的雨衣帽。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骑摩托车和骑自行车使用的雨衣的雨衣帽,其额头前方的帽沿与帽体是一体的,而且帽沿所用的材质一般是雨衣的布料或是软质塑料等。人们在骑摩托车和自行车时,雨衣帽的帽沿由于质软容易变形下垂,这样雨水就会顺着帽沿往下流到穿戴者的脸上,而且下垂的帽沿容易挡住穿戴者的视线,下流的雨水和下垂的帽沿会给穿戴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衣帽,使用这种雨衣帽,其额头前方的帽沿能够在下雨时不发生变形,使得雨水不下流及不挡住穿戴者的视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衣帽,包含帽体和帽沿,其特征在于帽沿部分是通过连接装置与帽体部分连接的硬质帽沿。
该雨衣帽在帽体的下端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挡风片。
本实用新型的雨衣帽,由于额头前方的帽沿部分与帽体部分不是一体的,而且帽沿采用了不会产生明显变形的硬质材料,因此在下雨时,帽沿不会变形下垂,这样雨水会被帽沿部分遮住不下流至穿戴者的面部,而且帽沿也不会挡住穿戴者的视线,从而使得穿戴者在骑行时更安全。采用了可拆卸的帽沿使得雨衣的保存较为方便,而且便于对雨衣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雨衣帽的帽体下端设有的两个挡风片在扣合后,能够抵挡迎面扑来的风顺着穿戴者的脖颈吹入体内,从而使得穿戴者在冬季穿雨衣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雨衣帽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雨衣帽的挡风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衣帽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雨衣帽由帽体1和不会产生明显变形的硬质材料制得的帽沿部分2组成,该硬质材料是硬质塑料或者是金属薄板材或者是硬质皮革,帽沿部分2与帽体1部分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
硬质帽沿2的形状是方形或是半椭圆形或是半圆形,硬质帽沿2在贴近人头部的一边的长度为10-40cm,在穿戴时硬质帽沿2向前延伸的最大长度为10-50cm,在穿戴时硬质帽沿所处的平面与地面平行或是上扬的角度不大于30度或是下垂的角度不大于45度。
硬质帽沿硬质帽沿2是可拆卸装置,连接帽体1和帽沿2部分的连接装置是按扣装置或是粘贴装置或是拉链装置。当下雨佩戴该雨衣时,将帽沿2部分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帽体1部分,由于硬质帽沿1不会产生明显变形,因此能够挡住雨水不下流至穿戴者的脸部而且不会挡住穿戴者的视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衣帽的挡风片结构示意图,在帽体下端即穿戴时接近穿戴者的脖颈部位两侧各有一个挡风片3,挡风片3前端各有一个按扣或是粘贴片或是拉链装置,两个挡风片3在连接后能够挡住迎面的风不顺着穿戴者的脖颈吹入体内,从而使得雨衣在冬季穿戴时更保暖。
权利要求1.雨衣帽,包含帽体和帽沿,其特征在于帽沿部分是通过连接装置与帽体部分连接的硬质帽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帽沿通过按扣装置与帽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帽沿的硬质材料是硬质塑料或金属薄板或是硬质皮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帽沿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是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帽沿在贴近人头部的一边的长度为10-40cm,在穿戴时硬质帽沿向前延伸的最大长度为10-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帽沿在穿戴时所处的平面与地面平行或是上扬的角度不大于30度或是下垂的角度不大于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体下端两侧各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挡风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挡风片通过位于挡风片前端的连接机构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雨衣帽,是硬质帽沿(2)与帽体(1)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该连接装置是按扣或拉链或粘贴装置。该硬质帽沿由硬质塑料或金属薄板或硬质皮革制得,在佩戴时不会产生明显变形,因此能够挡住雨水不下流至穿戴者的脸部而且不会挡住穿戴者的视线,减少了骑行者的安全隐患。该雨衣帽的帽体下端两侧各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挡风片(3),这两个挡风片通过位于挡风片前端的连接机构相连接,从而使得穿戴者在冬季穿雨衣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
文档编号A42B1/00GK2726347SQ200420092849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2日
发明者张仁缘 申请人:张仁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