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折伞的伞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晴雨伞,尤其涉及一种收伞体积较小的多折伞伞骨,本实用新型的伞骨适应于多折伞,尤其折数较多的五折伞或者六折伞。
背景技术:
多折伞的伞骨结构一般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尾骨、开叉短槽骨和连接杆;第二伞骨的外端部与尾骨的内端部枢接,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通过一个或两个象头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伞骨、象头槽与开叉短槽骨和连接杆组成活动支架式的支撑结构;现有的多折伞伞骨,在开叉短槽骨与连接杆枢接处正对的槽底一般都是封闭的,因此,固定在开叉短槽骨两槽壁的枢轴离槽底不能太近,否则活动部件在转动时就会顶到槽底,造成转动不灵活,由于开叉短槽骨两槽壁的枢轴离槽底不能太近,也即离槽顶较近,造成伞骨在收伞折合时,连接杆被枢轴顶住,不能收纳于开叉短槽骨的槽内部,使多折伞在折叠收伞状态时的体积较大。
另外,安装在象头槽的拉线的的结构也能影响多折伞在折叠收伞状态时的体积,即在与象头槽相邻的两伞骨端部之间一般都必须活动连接一条拉线,该拉线还必须穿过象头槽中部的限位孔,以维系伞骨系统的折叠功能,我们的试验表明,象头槽中部限位孔的结构合理与否与伞骨系统的折叠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关系。现有伞骨在设计象头槽中部限位孔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是用铁皮包住并固定在象头槽的中段以形成拉线的穿越孔;其二是让拉线直接从象头槽的槽底穿过,不管那一种方案,象头槽中部限位孔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拉线的弧度过大,增加了槽骨张开或收合时的摩擦力;二是槽骨在全折叠状态时第一伞骨和象头槽不能很好的贴合在一起,这样也会增大伞在折叠收伞状态时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开合顺畅、折叠收伞体积较小的多折伞伞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多折伞伞骨架,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尾骨、开叉短槽骨和连接杆;第二伞骨的外端部与尾骨的内端部枢接,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通过一个或两个象头槽活动连接;第一伞骨、象头槽与开叉短槽骨和连接杆组成活动支架式的支撑结构;所述开叉短槽骨与连接杆枢接的枢轴固定在开叉短槽骨的两槽壁上,为了使所述枢轴与开叉短槽骨的槽底间的距离小于枢轴与开叉短槽骨槽顶间的距离,所述开叉短槽骨正对所述枢轴处的槽底开有能使连接杆枢接部向下伸出的缺口;因此,在伞骨架的张开状态,所述连接杆的枢接部被拉至所述开叉短槽骨的槽内;在伞骨架的收拢状态,所述连接杆的枢接部被第一伞骨挤压伸出开叉短槽骨槽底的缺口,因此连接杆不被枢轴顶住而收纳于开叉短槽骨的槽内部,使多折伞在折叠收伞状态时的体积较小。
另一个能减少伞骨架折叠收伞体积的措施是在所述象头槽的中部设置一升降凸柱,该升降凸柱的上部开有一小孔,拉线穿过该小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象头槽相邻的伞骨活动连接;在伞骨架张开或收合的过程,升降凸柱受拉线牵引从象头槽槽底的小孔伸出或缩入象头槽外,拉线的弧度因而变小,从而减少了伞张开或收合时拉线滑动所产生的磨擦力;在伞骨处于全折叠状态时,升降凸柱受压迫沉入象头槽中,从而减少了折叠伞的收藏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多折伞伞骨架具有如下优点伞骨张开或叠合时的摩擦力较小,因而使伞的开合更顺畅,更耐用;槽骨的折叠收藏体积较小,便于伞的携带。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伞骨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开叉短槽骨和连接杆枢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象头槽2中部的升降凸柱处的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折伞伞骨架包括第一伞骨1、第二伞骨8、尾骨9、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第二伞骨8的外端部与尾骨9的内端部枢接,第一伞骨1和第二伞骨8通过两个象头槽2活动连接;第一伞骨1、象头槽2与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组成活动支架式的支撑结构;图1是五折伞伞骨架(中棒为六折或七折)的结构,如果是四折伞骨架,则第一伞骨1和第二伞骨8通过一个象头槽2活动连接;所述开叉短槽骨4与连接杆5枢接,其枢轴固定在开叉短槽骨4的两槽壁上,上述这些结构特征与现有多折伞伞骨架是完全一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伞骨架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特征如下所述开叉短槽骨4与连接杆5枢接的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距离小于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顶的距离,也即所述枢轴较接近开叉短槽骨4的槽底,而且在所述开叉短槽骨4正对所述枢轴处的槽底开有能使连接杆5枢接部向下伸出的缺口41,如图2所示。因此,伞骨架张开时,所述连接杆5的枢接部被拉至所述开叉短槽骨4的槽内;当收拢伞骨架时,所述连接杆5的枢接部被第一伞骨1挤压伸出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缺口41。所述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缺口41为一长孔,长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杆5枢接部的厚度,以便连接杆5的枢接部能自由通过所述缺口41,以保证多折伞开收顺畅。这样连接杆在收伞时就不会被枢轴顶住,能被收纳于开叉短槽骨的槽内部,使多折伞在折叠收伞状态时的体积较小。
另一个能减少伞骨架折叠收伞体积的措施是在所述象头槽2的中部设置一升降凸柱21,该升降凸柱21呈上小下大的两级阶梯状圆柱体,其上部开有一小孔211,拉线6穿过该小孔211,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象头槽2相邻的伞骨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在伞骨架张开或收合的过程,升降凸柱21受拉线6牵引可从象头槽2槽底的小孔22伸出或缩入象头槽2。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伞骨架张开或收合时,升降凸柱21受拉线6牵引被拉出,由于拉线6两端的位置固定不变,升降凸柱21的升高将使拉线6的弧度变小,从而减少了伞张开或收合时拉线6滑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在伞骨架处于全折叠的收藏状态时,升降凸柱21受另一象头槽2压迫连同该部位的拉线6沉入象头槽2中,两象头槽2平行贴合,从而减少了多折伞的折叠收藏体积。
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伞的伞骨架,包括第一伞骨(1)、第二伞骨(8)、尾骨(9)、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第二伞骨(8)的外端部与尾骨(9)的内端部枢接,第一伞骨(1)和第二伞骨(8)通过一个或两个象头槽(2)活动连接;第一伞骨(1)、象头槽(2)与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组成活动支架式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叉短槽骨(4)与连接杆(5)枢接的枢轴固定在开叉短槽骨(4)的两槽壁上,该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距离小于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顶的距离,所述开叉短槽骨(4)槽底开有能使所述连接杆(5)枢接部向下伸出的缺口(41);在伞骨架的张开状态,所述连接杆(5)的枢接部被拉至所述开叉短槽骨(4)的槽内;在伞骨架的收拢状态,所述连接杆(5)的枢接部被第一伞骨(1)挤压伸出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缺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的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象头槽(2)的中部设置一升降凸柱(21),该升降凸柱(21)的上部开有一小孔(211),拉线(6)穿过该小孔(211),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象头槽(2)相邻的伞骨活动连接;在伞骨架张开或收合的过程,升降凸柱(21)受拉线(6)牵引从象头槽(2)槽底的小孔(22)伸出或缩入象头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的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缺口(41)为一长孔,长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杆(5)枢接部的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多折伞的伞骨架,包括第一伞骨(1)、第二伞骨(8)、尾骨(9)、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第一伞骨(1)、象头槽(2)与开叉短槽骨(4)和连接杆(5)组成活动支架式的支撑结构;所述开叉短槽骨(4)与连接杆(5)枢接的枢轴固定在开叉短槽骨(4)的两槽壁上,该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底的距离小于枢轴至开叉短槽骨(4)槽顶的距离,所述开叉短槽骨(4)的槽底开有能使连接杆(5)枢接部向下伸出的缺口(41);所述象头槽(2)的中部设置上部有一小孔(211)的升降凸柱(21),拉线(6)穿过该小孔(211),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象头槽(2)相邻的伞骨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A45B19/10GK2732037SQ20042009430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黄禄财 申请人:黄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