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85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鞋,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拖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拖鞋成了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现有常规的普通拖鞋由于鞋体长度固定,一方面造成了存放时,占据鞋柜的面积较大,几双拖鞋就可占满整个鞋 柜,另一方面当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时,由于拖鞋携带不方便,所以许多出差在外的住宿人员使用同一家旅馆的普通拖鞋给出差人员带来了脚病传染,为此,宾馆提供一次性拖鞋,但因为一次性拖鞋的大量使用,造成原料的浪费以及对一次性拖鞋处理时对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拖鞋,由于鞋体长度可调,因此具有存放占据面积小且外出携带方便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2以及与中间鞋底2相连接的前鞋底I与后鞋底3,鞋带4固定在前鞋底I上方,所述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3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2的后端,中间鞋底2的前端插入前鞋底I的后端,一条皮带5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I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2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6,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6穿入中间鞋底2,最后固定在后鞋底3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5穿入小孔6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6长边或直径的小球7。所述前鞋底I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半端正面或底面连为一体、或者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端正面和底面均连为一体、侧面中间相接触但未连接。所述皮带5采用不可伸缩材料。所述双层空心结构的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从距离后端2cm处的上层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皮带5与后鞋底3和前鞋底I的固定方式为在两个皮带5的两端打有通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后鞋底3和前鞋底I上或皮带不打孔,采取用线缝合的方式将其固定。所述小孔6用空心薄铁片包裹。所述小球7为小钢球或者塑料小球。所述前鞋底I、中间鞋底2和后鞋底3上表面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小凸起8。在后鞋底3后端设置拉环9。本发明通过对皮带5的抽拉能够使后鞋底3在中间鞋底2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以及使中间鞋底2在前鞋底I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因此鞋体长度可调,具有存放占据面积小且外出携带方便的优点。


图I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拆分后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I所示,本发明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2以及与中间鞋底2相连接的前鞋底I与后鞋底3,鞋带4固定在前鞋底I上方,所述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3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2的后端,中间鞋底2的前端插入前鞋底I的后端,一条皮带5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I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2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6,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6穿入中间鞋底2,最后固定在后鞋底3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5穿入小孔6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6长边或直径的小球7。前鞋底I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半端正面或底面连为一体、或者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端正面和底面均连为一体、侧面中间相接触但未连接;此设计解决了前鞋底I与中间鞋底2在折叠时由于形状不相匹配,导致中间鞋底2无法全部插入前鞋底I双层空心结构内的技术问题。皮带5采用不可伸缩材料;这样当拖鞋在穿着时,不会引起中间鞋底2与前鞋底I和后鞋底3之间的滑动。双层空心结构的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从距离后端2cm处的上层的厚度逐渐减小;这样避免了后鞋底3插入中间鞋底2以及中间鞋底2插入前鞋底I后,中间鞋底2与前鞋底I后端有一明显的台阶,导致穿着着不舒服的问题。皮带5与后鞋底3和前鞋底I的固定方式为在两个皮带5的两端打有通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后鞋底3和前鞋底I上或皮带不打孔,采取用线缝合的方式将其固定。本实施例采用螺钉和螺母固定方式。小孔6用空心薄铁片包裹;避免了两个皮带5在小孔6中来回运动,造成小孔6破坏的现象。所述小球7为小钢球或者塑料小球。所述前鞋底I、中间鞋底2和后鞋底3上表面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小凸起8,起到按摩脚底的作用,同时缓解中间鞋底2与前鞋底I后端有一台阶,导致穿着着不舒服的问题。在后鞋底3后端设置拉环9 ;更方便的实现后鞋底3往出拉动。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使用状态示意图,当穿着时,向外拉动后鞋底3或后鞋底3后端的拉环9,即能够使后鞋底3从中间鞋底2双层空心结构内拉出,使中间鞋底2从前鞋底I双层空心结构内拉出,使用者即可穿着。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折叠状态示意图,当存放时,水平向前方拉动前鞋底I前尖端两侧的皮带5即能够使中间鞋底2插入前鞋底I双层空心结构内,使后鞋底3插入中间鞋底2双层空心结构内,实现拖鞋的折叠。·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2)以及与中间鞋底(2)相连接的前鞋底(I)与后鞋底(3),鞋带(4)固定在前鞋底(I)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3)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2)的后端,中间鞋底(2)的前端插入前鞋底(I)的后端,一条皮带(5)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I)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2 )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6 ),从前鞋底(I)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6)穿入中间鞋底(2),最后固定在后鞋底(3)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5)穿入小孔(6)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6)长边或直径的小球(7)。
2.根据权利I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鞋底(I)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半端正面或底面连为一体、或者前鞋底(I)的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端正面和底面均连为一体、侧面中间相接触但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5)采用不可伸缩材料。
4.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空心结构的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I)从距离后端2cm处的上层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5)与后鞋底(3)和前鞋底(I)的固定方式为在两个皮带(5)的两端打有通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后鞋底(3)和前鞋底(I)上或皮带不打孔,采取用线缝合的方式将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6)用空心薄铁片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7)为小钢球或者塑料小球。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鞋底(I)、中间鞋底(2)和后鞋底(3)上表面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小凸起(8)。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折叠拖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鞋底(3)后端设置拉环(9)。
全文摘要
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以及与中间鞋底相连接的前鞋底与后鞋底,鞋带固定在前鞋底上方,所述中间鞋底和前鞋底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的后端,中间鞋底的前端插入前鞋底的后端,一条皮带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从前鞋底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穿入中间鞋底,最后固定在后鞋底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穿入小孔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长边或直径的小球;本发明通过对两个皮带的抽拉能够使后鞋底在中间鞋底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以及使中间鞋底在前鞋底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因此鞋体长度可调,具有存放占据面积小且外出携带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13/16GK102742959SQ2012102276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范宝石 申请人:范宝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