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8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弹性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制品,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弹性鞋。
背景技术
现在鞋制品不仅要求满足于简单的穿着功能,更要求具有其他一些附加的功能, 其中对于鞋制品的弹性就有一定要求,如要求有减震效果以保护人体脚步不受伤害。而目前市场上的鞋为了满足鞋子的弹性要求只是简单地在鞋底材料上做一部分改进,这种鞋制品的弹性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弹性鞋底的技术方案,从而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跑及减震效果的新型弹性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弹性鞋,包括鞋底, 该鞋底包括橡胶材质的大底、PU (聚胺脂弹性体)的垫块及EVA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或后跟部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垫块与第一凹陷部相适配,并放置于第一凹陷部内;所述中底下表面与第一凹陷部对应位置设有与上述垫块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且中底设于上述垫块的上方并与上述大底相叠合粘结。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及后跟部均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不仅改善了中底的材料特性, 即采用EVA发泡材料制成中底,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效果;同时还在大底上表面及中底下表面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且将一具有高弹性的软PU垫块夹设于上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之间,从而使得鞋底具有更好地弹性效果,即使得这种鞋底具有良好的助跑及减震效果。同时为了增加使用效果,可同时在前掌部及后跟部设置上述垫块,从而避免运动时对脚的前掌部及后跟部造成损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弹性鞋,包括鞋底,该鞋底包括橡胶材质的大底1、高弹性软PU材料制成的垫块2 及EVA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3,所述大底1上表面的前掌部及后跟部设有第一凹陷部10 ;所述垫块2与第一凹陷部10相适配,并放置于第一凹陷部10内;所述中底3下表面与第一凹陷部10对应位置设有与上述垫块2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30,且中底3设于上述垫块2的上方并与上述大底1相叠合粘结。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不仅改善了中底3的材料特性,即采用EVA发泡材料制成中底3,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效果;同时还在大底1上表面及中底3下表面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凹陷部10及第二凹陷部30,且将一具有高弹性的软PU材质垫块2夹设于上述第一凹陷部10与第二凹陷部30之间,从而使得鞋底具有更好地弹性效果,即使得这种鞋底具有良好的助跑及减震效果。同时为了增加使用效果,可同时在前掌部及后跟部设置上述垫块 2,从而减少运动时对脚的前掌部及后跟部造成损伤。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弹性鞋,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包括橡胶材质的大底、PU的垫块及EVA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或后跟部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垫块与第一凹陷部相适配,并放置于第一凹陷部内;所述中底下表面与第一凹陷部对应位置设有与上述垫块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且中底设于上述垫块的上方并与上述大底相叠合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性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及后跟部均设置有第一凹陷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跑及减震效果的新型弹性鞋,包括鞋底,该鞋底包括橡胶材质的大底、PU材质的垫块及EVA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或后跟部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垫块与第一凹陷部相适配,并放置于第一凹陷部内;所述中底下表面与第一凹陷部对应位置设有与上述垫块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其中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及后跟部可均设置上述第一凹陷部。
文档编号A43B7/32GK202160742SQ20112025105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7日
发明者佘明延 申请人:石狮市劲昌鞋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