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

文档序号:706728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伞面的固定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中马鞍、大马鞍与伞面的 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伞由伞面、骨架、上盘、下盘、伞杆和手柄组成,图l所示为一 个典型的二折伞结构,包括手柄l、伞杆2、骨架3、上盘4、伞面5和下盘6。 所述伞上盘4和手柄1分别固定安装在伞杆2的上、下两端,下盘6套装在伞杆 2上,可以沿伞杆2上下滑动,上盘4和下盘6上沿外圆周均匀开设有一组凹槽。
所述伞架3由一组结构基本相同的骨片组成,对应设置在上盘4和下盘6上 的凹槽内。所述每个骨片由第一档伞骨24、第二档伞骨8、第三档伞骨7、第四 档伞骨9和大马鞍25组成,所述的第三档伞骨7上端固定在上盘4的凹槽内, 下端铆接在第二档伞骨8的中部;所述第二档伞骨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下盘6的 凹槽内,下端铆接在大马鞍25的中部;所述大马鞍25的上端与第四档伞骨9的 上端铆接,所述第四档伞骨9的下端铆接在第三档伞骨7靠近下端的部位;所述 第一档伞骨24的上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大马鞍25的下端,其下端连接一水珠 10。所述的骨片构成一个连杆机构,随下盘6沿伞杆2上下移动一起伸展和收折。
所述伞面5覆盖在伞架3上,其中心部位与上盘4固定,边缘固定在水珠 10上。由于伞面5与骨片组件,经线绳缝合。推拉下盘6,伞面5会随着伞架3 撑开或收合。
现有的大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是在线绳20末端打上第一个结22,另一 端先从左侧穿过伞面的缝合边32,然后绕大马鞍25—周回到左侧,再次穿过伞 面的缝合边32,最后打上第二个结21定位。
显然,这种穿线式流程需要两次穿线,两次打结。由于上述操作是手工完成 的,在大批量生产中,多次穿线会明显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由于人工费较高,在 生产量很大的情况下,也会大大增加产品成本。对于三折伞结构,是在二折伞骨片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档伞骨、中马鞍和拉 簧。另一种四折伞结构,是在三折伞骨片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六档伞骨和第七档伞 骨。其中,中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大马鞍、 中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采用金属丝或金属条将马鞍与伞面的缝合边进行箍扎。
与现有的穿线式固定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金属箍扎的方法,简化了操作工 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了成本,特别在大批量生产时,效果尤为 明显。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条至少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尖刺。其中优选的方式有 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对尖刺;或者,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尖刺;或者,金 属条的一端设有一个尖刺另一端设有一对尖刺;或者,金属条的仅在一端设有一 个尖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条或金属丝采用硬质且价格相对不高的金属材料, 如铝或铝合金,优选铝镁合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常用二折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马鞍与伞面的穿线式固定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对尖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方式的金属条弯成"U"形后的产品结构图。
图5是图3实施方式的金属条插入大马鞍时的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图3实施方式的金属条将大马鞍与伞面箍扎式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3实施方式的金属条箍扎后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尖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金属条的一端设有一个尖刺另一端设有一对尖刺的实施方式的
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金属条的仅在一端设有一个尖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金属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常用三折伞的一个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常用四折伞的一个骨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所示为一个典型的二折伞结构。参照图2,现有技术中,伞面5通过以 下穿线方式固定在大马鞍25上在线绳20末端打上第一个结22,另一端先从 左侧穿过伞面的缝合边32,然后绕大马鞍25—周回到左侧,再次穿过伞面的缝 合边32,最后打上第二个结21定位。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本发明的大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先准备一个镁铝合金材料的金属条40,该金属条两端均设有一对尖刺 41、 42和43、 44,将金属条40沿中线弯成"U"形备用,如图4所示;
2、 将已固定好一档伞骨24的大马鞍25的一端的侧面贴在伞面5的缝合边 32上,然后将"U"形金属条的开口 47从另一侧插入大马鞍25,如图5 所示。
3、 采用夹钳或类似工具或装置,将"U"形金属条两端箍紧,使"U"形金 属条端头的尖刺穿过缝合边32,并将大马鞍25和缝合边32箍扎定位, 如图6所示。
金属条两端的尖刺用于剌穿过缝合边32,两端各采用一对尖刺的好处在于 箍紧后其中一端的一个尖刺正好落入另一端两个尖刺之间的槽内,如图7所示。
参照图8,本发明的金属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金属条40的两端均设有一
个尖刺48, 49。
图9是本发明金属条的又一实施方式,该金属条40 —端设有一个尖刺49, 而另一端设有一对尖刺41、 42。箍紧后,右端的尖刺49正好落入左端两个尖刺之间的槽45内。
图IO是本发明金属条的又一实施方式,该金属条40仅在一端设有一个尖刺 49,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11是本发明金属丝50的结构示意图,其固定方法与金属条相同。由于金 属丝本身直径较小,因而其端部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刺穿伞面的缝合边。
图12所示为一个常用三折伞骨片,是在图1所示二折伞骨片的基础上增加 了第五档伞骨27、中马鞍28和拉簧26。与二折伞骨片组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 第五档伞骨27的下端铆接到中马鞍28的中部,所述的拉簧26上端轴接到第二 档伞骨8的上端,下端铆接到中马鞍28的上端;所述第一档伞骨24(以前为29, 现把第一档伞骨统一为24)的上端连接到中马鞍28的下端,其下端固定一水珠 10。
图8所示为一个常用四折伞骨片组件,是在图7所示三折伞骨片的基础上增 加了第六档伞骨34,第七档伞骨35,大马鞍25套接在第七档伞骨35。与三折 伞骨片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六档伞骨34上端勾接在第五档伞骨27的下端中 部,大马鞍25上部接拉簧26,大马鞍中部铆接在第五档伞骨27下端,所述第 六档伞骨34下端接中马鞍28上端,第七档伞骨35下端接中马鞍28中端,所述 第一档伞骨24的上端接到中马鞍28下端,其下端固定一水珠10。
在上述三折伞和四折伞中,中马鞍28和伞面的固定方式与大马鞍与伞面的 固定方式相同。
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它形式折伞中各种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式,并可达到相 同的技术效果。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金属丝或金属条将马鞍与伞面的缝合边进行箍扎。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至少一端 设有至少一个尖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的两端均 设有一对尖刺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的两端均 设有一个尖刺。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的一端设 有一个尖剌另 一端设有一对尖剌。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的仅在一 端设有一个尖刺。
7、 如权利要求l-6任何一项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 条或金属丝采用硬质金属材料。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或金属丝 采用铝或铝合金。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条或金属丝 采用铝镁合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鞍与伞面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金属丝或金属条将马鞍与伞面的缝合边进行箍扎。与现有的穿线式固定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金属箍扎的方法,简化了操作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了成本,特别在大批量生产时,效果尤为明显。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条至少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尖刺。其中优选的方式有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对尖刺;或者,金属条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尖刺;或者,金属条的一端设有一个尖刺另一端设有一对尖刺;或者,金属条的仅在一端设有一个尖刺。所述的金属条或金属丝采用硬质且价格相对不高的金属材料,如铝或铝合金,优选铝镁合金。
文档编号A45B25/00GK101444350SQ2008101641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斌章 申请人:王斌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