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中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831阅读:1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鞋中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鞋中桥结构。
背景技术
运动鞋的鞋底都是由中底和外底组成。外底粘接在中底上,主要功能是抓地,耐 磨;而中底主要起缓冲防震的作用。在前后脚掌的外底分离的鞋型中,都设有中桥,位置在 足弓下,其作用是稳定足弓,抑制内旋。如果没有中桥的话,那么柔软的中底将很容易在这 里发生弯折或扭转变形,运动中不但足弓会很容易塌下来,脚跟的内旋也没法控制,尤其是 对有扁平足或者体重比较大的人。 现有的运动鞋中桥一般由非常硬的塑料做成,自身重量较大而且减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运动鞋中桥自重较大、减震效果较差的问 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中桥结 构,该中桥连接鞋底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中桥的底面呈内凹的拱形,该中桥具有贯通其 前后侧面的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相互平行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桥的顶面上设有若干缝隙,每一个通孔与至少一个缝隙相通。 所述中桥左右侧面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嵌入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内的延伸部。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且截面为圆形。 中间的一个通孔的直径为8mm,其余两个通孔的直径均为9mm。 所述中桥的材质为TPU。 本实用新型借鉴了石拱桥的构造原理并结合了人体足部解剖结构,中桥具有贯通 其前后侧面的若干通孔,形成类似伏拱敞肩的结构,减轻了自重,并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缓 震作用。

图1为石拱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运动鞋中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灵感来自石拱桥的构造原理,赵州桥是一种典型的石拱桥,据 文献记载,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 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 台发生的7. 6级地震,距赵州桥仅有40多公里,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这也充分证明了赵州 桥内部结构的坚固、稳定与抗震均压性质。如图l所示,赵州桥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伏拱敞肩 结构,赵州桥首次在主拱1的两肩上各建两个小拱2(亦称伏拱)构成敞肩式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几大好处 第一,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也减轻了桥身对桥台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使 桥身变轻巧,下部结构变简单; 第二,敞肩的四个小拱在遇到洪灾时能起到很好的泄洪作用,据桥梁专家推算,大 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 5% ; 第三,通过敞肩调整荷载分布,使恒载压力线和大拱的轴线极为接近,拱的构造经 济合理。 本实用新型借鉴了石拱桥的构造原理并结合了人体足部解剖结构,在人体足部解 剖结构中,位于中足部的跖骨(第一跖骨到第五跖骨)具有相当程度的伸縮性,各跖骨都由 韧带与骨头相结合,形成足弓,体重一加上去,足弓会有某种程度的减少,所以足弓支撑着 整个人体体重,缓冲足部支撑阶段的冲击力,并为后一阶段的蹬离前进提供弹力。据此,在 运动鞋的足弓处设置了具有以下结构的中桥承托结构,起到支撑足弓,缓震反弹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运动鞋的鞋底包括中底和外底20,中底由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 组成,外底20粘接在中底上,该中桥30连接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前脚掌部11和后 脚跟部12可视为该中桥30的坚实桥台,中桥30的材质为TPU,中桥30的底面呈内凹的拱 形,具有贯通其左右侧面的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相互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 孔的数量共三个,为31、32和33,且上述通孔的截面为均圆形,其中中间的通孔32的直径 为8mm,其余两个通孔31和32的直径均为9mm,中桥30的顶面上设有若干若干缝隙40,每 一个通孔与至少一个缝隙相通,通过通孔31、32、33和缝隙40使得运动鞋能与外界进行空 气循环,保持鞋腔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运动鞋的舒适程度,中桥30左右侧面的底部分别设 有左、右延伸部51和52,左、右延伸部51和52分别包夹在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与外 底20连接部的内部,使得该中桥在承受人体足部压力时,能获得坚实的底部承托并有利于 分散缓冲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运动鞋中桥结构,该中桥连接鞋底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的底面呈内凹的拱形,该中桥具有贯通其前后侧面的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相互平行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中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的顶面上设有若干缝 隙,每一个通孔与至少一个缝隙相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鞋中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左右侧面的底部分别设 有用于嵌入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内的延伸部。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运动鞋中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且 截面为圆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鞋中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的一个通孔的直径为8mm,其 余两个通孔的直径均为9mm。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鞋中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桥的材质为TPU。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是一种运动鞋中桥结构,该中桥连接鞋底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中桥的底面呈内凹的拱形,该中桥具有贯通其前后侧面的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相互平行设置。上述方案中,所述中桥的顶面上设有若干缝隙,每一个通孔与至少一个缝隙相通。所述中桥左右侧面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嵌入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内的延伸部。本实用新型借鉴了石拱桥的构造原理并结合了人体足部解剖结构,中桥具有贯通其前后侧面的若干通孔,形成类似伏拱敞肩的结构,减轻了自重,并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缓震作用。
文档编号A43B13/04GK201438871SQ20092017547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6日
发明者吴荣光 申请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