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

文档序号:7388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压力加工之后,谋求维持服装的质量的同时将其直接运到销售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例如,中国等较远地区的制造商对服装进行生产、压力加工后,将其包装在集装箱内,运送到日本的仓库等。
但是,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制造商对服装进行生产、压力加工后,对服装的挂装管理并不彻底。因此,衣服容易出现褶皱、变形等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衣服运送的途中,例如,发生货运手段由卡车运输变更为船只运输等情况下,需要进行服装的装卸作业时,衣服的吊装管理方法容易出现问题。此外,将中国等较远地区的制造商生产的服装通过船只运输到日本等情况下,由于衣服在运输途中容易发生变形,在服装运送到销售店之间,必须在日本的批发商等再次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恢复衣服的原有形状。
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中国的制造厂1,生产服装并实施压力加工作业。然后,通过卡车2将衣服运送至中国港口。通过船只3将衣服由中国港口运送至日本港口。接着,在日本港口登陆后,通过卡车4将衣服运送至批发商等T,在批发商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恢复衣服的原有形状。然后,通过卡车等将衣服送到销售店5。
因此,省略在制造厂1对衣服进行生产、压力加工后,在运输途中的批发商T等对衣服再次进行压力加工,恢复其原有形状等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期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上述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方法,实现从服装制造厂到销售店始终将服装保持挂装状态并包装在立体箱内运输,通过这种方式,服装可由制造厂直接运送到销售店,不会发生变形问题。
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造一种在服装制造厂完成服装的生产后,对成形的服装进行压力加工,并直接运到销售店的方法。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后,不需折叠,而是采用吊挂的状态分装在服装箱内,然后将服装箱装在货运集装箱内发送到目的地。根据这种方式,其特点是衣服在进行压力加工后,不需要进行折叠,直接运送到销售店。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为男式西服套装。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进行压力加工后,保存在有空调管理的室内,衣服定形后装入服装箱内。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所述室内由空调进行管理保持适合服装定形的温度、湿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在向衣服喷出干燥过热蒸汽的同时进行压力加工。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货运用集装箱的周边或部分侧面为陶瓷。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箱结构由上面开口、其深度可适合衣服的挂装的箱体、开关箱口的箱盖、以及横设在箱体开口处可挂衣架的支架构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箱的箱体有把持部位,采用可搬运的便携型设计。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箱的箱体和箱盖之间可密封。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箱的四周配有可记录衣服输送目的地的销售店地点、以及店名的标签,各服装箱将按地址、姓名记录分批运送到各销售店,并在各销售店开封。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服装箱的箱体或箱盖至少有一面由透明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为了防止衣架滑动,固定衣架的位置,服装箱的箱体上配置的支架具有固定突起或固定孔。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通过对锅炉输出的湿润饱和蒸汽进行再加热处理,使湿润饱和蒸汽转变为干燥饱和蒸汽,产生上述干燥过热蒸汽。
在本发明所述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中,配有具备供蒸汽流入的蒸汽流入口以及供蒸汽流出的蒸汽流出口的加热管,具有锅炉输出的湿润饱和蒸汽经由上述蒸汽流入口进入,进行再加热处理转变为干燥的干燥过热蒸气后,由上述蒸汽流出口排出结构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并通过该装置产生经过干燥处理的干燥过热蒸汽,并将干燥过热蒸汽用于洗衣服的压力加工。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有以下效果1)实施压力加工后的衣服被分类并保持吊挂状态包装在服装箱内。然后,服装箱再装入集装箱等运送到销售店。在运输的途中,例如,即使发生需要将衣服的运输手段由卡车运输变更为船只运输的情况,衣服仍保持吊装状态包装在服装箱内,可将服装箱由卡车搬运到船上。象这样,衣服保持吊装状态装入服装箱,在到达销售店后,将服装箱开封,从箱中将衣服取出的整个过程中,衣服未折叠,始终保持吊装状态。使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是,衣服由制造厂生产开始到运送至销售店的过程中,既省略了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处理的操作,又可实现使衣服保持不变形的状态直接运送到销售店;2)男式西服套装从制造厂到销售店,不会发生变形,可保持原有质量实现直接送达;3)经过压力加工处理的衣服,保存在空调管理的室内,去除衣服残留的湿气,稳定衣服的形状后将其装入服装箱内,因此,在服装将入服装箱之后中,衣服很难发生变形;4)通过在适合衣服形态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自然干燥的方法,稳定衣服的形态;5)衣服在喷经过干燥处理的干燥过热蒸汽的同时,进行压力加工,因此,干燥过热蒸气可保持良好的浸透性进入衣服的纤维细胞内,对有效地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此外,如果不使用干燥过热蒸汽,与传统技术相同,使用饱和蒸汽进行压力加工的情况下,在空调管理的室内,通过几天的自然干燥,去除衣服上残留的湿气后,必须将衣服装入服装箱内。但是,使用干燥过热蒸汽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处理的情况下,在压力加工之后,由于衣服上没有残留的湿气,可缩短衣服在室内去湿处理的时间。6)运输衣服用的集装箱周围的全部或部分侧面使用陶瓷,通过这种方法,可防止集装箱外的热气传导到集装箱内。假设,集装箱外的热气传导到集装箱内的情况下,且集装箱内存留水分时,传导到箱内的热量会使存留的水分蒸发,使集装箱内的衣服带有湿气,可能使衣服发生变形。但是,根据申请项5中记录的发明,由于集装箱四周使用的是陶瓷,集装箱外的热气不会传导到集装箱内,不会发生集装箱内的水分蒸发为湿气并导致衣服变形等情况。7)可使衣服保持吊装状态装在箱内;8)作业人员可搬运服装箱;9)由于湿气无法进入服装箱内,不会发生因湿气导致衣服变形等情况;10)各服装箱可根据各服装箱侧面的标签内容被直接运送到各个销售店。11)可能过由透明材质制作的箱体或箱盖,用眼睛识别服装箱内的衣服。12)可以固定吊挂衣服的衣架位置;13)可通过对锅炉输出的饱和蒸汽进行再加热处理,获得衣服压力加工时使用的干燥过热蒸汽;14)可将干燥过热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干燥过热蒸汽用于衣服的压力加工作业。


图1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序图。
图2是描述本发明中衣服的运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服装箱的斜视图。
图4是集装箱的斜视图。
图5是用来说明干燥过热蒸汽的水的状态曲线图。
图6是用来产生干燥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图7是加热元件的结构图。
图8是描述传统技术条件下衣服的运输方法的图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各图中的标号统一说明如下1是服装制造厂,2是卡车,3是船只,4是卡车,5是销售店,6是服装箱,12是集装箱,13是陶瓷,15是锅炉,16是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9是加热管,20是电源,S表示控制装置,A1表示状态曲线,A2表示状态曲线,B、B′是过热蒸汽的区域。
图1表示与本发明相关的衣服质量维护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工序图。在图1中,工序1是在服装制造厂生产衣服并进行压力加工处理。此后,图1中的工序2是将衣服在空调管理听室内以吊挂状态保存,对衣服进行自然干燥,通过这种方法稳定衣服的形态。此后,在工序3中,将多件衣服保持吊挂状态分批装入服装箱内。在接下来的工序4中,将服装箱装入运输用集装箱内,运送到销售店等运输目的地。象这样,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后,由于衣服是在保持吊装状态的条件下包装在服装箱内进行运送的,从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后到衣服抵达销售店的过程中,衣服不会出现褶皱。男式西服套装、女士套装等适用于上述衣服。
因此,如图2所示,衣服在中国等较远地区的制造厂1生产并进行压力加工处理,经由卡车2或船只3,抵达日本后,不必将衣服送至途中的批发商等进行压力加工,以恢复衣服的形态,可使用卡车4直接将衣服运送到销售店5。即,与图8中的传统技术相比,在批发商T等进行压力加工,以恢复衣服的形态这一过程可以省略。
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各工序按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工序1中,在服装制造厂对生产成形的衣服喷蒸汽的同时对其进行压力加工处理。对于工序1,由于是在与室内气温相差100℃以上温差的高温下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以图通过热量和蒸汽良好地进行压力加工作业,稳定衣服的形态。
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工序2加以说明。在工序2中,衣服在有空调管理的室内进行自然干燥,室内应保持适合稳定衣服形态的温度、湿度。适合稳定衣服形态的温度、湿度分别为,理想湿度在50%至55%范围内。湿度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对多数种类的纤维,特别是对于毛织纤维是比较理想的。此外,为了将湿度维持在50%至55%的范围内,理想温度应保持在摄氏20度至22度的范围内。在工序2中,通过对衣服进行自然干燥,可去除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时残留在衣服上的湿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即,可防止由于湿气浸透到衣服上,软化衣服的纤维,使衣服发生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接下来,对图1所示的工序3中包装衣服的服装箱加以说明。如图3所示,服装箱6由箱体7和箱盖8构成。箱体7采用聚丙烯材质,上面为开口7a形状。箱体7的深度可容纳衣服吊挂。支架9的形状由可挂衣物的衣架10构成。支架9配有固定突起或固定孔,可防止衣架10滑动,起固定衣架的作用。此外,上述箱盖8可开合上述箱体7的开口7a。箱盖8可密封上述箱体7的开口7a。箱体7或箱盖8至少有一项由透明材质构成,通过这种方式,可通过目视辨别服装箱6的内部。服装箱6的周围设有标签11,标签11上面记录运送服装的销售店地址、店名等。服装箱6由绝热性材料制作,可防止服装箱6外的热气或冷气的影响涉及到服装箱6内的衣服。服装箱6采用内外连通结构,可向服装箱内的服装提供新鲜的外界空气。
箱体7的侧面配有把持部7b,使服装箱6具有可搬运的便携结构,工作人员可方便的搬运服装箱6。
如上所述,由于服装箱6为可密封,在图1所示的工序2中,将服装在空调管理的室内包装在服装箱6时,在服装箱6内,空调管理的室内空气直接填充到服装箱内,通过这种操作方法,具有以下几种优势。即,由于服装箱6内的空气状态保持与经空调管理的室内空气相同的状态,服装箱6内包装的衣物与在空调管理的室内衣物处于相同条件的保存状态,将服装运送到销售店途中,可防止服装的变形等问题发生。也就是说,衣服在图1所示的工序2中自然干燥,被包装在服装箱6内后,在运送到销售店之前服装箱6始终保持密封状态,因此,可维持与自然干燥室相同环境的保存状态,并直接运送到销售店,衣物在运输途中可保持原有形态直接运送到销售店。
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工序4加以说明。如图4所示,装有上述服装箱6的运输用集装箱12,周围全部或部分侧面被陶瓷13覆盖。陶瓷13可通过喷涂或粘贴等方法设置在运输用集装箱12的周围。陶瓷13属于绝热性极高的材料,通过陶瓷13,可防止运输用集装箱12外部的热气传导至运输用集装箱12内部。如上所述,通过阻止热气传导至运输用集装箱12内部,可产生下述效果。即,例如,在夏季等情况下,处于外部气温上升的环境,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运输用集装箱12外部的热气传导到运输用集装箱12内部,导致服装箱内的空气发生膨胀,引起服装箱破裂的情况发生。因此,包装在服装箱内的衣服,如上氘核,可在空调管理的室内的空气保护下,保持原有质量,直接运送到销售店。
此外,集装箱12通过陶瓷13实现绝热效果,可阻止集装箱12外部的热气传导至集装箱12内,因此,即使运输用集装箱12内存留水分,也不会发生水分蒸发现象。可防止因水分蒸发为湿气并浸透到衣服的纤维上,软化衣服的质地,导致衣服发生变形等不良影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工序1,通过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使衣服形态稳定后,使其保持吊挂状态分批装入服装箱内,然后将服装箱装入周围带有陶瓷的集装箱12内运送到销售店。通过这种运输方法,可以保持衣服的稳定形态和高质量,将衣服直接运送到销售店。因此,如图2所示,例如,对于在中国等地的制造厂1生产并进行压力加工处理的衣服,经由卡车2、船只3,在日本港口登陆后,可由卡车4将衣服直接运送到销售店5。其结果是,在将衣服直接运送到销售店的过程中,省略了再次进行压力加工并对衣服进行整形的工序和时间,使衣服顺利地由制造厂1运送到销售店5。
在图1所示的工序1中,对于衣服压力加工时使用的蒸汽,选择干燥过热蒸汽的条件下,可实现以下的作用和效果。
首先,对干燥过热蒸汽加以说明。所谓干燥过热蒸汽是指具有以下特性的蒸汽,即在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作业时,被喷到衣服上后也不会还原为水分。所谓过热干燥蒸汽,如图5所示,在热力学中,属于蒸汽的状态曲线A1上的过热蒸汽的区域B。在图5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曲线A1描述的是在0.6MPA条件下蒸汽的状态曲线,点线描述的是-气压条件下蒸汽的状态曲线A2。图5中,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加在水上的热量,即热含量。
状态曲线A1大致分为,水处于液体状态的液体区域C、饱和蒸汽的区域D、以及前面提到的过热蒸汽的区域B。上述液体区域C是指,点a表示的定温(0℃)到点b表示的沸腾点(150℃)之间的区域,是水处于液体状态的区域。上述饱和蒸汽的区域D是指,水达到沸腾点b之后渐渐气化的区域。
上述过热蒸汽的区域B是指,水全部转化为蒸汽状态的区域。在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由于不含有液体状态的水,因此,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的蒸汽处于干燥蒸汽状态。也就是说,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的蒸汽处于干燥过热蒸汽状态。
在图1的工序1中,衣服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的干燥过热蒸汽是指,上述图5所示的状态曲线A1上的过热蒸汽区域B中的蒸汽。
接下来,对在图1的工序1中进行衣服的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上述干燥过热蒸汽的作用进行说明。将干燥过热蒸汽喷到衣服上,使干燥过热空气释放到大气压中(-气压),如图5所示,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的干燥过热蒸汽,由状态曲线A1上的点e状态开始发生断热膨胀,在图中,使用点线表示,转变为状态曲线A2上的点f状态。
点f在状态曲线A2上的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在过热蒸汽的区域B′中,蒸汽处于干燥过热蒸汽的状态,不含有液体状态的水。因此,图5中状态曲线A1上的点e所表示的0.6MPA条件下的干燥过热蒸汽即使被喷到空气中(-气压)中发生断热膨胀,也保持干燥过热蒸汽状态。换句话说,0.6MPA条件下的干燥过热蒸汽即使被喷到空气中发生断热膨胀,也不会还原为水,保持干燥过热蒸汽的状态。因此,在图1的工序1中,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时,向衣服喷出干燥过热蒸汽时,衣服上不会附着水滴。
如上所述,干燥过热蒸汽具有的特性是,即使被喷到大气中(-气压)发生断热膨胀的,也会保持干燥过热蒸汽的状态。
具有上述特性的干燥过热蒸汽,在图1的工序中,被用于衣服的压力加工作业时,会产生下述效果。如上所述,干燥过热蒸汽处于水完全气化的状态,粒子呈极其微小的状态。因此,干燥过热蒸汽可以很容易地穿透衣服纤维的细胞壁,浸透到细胞内,通过少量的干燥过热蒸汽,可以高效率地软化纤维。其结果是,通过对软化的纤维进行压力加工作业,可以使衣服有效鲜明地稳定其形态。此外,由于只需要使用少量的干燥过热蒸汽就可以有效地软化衣服的纤维,在进行压力加工作业时,喷到衣服上的干燥过热蒸汽很难在衣服上残留湿气。因此,可以防止衣服上残留的湿气经时浸入到衣服的纤维,使纤维软化,并导致衣服发生经时性变形等问题发生。
由于水滴颗粒过大,不能穿透纤维的细胞壁,无法有效地浸入到细胞内,使衣服纤维软化。因此,在图1的工序中,假设在进行衣服的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的是图5所示的饱和蒸汽的区域D中的蒸汽这种情况下,蒸汽变成水滴并附着在衣服纤维的表面,仅仅如此,不会浸透到衣服的纤维内。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作业,也无法有效鲜明地稳定衣服的形态。因此,衣服容易经时性发生变形。
另外,为了使衣服的形态稳定,应使衣服纤维软化,使用图5所示的饱和蒸汽区域D中的蒸汽,并将其大量地喷到衣服上,通过这种方式使蒸汽浸入到纤维内的情况下,在压力加工作业完成后,水滴仍会保持附着状态残留在衣物上。湿气保持附着状态残留在衣服上时,残留的水滴会渐渐浸入到衣服纤维内,软化纤维,所导致的结果是,形成引起衣服发生变形的原因。
在本实施例中,如下所述,在对衣服实施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的是图5所示的过热蒸汽区域B中的干燥过热蒸汽。这种干燥过热蒸汽,如上所述,具有以下特性,即可以有效地浸透到衣服纤维内部,软化纤维。因此,,在对衣服实施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这种干燥过热蒸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衣服有效鲜明地稳定形态,再加上衣服上不会残留水滴,不必担心衣服经时发生变形的问题发生。
上述干燥过热蒸汽,如图6所示,是通过对锅炉12提供的饱和蒸汽进行再加热处理产生的。
男式西服套装与女式套装相比,是通过特殊的工艺生产的,因此,对男式西服套装实施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上述干燥过热蒸汽,可以产生下述效果。首先,对男式西服套装采用的特殊生产工艺进行说明。一般情况下,在生产男式西服套装时,先将布料放在平坦面上,在保持平放的状态下进行平面裁剪。然后,例如,在生产男式西服套装的肩部等还弯曲的部分时,将上面提到的平面裁剪处理过的平坦布料弯曲的同时进行缝制,通过这种方法,使布料产生弯曲部分,制作男式西服套装。
在生产男式西服套装时,将布料弯曲以制作弯曲部分,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男式西服套装如果曝露在湿气中,布料纤维会吸收湿气并发生软化,导致衣服的布料,特别是衣服的缝制部位容易发生伸张,造成的结果是,特别是缝制部分具有易发生变形的特性。因此,在实施压力加工作业时使用的蒸汽如果以湿气的形式残留在男式西服套装上,男式西服套装与女式套装相比具有对湿气过敏反应的特性。
本实施例中,对男式西服套装进行压力加工时,使用的是干燥过热蒸汽,如上所述,衣服的布料可以通过少量干燥过热蒸汽有效地软化,并且干燥过热蒸汽不会还原为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防止男式西服套装上残留湿气并引起变形的现象发生。
接下来,产生上述干燥过热蒸汽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6加以说明。如图6所示,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6是配置在锅炉15和衣料用蒸汽压力机17之间的装置。锅炉15可输出图5所示的状态曲线A1上的饱和蒸汽区域D中的蒸汽。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6通过对锅炉15提供的饱和蒸汽进行再加热处理,使饱和蒸汽转化为图5所示的过热蒸汽区域B中的过热蒸汽状态,并提供给衣料用蒸汽压力机17(如图6所示)。如图6所示,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6配置有加热元件18、控制装置S。
如图7所示,上述加热元件18配置有加热管19、以及向加热管19供给电流的电源20。加热管19一端是蒸汽流入口21,另一端是蒸汽流出口22。蒸汽流入口21连接配管(图中未显示),锅炉15(如图6所示)输出的饱和蒸汽经由蒸汽流入口进入加热管19内。另外,蒸汽流出口22连接配管(图中未显示),可将干燥过热蒸汽提供给衣料用蒸汽压力机17(如图6所示)。加热管19由电热转换材料构成,可将上述电源20提供的电流转化为热能。电源20向加热管19供给电流,使加热管发热。
上述电源20可通过前面提到的控制装置S进行控制,调整电源20向加热管19供给的电流的增减。控制装置S,例如,可由微机等构成。
接下来将对产生的作用进行说明。启动图6中的锅炉15,使水温上升,水沸腾,产生图5中点g所示的饱和蒸汽,将这种饱和蒸汽g提供给图6中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16,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通过控制装置S控制电源20(如图7所示),增减向图7所示的加热管19供给的电流,调整加热管19的发热量。
饱和蒸汽经由图7中的装置19的蒸汽流入口21,进入加热管19,在加热管19内流通的过程中被再加热,转变为干燥过热蒸汽的同时,干燥过热蒸汽如图5中的点e所示,在温度例如300℃的状态下,经由图7中的加热管19的蒸汽流出口22流出,提供给图6中的衣料用蒸汽压力机17。
如图6所示,干燥过热蒸汽经由衣料用蒸汽压力17喷向衣料X,释放到大气中。干燥过热蒸汽被释放到大气中时,如图5中点线所示,发生断热膨胀,由点e的状态转变为点f的状态,点f的状态是干燥过热蒸汽的状态,不含有水分,因此,不会发生因水分附着在衣料X上导致的衣料X的布料经时性的出现褶皱或发生变形等问题。
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工序1的特点是在使用干燥过热蒸汽的情况下,由于干燥过热蒸气具有对衣服的良好浸透性,以及即使被喷到空气中也不会还原为水的特性,对衣服实施压力加工作业时,具有不会在衣服上残留湿气。因此,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作业后,图2所示的工序2的特点是,衣服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干燥,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后,可在短时间内将衣服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到销售店。如上所述,在图1所示的工序1中使用干燥蒸汽对衣服进行压力加工后,在图2所示的工序2中,经历与原来相同的时间对衣服进行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可使衣服充分自然干燥,更有效地防止衣服发生经时变形。
图1中的工序1和工序2如果在不同工厂实施的情况下,在实施工序2之前,也可使用干燥过热蒸汽再次进行压力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服装制造厂完成服装的生产,对成形的服装进行压力加工后,无需进行折叠,而是采用吊挂的状态分装在服装箱内,然后将服装箱装在货运集装箱内直接运送到销售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为男式西服套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衣服在进行压力加工后,保存在有空调管理的室内,定形后装入服装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由空调进行管理保持适合服装定形的温度、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衣服喷出干燥过热蒸汽的同时进行压力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货运用集装箱的周围的全部或部分侧面为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装箱由上面开口而深度可适合衣服的挂装的箱体、开关箱口的箱盖以及横设在箱体开口处可挂衣架的支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装箱的箱体有把持部位,采用可搬运的便携型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装箱的箱体和箱盖之间可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装箱的四周配有可记录衣服输送目的地的销售店地点、以及店名的标签,各服装箱将按地址、姓名记录分批运送到各销售店,并在各销售店开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装箱的箱体或箱盖至少有一面由透明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衣架滑动,固定衣架的位置,服装箱的箱体上配置的支架具有固定突起或固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锅炉输出的湿润饱和蒸汽进行再加热处理,使湿润饱和蒸汽转变为干燥饱和蒸汽,产生上述干燥过热蒸汽。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有具备供蒸汽流入的蒸汽流入口以及供蒸汽流出的蒸汽流出口的加热管,具有锅炉输出的湿润饱和蒸汽经由上述蒸汽流入口进入,进行再加热处理转变为干燥的干燥过热蒸气后,由上述蒸汽流出口排出结构的过热蒸汽发生装置,并通过该装置产生经过干燥处理的干燥过热蒸汽,并将干燥过热蒸汽用于洗衣服的压力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方法,即在衣服由制造厂到运送目的地的途中,彻底地使衣服在保持吊装状态下进行维护、管理以及运输的衣服质量维护方法。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在服装制造厂生产服装并进行压力加工后,不需折叠,而是采用吊挂的状态分装在服装箱内,然后将服装箱装在货运集装箱内发送到目的地。根据这种方式,其特点是衣服在进行压力加工后,不需要进行折叠,直接运送到销售店。
文档编号A41D13/00GK1781810SQ2005100703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青野良则 申请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