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4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购物时使用的篮子,确切地说是体积可以收缩的 折叠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购物篮,通常都是固定结构,其缺点是体积大、占用 空间,对此,简易折叠篮便应运而生。
如中国专利CN87204124公开的《折叠篮》,中国专利CN02253419. 9公开 的《折叠式购物篮》都是用上、下、前、后、左、右硬板经上、下边框铰 接成的折叠篮,零件多,虽可折叠,但折叠后的体积仍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折叠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体积小、 便于携带的折叠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篮,包括软质篮体、提手、左边框、右边框及接头,所述左 边框和右边框与接头两端铰接,形成能够向中间转动收拢的上边框,提手 固定在接头的中间位置上,篮体上边缘通过间隔布置的尼龙扣巻包、缠绕 在上边框上。
所述提手、左边框、右边框均采用竹质材料制成。 所述篮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设有由拉链封口的口袋。
3所述篮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条形插槽,各插槽从其 上端开口插入有支撑片。
所述篮体底部的夹层中设有左、右两块底板,两者间留有折叠缝。 所述篮体底部设有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上边框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可向中间的把手收拢折叠,
软质的篮体能随之压縮,从而使整个篮子的体积减至最小程度,篮体四面
设有插槽,插入支撑片后可将篮体支撑的更加挺扩,篮体与上边框之间通
过尼龙扣连接,易于拆卸、更换、清洗,由拉链封口的口袋可用于放置各
种小物品,篮体底部的底板不仅能有效支撑篮体,而且能够随篮体一起折
叠。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应用前景十分的广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右边框向两侧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入支撑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篮体 2——提手
3——左边框 4——右边框
5——接头 6——尼龙扣
7——口袋 8——插槽 9——支撑片如图l-3所示,该折叠篮主要由软质篮体l、提手2、左边框3、右边框4 及接头5组成,其中左边框3、右边框4与接头5的两端铰接,形成能够向中 间转动收拢的上边框,提2手固定在接头5的中间位置上,篮体上边缘通过 间隔布置的尼龙扣6巻包、缠绕在上边框上,提手2、左边框3、右边框4均 采用竹质材料制成,篮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由拉链封口的口袋7,篮体l的外 表面中间设有四道纵向的条形插槽8,各插槽从其上端开口插入有支撑片9, 篮体底部设有支脚,并在夹层中设有左、右两块底板,两者间留有折叠缝。
使用时,将左、右边框向两侧打开,然后将支撑片插入插槽即可,折
叠时,先将支撑片抽出,然后将支撑片向中间收拢,直到紧贴把手为止,
与此同时,篮体也随之压縮变小,体积小、易于携带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
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
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篮,包括软质篮体、提手、左边框、右边框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与接头两端铰接,形成能够向中间转动收拢的上边框,提手固定在接头的中间位置上,篮体上边缘通过间隔布置的尼龙扣卷包、缠绕在上边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左边框、 右边框均采用竹质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的内表面或 外表面上设有由拉链封口的口袋。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的内表面或 外表面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条形插槽,各插槽从其上端开口插入有支撑片。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底部的夹层中设有左、右两块底板,两者间留有折叠缝。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底部设有支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篮,主要由软质篮体、提手、左边框、右边框及接头组成,左边框和右边框与接头两端铰接,形成能够向中间转动收拢的上边框,提手固定在接头的中间位置上,篮体上边缘通过间隔布置的尼龙扣卷包、缠绕在上边框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的广阔。
文档编号A45C7/00GK201270888SQ20082013226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袁浩霖 申请人:袁浩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