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绳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47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绳直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发器,尤其是一种无绳可充电直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用电池作为电源的无绳直发器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种是利用一次 性电池作为直发器电源的无绳直发器,另一种是利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直发
器电源的无绳直发器,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108132公开的一种可充电直 发器,就属于后者。无论是利用一次性电池作为直发器电源的无绳直发器, 还是利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直发器电源的无绳直发器,其无绳直发器的基本 结构都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在后端通过铰轴铰接, 并上设有可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使用时能自然张开的弹簧,所述上壳体的 前部为上发热体,所述下壳体的前部为下发热体,所述的上发热体和下发 热体内均具有发热部件,所述的发热部件与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 连接,所述的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与电池连接。目前,这类无绳 直发器的电池大多是设置在下壳体的后部,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 与上发热体内的发热部件都是通过软线绕过铰轴后,再沿着上壳体的两侧 与上发热体内的发热部件的两端相接,为了使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张合自如, 一般会使软线在铰轴附近留有一截软线,但是,这截预留的软线如果太长, 它会与铰轴产生摩擦,久而久之会脱皮或纽断;如果这截预留的软线如果 太短,它又会影响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正常开合,并严重影响安装质量及生 产效率。要想将这截预留的软线留的恰到好处,确实是不太容易。此外, 现有的无绳直发器,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来装置电池的电池盒是一 个一面开口的盒体,电池是被设置在盒体开口上的电路板封在里的,当需 要更换电池时,必须先由专业人员用专用工具从电路板上焊下取出原有电池,更换新的电池,其维护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不用预留连接软 线的无绳直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电池更换方便的无绳直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绳直发器,包括上发热总成和 下发热总成,所述上发热总成和下发热总成后端通过铰轴铰连后可以自由 开合,在所述上发热总成的前端内侧^:有上发热体,在所述下发热总成的
前端内侧设有下发热体,在所述下发热总成的后部设有电池,所述电池通
能,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发热温度,在所述下发热总成后端设有两根上 发热体导电柱,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的正负极 相接,在所述上发热总成的后端设有两个起导电和开合双重作用的弹簧片, 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两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弹性接触导电连接,两个 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上发热体两端相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电池设在下发热总成的后部的电池盒 内,所述电池盒两侧开口,其下侧开口被电路板封闭,所述电池盒的上侧 开口上设有电池盒活动盖板,所述电池的两极通过设在电池盒侧板内侧壁 上的电极弹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和放电电路输入端的正负极相 接,故此,可方便地更换电池。
两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固定在所述电池盒尾侧板的外侧壁上。 所述电池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充电和》文电
电电路的正负极,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充电插座的两端;可充电电池 的正负极还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发热总成包括上手柄壳和上 盖板,所述上手柄壳和上盖板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上发热体固定在 所述上盖板的内侧,所述上发热体包括上发热片和上发热工作面板,所述 上发热片设置在上发热工作面板的槽内侧,所述上发热片的两端接弹簧片。
所述下发热总成包括下手柄壳和下盖板,所述下手柄壳和下盖板通过 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下发热体固定在所述下盖板的上侧,所述下发热体 包括下发热片和下发热工作面板,所述下发热片设置在下发热工作面板槽 内,所述下发热片的两端接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
所述电池盒设置在所述下盖板的后部,并与所述下盖板一次成型,在 所述电池盒尾侧板的内壁上设有电极弹片,所述电池与电极引出板组成电
池总成,装入电池盒内时,与电极弹片压接导电;所述电极弹片与所述电路 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输入端正负极相接。
所述上发热片和/或下发片是晶瓷片状厚膜电热基片或陶瓷片状厚膜 电热基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下发热总成后端设有两根上发热体导电 柱,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的正负极相接,在所 述上发热总成的后端设有两个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两根所述上 发热体导电柱弹性接触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上发热体两端相 接的结构,这样,就不需要在铰轴附近预留一截软线,从而避免了软线长 度预留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此外,用弹簧片既作导电作用,又作为 弹性件使上、下两个发热总成开合自如,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变得更加筒 单,设计也更加巧妙,生产组装方便,生产效率提高;再者,本实用新型 还采用了所述电池设在下发热总成的后部的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盒两侧开 口,其下侧开口,皮电路控制板封闭,所述电池盒的上侧开口上设有电池盒 活动盖板,所述电池的两极通过电极弹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 电路输入端的正负极相接的结构,这样,使更换电池变得更加容易, 一般消费者都可更换,并不一定要专业人员更换电池。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部件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完全组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种无绳直发器,包括上发 热总成1和下发热总成2,所述上发热总成1包括上手柄壳11和上盖板12, 所述上手柄壳11和上盖板12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上发热体13固定在 所述上盖板12的内侧,所述上发热体13包括上发热片131和上发热工作 面板132,所述上发热片131设置在上发热工作面板132的槽内;所述下 发热总成2包括下手柄壳21和下盖板22,所述下手柄壳21和下盖板22 通过螺丝紧固连接,所述下发热体23固定在所述下盖板21的上侧,所述 下发热体23包括下发热片231和下发热工作面板232,所述下发热片231 设置在下发热工作面板232的槽内。所述上发热总成1和下发热总成2后 端通过铰轴3铰连后可自由张合,在所述下盖板22的后部设有电池盒221, 所述电池盒221与所述下盖板22是一次成型的,所述电池222设在所述电 池盒221内,电池222与电池电极引出板225形成电池总成;装入电池盒 221内时,可与盒内的电极弹片226压接导电,所述电极弹片226安放在 电池盒221后端内侧,电极弹片226的固定尾部与电^l空制板223上的输 入端正负极相焊接。所述电池盒221两侧开口,其下侧开口被电路板223 封闭,所述电池盒221的上侧开口上设有电池盒活动盖板224,该电池盒 活动盖板224尾端设有两个卡头2241,用于与电池盒221的尾侧板2211 的内壁上部的缺口卡扣,在所述电池盒活动盖板224前端设有一个弹性卡接部2242,用于与下盖板22卡扣,需要拿下电池盒活动盖板224时,按
下弹性卡接部2242,并将电池盒活动盖板224往上提,即可以取下电池盒
活动盖板224,进而可以拿出电池总成,所述电池222的两才及通过电池电
极引出板225组成电池总成后,通过固定在其尾侧的侧板2211内侧的一对
电极弹片226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入端的正负极相接;
在所述电池盒的尾侧板2211的外侧面上设有两根上发热体导电柱227,两
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227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
端的正负极相接,在所述上盖板12的后端设有两个弹簧片14,两个所述
弹簧片14分别与两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227弹性压接导电连接,两个所
述弹簧片14再分别与上发热片131的两端连接,所述下发热片231的两端
接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由于用两根上发热体导电柱227
和两个弹簧片14相互弹性压接导电连接的结构取代了原来需要预留一截
软线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完全克服原来预留软线不适当而带来的系列问
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电池222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负
极分别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正负极,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充电插座111
的两端;可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还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也可以用一次性电池代替。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发热片131和/或下发片231可以采用本人先前专利
所公开的晶瓷片状厚膜电热基片、陶瓷片状厚膜电热基片或者其它片状发
热元件。
以上所述之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制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特征及原理 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无绳直发器,包括上发热总成和下发热总成,所述上发热总成和下发热总成后端通过铰轴铰连后可以自由开合,在所述上发热总成的前端内侧设有上发热体,在所述下发热总成的前端内侧设有下发热体,在所述下发热总成的后部设有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分别给所述上发热体和下发热体提供电能,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发热温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发热总成后端设有两根上发热体导电柱,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的正负极相接,在所述上发热总成的后端设有两个起导电和开合双重作用的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两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弹性压接导电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上发热体两端相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设在下发热总成的后部的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盒两 侧开口,其下侧开口净皮电路板封闭,所述电池盒的上侧 开口上i殳有电池盒活动盖板,所述电池的两4及通过i殳在 电池盒侧板内侧壁上的电极弹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的充电和i文电电路输入端的正负极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上发热体导电柱固定在所述电池盒尾侧板的 外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充 电和放电电路的正负极,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充电 插座的两端;可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还分别与所述温度控 制电路的输入端相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总成包括上手柄壳和上盖板,所述上手柄壳和上 盖板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上发热体固定在所述上 盖板的内侧,所述上发热体包括上发热片和上发热工作 面板,所述上发热片设置在上发热工作面板的槽内侧, 所述上发热片的两端接弹簧片。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总成包括下手柄壳和下盖板,所述下手柄壳和下 盖板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下发热体固定在所述下 盖板的上侧,所述下发热体包括下发热片和下发热工作 面板,所述下发热片设置在下发热工作面板槽内,所述 下发热片的两端接电路控制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输出 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设置在所述下盖板的后部,并与所述下盖板一次 成型,在所述电池盒尾侧板的内壁上设有电极弹片,所 述电池与电极引出板组成电池总成,装入电池盒内时, 与电极弹片压接导电;所述电极弹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 上的温度控制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输入端正负 极相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绳直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片和/或下发片是晶瓷片状厚膜电热基片或陶资 片状厚膜电热基片。
专利摘要一种无绳直发器,包括上发热总成和下发热总成,上发热总成和下发热总成后端通过铰轴铰连可自由开合,在上发热总成的前端内侧设有上发热体,在下发热总成的前端内侧设有下发热体,在下发热总成的后部设有电池,电池通过温度控制电路分别给上发热体和下发热体提供电能,并控制发热温度,在下发热总成后端设有两根上发热体导电柱,分别与温度控制电路输出端的正负极相接,在上发热总成的后端设有两个起导电和开合双重作用的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分别与两根上发热体导电柱弹性压接导电连接,两个弹簧片分别与所述上发热体两端相接。本实用新型将弹簧片既作为接线柱使用,又作为弹性件使用,使其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和巧妙,且电池更换很方便。
文档编号A45D1/04GK201431079SQ2009201303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4日
发明者舒定涛 申请人:舒定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