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及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24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及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鞋子的鞋带松 紧控制装置及同时具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鞋带与鞋带扣的鞋子。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现有的鞋子主要有两 类, 一类鞋子没有鞋带,比如皮鞋,这种鞋子穿起来简单、方便且快捷;另一类鞋子上具有鞋带,比如运动鞋,这种设有鞋带的鞋子虽然 穿起来可能费时费力,但其在需要绑紧鞋子的场合比无鞋带的鞋子具 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对于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例如长距离慢跑、剧 烈的篮球或足球运动等),绑有鞋带的运动鞋可以很好地穿在脚上而 不会掉落,但对于没有鞋带的鞋子,则掉落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 设有鞋带的鞋子由于具有 一定的美观性,因此其仍然具有 一定的使用 市场,不会被无鞋带的鞋子所完全取代。传统鞋带的固定是通过打结进行的。当要松开鞋带时就得先解开 结,这导致使用麻烦。另外,从材料的使用上来说又浪费材料,因为 打结需要预留一定的鞋带长度,这段材料是纯粹为了打结而消耗的。另一种传统鞋带勒紧方式。比如图la-lb所示的夹具,它们的岸(载能力较差,应用在一些勒紧力度需求较大的产品时容易因打滑而导 致鞋带勒不紧。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以便克服现有 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鞋子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具 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与鞋带的鞋及同时具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鞋带 与鞋带扣的鞋子,其承载强度大,不易打滑,因此能够将鞋带容易地 勒紧或更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鞋带松紧程度 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包括卡配件,所述卡配件包括板体及形成于 所述板体两侧的指状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指状部之间开设有鞋带过 孔,每个指状部与板体之间界定有与所述鞋带过孔连通的通道;及导 向件,所述导向件内具有将所述卡配件限制于其内且贯通所述导向件 的容纳空间。所述鞋带过孔及所述通道配置成适于供鞋带穿越,所述 容纳空间配置成适于供鞋带贯穿,所述容纳空间适于促使所述卡配件 相对于所述导向件而选择性地运动,从而令板体与指状部之间的距离 变化,进而将所述鞋带夹紧或松弛于板体与指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鞋带松紧一体装置,包括前述的鞋带松 紧控制装置以及贯穿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鞋带过孔的鞋带,所述鞋带首尾相接形成封闭,与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设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具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鞋带及鞋带扣的鞋子,包括多个分布在该对鞋眼片上的鞋带扣,依次交叉并容纳 于鞋带扣内的鞋带;及鞋带松紧控制装置。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包 括卡配件,所述卡配件包括板体及形成于所述板体两侧的指状部, 所述板体与所述指状部之间开设有鞋带过孔,每个指状部与板体之间 界定有与所述鞋带过孔连通的通道;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内具有将 所述卡配件限制于其内且贯通所述导向件的容纳空间,所述鞋带穿越 所述鞋带过孔及所述通道并且贯穿所述容纳空间,容纳空间适于促使 所述卡配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而选择性地作沿着所述鞋带长度方向 的运动,从而令板体与指状部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将所述鞋带夹紧 或松弛于板体与指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通过卡配件与导向件之间的配合而实 现鞋带的松紧程度调节,或者更换鞋带。并且,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 承载强度大,绑鞋带时鞋带不易打滑,因此能够将鞋带容易地勒紧、木^脱或更^:。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la-lb展示了现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与鞋带的一种配合方式。 图2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 平面结构;现图。图3a展示了图2所示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卡配件的立体图。图3b展示了图2所示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导向件的立体图。图4a展示了图3a所示卡配件的平面视图。图4b展示了图4a所示卡配件的侧视图。图5a展示了图3b所示导向件的平面视图。图5b展示了图5a所示导向件的侧视图。图5c展示了图5b所示导向件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图5d展示了图5a所示导向件的俯视图。图6展示了图2所示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与鞋带之间的连接关系。图7以剖视的方式展示了图6所示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与鞋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图8a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鞋带扣的立体图,该图同时展示了该鞋带扣与鞋带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8b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的侧视图。 图8c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的仰视图。 图8d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的后视图。 图8e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的俯视图。 图8f展示了图8e所示鞋带扣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g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的主视图。 图9展示了图8a所示鞋带扣与鞋带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IO展示了图9所示鞋带扣、鞋带与鞋子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ll展示了鞋带扣、鞋带、鞋子与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 新颖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卡配件与导向件的组合),通过卡配件与导 向件之间的配合而实现鞋带的松紧程度调节,或者实现鞋带的更换。图2展示了这种鞋带松紧控制装置60,其包括导向件62及可弹 性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62内部的卡配件61。图3a、图4a-4b分别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卡配件61。如图4a所示, 卡配件61总体上呈"山"字形,其包括板体611、从板体611—个端 部分别横截地向外弯曲的一对弯曲部612及从弯曲部612的末端纵向 地延伸形成的指状部613。板体611与一对弯曲部612及分别从弯曲 部612延伸的指状部613共同界定了上述"山"字形状。4反体611的另一个端部(与形成弯曲部612的端部相对的端部)构 成了按压柄6112。并且两个端部之间设有一对互相平行的上表面6114 及下表面6116(参考图4b)。上表面6114上也形成有从上表面6114突 出且在板体611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凸缘6111;类似地,下表面 6116上也形成有从下表面6116突出且在板体611的两个端部之间延 伸的凸缘6111。该对凸缘6111用于共同实现对卡配件61在导向件 62内的导向作用(详后述)。此外,板体611靠近弯曲部612的端部纵 向地向外延伸出限位杆6115,并且限位杆6115设置在两个弯曲部612 之间,用于将弹簧套设于其上,以便实现卡配件61与导向件62之间的弹性互动作用(详后述)。板体611的两个端部之间进一步设置有同
时与上下表面6114、 6116连接的两个侧面6118。特别地,每个侧面 6118上均形成有用于加大侧面6118与其它构件,比如鞋带之间摩擦 的摩擦结构。优选地,这种摩擦结构为形成于侧面6118上的第一齿 状部6113,当然,摩擦结构也可以为其它业界所知的结构,例如粗 糙紋理。
所述每个弯曲部612上开设有用于让鞋带穿过的鞋带过孔6117。 所述每个指状部613具有靠近板体611的对应侧面6118的内壁面, 内壁面上形成与板体611的侧面6118上的第一齿状部6113对应的第 二齿状部6119。当然,第二齿状部6119也可以由其它摩^^结构所代 替,比如为业界所知的其它结构如粗糙紋理等。应当注意每个弯曲 部612、从弯曲部612延伸的指状部613与板体611的对应侧面6118 之间共同界定了让鞋带通过的空间(未标号),该通道与弯曲部612上 的鞋带过孔6117连通。
参考图3a,所述每个指状部613具有与其内壁面相对的外壁面。 外壁面包括朝着板体611内凹的内凹壁652及与内凹壁652衔接的倾 斜作用壁651。从图中可看出,倾斜作用壁651与内凹壁652之间的 衔接点与板体611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相对于指状部613上的其余 部分)。这种设计有助于卡配件61与导向件62之间的弹性变形配合。
下面介绍导向件62的结构。如图3b、图5a-5d所示,导向件62 具有互相平行的顶壁621、底壁622及同时与两者连接的一对侧壁 623。所述两个侧壁623与顶壁621及底壁622共同界定了容纳空间624,用于容纳上述卡配件61。每个顶壁621及底壁622内表面上均 纵向地开设有与卡配件61上的凸缘6111对应的引导槽631,用于借 助对应凸缘6111在引导槽631内的定向滑动实现卡配件61在导向件 62内的预定运动。优选地,为了让使用者容易地操作鞋带松紧控制 装置,可以将导向件62的顶壁621及/或底壁622上形成粗糙紋理, 如齿状紋理632,用于增加使用者对导向件62的4爪取力,如图5b所 示。
此外,所述导向件62在两个侧壁623的连接处向上述容纳空间 624内部延伸出凸柱626,该凸柱626内开设有定位孔627,用于将 弹簧限制于其内。每个侧壁623的底部与该凸柱626之间形成与卡配 件61的鞋带过孔6117对应的鞋带穿设孔625,并且鞋带穿设孔625 与上述容纳空间624连通。另外,每个侧壁623具有面向容纳空间 624的内壁面。该内壁面包括第一引导内壁628、第二引导内壁630 及将第一与第二引导内壁628、 630互相衔接起来的过渡内壁629。 两个侧壁623的第一引导内壁628互相界定了一个开口,在这里,开 口宽度略小于卡配件61的两个指状部613与鞋带同时被压缩时两者 之间的最大距离(即倾斜作用壁651与内凹壁652之间的衔接点位 置)。此外,两个过渡内壁629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即从过渡内壁629 与第一引导内壁628之间的衔接点到过渡内壁629与第二引导内壁 630之间的衔接点的方向)逐渐增力口。而两个第二引导内壁630之间的 距离则稍微大于卡配件61的两个指状部613未被压缩时两者之间的 最大距离(即倾斜作用壁651与内凹壁652之间的衔接点位置)。参考图3a、图4a、图5c、图6及图7,鞋带40的第一鞋带头42 及第二鞋带头41分别穿过卡配件61的指状部613与板体611之间的 通道,并且从弯曲部612上的鞋带过孔6117中伸出,接着又从导向 件62的鞋带穿设孔625中伸出。卡配件61从导向件62的一对第一 引导内壁628所界定的开口处,并且借助卡配件61上的凸缘6111在 导向件62的引导槽631内的定向滑动而进入容纳空间624内。由于 该开口宽度小于卡配件61的两个指状部613未被压缩时两者之间的 最大距离,因此, 一旦卡配件61被弹性地压缩到导向件62内,卡配 件61自身不会自动地再次从导向件62内滑出。
此外, 一个可被压缩的弹性元件,比如图11所示的压缩弹簧632 的一端套在卡配件61的限位杆6115上,而压缩弹簧632的另一端则 收容在导向件62的凸柱626的定位孔627内。在一般情况下,由于 压缩弹簧632对卡配件61具有反作用力,卡配件61的两个指状部 613的倾斜作用壁651分别弹性地抵靠在导向件62的两个过渡内壁 629上,并且过渡内壁629对作用壁651的作用力,使指状部613向 着板体611压缩。这种压缩状态使得指状部613的第二齿状部6119 及板体611的第一齿状部6113分别挤压鞋带40的第一鞋带头41与 第二鞋带头42,从而导致鞋带40被挤压而无法相对于卡配件61滑 动,进而将鞋带40绑紧。
当需要调整鞋带40的松紧程度或者需要更换用旧的鞋带时,使 用者只需要推动按压柄6112,使压缩弹簧632进一步被压缩,而卡 配件61则进一步深入到导向件62内。随着深入程度的增加,倾斜作用壁651逐渐沿着过渡内壁629向着第二引导内壁630移动。由于两 个过渡内壁629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增加,同时由于两个第二引 导内壁630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于卡配件61的两个指状部613未被压 缩时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因此指状部613的压缩状态逐渐解除,即 指状部613与板体6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从而使鞋带40的受压 程度逐渐变弱,直到鞋带40完全*>弛为止。此时,可以轻+>地调整 鞋带或更换鞋带。
概括地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卡配件与导向 件的组合)可通过卡配件与导向件之间的配合而实现鞋带的松紧程度 调节,或者更换鞋带。如果将这种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与鞋带的组合安 装到鞋子上,则可以形成一种相对于传统鞋子使用更力a方便的鞋子, 即鞋带的松紧程度容易控制,或者可以轻松地更换用旧的鞋带。
需要说明的,如上述图6中,鞋带与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可设为一 体,即形成鞋带松紧一体装置,其包括前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以及 贯穿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鞋带过孔的鞋带,所述鞋带首尾相接形 成封闭,即与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设为一体,可方便用户使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鞋带扣及 安装有鞋带扣的鞋子。通过将鞋带扣设计成缩口式结构,并且通过鞋 带扣将鞋带弹性地挤压在缩口式结构内或从缩口式结构内取出,从而
可以方便地将鞋带卡在鞋带扣上,并且鞋带可在缩口式结构内自由地滑动。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带扣及鞋子。
如图8a-8g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带扣30具 有缩口式结构。鞋带扣30包括底部31、 乂人底部31上突出形成的颈 部33及从颈部33横向地延伸形成的臂部34。
具体地,如图8b所示,底部31具有第一端311及与该第一端 311相对的第二端312。所述颈部33从该底部31的第一端311基本 上垂直于底部31所在平面而向上延伸形成。而所述臂部34则从颈部 33远离底部31的一端横向地朝着第二端312延伸形成。臂部34的 末端(即远离颈部33的一端)朝着底部31突出形成止挡部343。特别 地,所述颈部33与底部31之间及与臂部34之间可以弯曲表面作为 过渡面,并且优选地以内凹圓弧曲面作为过渡,乂人而在底部31、颈 部33与臂部34之间界定了半封闭且大体上为圓形的容纳孔345,从 而使容纳孔345的形状更加与鞋带形状相符;或者,在底部31、颈 部33与臂部34之间界定了半封闭且大体上为从颈部33到开口方向 的由窄到宽的容纳孔345,以使容纳孔345的形状可更加促使鞋带与 止挡部343紧密贴合;而所述止挡部343与底部31之间则界定了开 口 344,并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开口 344与容纳孔345导通,并 且开口 344的高度小于容纳孔345的高度,以有利于弹性挤压鞋带, 以便将鞋带挤压后经由所述开口 344而放置到所述容纳孔345内,从 而构成了缩口式结构。换句话说,鞋带滑进鞋带扣的原理是鞋带在 鞋带扣入口处受到弹性桥压,相应地,鞋带扣的开口高度刚好是鞋带 被弹性挤压之后的尺寸,然后鞋带才滑进容纳孔内。另外,鞋带扣底部为弧形与鞋面弧度基本吻合,不会顶脚的同时, 更利于拉紧鞋带。上述具有缩口式结构实现了鞋带与鞋带扣的灵活配合。下面结合图9来说明两者之间的配合过程。如图9所示,具有一定直径的鞋带 40首先经过高度小于鞋带直径的开口 344。由于鞋带40的直径大于 开口 344的高度,因此鞋带40卡在开口 344处而无法进入。此时, 使用者可以用力向着开口 344拉动鞋带40,从而使得开口 344弹性 的挤压鞋带40,然后鞋带40经挤压后可顺利地滑入容纳孔345内。 而由于开口 344的高度小于鞋带4"0的直径,因此鞋带40限制在容纳 孔345内而无法轻易从开口 344脱离。另外,容纳孔345表面可为镜 面抛光圆形孔,因此有助于鞋带40在容纳孔345内无磨擦力的自由 滑动。当需要更换掉用旧的鞋带时,使用者只需要向开口 344外拉动 将被更换的鞋带,开口 344挤压鞋带,从而鞋带可脱离容纳孔3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带扣30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安装到鞋子(比如 图10所示的鞋子50)上。举例而言,鞋带扣30可以借助专用设备, 比如针车而安装到鞋子上。在这种情况下,鞋带扣30上设置有与针 车配合的结构,以便有助于针车的顺利运行。这种结构为从鞋带扣 30的底部31上延伸形成的配合部分32(参考图8a)。配合部分32同 时可用于插入到鞋子的鞋眼片内,以便将鞋带扣30固定到鞋子上。 另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打钉实现鞋带扣30与鞋子的相互固定的。参考图8b,为了容易地将配合部分32插入到鞋子内,同时不会 影响鞋子的美观度,将配合部分32的厚度"i殳置成渐薄式适于插入到鞋子内,而不会明显地导致鞋子上插入配合部分32的位置变得非常 厚,因此,不会有明显的配合痕迹。此外,为了增大配合部分32与 鞋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拉力,优选地将配合部分32的形状设置成 从底部31的第二端径向向外地扩散成扇环形状。进一步优选地,可 以将配合部分32制造成与鞋子上与配合部分32配合的位置的形状相 符的曲面形状,比如圆弧曲面形状,从而不会影响鞋子的美观度,并 且更容易将配合部分32进行固定。比如,安装部32可以从底部上形 成该颈部的 一 端到另 一 端逐渐过渡成曲面形状。额外地,为了使鞋带扣30的料厚均匀,同时为了使鞋带扣30在 使用时受力更加均匀,可以在鞋带扣30上的适当位置处开设均料孔。 比如,如图8c、 8f所示,可以在底部31的下表面(背离颈部33的表 面)上开设均料孔314。额外地或备选地,如图8f、 8e所示,也可以 在臂部34上开设均料孔341。图10展示了鞋带扣30、鞋带40及鞋子50之间的配合关系。鞋 子50上多个鞋带扣30成对并且对称地分布在一对鞋眼片54上。鞋 带40依次交叉并自由地收容于容纳孔内(参考图4)。如前所述,相对 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鞋子可以让使用者方便,快速且容易将鞋带绑紧或轻松地更换鞋带。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甚至可以将上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由鞋带松紧控制装置控制的鞋带以及鞋带扣同时设置在鞋子上,从而可以 容易地实现鞋带的绑紧或松开。比如,鞋带扣30、鞋带40、鞋子50 与鞋带松紧控制装置60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展示于图11中。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 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 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控制鞋带松紧程度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包括卡配件,所述卡配件包括板体及形成于所述板体两侧的指状部,所述板体与所述指状部之间开设有鞋带过孔,每个指状部与板体之间界定有与所述鞋带过孔连通的通道;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内具有将所述卡配件限制于其内且贯通所述导向件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鞋带过孔及所述通道配置成适于供鞋带穿越,所述容纳空间配置成适于供鞋带贯穿,所述容纳空间适于促使所述卡配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而选择性地运动,从而令板体与指状部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将所述鞋带夹紧或松弛于板体与指状部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板体的一个端部上分别向外弯曲形成一对弯曲部,所述指状部从所 述弯曲部的末端延伸形成,并且所述鞋带过孔界定于所述弯曲部上; 所述板体的另一个端部设有按压柄,并且两个端部之间设有一对互相 平行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表面突出且在 板体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凸缘,所述下表面形成有从下表面突出且 在板体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凸缘;所述导向件具有互相平行的顶壁、 底壁及同时与两者连接的一对侧壁,所述两个侧壁与顶壁及底壁共同 界定了上述容纳空间,每个顶壁及底壁内表面上均纵向地开设有与卡配件上的凸缘对应的引导槽,用于借助对应凸》彖在引导槽内的滑动而 导致卡配件在导向件内的预定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板体靠近弯曲部的端部纵向地向外延伸出限位杆,并且限位杆位于 在两个弯曲部之间;所述导向件在两个侧壁的连接处向上述容纳空间 内部延伸出其内开设有定位孔的凸柱, 一个压缩弹性元件的一端套设 在所述限位杆上,而另一端则收容于定位孔,所述卡配件借助该压缩 弹性元件而限制于所述导向件内;所述压缩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所 述导向件的每个侧壁的底部与所述凸柱之间形成与卡配件的鞋带过 孔对应且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的鞋带穿设孔;所述板体的两个端部之 间进一步设置有同时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两个侧面,每个侧面上形成有 第一齿状部;所述每个指状部具有靠近板体的对应侧面的内壁面,所 述内壁面上形成与板体侧面上的第 一齿状部对应的第二齿状部,所述 每个弯曲部、从弯曲部延伸的指状部与板体的对应侧面之间共同界定 了上述通道,所述鞋带穿越所述鞋带过孔、所述通道及所述鞋带穿设 孔而贯穿所述容纳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每个指状部具有与其内壁面相对的外壁面,所述外壁面包括朝着板 体内凹的内凹壁及与内凹壁衔接的倾斜作用壁;所述导向件的每个侧 壁具有面向容纳空间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包括第一引导内壁、第二引导内壁及将第一与第二引导内壁互相衔接起来的过渡内壁,两个第 一引导内壁共同界定了宽度略小于卡配件的两个指状部与鞋带同时 被压缩时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开口 ,且两个过渡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过渡内壁与第一引导内壁之间的衔接点到过渡内壁与第二引导内壁 之间的衔接点逐渐增加,而两个第二引导内壁之间的距离则大于卡配 件的两个指状部未被压缩时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压缩弹簧促使所述卡配件的两个指状部的倾斜作用壁分别弹性地 抵靠在导向件的两个过渡内壁上,并且过渡内壁对倾斜作用壁的作用 力使指状部朝着板体压缩,进而使指状部的第二齿状部及板体的第一 齿状部分别挤压鞋带的第 一鞋带头与第二鞋带头,从而导致鞋带被挤 压而无法相对于卡配件滑动;所述倾斜作用壁借助使用者对所述按压 柄的按压而逐渐沿着过渡内壁向着第二引导内壁移动,从而使倾斜作 用壁逐渐沿着过渡内壁向着第二引导内壁移动,从而使指状部与板体 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进而使鞋带松弛;所述导向件的顶壁与底壁上 形成用于增加使用者对导向件的抓取力的齿状紋理。
6. —种鞋带松紧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 任一项所述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以及贯穿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 鞋带过孔的鞋带,所述鞋带首尾相接形成封闭,与所述鞋带松紧控制 装置设为一体。
7. —种鞋子,包括多个分布在一对鞋眼片上的鞋带扣;依次交叉并容纳于所述鞋带扣内的鞋带;及鞋带松紧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包括卡配件,所述卡配件包括板体及形成于所述板体两侧的指状部, 所述板体与所述指状部之间开设有鞋带过孔,每个指状部与板体之间 界定有与所述鞋带过孔连通的通道;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内具有将 所述卡配件限制于其内且贯通所述导向件的容纳空间,所述鞋带穿越 所述鞋带过孔及所述通道并且贯穿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适于 促使所述卡配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而选择性地作沿着所述鞋带长度 方向的运动,从而令板体与指状部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将所述鞋带 夹紧或松弛于板体与指状部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扣包括 底部;从所述底部的一端横截于所述底部所在表面而突出的颈部;及 从所述颈部横向地朝着底部的另一端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所述颈 部与所述底部共同界定了用于收容鞋带的容纳孔,所述臂部的末端朝 着所述底部突出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底部之间界定了与所述 容纳孔导通且高度小于所述容纳孔高度的开口 ,所述开口的高度设置 成可弹性地改变,以便将鞋带经所述开口而放置到所述容纳孔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鞋带松紧控制装置、鞋带及鞋带扣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扣的颈部与所述底部之间及与所述 臂部之间均以弯曲表面作为过渡面;所述弯曲表面为内凹圓弧面;所 述鞋带扣的臂部上开设有促使所述鞋带扣料厚均匀及促使所述鞋带 扣在使用时受力均匀的均料孔;所述鞋带扣的底部远离所述颈部的表 面上开设有促使所述鞋带扣料厚均勻及促使所述鞋带扣在使用时受 力均匀的均料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扣的底 部上与形成所述颈部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配合部份;其中所述配合部分从所述底部上形成所述颈部的一端到另一端 扩散成扇环形状;或所述配合部分从所述底部上形成所述颈部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 弯曲成曲面状,其曲面与鞋面弧度更吻合。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控制鞋带松紧程度的鞋带松紧控制装置,包括卡配件,卡配件包括板体及形成于板体两侧的指状部,板体与指状部之间开设有鞋带过孔,指状部与板体之间界定有与鞋带过孔连通的通道;及导向件,导向件内具有将卡配件限制于其内且贯通导向件的容纳空间。鞋带过孔及通道配置成适于供鞋带穿越,容纳空间配置成适于供鞋带贯穿,容纳空间适于使卡配件相对于导向件选择性地运动,从而令板体与指状部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将鞋带夹紧或松弛于板体与指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具有鞋带扣、鞋带与鞋带松紧控制装置的鞋子。
文档编号A43C9/00GK201171394SQ200820044169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
发明者刘兴棋 申请人:刘兴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