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844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鞋鞋底结构,尤其是一种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胶鞋的鞋底为了实现止滑的目的,通常采用吸盘式花纹、人字花纹及小型的方、锥形花纹等设计来止滑。但是,这些结构的止滑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橡胶鞋底的抗湿滑系数通常进为仅为0.3 0.5。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它能有效的增加鞋底的止滑能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在鞋底前掌的两边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纹止滑块,在鞋底前掌的中部设有人字形止滑块;在鞋底的中部设有长条形止滑块;在鞋底后跟的中部设有马蹄形止滑块,在鞋底后跟的两边设有半椭圆形止滑块,在鞋底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圆弧形止滑块。所有的止滑块与鞋底的连接部位上均设有弧形过渡,弧形过渡的半径为1. 5 2. 5mm。使鞋底的止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应力分解,提高耐屈力。人字形止滑块的人字形前尖为圆弧形。使其受力更均勻合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鞋底的前掌采用U形纹止滑块作为边缘止滑块,采用人字形止滑块来作为中部止滑块,其后跟部分分别采用半椭圆形止滑块及马蹄形止滑块,这样的结构能有效的增加鞋底的止滑能力,使橡胶鞋底的抗湿滑系数能达到0. 75以上;而且通过在止滑块与鞋底之间采用弧形过渡的结构来改善耐曲折效果,屈折初裂大于20万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使用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过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鞋底1,在鞋底1前掌的两边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纹止滑块2,在鞋底1前掌的中部设有人字形止滑块3 ;在鞋底1的中部设有长条形止滑块4 ;在鞋底1后跟的中部设有马蹄形止滑块5,在鞋底1后跟的两边设有半椭圆形止滑块6,在鞋底1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圆弧形止滑块7 ;所有的止滑块与鞋底1的连接部位上均设有弧形过渡8,弧形过渡8的半径为2mm。
权利要求1.一种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鞋底(1 ),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前掌的两边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纹止滑块(2),在鞋底(1)前掌的中部设有人字形止滑块(3);在鞋底(1)的中部设有长条形止滑块(4);在鞋底(1)后跟的中部设有马蹄形止滑块(5),在鞋底(1)后跟的两边设有半椭圆形止滑块(6),在鞋底(1)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圆弧形止滑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止滑块与鞋底(1) 的连接部位上均设有弧形过渡(8),弧形过渡(8)的半径为1. 5 2. 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字形止滑块(3)的人字形前尖为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鞋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在鞋底前掌的两边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纹止滑块,在鞋底前掌的中部设有人字形止滑块;在鞋底的中部设有长条形止滑块;在鞋底后跟的中部设有马蹄形止滑块,在鞋底后跟的两边设有半椭圆形止滑块,在鞋底的前端及后端均设有圆弧形止滑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鞋底的前掌采用U形纹止滑块作为边缘止滑块,采用人字形止滑块来作为中部止滑块,其后跟部分分别采用半椭圆形止滑块及马蹄形止滑块,这样的结构能有效的增加鞋底的止滑能力,使橡胶鞋底的抗湿滑系数能达到0.75以上;而且通过在止滑块与鞋底之间采用弧形过渡的结构来改善耐曲折效果,屈折初裂大于20万次。
文档编号A43B13/22GK202233326SQ2011203577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朝阳, 周川泉, 彭德彪, 晋齐怀, 杜江, 王春桥, 石银平, 陈松雄 申请人:际华三五三七制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