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22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将装饰用钮扣、按扣式钮扣等钮扣安装在布料上的钮扣用固定件及作为钮扣与钮扣用固定件的组合的钮扣结构体。
背景技术
作为钮扣与用于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的钮扣用固定件的组合,如日本实公昭60 - 87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204911号公报等所公开的那样,公知如下类型的组合在将钮扣用固定件的杆部贯穿布料后,将杆收纳在钮扣的凸部的内部空间、即杆收纳部中,使杆在杆收纳部内变形而卡定该杆,从而安装钮扣。作为那种钮扣的例子,有安装在牛仔裤的口袋的角部分等处的装饰用钮扣、安装在衣服的衣襟(日文合t #目)等处的按扣式钮扣的公扣等。另外,在安装有钮扣的状态下,布料被夹持在钮扣的凸缘部与钮扣用固定件的基座部之间。但是,在以往的钮扣及钮扣用固定件的情况下,当布料较薄时,有时不能将布料紧紧地夹持在钮扣的凸缘部与钮扣用固定件的基座部之间,无法将钮扣可靠地安装在布料上。另外,在向布料安装钮扣时,当钮扣用固定件的杆部贯穿布料时,产生圆形的碎布,采用以往的钮扣用固定件,碎布进入到钮扣的杆收纳部内而发生妨碍杆部变形的情况等,对钮扣与钮扣用固定件的连结产生不利影响,或者需要在钮扣的安装作业后另外再进行将碎布去除的作业。专利文献I :日本实公昭60 - 872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 - 20491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布料较薄,也能可靠地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的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在安装钮扣时产生的碎布不会对钮扣的安装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不必进行碎布的去除作业的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钮扣用固定件,其用于将钮扣安装在布料(除了纺织品、毛毡和无纺布等以外,还包括皮革、树脂制片材等)上,该钮扣用固定件包括固定件主体,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和自基座部的中央与基座部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的杆部;罩构件,其以覆盖基座部的下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上,上述基座部包括基座底部,其与杆部邻接;基座凸缘部,其在基座底部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向上方隆起,上述罩构件具有自基座部的下表面侧弯曲而向基座部的基座凸缘部的上方隆起的弯曲外周部。在本发明中,在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时,布料被夹持在钮扣与钮扣用固定件的罩构件的弯曲外周部之间,由于罩构件的弯曲外周部比固定件主体的基座部中的向上方隆起的基座凸缘部更向上方隆起,所以在安装钮扣时,夹着布料而相对的钮扣与弯曲外周部之间的间隔窄,能够向更薄的布料安装钮扣。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杆部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在上端开口的上端开口和在基座部的中央开口的下端开口。在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时,钮扣用固定件的杆部切断布料,贯穿布料而产生圆形的碎布,但由于该碎布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进入到杆部的内部,所以不会发生碎布妨碍杆部变形的那样的情况。此外,罩构件覆盖固定件主体的基座部的下表面,封闭杆部的下端开口,所以向布料安装钮扣时所产生的上述碎布在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被进入到杆部内后,不会自杆部的下端开口向外部排出,而是留在杆部内。通过对铝、铁、不锈钢合金、包含黄铜在内的铜合金等金属制的板进行深冲加工等,可以形成本发明的固定件主体及罩构件。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杆部的上端形成为刃口部,在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时,能在该刃口部与钮扣之间切断布料。通过将杆部的上端形成为刃口部,能够顺利地利 用杆部切断、贯穿布料。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杆部具有自上端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折回的折回片。折回片起到加强杆部的前端部,或使杆部的上端的刃口部容易发挥作用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折回片在内周包括第I倾斜面,其自杆部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和下方缓缓倾斜;第2倾斜面,其自第I倾斜面的径向内侧端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急剧倾斜。第I倾斜面与杆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一并形成前端的刃口部,而且第I倾斜面起到如下作用在即将要利用杆部的刃口部切断布料之前,该第I倾斜面将布料按压于钮扣侧而保持布料的姿势,从而提高刃口部的作用效果,顺利地切断布料。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杆部包括与上述基座部邻接的杆基端部、包括上端在内的杆前端部、和在杆基端部与杆前端部之间呈直线状延伸的杆胴体部,杆前端部的外径自杆胴体部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大,杆前端部的最大的外径比杆胴体部的外径大。这样,通过使杆前端部比杆胴体部向径向外侧鼓出,能够扩大杆部的上端开口,在向布料安装钮扣时,能够易于使杆部的上端所切断的碎布进入到杆部内。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对于上述杆胴体部、杆前端部和折回片的厚度而言,自杆胴体部的下端向上端然后途经杆前端部再自折回片的上端向下端,除了作为折回片的折回部分的靠杆部的上端附近的部分以外,逐渐变薄。这样,通过使杆胴体部、杆前端部和折回片的厚度按照这种顺序逐渐变薄,与杆胴体部、杆前端部和折回片的厚度恒定的情况相t匕,能够减小使折回片折回时的负荷,提高加工性。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钮扣结构体,其由钮扣和钮扣用固定件构成,该钮扣用固定件用于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上述钮扣用固定件包括固定件主体,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和自基座部的中央与基座部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的杆部;罩构件,其以覆盖基座部的下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上,上述基座部包括基座底部,其与杆部邻接;基座凸缘部,其在基座底部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向上方隆起,上述罩构件具有自基座部的下表面侧弯曲而向基座部的基座凸缘部的上方隆起的弯曲外周部,上述钮扣包括凸部,其向上方凸起;环状的凸缘部,其自凸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上述凸部在内部形成杆收纳部,该杆收纳部用于收纳贯穿了布料的上述杆部,使该杆部变形而卡定该杆部,在杆部卡定于杆收纳部的钮扣安装状态下,上述凸缘部与上述弯曲外周部夹着布料相对。在本发明中,在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时,布料被夹持在钮扣的凸缘部与钮扣用固定件的罩构件的弯曲外周部之间,由于罩构件的弯曲外周部比固定件主体的基座部中的向上方隆起的基座凸缘部更向上方隆起,所以在安装钮扣时,夹着布料而相对的钮扣的凸缘部与弯曲外周部之间的间隔窄,能够向更薄的布料安装钮扣。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杆部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在上端开口的上端开口和在基座部的中央开口的下端开口。在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时,钮扣用固定件的杆部切断布料,贯穿布料而产生圆形的碎布,但由于该碎布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进入到杆部的内部,所以不会发生碎布妨碍杆部变形的那样的情 况。此外,罩构件覆盖固定件主体的基座部的下表面,封闭杆部的下端开口,所以向布料安装钮扣时所产生的上述碎布在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进入到杆部内后,不会自杆部的下端开口向外部排出,而是留在杆部内。在本发明中,钮扣用固定件由固定件主体和罩构件构成,通过使罩构件的弯曲外周部隆起到固定件主体的基座部的、向上方隆起的基座凸缘部的更上方,能够在利用钮扣用固定件将钮扣安装在布料上的状态下,使夹着布料的钮扣(的凸缘部)与钮扣用固定件的弯曲外周部之间的间隔缩窄,能够向薄布料可靠地安装钮扣。 另外,在向布料安装钮扣时钮扣用固定件的杆部自该杆部的上端侧切断、贯穿布料而产生的碎布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进入到杆部的内部,所以不会发生碎布对杆部的变形、钮扣与钮扣用固定件的连结产生不利影响的那样的情况。此外,在钮扣用固定件中,利用罩构件将包括杆部的下端开口在内的基座部的下表面覆盖起来,从而自杆部的上端开口进入到杆部内的碎布不会自下端开口向外部排出,所以不必另外进行碎布的去除作业。


图I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纵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钮扣用固定件的杆前端部及折回片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钮扣及钮扣用固定件相对于布料的的配置状态的剖视说明图。图5是表示钮扣的安装工序中的即将用钮扣用固定件切断布料之前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图6是表示钮扣的安装工序中的刚刚用钮扣用固定件切断了布料后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图7是表示钮扣的安装工序中的钮扣用固定件的变形中途的状态的剖视说明图。图8是表示钮扣的安装工序中的钮扣用固定件的变形后的安装结束状态的剖视说明图。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的纵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的纵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的纵剖视图。图12是表示采用其他形态的装饰用钮扣作为钮扣的例子的与图8同样的剖视说明图。图13是表示采用公扣式钮扣作为钮扣的例子的与图8同样的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I和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以下也简称为“固定件”)I的立体图和纵剖视图。固定件I由分别对黄铜、铝合金等金属制的板进行深冲加工而形成的固定件主体10和罩构件(壳体)40构成。固定件主体10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20 ;中空圆筒状的杆部30,其自基座部20的中央与基座部20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杆部30的上端(34)(所限定的上端面)作为上端开口 30’开放。杆部30具有将构成杆部30的金属板自前端34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折回而成的折回片35。杆部30的作为折回片35基端的前端34 详见后述,形成为锐利的环状的刃口部(以下也称作“前端刃口部”)34,以在向布料c安装钮扣50 (参照图4等)时,易于切断及贯穿布料C。杆部30的下端在基座部20的下表面的中央作为下端开口 30”开放。罩构件40以自下方覆盖基座部20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10上,杆部30的下端开口 30”由罩构件40封闭。杆部30 (除折回片35以外)划分为杆基端部31,其自基座部20逐渐立起,(内外表面的)纵截面为弯曲状;杆胴体部32,其自杆基端部31向上方延伸,外径向上方稍微缩小,且(内外表面的)纵截面为直线状;包含上述前端刃口部34的杆前端部33,其外径自杆胴体部32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张。如图3中放大所示,杆前端部33的外径在杆胴体部32的纵截面为直线状的外周面的上端向上方逐渐扩大而达到最大后,向前端刃口部34缓缓地稍微缩小。杆部30的前端刃口部34的直径比整个杆胴体部32的外径大。对于杆胴体部32、杆前端部33和折回片35的厚度而言,自杆胴体部32的下端向上端然后途经杆前端部33再自折回片35的上端(基端)向下端(前端),除了作为折回片35的折回部分的靠前端刃口部34附近的部分以外,逐渐变薄。这样,杆胴体部32、杆前端部33和折回片35的厚度自杆胴体部32的下端向折回片35的前端变薄,所以与三者的厚度恒定的情况相比,将折回片35折回时的负荷较小,加工性较佳。另外,利用折回片35的折回,上述前端刃口部34附近因杆前端部33与折回片35重叠而包括前端部33的厚度与折回片35的厚度,厚度增加。折回片35在内周包括缓缓倾斜的第I倾斜面35a,其内径自前端刃口部34向径向内侧急剧缩小;倾斜度大的第2倾斜面35b,其内径从第I倾斜面35a的径向内侧端到折回片35的下端缩小一些。第I倾斜面35a与杆前端部33的外周面一并构成锐利的刃口部34。折回片35的一部分自下端向上方切削成三角形,以易于向下端缩径。折回片35的轴线方向长度大于杆前端部33的轴线方向长度,是杆部30的自基座部20起的高度(轴线方向长度)的约1/4左右。基座部20包括基座底部21,其自杆基端部3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水平延伸;基座凸缘部22,其在基座底部21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21向上方隆起。基座凸缘部22包括凸缘倾斜部22a,其自基座底部21的径向外侧端向径向外侧逐渐升高地倾斜;凸缘水平部22b,其自凸缘倾斜部22a的径向外侧端向径向外侧水平延伸。罩构件40包括水平的圆板状的罩基部41,其将基座底部21的包括杆部30的下端开口 30”在内的下表面覆盖起来;弯曲外周部42,其自罩基部41的径向外侧端以将基座部20的径向外侧端部包在内部的方式截面呈C字形地向上方折回,终止于凸缘水平部22b上。弯曲外周部42比基座部20的凸缘水平部22b向上方隆起。
图4表示在将钮扣(这里,例示装饰用钮扣)50安装在布料c上时钮扣50、布料c和钮扣用固定件I在上下方向(轴线方向)上的配置状态。另外,钮扣50和钮扣用固定件I是本发明的钮扣结构体的一实施方式。在图4的状态下,虽未图示,钮扣50保持在公知的加压机的升降部,固定件I载置于下模而与钮扣50呈同心状。钮扣50是通过对金属板深冲加工而构成的公知的钮扣,包括中央的凸部51,其向上方呈半球状鼓起;周侧部55,其自凸部51的下端部52向径向外侧和上方折回,向径向外侧扩径一些,并向上方延伸直到超过凸部51的顶端一些而包围凸部51 ;环状的凸缘部56,其自周侧部55的上端朝向径向外侧且下降一些地延伸,该凸缘部56的径向外侧端与凸部51的顶端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凸部51在下端附近具有下端开口 53,而且,在凸部51的内部形成有杆收纳部54,该杆收纳部54是用于在向布料c安装钮扣50时自下端 开口 53收纳固定件I的杆部30、使该杆部30变形而卡定该杆部30的空间。凸部51的作为周侧部55折回部分的下端部52的纵截面为半圆形,该下端部52的直径大致与构成钮扣50的金属板的两张金属板的厚度相等。凸部51的内径、即杆收纳部54的直径在比下端开口 53靠上方的位置54’达到最大,该直径在自该最大内径位置54’向下端开口 53缩小了一些后,向下端部52的最下端点52’再次扩大。即,下端开口 53位于比下端部52的最下端点52’稍靠上方且凸部51的下端附近处内径达到最小的位置。下端开口 53的直径与固定件I的杆部30的前端刃口部34的直径大致相同。凸部51的下端部52如上所述,截面为半圆形,所以在进行后述的用固定件I的前端刃口部34切断布料c的操作时,能够有效地压住布料C。因此,以下,也将凸部51的下端部52称作“布料按压部52”。在使用钮扣用固定件I将钮扣50安装在布料c上时,从图4所示的状态使钮扣50下降,从而如图5所示,布料c被钮扣50和固定件I夹持,接着如图6所示,在固定件I的杆部30从前端刃口部34切断布料c而贯穿了布料c后,杆部30向钮扣50的杆收纳部54内进入。在图5的即将切断布料c之前的时刻,布料c在钮扣50的布料按压部52与固定件I的杆部30的前端刃口部34之间被压缩而呈环状变薄,布料c的径向内侧部分自钮扣50的下端开口 53进入到杆收纳部54内。刃口部34自该状态相对上升而切断布料C,此时,固定件I的折回片35的第I倾斜面35a托起布料c且保持布料c的姿势,所以加强刃口部34的作用,起到使刃口部34顺利切断布料c的作用。由刃口部34切断的圆形的碎布c’就直接收纳在杆收纳部54内。如图7所示,贯穿布料c而自钮扣50的下端开口 53进入到杆收纳部54内的杆部30,其刃口部34被沿凸部51的内侧面引导向上方,并且塑性变形为上端开口 30’的直径逐渐缩小后,最终如图8所示沿轴线方向被压扁而被卡定。在图7的时刻,碎布c’自杆部30的上端开口 30’进入杆部30内,所以碎布c’不会对杆部30的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杆前端部33向径向外侧扩张,所以碎布c’能够顺利地进入杆部30内。由于杆部30的下端开口 30”由罩构件40封闭,所以杆部30内的碎布c’留在固定件I内(参照图8),不会排出到固定件I的外部。因此,不必在安装了钮扣50后进行寻找碎布c’而将其去除的那样的作业。在图8的钮扣安装结束状态下,固定件I的杆部30沿钮扣50的凸部51的内侧面、即与杆收纳部54的形状吻合地被压扁,不能脱离杆收纳部54,由此,钮扣50和固定件I夹着布料c地彼此相连结。另外,在安装结束状态下,杆部30的上端开口 30’消失,碎布c’残留在压扁的杆部30内。此外,将布料c紧紧地夹持在钮扣50的凸缘部56与固定件I的罩构件40的弯曲外周部42之间,布料c随着压缩而变薄。与基座部20的比基座底部21向上方隆起的凸缘水平部22b相比,弯曲外周部42来到比该凸缘水平部22b更靠上方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小弯曲外周部42与凸缘部56之间的间隔,即使是薄的布料C,也能可靠地安装钮扣50。图9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钮扣用固定件61、71、81的纵剖视图,这些固定件61、71、81由固定件主体10a、10b、10c和罩构件40 (由于与固定件I的罩构件相同,所以使用与固定件I的罩构相同的附图标记)构成,固定件主体10a、10b、10c与固定件I的固定件主体的不同之处,实际上仅在于杆前端部和折回片的有无。因此,在图9 图11中,对基座部也标注与图I等中相同的附图标记20。图9所示的固定件61的杆部90的外径从基端向前端稍微缩小,且杆部90的纵截面呈直线状延伸,在上端94具有上端开口 90’。杆前端部93相对于杆胴体部92并未向径向外侧扩张,而且也未设有折回片。图10所示的固定件71的杆部100的杆前端部103 以其外径自杆胴体部102的上端向上方逐渐扩大的方式向径向外侧扩张。由此,上端开口100’扩大,易于使碎布c’进入。杆部100的上端形成为刃口部104,另外,刃口部104的直径比杆胴体部102的外径大。另外,杆前端部103未设有折回片。图11所示的固定件81的杆部110与固定件I的杆部相同之处是,具有自杆胴体部112向径向外侧扩张的杆前端部113,固定件81的杆部110与固定件I的杆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折回片。固定件81的折回片115自杆部110的前端刃口部114以向径向内侧缓缓倾斜的方式延伸。在该情况下,在向布料c安装钮扣50时,当杆部110在钮扣50的杆收纳部54内变形时,折回片115向下方和径向外侧扩展,碎布c’从扩展而成的开口进入到杆部110内,此状态未图示。另外,固定件61、71、81的杆部90、100、110分别具有与固定件I的杆部30的下端开口 30”同样的下端开口。图12是表示用钮扣用固定件I (由于实际上与图I等所示的钮扣用固定件相同,所以标注与图I等所示的钮扣用固定件相同的附图标记)将作为与钮扣50不同形态的装饰用钮扣的钮扣120安装在布料c上的状态的与图8同样的剖视说明图。钮扣120包括凸部121,其向上方凸起;环状的凸缘部126,其自凸部121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凸部121的内部形成有杆收纳部124。在将钮扣120安装到布料c上的状态下,钮扣用固定件I的杆部30在钮扣120的杆收纳部124内变形而卡定该杆部30,将布料c夹持在钮扣120的凸缘部126与钮扣用固定件I的弯曲外周部42之间,此外,碎布c”进入到杆部30内。另外,作为钮扣120用的钮扣用固定件,也可以使用图9至图11的固定件61、71、81。图13是表示用钮扣用固定件I (由于实际上与图I等所示的钮扣用固定件相同,所以标注与图I等所示的钮扣用固定件相同的附图标记)将作为公扣式钮扣的钮扣130安装在布料c上的状态的与图8同样的剖视说明图。钮扣130包括凸部131,其向上方凸起,用于装卸卡合于母扣式钮扣(未图示)的凹部;环状的凸缘部136,其自凸部131向径向外侧延伸,在凸部131的内部形成有杆收纳部134。在将钮扣130安装到布料c上的状态下,钮扣用固定件I的杆部30在钮扣130的杆收纳部134内变形而卡定该杆部30,将布料c夹持在钮扣130的凸缘部136与钮扣用固定件I的弯曲外周部42之间,此外,碎布c”(由于与图12的碎布大致相同,所以标注与图12的碎布相同的附图标记)进入到杆部30内。另夕卜,作为钮扣130用的钮扣用固定件,也可以使用图9至图11的固定件61、71、81。
附图标记说明1、61 ;71、81 ;钮扣用固定件;10、10a、10b、10c、固定件主体;20、基座部;22b、凸缘水平部;30、90、100、110、杆部;30’、90’、100’、110’、上端开口 ;30”、下端开口 ;31、杆基端部;32、92、102、112、杆胴体部;33、93、103、113、杆前端部;34、94、104、114、杆部的前端;34、104、114、刃口部(前端刃口部);35、115、折回片;35a、第I倾斜面;35b、第2倾斜面;40、罩构件(壳体);42、弯曲外周部;50、120、130、钮扣;51、121、131、凸部;52、半球部的下端部 (布料按压部);53、下端开口 ;54、124、134、杆收纳部;56、126、136、凸缘部;c、布料;c,、C”、碎布。
权利要求
1.一种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其用于将钮扣(50、120、130)安装在布料(c)上,其特征在于, 该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包括 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20)和自基座部(20)的中央与基座部(20)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的杆部(30、90、100、110); 罩构件(40),其以覆盖基座部(20)的下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上, 上述基座部(20)包括基座底部(21),其与杆部(30、90、100、110)邻接;基座凸缘部(22),其在基座底部(21)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21)向上方隆起, 上述罩构件(40)具有自基座部(20)的下表面侧弯曲而向基座部(20)的基座凸缘部(22)的上方隆起的弯曲外周部(4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上述杆部(30、90、100、110)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在上端(34、94、104、114)开口的上端开口(30’、90’、100’、110’)和在基座部(20)的中央开口的下端开口(3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上述杆部(30、100、110)的上端(34、104、114)形成为刃口部(34、104、114),在将钮扣(50,120,130)安装在布料(c)上时,能在该刃口部(34、104、114)与钮扣(50、120、130)之间切断布料(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上述杆部(30、110)具有自上端(34、114)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折回的折回片(35、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上述折回片(35)在内周包括第I倾斜面(35a),其自杆部(30)的上端(34)向径向内侧和下方缓缓倾斜;第2倾斜面(35b),其自第I倾斜面(35a)的径向内侧端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急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上述杆部(30、100、110)包括与上述基座部(20)邻接的杆基端部(31)、包括上端在内的杆前端部(33、103、113)、以及在杆基端部(31)与杆前端部(33、103、113)之间呈直线状延伸的杆胴体部(32、102、112),杆前端部(33、103、113)的外径自杆胴体部(32、102、112)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大,杆前端部(33、103、113)的最大的外径比杆胴体部(32、102、112)的外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钮扣用固定件,其中, 对于上述杆胴体部(32、112)、杆前端部(33、113)和折回片(35、115)的厚度而言,自杆胴体部(32、112)的下端向上端然后途经杆前端部(33、113)再自折回片(35、115)的上端向下端,除了作为折回片(35、115)的折回部分的靠杆部(30、110)的上端(34、114)附近的部分以外,逐渐变薄。
8.一种钮扣结构体,其由钮扣(50、120、130)和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构成,该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用于将钮扣(50、120、130)安装在布料(c)上,该钮扣结构体的特征在于, 上述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包括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20)和自基座部(20)的中央与基座部(20)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的杆部(30、90、100、110); 罩构件(40),其以覆盖基座部(20)的下表面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上, 上述基座部(20)包括基座底部(21),其与杆部(30、90、100、110)邻接;基座凸缘部(22),其在基座底部(21)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21)向上方隆起, 上述罩构件(40)具有自基座部(20)的下表面侧弯曲而向基座部(20)的基座凸缘部(22)的上方隆起的弯曲外周部(42), 上述钮扣(50、120、130)包括凸部(51、121、131),其向上方凸起;环状的凸缘部(56、.126、136),其自凸部(51、121、131)向径向外侧延伸, 上述凸部(51、121、131)在内部限定杆收纳部(54、124、134),该杆收纳部(54、124、 .134)用于收纳贯穿了布料(c)的上述杆部(30、90、100、110),使该杆部(30、90、100、110)变形而卡定该杆部(30、90、100、110), 在杆部(30、90、100、110)卡定于杆收纳部(54、124、134)的钮扣安装状态下,上述凸缘部(56、126、136)与上述弯曲外周部(42)夹着布料(c)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钮扣结构体,其中, 上述杆部(30、90、100、110)为中空圆筒状,包括在上端(34、94、104、114)开口的上端开口(30’、90’、100’、110’)和在基座部(20)的中央开口的下端开口(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钮扣用固定件及钮扣结构体。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在将钮扣(50、120、130)安装在布料(c)上时,即使布料(c)较薄,也能可靠地将钮扣(50、120、130)安装到布料(c)上,而且碎布(c’、c”)不会对钮扣(50、120、130)的安装产生不利影响,不必进行碎布(c’、c”)的去除作业。钮扣用固定件(1、61、71、81)包括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其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基座部(20)和中空圆筒状的杆部(30、90、100、110),该杆部(30、90、100、110)自基座部(20)的中央与基座部(20)呈同心状地向上方突出,在上端(34、94、104、114)具有上端开口(30’、90’、100’、110’),且该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在基座部(20)的中央具有杆部(30、90、100、110)的下端开口(30”);罩构件(40),其以将包括上述下端开口(30”)在内的基座部(20)的下表面覆盖起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件主体(10、10a、10b、10c)上。上述基座部(20)包括基座底部(21),其与杆部(30、90、100、110)邻接;基座凸缘部(22),其在基座底部(21)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基座底部(21)向上方隆起,上述罩构件(40)具有自基座部(20)的下表面侧弯曲而向基座部(20)的基座凸缘部(22)的上方隆起的弯曲外周部(42)。上述杆部(30、90、100、110)的上端(34、104、114)可以形成为刃口部(34、104、114),在将钮扣(50、120、130)安装到布料(c)上时,能在刃口部(34、104、114)与钮扣(50、120、130)之间切断布料(c)。另外,上述杆部(30、110)可以具有自上端(34、114)向径向内侧和下方折回的折回片(35、115)。
文档编号A44B1/36GK102753051SQ20098016344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宫内智, 宫江彻, 森下晶, 福岛重吉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