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箱的隔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16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纳箱的隔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箱,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将 隔间板在箱体内旋转而折叠成扁平状,进而能进一步将收纳箱再折叠成 扁平状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
技术背景由于居家空间有限,收纳箱已成了人们用来储存收纳小件衣物或小物 品的储藏容器。有些收纳箱只具有一个独立空间,因此,可以将其设计 为可折叠的形态,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可以縮小体积。基于将小物品分门别类的需要,有些收纳箱会在其内空间中以隔间板区隔出若干较小的收纳空间;这些隔间板都是采用塑胶、木材、金属等 硬质板材制成,因此,设于收纳箱内后,便无法将收纳箱折叠;若要将 收纳箱折叠时,则必须将隔间板从收纳箱取出,取出后的隔间板还必须 另外存放,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可以将隔间板在箱体内旋转而 折叠成扁平状,进而能进一步将收纳箱再折叠成扁平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具有一底面, 该底板的上面各边往上延伸设有侧壁,这些侧壁与该底面共同构成一内 空间; 一底板,置于该箱体的底面上;数个隔间板,包含有L形、口字 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这些隔间板 的两板体之间具有转折部,所述各种形状的隔间板可以被选择地设于该 箱体内,并使该隔间板的二垂直端边做为连接部连接于该箱体侧壁的内侧面,使该隔间板可以利用该转折部及连接部在该箱体内折叠。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的其中一相对侧壁具有垂直的 折线。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L 形隔间板设于该矩形箱体的内空间相对的两个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 的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 间区隔出四个收纳空间。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四个所述L 形隔间板设于该矩形箱体的内空间的四个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的两 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另外将一所述矩形隔间板 的一垂直边连接于其中一L形隔间板的转折部,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 区隔出九个收纳空间。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L 形隔间板与二个所述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内空间, 其中两个L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对应两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的两 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另外两个口字去掉下面一 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内的对称两侧的交错位置,使每一口字去掉下面 一横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均连接于箱体的同一侧壁,借以在所述箱体的 内空间区隔出八个收纳空间。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一个所述L 形隔间板与一个所述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内空 间,该L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其中一角落,使该L形隔间板的两连接 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该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 板的一侧做为连接部连接于箱体的一侧壁,相对于该连接部的箱体侧壁 内侧设有套袋,使相对于该连接部的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另一 侧插入该套袋,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长 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内空间,该两长口字去掉下面 一横形隔间板的一侧做为连接部连接于箱体的一侧壁,相对于该连接部 的箱体侧壁内侧设有套袋,使相对于该连接部的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另一侧插入该套袋,借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三个收纳空 间。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为一圆筒形,所述圆弧形隔间 板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在一起而可相互弯折的半圆弧板,将至少一所述圆 弧形隔间板的两侧连接于该圆筒形的箱体内侧壁。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L形、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 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隔间板的两侧是固定地连接于该箱体侧 壁,并可相对于箱体旋转。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L形、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 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隔间板的两侧是活动地嵌设于该箱体侧 壁,并可相对于箱体旋转。前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中箱体的内侧壁设有套袋,所述隔间 板的两侧是插入该套袋中而完成嵌设。本实用新型借由前述的结构,当要使用收纳箱时,可以将这些隔间板在收纳箱的箱体内展开,以区隔出数个收纳空间,当不使收纳箱而欲 收藏时,则可以将隔间板在箱体内旋转而折叠成扁平状,进而能进一步 将收纳箱再折叠成较小体积的扁平状,以利于收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箱体内设置两个L形隔间板,以区隔出四个收纳空间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箱可以和收纳柜组合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收纳箱,将置于箱体底部的底板取出,并将各个L形隔间板弯折的实施例动作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矩形箱体进一步收折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矩形箱体再进一步收折成扁平状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箱体内设置四个L形隔间板及一个矩形隔间板区隔出九个收纳空间的实施例俯视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各隔间板被弯折,以预备收折的动作示意图。6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箱体内设置二个L形隔间板及二个口字去 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以区隔出八个收纳空间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图9是图8所示的各隔间板被弯折,以预备收折箱体的动作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各隔间板再进一步被收折的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箱体内设置一个L形隔间板及一个长口字 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以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的实施例俯视平面示意 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各隔间板被弯折,以预备收折箱体的动作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隔间板再进一步被弯折的动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在矩形箱体内设置二个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 间板,以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的实施例俯视平面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各隔间板被弯折,以预备收折箱体的动作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在圆筒形箱体内设置数个圆弧形隔间板的实施例 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间板的二侧以嵌合方式插入设于箱体侧壁的 套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 11……侧壁 12……折线 13……套袋 2……L形隔间板 2A……矩形隔间板 2B……n形隔间板 2C……长n形隔间板 2D……圆弧形隔间板21……连接部 22……转折部 3……底板 31……折线 4……收纳柜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具备内空间的矩形箱体1,以及设于箱体1的内空间中的隔间板2;其中,箱体1具有一底面, 该底板的上面各边往上延伸设有侧壁11,这些侧壁与该底面共同构成一 内空间。箱体1可以采用具有足够硬度及强度的木板、金属板、塑胶板 或纸板等板材做为侧壁ll的主体,再于板体的外面包覆布材,在板体与板体之间仅利用该布材连接以做为折线12,使得两板体之间可以相对弯 折,进而能将收纳箱及底板折叠。所述隔间板2将箱体1的内空间区隔 出数个较小的收纳空间,以便放置诸如袜子、手帕、内衣、内裤等小物 品。该收纳箱还可以配合收纳柜4使用(如图2所示)。图3所示的其中一隔间结构的实施例,是利用二个L形隔间板2设 于该矩形箱体1的内空间相对的两个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2的两连 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1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其连接处可以缝合方式形 成连接部21,该L形隔间板2的两板体连接处则为可相对旋转的转折部 22,借由该两个设在箱体l内的L形隔间板2在展开时,能在箱体内区 隔出四个收纳空间;所述L形隔间板2被折叠靠置于箱体侧壁时,可以 将一具有折线31的底板3直接放于箱体内的底面上。图4显示图3所示的隔间结构实施例在欲收折时,可以直接将各个L 形隔间板2的转折部22往箱体1角落的方向推动,使原本呈突出的转折 部转换为凹入的状态,进而将各个隔间板2靠贴于侧壁11,便能再沿着 折线12将箱体折叠成扁平状(如图4及图5所示)。图6则显示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利用四个L形隔间板2设于矩形箱体1 的内空间的四个角落,使每一L形隔间板2的两连接部21分别连接于箱体1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另外将一矩形隔间板2A的一垂直边连接于其 中一 L形隔间板2的转折部22,以在所述箱体1的内空间区隔出九个收 纳空间。所述矩形隔间板2A的每一角落均为可以相对旋转的设计。因此, 当欲将收纳箱折叠时,可以如图7所示,将各个L形隔间板2的转折部 22往箱体1角落的方向推动,同时也将矩形隔间板2A往箱体的角落方向 推动,使原本呈突出的转折部22转换为凹入的状态(如图7所示),进而 将各个隔间板2靠贴于侧壁11,便能再将箱体折叠成扁平状。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可以利用二个L形隔板2与二个 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2B设于箱体1的内空间,其中两个L形隔间 板2设于箱体1的对应两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2的两连接部21分别 连接于箱体1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另外两个隔间板2B设于箱体内的对 称两侧壁的交错位置,使每一隔间板2B的两连接部21均连接于箱体的 同一侧壁,借以在该隔间板展开时将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八个收纳空间。 当欲折叠收纳箱时,可以如图9及图10所示,将各个L形隔间板2的转 折部22往箱体1角落的方向推动,而隔间板2B则可以依序将两个转折 部弯折后,将隔间板靠置于箱体的侧壁,便能将箱体折叠成扁平状。图1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可以利用一个所述L形隔间板 2与一个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2C设于箱体的内空间;该L形隔 间板2设于箱体1的其中一角落,使该L形隔间板2的两连接部21分别 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该隔间板2C的两侧做为连接部21连 接于箱体1的相对二侧壁,借以在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 当欲折叠收纳箱时,可以如图12所示,将各个L形隔间板2的转折部22 往箱体1角落的方向推动,而隔间板2C的两个转折部亦可以在弯折后, 将隔间板靠置于箱体的侧壁(如图13所示),便能将箱体折叠成扁平状。图1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可以利用二个所述隔间板2C 设于箱体的内空间,该两隔间板2C的两侧做为连接部21连接于箱体的 相对二侧壁,以在箱体1的内空间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当欲折叠收纳 箱时,可以如图15所示,依序将两个转折部弯折后,将隔间板靠置于箱体的侧壁,便能将箱体折叠成扁平状。图1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可以利用将箱体1设为一圆筒 形,并将至少一所述圆弧形隔间板2D的两侧做为连接部21连接于箱体 的侧壁,该圆弧形隔间板可以设置两个连接在一起而可相互弯折的半圆 弧板,两半圆弧板之间具有转折部22,使用者对该转折部22施力时,可 以将半圆弧板转换方向(如图16的虚线所示),以改变箱体内的隔间形态。前述本实用新型的各隔间板和箱体之间的连接部,可以釆用车缝方 式予以固定成可转折形态,也可以在箱体的侧壁设置套袋13(如图17所 示),并将各隔间板的侧边插入该套袋而完成连接,或是以其它任何适当 的嵌合方式完成隔间板与箱体的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具有一底面,该底板的上面各边往上延伸设有侧壁,这些侧壁与该底面共同构成一内空间;一底板,置于该箱体的底面上;数个隔间板,包含有L形、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这些隔间板的两板体之间具有转折部,所述各种形状的隔间板可以被选择地设于该箱体内,并使该隔间板的二垂直端边做为连接部连接于该箱体侧壁的内侧面,使该隔间板可以利用该转折部及连接部在该箱体内折叠。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的其中一相对侧壁具有垂直的折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L形隔间板设于该矩形箱体的内空间相对的 两个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 的内侧,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四个收纳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为一矩形体,利用四个所述L形隔间板设于该矩形箱体的内空间的四个 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 侧,另外将一所述矩形隔间板的一垂直边连接于其中一 L形隔间板的转 折部,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九个收纳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L形隔间板与二个所述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 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内空间,其中两个L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对应两 角落,使每一 L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 侧,另外两个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内的对称两侧的交 错位置,使每一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均连接于箱体的 同一侧壁,借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八个收纳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一矩形体,利用一个所述L形隔间板与一个所述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 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内空间,该L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其中一角落, 使该L形隔间板的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箱体的两垂直侧壁的内侧,该长 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的一侧做为连接部连接于箱体的一侧壁,相 对于该连接部的箱体侧壁内侧设有套袋,使相对于该连接部的长口字去 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另一侧插入该套袋,以在所述箱体的内空间区隔出 三个收纳空间。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为一矩形体,利用二个所述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设于该箱体的 内空间,该两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的一侧做为连接部连接于箱 体的一侧壁,相对于该连接部的箱体侧壁内侧设有套袋,使相对于该连 接部的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隔间板另一侧插入该套袋,借以在所述箱 体的内空间区隔出三个收纳空间。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为一圆筒形,所述圆弧形隔间板具有至少两个连接在一起而可相互弯折 的半圆弧板,将至少一所述圆弧形隔间板的两侧连接于该圆筒形的箱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 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隔间板的 两侧是固定地连接于该箱体侧壁,并可相对于箱体旋转。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 形、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隔间 板的两侧是活动地嵌设于该箱体侧壁,并可相对于箱体旋转。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 体的内侧壁设有套袋,所述隔间板的两侧是插入该套袋中而完成嵌设。
专利摘要一种收纳箱的隔间结构,包括一箱体,具有一底面,该底板的上面各边往上延伸设有侧壁,这些侧壁与该底面共同构成一内空间;一底板,置于该箱体的底面上;数个隔间板,包含有L形、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矩形、长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与圆弧形,这些隔间板的两板体之间具有转折部,所述各种形状的隔间板可以被选择地设于该箱体内,并使该隔间板的二垂直端边做为连接部连接于该箱体侧壁的内侧面,使该隔间板可以利用该转折部及连接部在该箱体内折叠。本实用新型当要使用收纳箱时,可以将这些隔间板在收纳箱的箱体内展开,以区隔出数个收纳空间,当不使收纳箱而欲收藏时,则可以将隔间板在箱体内旋转而折叠成扁平状,进而能进一步将收纳箱再折叠成较小体积的扁平状,以利于收藏。
文档编号A45C7/00GK201104586SQ20072009981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文灿 申请人:王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