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96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带领域,具体用于手表。更具体涉及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能够由使用者调节该带扣的长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是具有能延伸带扣的锁,尤其是它们的美学外观。然而,它们也具有不易于调整以使表带的长度适应佩戴者的手腕的缺点。为了允许使用者自己,具体是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调整该锁,已提出许多解决方
案。 例如,专利US2097055描述了一种包含三个铰接段且被连接至中心叶片的锁。其中一段能够滑动到中心叶片中从而被放置到一连串槽内,以确定表带的长度。在专利申请EP1378185A1中描述了另一个例子。表带的一股的末端被附接至能够在锁中所形成的槽内滑动的机构,以便使其能够调整表带的长度。通过装配有接合该移动机构的钩的两个按压件而允许该机构滑动。这些锁中的每个都具有用于锁止该锁的锁止机构和用于调整表带的长度的单独机构。文献US2065581提出一种令人感兴趣的系统,其中形成锁的铰接段能够被放置在由锁的帽件所形成的外壳中。在一种所述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元件也能够在与第一元件相反的一侧上在该外壳中滑动。第一滑动元件由三个能延伸叶片组成,当这三个叶片被折叠时它们能够被放置在外壳内。为了分度滑动元件的位置,槽在滑动元件内形成,并且能够与在帽件或在第二滑动元件内形成的槽协作。为了锁定滑动元件的位置,在帽件中枢转地安装杠杆,并且使其能够致动凸轮从而作用在弹性叶片上。当后一部分在凸轮的作用下变形时施加的压力使其能够依次接合槽,以确保滑动元件的位置。因此,杠杆仅起表带的锁定机构的作用,并且当解锁该锁时,表带将趋向于在表的重量作用下完全打开。因而,在不凑巧解锁的情况下,存在锁打开且表掉落的风险。此外,也应注意,该系统的人体工程学不是最优化的,因为为了闭合该锁,需要将滑动元件保持在期望位置并且同时致动杠杆,而这些操作自然必须通过一只手完成。最后,当其处于打开位置时,不再分度滑动元件,从而槽不再依次接合,并且不再彼此交错。同样地,由于存在大量槽口,所以当该锁再次闭合时,不能自动寻找先前的调整位置。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版本的表带锁,使得其更易于调整表带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具体在于允许表带长度的精细调整,以便当根据一天的时间、温度或者使用者的行为、使用者的腕部涨大或缩小从而引起压缩或者在其手表表带中存在游隙时给予使用者舒适感。本发明的一种另外的目的在于在保持锁闭合的同时允许表的佩戴者更易于调整表带的长度。

发明内容
为了该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其包括帽件,该帽件限定外壳并且具有在其中接合滑动件的滑道。滑动件被设计成通过第一铰接装置被连接至表带的一股。该滑动件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装置彼此连接的至少第一和第二段,当该锁的带扣不延伸时所述段被至少部分地折叠在外壳内。该锁也包括用于分度(index)在帽件中的滑动件的分度机构,以便所述滑动件关于帽件能够占用被包括在以下两者之间的一系列离散的分度位置-第一极限位置,其中滑动件位于外壳中,以便该锁的末端(14a、14b)处于最小距离,以及-第二极限位置,其中滑动件基本位于外壳的外部。在除了第二极限位置所有位置都通过帽件将滑动件保持折叠在外壳内,其中滑动 件的所述段能够延伸并且能够使锁的末端达到最大距离。有利地,分度装置包括致动器、用于锁定不同分度位置的保持器件。根据本发明,致动器被布置成传递力,从而使得可能释放保持器件以解锁分度位置以及相对滑道移动滑动件。


当参考附图阅读以下说明时,将更清除明白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其中-图I示出处于嵌套位置的锁的概略图,-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于延伸位置的锁的概略图,-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锁的分解图,-图4示出根据第二施例的处于延伸位置的锁的概略图,-图5a、图5b、图5c和图5d示出根据第二施例的纵向横截面图,-图6示出根据第二施例的锁的分解图,以及-图7示出根据第二施例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锁是包括帽件10的类型,当锁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帽件10视觉上分离了表带的两股12、14。如图2中更好地示出,两股12、14被各定位在锁的一个末端14a、14b。在该类型的锁中,帽件10限定外壳,当锁处于闭合位置时,如下文将描述的某些带扣元件将被折叠在外壳内部。通常,该锁具有矩形截面。图2示出这样的视图,其中表带的带扣延伸/伸展。因而,锁的末端14a、14b处于最大距离。因此,表带和带扣形成的组件处于其最大长度,以便表的佩戴者更易于将其环绕手腕滑动或将其取下。图2提供了被折叠在图I中的外壳内的锁元件的细节。如图所示,锁I的第一末端14a通过第一铰接装置18被连接至锁的第一段16。该铰接装置通常由棒制成,该棒与在表带和锁的末端所形成的开口协作/配合以形成铰链。第一段16依次通过第二铰接装置20被连接至第二段17,第二铰接装置20大体与第一铰接装置类型相同。这些第一和第二铰接装置18、20允许所述被铰接结构以Z形折叠,以便如图I中所示占据锁I的外壳。对本发明具体来说,当所述段被折叠时,上述被铰接结构在锁I的外壳内部可平移移动。因而形成可移动地安装在帽件10中的滑动件,其依次被布置成形成滑动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滑道能够相对帽件在第一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运动-第一极限位置,如图I所示,其中滑动件位于外壳中,以便锁的末端14a、14b处于最小距离,以及-第二极限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滑动件基本位于外壳的外部,以便滑动件的所述段能够延伸,并且使锁的末端14a、14b达到最大距离。 有利地以及如下文更好理解,具体参考图5,除了处于第二极限位置之外,滑动件在所有位置都被帽件保持折叠在外壳内。因而,根据本发明的锁的一个有利技术效果在于结合了表带的长度调整以及带扣的锁定和/或解锁。实际上,假设帽件除了处于第二极限位置之外都阻止滑动件延伸,则锁定该锁并且将长度从第一极限位置调整至第二极限位置之前的位置。仅在该第二极限位置获得表带的解锁和延伸。为了维持锁的长度并且保证锁定该锁,滑动件在其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占据由分度装置限定的用于分度在帽件10中的滑动件的一系列固定分度位置。图3示出根据例子的分度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它们一方面包括致动器30,且另一方面包括保持器件从而使得其能够阻碍/卡住不同的分度位置。该保持器件能够包括被固定地定位在滑动件的第二段17上的凹口 32以及分度指81。这个凹口能够呈现为在致动器30的壁上形成的齿的形式。凹口优选为规则的并且限定滑动件的一系列固定位置以及两个极限位置。分度指81被布置在帽件10中并且在图6和图7中可见。分度指81被配置成和凹口协作从而通过和每个凹口协作而占据稳定位置并因而保持不同的分度位置。致动器30被可移动地安装成通过在帽件10的侧表面上形成的槽34。槽的长度适合由两个极限位置限定的滑动件的行程。帽件和槽34使得能够获得具有精致外部的器件,且同时赋予其结合简单操作的一定灵活性。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30被固定至凹口 32。这两个元件被弹性连接至滑动件。分度指81和凹口 32协作,以便当致动器30静止时卡住滑道中的滑动件。相反,当表的佩戴者致动该致动器时,他使得凹口 32从分度指脱离,以便通过在锁或表带上另外施加的拉力而使得滑动件能够自由地在滑道中移动。可替换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相反的构造,其具有致动器以及弹性连接至滑动件的分度指。凹口将被固定至帽件,以便分度指与凹口协作,从而当致动器静止时将滑动件卡在滑道中。致动器16已经被示为按压件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使用其他类型的致动器,尤其是具有专用返回机构的更先进的杠杆或按压件。具体地,杠杆能够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帽件10上。旋转杠杆允许分度指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即其与凹口协作的位置,以及其被释放而自由的位置。通过致动器和滑动件之间的电连接来完成返回至“保持”位置,即凹口和分度指协作的位置。因而,应明白,有利地,致动器16使得可能使得保持器件自由以便解锁分度位置以及相对于滑道移动滑动件这二者。实际上,真正是通过致动该致动器,即通过主动动作,从而使用者移动滑动件。假设必须将保持器件保持在“自由”状态,以便分度指相对于凹口是自由的并且解锁分度位置,则用户在致动器上施加连续运动,从而防止滑动件除了通过使用者的动作之外的移动。一旦使用者停止在致动器上施加动作,则保持器件就将几乎瞬时将滑动件卡在紧邻的分度位置中的一个。图3还示出一种用于确保操作以便避免在撞击例如致动器的情况下的不适当开
启O通过加倍滑动件上的分度装置实现该目标。该装置是单独的,因此需要在每个致动器上的区别且同时的动作来使得滑动件自由。因而,图3具有包括第二致动器36和第二保持器件的第二分度装置。后者具有被布置在滑动件的第二段17上的第二凹口 38以及被 布置在帽件上的第二分度指(图中不可见)。后者也具有在帽件10的表面上形成的与第一槽相反的第二槽(图中不可见)。在该例子中,这两个致动器为按压件型。该布置允许表的佩戴者使用两个手指,即在该例子中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抓住致动器,以便同时作用在每个致动器上,并且将滑动件有意地完全稳固地滑动到其外壳中。图4示出锁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锁为锁40,其具有所谓的“蝴蝶”型结构,该结构在锁的各段上结构对称,并且因此加倍了对表带的调整的行程且同时赋予其显著的美学效果。更特别地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40具有帽件42,其限定第一和第二外壳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滑动件,其中该第一和第二滑动件分别接合第一和第二滑道44、46。第二外壳也能够处于第一外壳的延伸部分中,从而形成单个且相同的外壳。 如上所述,滑道试图通过第一铰接装置49、51将帽件42连接至表带的第一和第二股48、50。根据该例子,每个滑道都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装置60、62彼此相连的第一段52、54和第二段56、58。当锁的带扣被嵌套时,段52、54、56、58被折叠在其相应的外壳中。该锁也包括上述用于帽件42中的每个滑动件44、46的分度装置。因而,每个滑动件44、46都能相对帽件占据被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一系列离散固定位置。图5a、图5b、图5c和图5d在纵向横截平面内具有在这些极限位置之间的运动分解。因而,在图中解释了,当解锁表带时被锁定表带的长度到带扣延伸点的调整。应明白,能够彼此独立地完成滑动件的各自运动。在图5a中,两个滑动件51a和51b处于其第一极限位置。锁定该锁50。各滑动件51a和51b基本位于在帽件52中的各外壳中,以便锁的末端54a、54b处于最小距离。图5b示出被锁定的锁50,其中各滑动件51a、51b部分地从其滑道56a、56b被抽出,以便锁的末端54a、54b处于被包括在最小和最大距离之间的距离。图5c示出锁50被解锁。各滑动件51a、51b都处于其第二极限位置,并且基本位于外壳外部,以便每个第一段以及滑动件的每个铰接装置58a、58b均能够延伸。这是图5d中的情况,其中锁的末端54a、54b处于最大距离,而表带的带扣延伸。因此除了其第二相应极限位置之外,在所有位置内通过帽件使得滑动件被保持折叠在外壳中。在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滑动件被运动学连接。它们沿相反方向以相同的距离增量同时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图6,以获得一个该实施例的非限制性例子。每个滑动件72,74都具有位于第二段上的齿条76、78。这些齿条76、78被布置成啮合被可旋转地安装在锁的帽件80中的小齿轮80。图7示出锁的截切平面的顶视图,其中解释了具有小齿轮的齿条的设置。图6和图7也使得可以示出运动学连接滑动件72、74的优点。实际上,仅单个滑动件需要具有分度装置,其将针对两个滑动件起作用,以便同时调整表带的两股的长度并且锁定和/解锁该锁。在实施两个不同分度装置以便提高器件的安全性的情况下,这两个不同的分度装置能够处于相同滑动件(如图所示)或处于第二滑动件上。此外,相比于根据锁的凹口所限定的表带的离散位置的调整,能够有利地在帽件 82上设置冠部或滚花滚轴,以便驱动小齿轮并连续调整表带的长度。在该情况下,不再有与分度指协作的凹口。保持器件被施加在致动器的充分摩擦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的用于卡住冠部或滚花滚轴的其他装置所代替,以便允许充分锁定该锁。也可以考虑使用跳簧或另一适当的系统来保持小齿轮,同时通过彼此相反地定位且被弹簧保持间隔开的两个边缘齿来提供冠部和小齿轮的可脱离连接。使用者必须对该弹簧施加应力以接合该连接并且旋转小齿轮80。根据结构的选择,可以通过牵引力或压力来施加该应力。也可以利用使用者能够致动的爪件来提供对小齿轮的锁定。该爪件将必须通过致动爪件来释放小齿轮并且同时转动滚花滚轴。此外,帽件82的底部也能够包括沟槽84,其被设置成引导滑动件。为了该目的,第二段能够具有与沟槽协作的突缘,这些元件形成附件引导装置。这也使得可以在滑动件的整个行程期间均保持齿条和小齿轮接合。在图2和图3中可见,帽件82也能够具有中间板11,从而使得能够将外壳分为两部分第一下部,每个滑动件的第二段77、78在其中滑动;以及上部,每个滑动件的第一段在其中滑动。中间板具体使得可以保持每个第二段77、78的突缘接合在帽件82的各沟槽84。因而提出一种锁,其使得可以通过在任一致动器上的简单动作而轻易改变表带的长度,以使其更舒适,而不需要将表摘除或延伸表带以及将该锁锁定/解锁从而将表戴在手腕上或将其从手腕取下。致动器使得可以释放保持器件来解锁分度位置,以及相对于滑道移动滑动件。因此,使用者必须在致动器上施加故意的动作,从而将保持器件保持在“自由”位置,从而使得其能够移动滑动件,并且同时在致动器上施加故意的第二动作以移动滑动件。因此产生了最优化的安全性。还应明白,对于蝴蝶型锁,对于仅部分锁被安装成相对于帽件滑动,所有组合均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能延伸带扣的表带锁(I),其包括限定外壳且具有在其中接合滑动件的滑道的帽件(10),所述滑动件被设计成通过第一铰接装置(18)被连接至表带的一股,所述滑动件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装置(20)彼此相连的至少第一段(16)和第二段(17),当所述锁的所述带扣未延伸时所述段(16、17)至少部分被折叠在所述外壳中, 特征在于,所述锁(I)也包括用于在所述帽件内分度所述滑动件的分度装置,以便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帽件能够占据被包括在下述位置之间的一系列分度位置 -第一极限位置,在此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外壳中以便所述锁的末端(14a、14b)处于最小距离,以及 -第二极限位置,在此所述滑动件实质上位于所述外壳外部, 通过所述帽件将所述滑动件在除了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外的所有位置内都保持折叠 在所述外壳中,其中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段能够延伸并且使所述锁的所述末端(14a、14b)到达最大距离, 并且特征在于,所述分度装置包括致动器(30 )和保持器件以卡住不同的分度位置, 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被设置成传递力从而使得可能释放所述保持器件以解锁所述分度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滑道移动所述滑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锁(40),特征在于所述帽件(42)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滑道布置的第二滑道,其中第二滑动件(46)被布置成被设计成通过第一铰接装置(51)将所述帽件(42)连接至表带的第二股, 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46)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装置(62)彼此相连的至少第一段(54)和第二段(58),当所述锁(40)的所述带扣未延伸时所述段(54、58)被折叠在所述外壳中或所述帽件所包含的第二外壳中,以及 特征在于所述锁(40)也包括用于在所述帽件(42)内分度所述第二滑动件(46)的分度装置,以便所述第二滑动件(46)相对于所述帽件能够占据被包括在以下位置之间的一系列分度位置 -第一极限位置,在此所述第二滑动件完全位于所述外壳中,以便所述锁的所述末端处于最小距离,以及 -第二极限位置,在此所述第二滑动件(46)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外部, 通过所述帽件(42)将所述第二滑动件(46)在除了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外的所有位置都保持折叠在所述外壳中,其中所述第二滑动件(46)的至少一个所述段(54、58)和所述铰接装置(51、62)能够延伸并且通过延伸所述表带的所述带扣而使所述锁(40)的所述末端到达最大距离, 并且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所述分度装置包括致动器(36)和保持器件以卡住不同的分度位置, 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被布置成传递力,从而使得可能释放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所述保持器件以解锁所述分度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滑道移动所述第二滑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任一项所述的锁(40、10),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件包括分度指(81)和能够与所述分度指协作的凹口(32、38),所述分度位置离散地彼此跟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40、10),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30、36)被固定至所述凹口(32、38、76、78),所述致动器(30、36)和所述凹口(32、38、76、78)被弹性连接至所述滑动件(72),并且特征在于所述分度指(81)被固定至所述帽件(10、82),以便所述分度指(81)与所述凹口( 32、38、76、78 )协作,从而当所述致动器(30、36 )静止时将所述滑动件(72 )卡在所述滑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被固定至所述分度指,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分度指被弹性连接至所述滑动件,并且特征在于所述凹口被固定至所述帽件以便所述分度指与所述凹口协作,从而当所述致动器静止时将所述滑动件卡在所述滑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锁,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杠杆或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锁,特征 在于每个所述滑动件都包括分度装置,所述分度装置被布置成为了使得所述滑动件进入其第二极限位置,必须致动所述第一分度装置和所述第二分度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任一项所述的锁(70),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至少一个沟槽(84),所述沟槽(84)被设计成和位于所述滑动件上的突缘协作以形成附加引导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锁,特征在于所述帽件在其外壳内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被布置成被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被折叠段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锁(70),特征在于每个滑动件(72、74)也包括齿条(76、78),所述齿条被布置成和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帽件(82)中的小齿轮(80)啮合,以便所述滑动件(72、74)被运动学地连接并且沿相反方向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能够旋转所述小齿轮(80)的滚花滚轴或冠部,并且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件包括用于卡住所述冠部或小齿轮的旋转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小齿轮之间的链接能够脱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能延伸带扣的用于表带的锁(1),其包括限定凹陷且具有在其中接合滑动件的滑道的帽件(10),所述滑动件被设计成通过第一铰接装置(18)将帽(18)连接至表带股。所述滑动件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装置(20)彼此相连的至少第一段(16)和第二段(17)。当锁的带扣未延伸时所述段(16、17)被折叠在所述凹陷中。所述锁(1)也包括被设置在所述帽件内的滑动件分度装置,以便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帽件能够呈现在第一末端位置和第二末端位置之间的一系列固定位置。在第一末端位置,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凹陷中以便所述锁的末端(14a、14b)处于最小距离。在所述第二末端位置,所述滑动件实质上位于所述凹陷外部。通过所述帽件将所述滑动件在除了所述第二末端位置之外的所有位置内都以折叠构造被保持在所述外壳中,其中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段能够延伸并且使所述锁的所述末端(14a、14b)到达最大距离。
文档编号A44C5/24GK102740721SQ20108006276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B·申克 申请人:阿科菲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