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559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别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别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就饵抗拉强度及具较佳晃动平稳度的别针结构组合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为现有别针结构示意图,是包含以单一金属弯折上、下环体11、12开 口开放端各延伸有弹性扣杆的别针10,在中段配合一固定件14反折夹固,使上环体11形成 一封闭环体,固定件14 一侧缘反折一挡止部13,供尾端具反折段122的下弹性扣杆121自 由进出卡止固定组成。上述别针10的下环体12虽以对称圆形环体结构,供就饵拉址时,可形成较佳平衡 的稳定性,却因为下环体12两侧杆形成直杆延伸结构造成抗拉强度的不足,虽可通过末端 反折段122反向卡扣了页挚,然其卡扣强度仍显不足,且在两反折段122扣结后凸出于固定 件14外侧,相对造成易有缠线、使用上易有勾伤及操作不舒服感,或挡止部13外翻诸多缺 点存在。而如图2所示,为另一现有别针结构,其有别于上述别针结构像在下勾体12末端 是形成一斜V形勾部123,虽可通过斜V形勾部123提高饵拉扯时的抗拉强度,却因不对称 的倾斜结构容易造成拉址稳定性差,及末端无反折段设计下相对易从挡止部13'滑出脱勾 发生等诸多缺点发生。
发明内容所欲解决的技术课题如上所述的两款现有别针各有其结构上的优点,然而第一款别针因抗拉强度不足 及凸出反造成钩伤与缠线的缺点,而第二款别针则因为不对称的倾斜结构容易造成拉扯时 的稳定性不佳,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所以如何针对现有别针抗拉强度不佳、平衡稳定性不佳及容易在使用中钩伤与缠 线的缺点改良设计,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别针结构,以末端维持圆形勾部而上段以 对称性的弯折段设计,达到就饵晃动稳定性佳及有效提高抗拉强度兼具的多重进步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别针结构,即可牢固扣组,又能组成外表平 整的别针结构可避免使用钩伤与缠线情形,具多重使用进步性达成。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别针结构,包含由单一金属杆弯折上、下勾体开放端各延 伸有上、下弹性扣杆的别针,配合一固定件扣结固定,使上勾体形成一封闭勾体,而下弹性 扣杆能自由进出卡止固定组成,其中,所述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相对以<形弯折段形成 一菱形闭口,末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0012]实施时,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为中间闭口 上端为短夹固部,而下端反折闭口朝内的挡止部,供尾端弯折有外折段的上、下弹性扣杆夹 固卡扣。实施时,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反折一短夹 固部及闭口朝内一挡止部,供别针上、下弹性扣杆直杆状尾端夹固卡扣。实施时,所述固定件在中间镂设一扣孔,配合下弹性扣杆尾端以朝向扣孔弯折的 扣结端扣结组成。实施时,所述扣结端进一步向下弯折形成一倒钩状扣结端。实施时,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端为圆形勾部结构。实施时,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端为斜V形勾部结构。实施时,所述固定件改为一上端枢纽转环而中段贯设有横向穿孔的转子,而别针 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而横向穿组于转子横向穿孔,所述倒U形上勾体开放端的上 弹性扣杆下端朝内弯折一顶挚段,供下弹性扣杆末端相对弯折直杆状扣结端扣结组成。实施时,所述下弹性扣杆尾端形成一环圈状扣结端结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包含一由金属杆弯折成一侧形成闭口别针,于 中段套结一固定件而形成一上勾体与下勾体,以下勾体反折的下弹性扣杆扣结端扣结于固 定件相对侧形成活动闭口,其下勾体由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相对以 < 形弯折段园构成一 菱形开口,下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其中,所述固定件可为一梯形片体,一面侧缘反折 有夹固部,另侧缘反折一短夹固部,下端反折闭口朝内的挡止部,而片体中央贯设有扣孔, 供下弹性扣杆末端扣结端扣结固定;其中,固定件可改为一上端枢纽转环而中段贯设有横 向穿孔的转子,而别针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而横向穿组于转子横向穿孔,所述倒 U形上勾体开放端的上弹性扣杆下端朝内弯折一顶掣段,供下弹性扣杆末端相对弯折的扣 结端扣结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就饵抗拉强度及具较佳晃动平稳度。
图1是现有一别针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二别针结构示意圈;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圈;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圈;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扣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A、图6B、图6C、图6D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扣结实施例立体示意圈;图7A、图7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扣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别针;11-上环体;12-下环体;12'-下勾体;121-下弹性扣 杆;122-反折段;14-固定件;123-斜V形勾部;13-挡止部;20、20'-别针;21-上勾体; 21'-斗形上勾体;211、21Γ -上弹性扣杆;212、225-顶挚段;22、22'-下勾体;221、 221'-下弹性扣杆;222-.对边杆体;223、26_圆形勾部;224-扣结端;224'-倒钩状扣结 端;226-环圈状扣结端;226'-直杆状扣结端;27-斜V形勾部;30、30'-固定件;31-夹 回部;31'-短夹固部;32、32'-挡止部;33-扣孔;40-转子;41-环圈;42-横向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余下,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 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及平面示意圈,其是包含由一别针20与一固 定件30所组合而成,其中;别针20,是由金属杆弯折形成一上勾体21与一下勾体22'而在一侧中段以相对 上、下弹性扣杆211、221形成一侧闭口的框型体,其下勾体22由下弹性扣杆221及对边杆 体222相对<形弯折段园构成一菱形闭口,再在中间弯折成圆形勾部223结构,而在所述下 弹性扣杆221末端又向外弯折一扣结端224。固定件30,为一片状体在两侧各形成一夹回部31及下侧一闭口朝内的挡止部32。上述结构可将固定件30套结别针20中段,以两侧长、短夹固部31、31夹扣别针20 一侧杆与上勾体21的上弹性扣杆211,而以下勾体22的下弹性扣杆221的扣结端224与固 定件30相对的挡止部32扣结,而组成一侧活动开口的别针,以下弹性扣杆221及对边杆体 222成<形弯折段连结成一菱形闭口,可形成不易拉扯变形的较佳使用强度,又以末端圆形 勾部223结构可达到使用的较佳平衡与稳定性;又本实用新型别针20上勾体21可与一转 子的的转环41连结,组成具较佳回转灵活度的别针结构。如图5A、图5B所示,延续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短夹固部31'及挡止部32'之间可 相邻反折,供别针20的上、下弹性扣杆211、221直杆状尾端扣结夹固卡扣,如箭头所示,所 述下弹性扣杆221尾端可进一步朝内倾斜弯折一顶掣段225'可在固定件30'的挡止部 32'内侧形成不易松脱的牢固扣结结构,又组成外表平整的别针结构以避免使用中可能的 钩伤与缠线情形。如图6A、图6B、图6C、图6D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在固定件30'中间镂设一扣孔33, 配合下勾体22下弹性扣杆221的扣结端224朝向扣孔33弯折而扣结组成;如图中向左箭 头所拍,横向弯折的直杆状扣结端224'可进一步向下弯折形成一倒钩状扣结端224',而 可在扣孔33扣结组成避兔外观突出的平整别针结构;而如图中向右箭头所指,其下勾体22 可改由两平直侧杆末端弯折成圆形勾部26结构;或末端弯折斜V形勾部27的结构。如图7A、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可改为一上端单边具转环41的转子的,在 中段以一横向穿孔42'而别针20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21',而横向穿组于转子 的横向穿孔42'所述斗形上勾体21'开放端的上弹性扣杆211'下端朝内弯折以顶挚段 212'供下弹性扣杆221'末端相对弯折的环圈状扣结端226扣结,而以较简化的结构组 成以连结环提供较佳回转灵活度的别针结构;如箭头所示,所述下勾体22'的下弹性扣杆 221'尾端可进一步朝顶掣段212弯折一直杆状扣结端226'与上弹性扣杆211'尾端的顶 掣段212扣结。综上所述,当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与创造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 也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恳请贵审查委员惠准专利为 祷。
权利要求一种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由单一金属杆弯折上、下勾体开放端各延伸有上、下弹性扣杆的别针,配合一固定件扣结固定,使上勾体形成一封闭勾体,而下弹性扣杆能自由进出卡止固定组成,其中,所述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相对以<形弯折段形成一菱形闭口,末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 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为中间闭口上端为短夹固部,而下端反折闭口朝内的挡止部,供尾端 弯折有外折段的上、下弹性扣杆夹固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一梯状片体,一面侧缘反 折有一夹固部,另侧缘反折一短夹固部及闭口朝内一挡止部,供别针上、下弹性扣杆直杆状 尾端夹固卡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在中间镂设一扣孔,配合下 弹性扣杆尾端以朝向扣孔弯折的扣结端扣结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结端进一步向下弯折形成一倒 钩状扣结端。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 端为圆形勾部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勾体两侧杆改为直杆段而末 端为斜V形勾部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改为一上端枢纽转环而中 段贯设有横向穿孔的转子,而别针上勾体可改为一倒U形上勾体,而横向穿组于转子横向 穿孔,所述倒U形上勾体开放端的上弹性扣杆下端朝内弯折一顶挚段,供下弹性扣杆末端 相对弯折直杆状扣结端扣结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别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性扣杆尾端形成一环圈状扣 结端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别针结构,是包含由单一金属杆弯折上、下勾体的别针,配合一固定件夹因组成,使上勾体形成一封闭勾体,而下勾体由可自由进出扣结的下弹性扣杆及对边杆体,以<形弯折段相对形成一菱形闭口,末端再弯折成圆形勾部结构;其中,所述固定件可为一梯形片体,中央贯设有扣孔,供下弹性扣杆末端扣结端扣结固定;其中,所述固定件可为枢结转环的转子贯设一横向穿孔,供别针上勾体扣组;下勾体可通过端部成圆形勾部结构,达到较佳就饵拉扯晃动平稳性,又以对称两<形弯折段结构提高拉强度等具多重使用进步性达成。
文档编号A44B9/02GK201571589SQ20092016564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林国阳 申请人:林国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