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90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胸罩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可对胸部产生不同程度的集中及托高的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今女性在穿着胸罩时,除了要求其舒适性,大部分的使用者也会要求胸罩对胸部产生的集中及托高效果,以使穿上胸罩的胸部形状更加丰满美观。市面上具有集中及托高效果的胸罩大部分是于罩杯内设置一衬垫,该衬垫会将使用者的胸部向内并向上推挤,以产生集中及托高胸部的效果。然而,不同使用者的胸型均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使用者,其胸型也会有些许变化,或者需要产生不同的效果以配合不同的外衣,但该衬垫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为固定不变,无法因应上述差异而作调整。换言之,前述具有集中托高效果的胸罩,仍有其不足之处,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内衬可对胸部产生不同程度的集中及托高的效果,因此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及不同的状况。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包含有一第一罩杯、一第二罩杯、一第一内衬及一第二内衬。该第一内衬包含有一第一撑托部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一调整部,该第一撑托部设于该第一罩杯,用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该第一调整部自该第一撑托部朝向该第二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二罩杯连接。该第二内衬包含有一第二撑托部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二调整部,该第二撑托部设于该第二罩杯,用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该第二调整部自该第二撑托部朝向该第一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一罩杯连接。其中,该第一罩杯具有一第一扣环,该第二罩杯具有一第二扣环,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二扣环的第一扣件,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一扣环的第二扣件。其中,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为无段设计,能于一预定长度范围内自由调整长度。其中,还包含有二衬垫,该二衬垫分别容置于该第一内衬的第一撑托部及该第二内衬的第二撑托部。其中,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能改变与该第二罩杯连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变形地改变长度;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能改变与该第一罩杯连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变形地改变长度。其中,该第一罩杯具有多个第一扣环,该第二罩杯具有多个第二扣环,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末端具有一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扣接于所述第二扣环其中之一,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末端具有一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扣接于所述第一扣环其中之一。[0011]其中,所述第一扣环设于该第一罩杯的一上外侧边,使得该第二调整部的位置高于第二撑托部;所述第二扣环设于该第二罩杯的一上外侧边,使得该第一调整部的位置高于第一撑托部。其中,该第一调整部的弹性大于该第一撑托部的弹性,该第二调整部的弹性大于该第二撑托部的弹性。其中,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撑托部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该第二调整部与该第二撑托部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内衬及该第二内衬撑托使用者胸部的程度会分别随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的长度而改变。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连接于该第二罩杯及该第一罩杯的位置可固定,并通过无段设计供使用者于一预定长度范围内自由调整各该调整部的长度,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的长度越小,使用者的胸部越集中。或者,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可分别改变与该第二罩杯及该第一罩杯连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变形地改变长度,则该第一内衬及该第二内衬撑托使用者胸部的效果也会随之改变。另外,该第一撑托部及该第二撑托部可分别容置一衬垫,以加强该胸罩 的托高效果,且其托高效果同样会随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的长度而改变。因此,该胸罩可供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状况下使用,以产生不同程度的集中及托高的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
20第一罩杯22第一扣环
23上外侧边24下外侧边
30第二罩杯32第二扣环
33下外侧边34上外侧边
40背带 50肩带
60第一内衬62第一撑托部
64第一调整部642第一扣件
70第二内衬72第二撑托部
74第二调整部742第二扣件
80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随附的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其中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图式中,相同的参考号码,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请先参阅图I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10包含有内缘相连接的一第一罩杯20及一第二罩杯30、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罩杯20及第二罩杯30外缘的背带40、二分别连接于该第一罩杯20及第二罩杯30上缘与该二背带40之间的肩带50,以及分别车缝于该第一罩杯20内侧及该第二罩杯30内侧的一第一内衬60及一第二内衬70。所述第一罩杯20及第二罩杯30、背带40及肩带50与现有的类同,并且不限于任何形式,但该第一罩杯20及该第二罩杯30内侧底部分别具有通过车缝布料而形成的一第一扣环22及一第二扣环32。该第一内衬60包含有一车缝于该第一罩杯20的第一撑托部62,以及一自该第一撑托部62朝向该第二罩杯30延伸且长度能改变的第一调整部64,该第一调整部64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二扣环32的第一扣件642。该第二内衬70包含有一车缝于该第二罩杯30的第二撑托部72,以及一自该第二撑托部72朝向该第一罩杯20延伸且长度能改变的第二调整部74,该第二调整部74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一扣环22的第二扣件742。当使用者穿着该胸罩10时,该第一撑托部62及该第二撑托部72是用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当使用者想让胸部更加集中时,只要将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的长度缩短即可。换言之,通过改变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的长度,使用者可很轻易地调整该胸罩10对胸部所产生的集中效果,因此该胸罩10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者,且可供使用者于不同的状况下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采用与肩带50相同的无段设计,可于一预定长度范围内自由调整长度,以供使用者相当弹性地调整该胸罩10的集中效果,并使该胸罩10适用于更多不同身形的使用者。前述该胸罩10的第一内衬60及第二内衬70亦具有托高使用者胸部的效果,然而,使用者若想更加强胸罩10的托高效果,可如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该第一内衬60的第一撑托部62及该第二内衬70的第二撑托部72分别容置一衬垫80。如此一来,通过改变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的长度可同时调整该胸罩10对胸部所产生的集中及托高的效果,让使用者穿上该胸罩10后胸部形状更加丰满美观。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胸罩10与前述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第一罩杯20的一上外侧边23设有多个第一扣环22,且所述第一扣环22与该第二罩杯30 —连接该第二内衬70的下外侧边33的距离不相同;该第二罩杯30的一上外侧边34设有多个第二扣环32,且所述第二扣环32与该第一罩杯20 —连接该第一内衬60的下外侧边24的距离不相同。而且,该第一调整部64、第二调整部74的弹性大于该第一撑托部62、第二撑托部72的弹性。该第一调整部64末端的第一扣件642扣接于所述第二扣环32其中之一,该第二调整部74末端的第二扣件742扣接于所述第一扣环22其中之一。通过前述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胸罩10,使用者可通过改变该第一扣件642、第二扣件742所扣接的第二扣环32、第一扣环22,而改变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分别连接于该第二罩杯30及该第一罩杯20的位置,同时,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会弹性变形地改变其长度,则该第一撑托部62及该第二撑托部72撑托使用者胸部的效果也会随之改变。由于各该第一扣环22及各该第二扣环32分别设于该第一罩杯20的上外侧边23及该第二罩杯30的上外侧边34,使得该第一调整部64及该第二调整部74的位置分别高于该第一撑托部62及该第二撑托部72,因此,该第一内衬60、第二内衬70会对胸部产生集中及托高的效果。然而,各该第一扣环22及各该第二扣环32亦可分别设于该第一罩杯20的下外侧边24及该第二罩杯30的下外侧边33,则该第一内衬60、第二内衬70亦可对胸部产生相当良好的集中效果。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一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胸罩10与前述该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第一撑托部62与该第一调整部64为同一弹性布料,因此二者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同样地,该第二撑托部72与该第二调整部74亦为同一弹性布料,因此二者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改变该第一扣件642、、第二扣件742所扣接的第二扣环32、第一扣环22,该第一内衬60、第二内衬70系分别整体地改变其长度。由此,该第一内衬60、第二内衬70不但具有如前述实施例的集中及托高效果可调整的功能,且更具有容易制造的优点。有关本创作所提供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创作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所述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创作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创作,并非用以限制本创作的专利申请范围。[0038]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实用新型于前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罩杯; 一第二罩杯; 一第一内衬,包含有一第一撑托部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一调整部,该第一撑托部设于该第一罩杯,用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该第一调整部自该第一撑托部朝向该第二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二罩杯连接;以及 一第二内衬,包含有一第二撑托部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二调整部,该第二撑托部设于该第二罩杯,用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该第二调整部自该第二撑托部朝向该第一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一罩杯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罩杯具有一第一扣环,该第二罩杯具有一第二扣环,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二扣环的第一扣件,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末端具有一扣接于该第一扣环的第二扣件。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为无段设计,能于一预定长度范围内自由调整长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二衬垫,该二衬垫分别容置于该第一内衬的第一撑托部及该第二内衬的第二撑托部。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能改变与该第二罩杯连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变形地改变长度;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能改变与该第一罩杯连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变形地改变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罩杯具有多个第一扣环,该第二罩杯具有多个第二扣环,该第一内衬的第一调整部末端具有一第一扣件,该第一扣件扣接于所述第二扣环其中之一,该第二内衬的第二调整部末端具有一第二扣件,该第二扣件扣接于所述第一扣环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环设于该第一罩杯的一上外侧边,使得该第二调整部的位置高于第二撑托部;所述第二扣环设于该第二罩杯的一上外侧边,使得该第一调整部的位置高于第一撑托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部的弹性大于该第一撑托部的弹性,该第二调整部的弹性大于该第二撑托部的弹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部与该第一撑托部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该第二调整部与该第二撑托部是一体连接且弹性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可调式内衬的胸罩,包含有一第一罩杯、一第二罩杯、一第一内衬及一第二内衬;该第一内衬包含有一第一撑托部设于该第一罩杯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以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一调整部自该第一撑托部朝向该第二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二罩杯连接;该第二内衬包含有一第二撑托部设于该第二罩杯以撑托使用者的胸部,以及一长度能改变的第二调整部自该第二撑托部朝向该第一罩杯延伸并与该第一罩杯连接;通过改变该第一调整部及该第二调整部的长度可调整该胸罩的集中及托高效果,因此该胸罩可供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状况下使用。
文档编号A41C3/00GK202800143SQ2011204761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美琦, 洪秋榕 申请人:准程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