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脚垫及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26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脚垫及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脚垫及具有该脚垫的鞋,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气囊脚垫及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重视了自身健康,尤其注重自身使用物品。目前人们使用最普遍的脚垫有布脚垫和皮脚垫两种,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这种脚垫比较硬,脚感不舒服。另外,人们所穿的鞋子一般只具有保护脚和保暖的作用,而没有很好的防震效果,为此,人们在鞋的减震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如采用弹性优良的材料等,但效果欠佳且又导致鞋的成本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脚感舒服、具有减震功能的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气囊脚垫,以及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内的气腔,所述囊体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尤其是所述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组成,且分别设置在囊体的脚掌部与脚跟部。
在上述的气囊脚垫结构中,其中所述子气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使子气腔的上下囊体粘连的加强点。
在此基础上,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位于脚弓部的凹形处,通过粘连壁围成有至少一个小气腔,所述粘连壁上设有使小气腔互通或者使小气腔与子气腔互通的小孔。进一步,所述粘连壁的侧壁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的孔径比小孔的孔径大。
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块粘连块,所述粘连块侧边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设有气囊脚垫的鞋,设有鞋帮和鞋底,所述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内的气腔,所述囊体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尤其是所述气囊脚垫是设置在鞋底上,所述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组成,且分别设置在囊体的脚掌部与脚跟部。
在上述鞋的结构中,其中所述鞋底是由上鞋底与下鞋底组成,所述气囊脚垫是设置在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
所述子气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使子气腔的上下囊体粘连的加强点。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脚弓部通过粘连壁围成有至少一个小气腔,所述粘连壁上设有使小气腔互通或者使小气腔与子气腔互通的小孔,所述粘连壁的侧壁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的孔径比小孔的孔径大。
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块粘连块,所述粘连块侧边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依据“人体工学”原理设计,设置有气腔,且气腔分布在脚掌部与脚跟部,因此,当使用者的脚踩在本气囊脚垫上,气腔利用空气的浮力把脚底主要受力部位均匀托持,实现脚垫与脚部紧密贴合,而不再有悬空部位,使得脚底主要受力部位的各个部位受力均衡,不致于受压迫,从而保证脚底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有利于尽快消除疲劳,使脚感舒服。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因此,具有减震功能,有利于尽快消除脚部行走时产生的疲劳。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内分布有相互连通的子气腔与小气腔,以及粘连壁上的小孔,因此改善气腔内气流流动方向,同时使脚垫不同部位的具有不同的气流流速,从而加强了脚底主要受力部位的各个部位受力均衡程度。另外,子气腔内设置加强点,使得脚掌部与脚跟部获得更好更舒服的弹力。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气囊脚垫的鞋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气囊脚垫的鞋的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气囊脚垫的第一实施例请一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1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1内的气腔。
其中囊体1大致呈脚丫状,即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该囊体1内的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3、3’组成,分别设置在囊体1的脚掌部与脚跟部,而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位于脚弓部的凹形处,则通过粘连壁5围成有至两个小气腔7、7’,该粘连壁5上设有小孔9,使两个小气腔7、7’互通,以及使两小气腔7、7’分别与子气腔3、3’互通。而粘连壁5的侧壁与囊体1之间成有一条使子气腔3、3’相互连通的气流通道2,但该气流通道2的孔径比小孔9的孔径大。
另外,所述子气腔3、3’内还设置有使子气腔3、3’的部分上下囊体1粘连的加强点4。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设上述气囊脚垫的鞋,设有鞋帮8和鞋底,所述鞋底是由上鞋底12与下鞋底14组成,其中所述气囊脚垫设置在上鞋底12与下鞋底14之间。
气囊脚垫的第二实施例请一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气囊脚垫也是主要设有囊体1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1内的气腔,其中囊体1也大致呈脚丫状,即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该囊体1内的气腔也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3、3’组成,分别设置在囊体1的脚掌部与脚跟部。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位于脚弓部的凹形处,所述囊体1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形成有至三块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粘连块6,所述粘连块6的两侧边与囊体1之间分别成有两条使子气腔3、3’相互连通的气流通道2’,但该气流通道2’的孔径比所述的间隔一定距离小。
请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设上述气囊脚垫的鞋,设有鞋帮8和鞋底,所述鞋底是由上鞋底12与下鞋底14组成,其中所述气囊脚垫可以设置在上鞋底12上,然后在气囊脚垫上再铺设鞋垫皮16。
权利要求1.一种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内的气腔,所述囊体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组成,且分别设置在囊体的脚掌部与脚跟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气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使子气腔的上下囊体粘连的加强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位于脚弓部的凹形处,通过粘连壁围成有至少一个小气腔,所述粘连壁上设有使小气腔互通或者使小气腔与子气腔互通的小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壁的侧壁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的孔径比小孔的孔径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块粘连块,所述粘连块侧边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
6.一种设有气囊脚垫的鞋,设有鞋帮和鞋底,所述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内的气腔,所述囊体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脚垫是设置在鞋底上,所述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组成,且分别设置在囊体的脚掌部与脚跟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是由上鞋底与下鞋底组成,所述气囊脚垫是设置在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气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使子气腔的上下囊体粘连的加强点。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脚弓部通过粘连壁围成有至少一个小气腔,所述粘连壁上设有使小气腔互通或者使小气腔与子气腔互通的小孔,所述粘连壁的侧壁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孔径比小孔的孔径大。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在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块粘连块,所述粘连块侧边与囊体之间成有至少一条使子气腔互通的气流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气囊脚垫及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其中该气囊脚垫主要设有囊体与封闭地设置在该囊体内的气腔,所述囊体形成有脚掌部、脚跟部,尤其是所述气腔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子气腔组成,且分别设置在囊体的脚掌部与脚跟部。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是将该气囊脚垫设置在鞋底上。所述结构气囊脚垫及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具有减震功能,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尤其是具有该气囊脚垫的鞋,使得使用者在行走时能够减轻疲劳感。
文档编号A43B7/32GK2857548SQ200520120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益秋 申请人:深圳市龙浩鞋业连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