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16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盔。
背景技术
在骑摩托车、电瓶车等二轮车时,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通常都会戴上一个头盔用于保护头部,这样跌倒后头部也不易受伤。头盔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多的结构,譬如说带有太阳镜的头盔,下巴可打开的头盔,带有语音收发器的头盔等等。但是目前,无论何种结构的头盔,头盔的镜片均略高于头盔上部(本申请中,所述的头盔上部是指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的上方位置的部位),镜片的内侧壁与头盔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从头盔上部外侧壁流入镜片的内侧。另外密封条还可以略微降低噪声。不难理解,单纯依靠镜片的内侧壁与头盔上部外侧壁之间设置的密封条来防雨水,对镜片、密封条和头盔上部三者配合精度要求相当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制造难度,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更为主要的是,在多次关合镜片的过程中,镜片会不断挤压密封条, 使密封条的密封性得以减弱,这样雨水就会从头盔上部外侧壁流入镜片的内侧。也即长时间使用后,防雨水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雨水效果的头盔,该头盔的头盔上部的外侧壁与镜片的外侧壁齐平,流经头盔上部的雨水直接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开设有观察孔,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处设置有镜片,所述镜片可相应于观察孔上方的头盔本体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向前方滑移时,镜片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其中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在所述头盔本体上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的侧边设置有滑板,所述机座与滑板之间设置有可使机座与滑板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机座与滑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锥形过渡面和第二锥形过渡面,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滑板的侧壁活动设置有镜片安装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八通孔,镜片安装板相应于第八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穿设于所述第八通孔内,其中至少一个第八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当对第二滑动柱施加足够力时,所述第二滑动柱才可滑过所述凸起,所述镜片固接于镜片安装板上。诚然,通过上述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已经能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是上述优选实施例,无法自动回位,要实现自动回位,则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接在滑板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枢接有止回块、所述止回块上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拨块,并且该第一拨块可相对于止回块旋转,所述止回块设置有环形弹簧,环形弹簧的一端固接在机座上,所述第一拨块的端部位于第八通孔处,所述第一拨块上还设置有第一弹性柱,所述第一弹性柱的一端固接在止回块上,所述第一拨块在第一弹性柱压迫下靠近第三凹槽的下侧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上枢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凸块, 止回块相应于凸块处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柱,所述第二弹性柱的一端固接在机座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八通孔的中部位置也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盔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拨钮安装座,该拨钮安装座开设有第五凹槽,并且第五凹槽的两侧且靠近底壁位置设置有沿着第五凹槽长边方向延伸的第六凹槽,第六凹槽内嵌设有拨钮,所述第五凹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拨钮的上端设置有销轴,销轴的侧壁顶靠在第二弹簧的上端,所述拨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拨块,所述头盔本体相应于第二拨块处设置有第八凹槽,并且第二拨块露于第八凹槽外,所述的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拨钮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合上镜片时,镜片外侧壁与头盔上部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当雨水从头盔上部往下流动时,即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雨水、防噪音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镜片与头盔本体为分离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镜片、拨钮安装座和头盔本体为分离状态。图4为图3中I处放大图。图5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滑板和镜片安装板配合在一起。图7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滑板和镜片安装板配合在一起。图8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均处于分解状态。图9为机座、滑板和镜片安装板等零件配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该位置为镜片处于可翻转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头盔戴上头部后,人眼睛观察的方向为前方,背部为后方。头盔的内表面为内侧、外表面为外侧。头盔上部是指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的上方位置的部位。[0027]参见图1 图9,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所述头盔本体100开设有观察孔 102,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的两端设置有机座1,所述机座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10,该第一通孔10的水平方向的孔径大于垂直方向上的孔径。一个滑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方形柱四,所述方形柱四设置有第二通孔四0,所述方形柱四穿设在第一通孔 10内。所述机座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12,所述第三通孔12内卡设有第一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70,该第四通孔70具有第一锥形过渡面74。所述第一锥形过渡面74靠近前端比其后端更远离机座1。所述滑板3相应于第四通孔70处设置第一凸块23,所述第一凸块23相应于第一锥形过渡面74处设置有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所述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的前端比其后端更接近机座1。也即第一锥形过渡面74与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相互配合,并且第二锥形过渡面230可沿着第一锥形过渡面 74滑行。第一锥形过渡面74和第二锥形过渡面230的作用是,当第一凸块23向前端滑移时,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沿着第一锥形过渡面74滑行并同时使第一凸块23远离机座1。所述第一限位块7的上端设置有第五通孔72。所述第一凸块23相应于第五通孔 72处设置有第一滑动柱25,第一滑动柱25穿设在第五通孔72内,并可沿着第五通孔72滑移。所述的第一滑动柱25和第五通孔72构成一个第一限位装置。该第一限位装置的作用为可以使机座1与滑板3分离,当它们分离开一段位移后即停止,防止它们相互脱离。换句话说,第一限位装置可以使机座1与滑板3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限位块7与机座1也可以一体成形,但是两者相比还是优选于将第一限位块7与机座1分开设置,这样就可以大大简化机座1的生产模具。另外也大大方便了滑板3与机座1的安装。所述第二通孔四0内设置有堵头15,并且堵头15顶靠在方形柱四的内侧壁上,所述堵头15连接有拉绳17,所述机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8,拉绳17沿着第一凹槽 18延伸,并且所述拉绳17 —直延伸至拨钮33上(所述拨钮33在下文详述)。所述滑板3的侧壁还设置有镜片安装板5,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第六通孔30,该第六通孔30为弧形通孔,所述镜片安装板5相应于第六通孔30处设置有第七通孔50,所述第六通孔30和第七通孔50内穿设有螺栓,并且螺栓的一端拧设有螺母(其中螺栓和螺母图中未示出)。这样所述的第六通孔30和第七通孔50,以及穿设在第六通孔30和第七通孔50内的螺栓、拧设在螺栓上的螺母构成了一个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的作用是可以使镜片旋转,并且镜片旋转过程中滑板3与镜片安装板5不会相脱离。所述滑板3上还设置有3个第八通孔32,所述镜片安装板5相应于第八通孔32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柱27,第二滑动柱27穿设在第八通孔32内。所述第二滑动柱27可在第八通孔32内滑移。其中靠近前端的一个第八通孔32的两端及中间位置间隔设置有凸起34, 当对第二滑动柱27施加足够力时,所述第二滑动柱27才可滑过所述凸起3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起34还可以安装在其它2个第八通孔32内。所述镜片安装板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52,第二凹槽52内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设有镜片106。在所述第八通孔32的两端设置凸起34的作用是,当第二滑动柱27滑过第八通孔 32两端设置的凸起34时,表明镜片106已经抬升到指定位置,而且在没有一定大的外力的情况下,第二滑动柱27被该凸起34卡住,防止其滑移(镜片106的工作原理在下文详述)。在所述第八通孔32的中部设置凸起34的作用是,在第二滑动柱27滑移过程中,第二滑动柱27滑过第八通孔32中部位置设置的凸起34时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从而形成类似档位的感觉,增加操作的手感。所述机座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九通孔14,所述第九通孔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柱20,第一弹簧柱20上连接有第一弹簧9,并且所述的第一弹簧9位于该第九通孔14 内,所述滑板3相应于第九通孔14的另一端部也设置有第二弹簧柱31,第一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该第二弹簧柱31上。所述第一弹簧9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复位件构成,譬如说,采用橡皮筋等,但是相比来说,还是优选于采用弹簧,因为弹簧机械强度高,而且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第十通孔16,所述机座1与滑板3之间设置有止回块11,所述止回块11设置有第十一通孔110。所述止回块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16,该第三凹槽116呈水平方向开设。所述第三凹槽116内放置有第一拨块13,所述第一拨块13的端部位于第八通孔32处。该第一拨块1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枢轴130,该第一枢轴130沿着其轴线被间隔分割成若干个柱体132,并且所述柱体132的端部外侧壁设置有挡块134。将第一枢轴130沿着其轴线间隔分割成若干个柱体132,当挤压挡块134时,可以使柱体132向中间靠拢,从而使挡块134挤入第十一通孔110和第十通孔16中,并且挡块134滑过第十通孔16后,这些柱体132又可以恢复到原来位置。也就是说,该第一枢轴130不仅可以方便伸入第十一通孔110和第十通孔16,又不易从第十一通孔110和第十通孔16滑出。所述第一枢轴130依次穿过第i^一通孔110和第十通孔16,并且挡块134的侧壁顶靠在机座1的侧壁上。从而形成止回块11、第一拨块13均以第一枢轴130为旋转轴线与机座1作相对转动。所述止回块11设置有环形弹簧四,环形弹簧四的一端固接在机座1上。所述第一拨块13上还设置有第一弹性柱41,所述第一弹性柱41的一端固接在止回块11上,所述第一拨块13在第一弹性柱41压迫下靠近第三凹槽116的下侧壁。一个第二限位块19通过第二枢轴192枢设在所述机座1上,该第二枢轴192的形状与第一枢轴130的形状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上设置有凸块190,止回块11相应于凸块190处设置有第四凹槽112,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柱 21,所述第二弹性柱21的一端固接在机座1上。所述限位块在第二弹性柱21的作用下,往上抬升,并使凸块190卡入第四凹槽112中。优选的,所述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中还设置有密封架43,所述密封架上设置有密封条45,当合上镜片106时,镜片的内侧壁紧贴密封条45。所述头盔本体100的下端设置有拨钮安装座31,该拨钮安装座31开设有第五凹槽310,并且第五凹槽310的两侧壁且靠近底壁位置向外扩开,形成沿着第五凹槽310长边方向延伸的第六凹槽312,第六凹槽312内嵌设有拨钮33,所述第五凹槽3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七凹槽314,所述第七凹槽314内放置有第二弹簧39,所述拨钮33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第十二通孔330,所述第十二通孔330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设有销轴35,销轴35的侧壁顶靠在第二弹簧39的上端。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弹簧39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弹性复位件。 所述拨钮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拨块37,所述头盔本体100相应于第二拨块37处设置有第八凹槽104,并且第二拨块37露于第八凹槽104外。上文所述的拉绳17的一端连接在该拨钮33上。安装时,先将机座1固定在头盔本体100上,然后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逐个将零件安装到图中所示及上文所述的位置。值的注意的是,安装第一限位块7时,先将第一限位块 7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五通孔72套设在第一滑动柱25上,然后将第一限位块7卡入到第三通孔12中。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简要说明1)当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镜片106外侧壁与头盔本体100的上部的外侧壁齐平或略向后缩(见图1)。往下拨动第二拨块37,第二拨块37带动拨钮33向下滑移,此时拉绳17被往下拉;2)拉绳17往下拉的同时,带动拉绳17另一端堵头15沿着第一通孔10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方形柱四沿着前方移出,从而使滑板3向前方移动,在滑板3往前方移动的同时,第二锥形过渡面230在第一锥形过渡面74的挤压上,向外扩开,从而使得滑板3向外移动;3)当方形柱四顶靠到第一通孔10的前方的侧壁时,此时止回块11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绕着第一枢轴130转动,并使止回块11的端部顶靠在方形柱四的侧壁上。防止方形柱四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回移动(具体见图9);4)滑板3向前、向外滑移至终点后,此时,镜片106已经超过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的前方,用手往上抬升镜片106,即可使镜片106往上翻转。5)镜片106翻转过程中,镜片安装板的第二滑动柱27在第八通孔32内滑移,滑移时,第二滑动柱27拨动第一拨块13,使第一拨块13的端部往上旋转,第二滑动柱27继续滑移并滑过第一拨块13。第二滑动柱27滑过第一拨块13时,第一拨块13在第一弹性柱的作用下复位。当第二滑动柱27越过第八通孔32上端部的凸起34,此时,表明镜片106已经翻转到位。上述步骤为镜片106向上翻转,即打开镜片106时的动作原理。现对如何将镜片 106向下翻转的原理作出说明1)用手往下拨动镜片106,镜片安装板5的前方向下滑移,此时第二滑动柱27由第八通孔32的往下滑移(此处向下滑移是以靠近前端的第八通孔32为例作的说明,其它第八通孔32滑移方向与该靠近的前端第八通孔32滑移轨迹不同,但滑移原理相同),当第二滑动柱27触碰到第一拨块13时,第一拨块13被往下挤压,第一拨块13的下侧壁顶靠第三凹槽116的下侧壁上,使止回块11以第一枢轴130为旋转轴线旋转,也即止回块11的端部114往上抬升,使止回块11的端部114侧壁离开方形柱四。2)此时,滑板3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往回滑移(也即往后滑移),从而使滑板3 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再次使得镜片106与头盔本体100的额头部的外表面齐平或略向内缩。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漏水及防噪音。从上文的描述中似乎第二限位块19并未参与动作,在此对第二限位块19的作用作出说明,当第二滑动柱27往下顶压第一拨块13时,如果止回块11还没有完全离开方形柱四,第二滑动柱27即滑过第一拨块13时,此时,第二限位块19上的凸台190卡入第四凹槽112中,防止止回块11的端部114再次挡住方形柱四。也即第二限位块19的作用是确保滑板3回到初始位置。
7[0052]当需要关合镜片106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合上镜片时,镜片外侧壁与头盔上部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当雨水从头盔上部往下流动时,即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雨水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所述头盔本体(100)开设有观察孔(102),头盔本体(100)相应于观察孔(102)处设置有镜片(106),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100)上设置有机座(1),所述机座(1)的侧边设置有滑板(3),所述机座(1)与滑板(3)之间设置有可使机座⑴与滑板⑶在一定距离内相对移动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机座⑴与滑板(3) 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锥形过渡面(74)和第二锥形过渡面(230),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拉绳(17),所述滑板(3)的侧壁活动设置有镜片安装板(5),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八通孔(32),镜片安装板(5)相应于第八通孔(32)处设置有第二滑动柱(27),所述第二滑动柱(27)穿设于所述第八通孔(32)内,其中至少一个第八通孔(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34),所述镜片(106)固接于镜片安装板(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固接在滑板(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枢接有止回块(11)、所述止回块(11)上开设第三凹槽(116),所述第三凹槽(116)内设置有第一拨块(13),并且该第一拨块(13)可相对于止回块(11)旋转,所述止回块(11)设置有环形弹簧(29),环形弹簧 (29)的一端固接在机座(1)上,所述第一拨块(13)的端部位于第八通孔(32)处,所述第一拨块(13)上还设置有第一弹性柱(41),所述第一弹性柱(41)的一端固接在止回块(11) 上,所述第一拨块(13)在第一弹性柱(41)压迫下靠近第三凹槽(116)的下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枢接有第二限位块(19),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上设置有凸块(190),止回块(11)相应于凸块(190)处设置有第四凹槽 (112),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柱(21),所述第二弹性柱(21)的一端固接在机座⑴上。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通孔(32)的中部位置也设置有若干个凸起(34)。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100)的下端设置有拨钮安装座(31),该拨钮安装座(31)开设有第五凹槽(310),并且第五凹槽(310)的两侧且靠近底壁位置设置有沿着第五凹槽(310)长边方向延伸的第六凹槽(312),第六凹槽(312) 内嵌设有拨钮(33),所述第五凹槽(3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七凹槽(314),所述第七凹槽 (314)内放置有第二弹簧(39),所述拨钮(33)的上端设置有销轴(35),销轴(35)的侧壁顶靠在第二弹簧(39)的上端,所述拨钮(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拨块(37),所述头盔本体(100)相应于第二拨块(37)处设置有第八凹槽(104),并且第二拨块(37)露于第八凹槽 (104)外,所述的拉绳(17)的一端连接在拨钮(3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开设有观察孔,头盔本体相应于观察孔处设置有镜片,所述镜片可相应于观察孔上方的头盔本体前、后移动,并且当镜片向前方滑移时,镜片两端可同时向外扩展。本实用新型合上镜片时,镜片外侧壁与头盔上部的外表面齐平,这样当雨水从头盔上部往下流动时,即从镜片的外侧壁流出,雨水极难流入至镜片内侧,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雨水、防噪音性能。
文档编号A42B3/04GK202019834SQ20102059233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徐铬, 章雷鑫 申请人:宁波宏达摩托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