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59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针剂的使用比较普遍,医护人员在折断针剂瓶过程中,最早一般使用两种方式: 一是用手直接折断;二是用镊子敲断。前者由于使用力量过大或力量不均匀、针剂瓶切 割不到位等因素,医务人员徒手操作时易造成手部割伤和针剂药剂的细菌污染;后者易 使玻璃碎片进入药液或药物浪费。中国专利局在2000年10月25 R公开了一种护指套 (CN2402268Y),其是用软质材料制成,大小与拇指和食指分别相配,上下开口、侧面 封口的套子。因为其侧面封口,所以其透气性差,而且浪费原材料;又由于其大小大小 与拇指和食指分别相配,大小固定,不具有对不同医生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巧简单、透气性好,适应性强,使 用方便,成本较低的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指套体,指套体下端设有开口,开口中部设有第一凹槽,位于凹槽上端的开 口上设有第一连接带,位于凹槽下端的开口上设有第二连接带。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端的开口处还设有第二凹槽。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指套体的前端设有指尖口 。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指套体的前端呈弧形。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带为两根;所述第二连接带为三根。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指套体的表面还设有凹凸花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1、此新型设计的开口和连接带的设计,使装置具有透气性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 造价成本低,消毒后可反复使用,而且能较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手指,防止手指割伤的 特性;
2、 此新型设计的凹槽和连接带以及弧形的指尖口的设置很好的匹配了人手指的形 状,大小调整方便,使用起来更舒服;
3、 通过在套体的表面还设有凹凸花纹,进一步增强了指套的防滑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其中l一指尖口、 2 —第一连接带、3 —第一凹槽、4一指套体、5 —开口、 6 —第二 连接带、7-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适用于大拇指的指套,如图l, 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它包括指套体 4,指套体4的前端呈弧形,且指套体顶端设有指尖口 1,指套体下端设有开口5,开口 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位于凹槽上端的开口上设有两根第一连接带2,位于凹槽下端的 开口上设有三根第二连接带6。所述指套体4的表面还可以设有凹凸花纹;所述连接带 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固定在大拇指上,而且根数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并不限于两根或三 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适用于食指或中指的指套,如图2, 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它包括指 套体4,指套体4的前端呈弧形,且指套体顶端设有指尖口 1,指套体下端设有开口5,开口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位于凹槽上端的开口上设有两根第一连接带2,位于所述第 一连接带上端的开口处还设有第二凹槽7;位于凹槽下端的开口上设有三根第二连接带 6。所述指套体4的表面还可以设有凹凸花纹;所述连接带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固定在 食指或中指上,而且根数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并不限于两根或三根。
指套可采用材质较软、有一定弹性的硅胶,以方便手指灵活运动,同时保证质量, 具有一定的防割破功能。硅胶面有凹凸花纹,起到防滑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指套体(4),指套体下端设有开口(5),开口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位于凹槽上端的开口上设有第一连接带(2),位于凹槽下端的开口上设有第二连接带(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上 端的开口处还设有第二凹槽(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套体(4)的前端设有指尖口 (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套体(4)的前 端呈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为两根;所述第二连接带为三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体(4)的表面还设有凹凸花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剂瓶防割伤护指套,它包括指套体,指套体下端设有开口,开口中部设有第一凹槽,位于凹槽上端的开口上设有第一连接带,位于凹槽下端的开口上设有第二连接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透气性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消毒后可反复使用,而且能较好的保护医护人员的手指,防止手指割伤。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1370122SQ20092008374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8日
发明者艳 刘, 刘春英, 吴建红, 红 钱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