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7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震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具体说是一种减震换气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鞋类均为包覆式或密封式结构,由于脚部自然蒸发的汗水、湿气无法散发到鞋外,进而形成鞋内温室效应,而皮肤所蒸发出的汗水更是被吸附在脚的表面上、袜子的纤维上及鞋子内表面,使鞋子内形成湿闷环境,容易滋生真菌、霉菌并容易导致穿着者产生脚气病,危害穿着者的脚部健康。再者,常见的鞋类均没有相应的减震装置,人们在穿着使用时,容易产生脚部疲劳现象,而且,当穿着这类鞋子运动时,人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震动全部由脚部吸收缓冲,容易导致脚部损伤。
为此,改进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减震和换气效果的鞋子,如中国专利ZL200420005753.3公开了一种会呼吸具弹力的鞋底气垫,该专利所述的气垫上、下壳体及置于两壳体中间的呈螺旋漏斗状上下相对布置的双层弹性件构成,并在壳体上设有相应的换气管,上壳体、下壳体均为软性模塑材料且经高周波溶接成完整的气囊状壳体。走动时,气囊连同弹性件受压与恢复,在实现减震效果的同时,也使鞋子具有了换气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专利所述的鞋垫具有以下两个缺点其一,壳体经高周波溶接为一体后,不可分拆,内置的弹性件无法取出,体重不同的使用者不能按需求调节减震效果;其二,壳体内置的螺旋状弹性件的弹性件绕成呈相对漏斗状布置,当走路时、人的脚跟使螺旋状弹性件的中段部分受上下压力而产生偏差较大,螺旋状弹性件的中段部分会出现相对滑动,导致弹簧钢丝互相磨擦移位,直至弹性件被脚跟压至扁平,大大减少其承托支撑力和回弹力,继而影响减震效果及其对气流的虹吸能力,长久穿着容易产生脚跟疲劳与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装拆、减震换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减震换气鞋。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鞋弓部及鞋前掌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外盖和内盖,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可便于内外盖装拆的互锁限位机构。
所述互锁限位机构包括与内盖连接的限位座和与外盖连接的活动杆,限位座上开有与活动杆相匹配的安装腔,限位座的侧壁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和限位槽,活动杆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限位槽相配的销钉。
所述外盖或内盖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
所述换气管至少为两个,换气管与外盖或内盖一体化设置。
所述换气管内设有单向叶片阀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
所述外盖内壁与内盖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外盖、内盖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弹性件为至少两根与互锁限位机构同轴并依次内外设置的弹簧。
所述导气接头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
所述鞋弓部至鞋前掌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鞋弓部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鞋前掌的纵向定位凹槽之间设有导气凹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带减震换气效果的鞋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开有空腔的鞋跟上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内外盖,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互锁限位机构,实现鞋子的内外盖及其减震换气装置的可方便装拆和清洗,并且,使用者可根据体重要求随意更换适当的弹性件来调节减震换气效果。
(2)通过互锁限位机构和同轴布置的弹性件的配合,可按体重要求设定弹性件位置相对固定,杜绝了产生移位或被压扁的现象,而且,鞋子在制造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动作要求而设定吸排气管在鞋内的布置,改善了鞋子内外的空气对流状况,提高了鞋子的减震换气效果。
(3)本发明所述的减震换气装置由刚性件与弹性件活动连接构成,而且,损坏的零部件可以随时更换,维修方便,大大延长了减震换气鞋的使用寿命。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互锁限位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排气时,互锁限位机构动作状态、单向叶片阀及导气接头在换气管内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吸气时,互锁限位机构动作状态、单向叶片阀及导气接头在换气管内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换气方式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换气方式I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换气方式II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换气方式IV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由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身构成,鞋底包括鞋跟部1、鞋弓部2及鞋前掌3。而在本发明所述的鞋跟部1开有一空腔101,空腔101内设有相互对口扣接的外盖5和内盖6,并且,外盖5与内盖6以弹性件4支撑于两盖体所围成的空间内,外盖5与内盖6之间设有可便于内外盖装拆的互锁限位机构。其中,互锁限位机构包括与内盖6连接的限位座7和与外盖5连接的活动杆8,并且,限位座7和活动杆8分别与内盖6、外盖5的连接方式可均为螺纹连接,也可为其他的可分拆性卡扣连接,或者限位座7和活动杆8分别与内盖6、外盖5铸造成一体成型构件。限位座7上开有与活动杆8相匹配的安装腔71,安装腔71与活动杆8的杆体相配。在限位座7的侧壁上安装槽72和限位槽73,安装槽72呈“L”形且和限位槽73在限位座7的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连通设置,活动杆8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72、限位槽73相配的销钉81,销钉81可随活动杆8装入限位座7的同时卡进安装槽72内,随后在把预先连接好的外盖5和活动杆8在限位座7的安装腔71内转动,销钉81即可被旋进限位槽73里,当外盖5和活动杆8上下动作时,销钉81就只能在限位槽73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外盖5与内盖6的互锁限位效果,如图2至图4。同时,本发明所述支撑于内盖6和外盖5之间的弹性件4为至少两根与互锁限位机构同轴并依次内外设置的弹簧,弹簧的钢丝直径可内小外粗,且其直径可根据穿着者的体重不同而更换,在实际设计制造时,为使弹性件4在内外盖之间定位准确且工作时不至于压坏内外盖的底壁,固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与外盖5、内盖6之间设有垫片13,如图3至图4所示。
另外,为改善本发明的换气效果,所述外盖5或内盖6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9,换气管9至少为两个并分别具有吸气和排气功能,并与外盖5或内盖6一体化固定设置,换气管9宜采用四个均设于外盖5的盖体上。且为保证内外盖之间的气体压缩腔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在外盖5内壁与内盖6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2。换气管9内设有单向叶片阀10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11。当导气接头11用作排气管时,单向叶片阀10的阀口开启为气流方向,为保证单向叶片阀10的阀口开启不会碰到导气接头11,单向叶片阀10采用较短结构且与导气接头11前后设置,阀体设于靠近内外盖压缩腔一端,并当单向叶片阀10采用软质材料时,为防止单向叶片阀10软塌,在阀腔内可装有硬质套筒固定支撑单向叶片阀10,如图3所示;而当导气接头11用作吸气时,单向叶片阀10的阀口靠近内外盖之间的压缩腔,且阀身可采用较长结构,其长度可与换气管9长度相当,此时,导气管14可紧密套进单向叶片阀10内,并起固定支撑单向叶片阀10的效果,如图4所示。导气接头11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14,若导气管14用作吸气时,导气管14的管口端设于鞋底与鞋腔相连的腔体内,而若导气管14用作排气时,导气管14的管口端则设于鞋底预留的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上。在鞋弓部2至鞋前掌3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14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15,鞋弓部2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14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16,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之间设有导气凹槽17,导气凹槽17可作为鞋前掌3内的气体流通的辅导流道,如图1所示,当纵向定位凹槽15和横向定位凹槽16放置的导气管14需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置于鞋前掌3上的导气管14均应与鞋底预留的导气凹槽17相通,使鞋内的空气自然对流效果更佳。
图5至图8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四种换气方式,并且左右脚的四个换气管9分别以A、B、C、D标记。而根据实际的吸排气要求,单向叶片阀10和导气接头11应按图3或图4设置。其中,图5为换气方式I,A、B、C换气管9均作为吸气管,与其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上,D换气管9则作为排气管,与其连接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位置的横向定位凹槽16并与外界相通。穿着者在走动时,脚跟离地,外盖5在弹性件4和互锁限位机构作用下上升降,内外腔之间的压缩腔增大并对鞋内的气体产生虹吸作用,鞋内的气体被吸进压缩腔内,当脚跟着地,外盖5在弹性件4和互锁限位机构作用下被往下压,随即把压缩腔内的就气排出鞋外。图6为换气方式II,A、B换气管9均作为吸气管,与其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上,C、D换气管9则作为排气管,与其连接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与外界相通,穿着者在走动时,同样可把鞋内的气体排出。图7为换气方式III,A、B、D换气管9均作为吸气管,与A、B换气管9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上,而与D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的横向定位凹槽16位置上,C换气管9则作为排气管,与C换气管9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穿着者在走动时,可把鞋内的混浊气体连通从外界吸进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排出。图8为换气方式IV,A、B、D换气管9均作为吸气管,与A、B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与D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位置,C换气管9则作为排气管,与C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的横向定位凹槽16位置上,穿着者走动时,同样可把鞋内的混浊气体连通从外界吸进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排出,达到鞋内较好换气效果。
图9所示的为本发明只用作减震鞋时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内外盖与鞋底不需设置换气装置,内外盖只需在互锁限位机构和弹性件4的配合动作下就可实现鞋子的减震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也可根据穿着者的体重要求而选择适当的弹性件4,便可使鞋子达到较好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鞋子可实现内外盖的方便装拆和内部器件清洗,并且,使用者可根据体重要求随意更换适当的弹性件4来调节减震换气效果,并可依据不同的换气动作要求随意调节导气管14在鞋底的布置来调节换气方式,使用灵活方便。而且,通过互锁限位机构和同轴布置的弹性件4的配合,改善了鞋子内外的空气对流状况,提高了鞋子的减震换气效果,穿着更感舒适,使鞋子更适合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所述的器件均可随时更换,维修方便,实际的经济效益高,整鞋的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1)、鞋弓部(2)及鞋前掌(3)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部(1)开有空腔(101),空腔(101)内设有以弹性件(4)支撑的外盖(5)和内盖(6),外盖(5)与内盖(6)之间设有可便于内外盖装拆的互锁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限位机构包括与内盖(6)连接的限位座(7)和与外盖(5)连接的活动杆(8),限位座(7)上开有与活动杆(8)相匹配的安装腔(71),限位座(7)的侧壁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72)和限位槽(73),活动杆(8)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72)、限位槽(73)相配的销钉(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5)或内盖(6)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9)至少为两个,换气管(9)与外盖(5)或内盖(6)一体化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9)内设有单向叶片阀(10)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5)内壁与内盖(6)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与外盖(5)、内盖(6)之间设有垫片(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至少两根与互锁限位机构同轴并依次内外设置的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接头(11)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弓部(2)至鞋前掌(3)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14)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15),鞋弓部(2)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14)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16),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之间设有导气凹槽(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鞋弓部及鞋前掌组成的鞋底,鞋跟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外盖和内盖,外盖与内盖之间设有可便于内外盖装拆的互锁限位机构,该互锁限位机构包括与内盖连接的限位座和与外盖连接的活动杆,限位座上开有与活动杆相匹配的安装腔,限位座的侧壁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和限位槽,活动杆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限位槽相配的销钉。外盖或内盖的盖体上设有至少为两个的换气管,换气管内设有单向叶片阀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导气接头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具有方便装拆、减震换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7/06GK1973717SQ20061012407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日
发明者许景贤 申请人:许景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