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链或皮带的扣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2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表链或皮带的扣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表链或表带或者用于皮带(belt)的扣钩结构(clasp)。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形成的扣钩结构,其中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根据它们相应的位置,能够在第一短调整尺寸和第二长调整尺寸之间改变表链或表带的长度。因此表链能够从“滑戴(slipping on)”尺寸(在该尺寸用户能够将手表套在手腕上)变化到“佩戴”尺寸(在该尺寸扣钩结构被锁紧)。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可以用作潜水延长结构,其使得用户能够增加表链的长度从而可以容纳潜水服的厚度。
背景技术
潜水服较厚从而防止潜水员受到酷冷的水的影响。因此,当潜水员穿上潜水服时,他需要能够增加他的潜水表表链的长度从而能够在潜水服之上将潜水表戴在他的手腕上。为了这个目的,已知使潜水表表链配备用于增加这种潜水表的表链的长度的被称为“潜水者延长结构”的设备。这种延长结构常规地包括第一调节链节,其安装有横向于表链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平行铰接销。第一调节链节通过第一铰接销连接到其中一个表链链条(strand)的链节(link)上。第一调节链节与第二调节链节经由第二铰接销关联。第二调节链节继而经由第三铰接销连接到扣钩结构的盖。根据第一和第二调节链节相应的位置,表链的长度可以在第一短调节尺寸(在该尺寸第一和第二链节在扣钩结构的盖中彼此叠置)和第二长调节尺寸(在该尺寸第一和第二调节链节展开)之间变化。潜水者延长结构设备包括将第一和第二调节链节锁定在短表链长度调节位置的部件。在已知的实施例中,该锁定部件设置在第一调节链节上,并且首先包括舌部,其次包括一对球掣(ball catch)。更加具体地,舌部设置在第一调节链节的延伸部中,在该处第一调节链节铰接到第二调节链节,而球掣设置在第一调节链节的靠近如下区域的侧面上:即,在此区域中,第一调节链节连接到表链链条的端部链节上,其中潜水者延长机构设备铰接到该端部链节。舌部布置成接合在位于扣钩结构的盖中的凹腔内。为了允许这种接合运动,第二调节链节必须折叠到扣钩结构的盖内部,而第一调节链节在被折叠到第二调节链节上之前必须表现为大致与扣钩结构的盖的平面垂直。如果第一调节链节表现为与扣钩结构的盖的平面垂直,那么舌部与设置在盖内部中的凹腔彼此相对,然后随着第一调节链节折叠到第二调节链节上该舌部逐渐接合在凹腔中。所述第二调节链节采取类似担架的框架形式,其中第一调节链节被容纳在所述框架的臂部之间。当第一调节链节几乎折叠到第二调节链节上时,设置在第一调节链节的侧面的球掣稍稍向后移动,从而保证了第一调节链节由摩擦力保持在第二调节链节上。上述的锁定部件有三个缺点。首先,第一调节链节必须被设置在很好地限定的位置,在此例中,与扣钩结构的盖的平面基本垂直,以便舌部能够适当地接合在相应的凹腔中。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不能适当地闭合潜水者延长结构,表链不经意间就可能打开,这意味着可能丢失手表。其次,两个锁定部件,即舌部和两个球掣的操作顺序不能改变。舌部必须首先接合到凹腔中,然后只有球掣可以将第一调节链节锁定到第二调节链节上。不可能将操作顺序反过来。因此当用户操纵该潜水者延长结构时,它必须学习如何使用潜水者延长结构系统并且需要全神贯注。最后,球掣是很容易变脏并且不太可靠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更加可靠和更加靠直觉来操作的扣钩结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以及其他缺陷。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用于表链或表带或皮带的扣钩结构,该扣钩结构包括盖,所述盖在第一侧连接到第一表链链条或皮带链条,并且在第二侧连接到第二表链链条或皮带链条,并且在所述扣钩结构的盖和所述第二表链链条或皮带链条之间插入有折叠系统,其中,所述折叠系统包括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所述第一链节通过第一端部铰接到所述第二表链链条或皮带链条并且通过第二端部铰接到所述第二链节,所述第二链节继而铰接到所述扣钩结构的盖,所述折叠系统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在所述扣钩结构的盖内部彼此叠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展开,所述扣钩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系统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保持折叠在所述第二链节上,所述第一链节因此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链节固定在所述扣钩结构的盖中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由于这些特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表链或皮带的扣钩结构,其中折叠系统能够以非常直觉的方式被锁定。事实上,所有需要的操作只是将第一链节折叠到第二链节上,然后将该组件接合到扣钩结构的盖中。只需要在第一链节上施加简单的压力就可以使得第一和第二锁定点自发地固定在扣钩结构的盖中,从而保证折叠系统被锁定。因此用户不需要担心第一链节相对于扣钩结构的盖表现出什么样的关系。此外,第一锁定点是在第二锁定点之前还是之后使用也无关紧要。最后,第一和第二锁定点根据弹性原理操作。使用的部件都很简单和可靠。需要注意,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折叠系统可以用于锁定扣钩结构或者用于调整表链或皮带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补充特征,通过相同的弹性部件来控制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通过相同的弹性部件来控制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的事实确保了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易于制造,并因此可以可靠地操作。


从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该示例仅仅是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举例的方式给出的,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的分解图。-图2A和图2B是分别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处的扣钩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扣钩结构的沿着表链的长度的剖面图。-图4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的皮带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源于这样的总的发明思想,包括:在表链或皮带的扣钩结构上安装折叠系统,该折叠系统在第一佩戴尺寸和第二滑戴尺寸之间改变表链或皮带的长度,其中在第一佩戴尺寸,折叠系统被锁定在扣钩结构的盖中,在第二滑戴尺寸,折叠系统是打开的,或者该折叠系统增加表链的长度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容纳潜水服的厚度。根据本发明,所述折叠系统包括第一链节,所述第一链节在第一端部铰接到表链链条或皮带链条,并且在第二端部铰接到第二链节,所述第二链节继而铰接到所述扣钩结构的盖。所述折叠系统可以从第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在所述扣钩结构的盖内部彼此叠置)改变到第二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被展开)。为了将折叠系统锁定在扣钩结构的盖中,第一链节包括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第一链节经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被自发地固定在扣钩结构的盖中,从而保证折叠系统被锁定。因此可以非常直觉地使用该锁定系统。不需要将第一链节放置在确定的位置来锁定折叠系统。用户仅仅需要简单地将第一链节折叠到第二链节上并且在第一链节上稍稍地施加压力,然后作为整体的折叠系统就会被自发锁定在扣钩结构的盖中。此外,操作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的顺序无关紧要。最后,锁定点根据弹性原理操作。因此这些部件都很简单和可靠。将参考表链来说明本发明。但是,这里给出的示例仅仅是作为非限制性举例,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当然也适用于皮带。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手表扣钩结构的分解透视图。整体由总附图标记I指示的扣钩结构主要包括盖2和折叠系统4。在插入有折叠带扣锁定系统8 (其结构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进一步说明)的情况下,盖2在第一侧连接到第一表链链条6 (在附图中只可看到该表链链条的一个链节)。需要注意的是,折叠带扣锁定系统8可以省略,盖2可以直接与第一表链链条6连接。在插入有根据本发明的折叠系统4的情况下,盖2在第二侧连接到第二表链链条10 (在附图中只可见该表链链条的一个链节)。根据本发明的折叠系统4由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形成。第一链节12通过第一端部铰接到第二表链链条10,并且通过第二端部铰接到第二链节14,该第二链节14继而铰接到盖2。更加具体地,第一链节12安装有第一和第二铰接销16、18。这些铰接销16和18彼此平行并且横向于表链链条6和10延伸。折叠系统4的第一链节12通过第一铰接销16连接到第二表链链条10。第一链节12通过第二铰接销18与第二链节14关联。第二链节14继而通过第三铰接销20连接到扣钩结构I的盖2。折叠系统4可以在第一锁定位置(图2B)和第二打开位置(图2A)之间移动,在该第一锁定位置,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在扣钩结构I的盖2内彼此叠置,在该第二打开位置,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被打开。因此折叠系统4可以在第一佩戴尺寸(在该尺寸,折叠系统4被锁定在扣钩结构I的盖2内,从而用户不能松开他的手表)和第二滑戴尺寸(在该尺寸,折叠系统打开并且允许用户将手表戴在手上)之间改变表链的长度。另一种思考根据本发明的折叠系统4的作用的方式表述为:在展开位置,折叠系统4增加了表链长度,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容纳潜水服的厚度。在此情况下,该折叠系统4能够通过已知的表述“潜水者延长结构”来表示。当折叠系统4处于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折叠在扣钩结构I的盖2内部的情况下时,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必须被牢固地保持从而防止表链沿着用户手腕滑动以及手表掉落到地上的任何风险。第一链节12因此保持折叠在第二链节14之上,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链节12固定在扣钩结构I的盖2内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2和24。第一弹性锁定点22包括棘爪(click)26,其总体形状类似于V形,并且具有通过喙部30彼此连接的两个臂部28。棘爪26接合在第一链节12中的凹部32(其为此目的而设)内,至少一个且优选地两个弹簧34插入第一链节12和棘爪26之间。在第一链节12 —侧,两个弹簧34接合在设在链节12中的两个凹腔36内,所述两个弹簧34从所述两个凹腔36伸出。在棘爪26—侧,两个弹簧34抵靠凹槽38的底部。需要注意的是,弹簧34以压缩状态组装在棘爪26和第一链节12之间。棘爪26通过第二铰接销18 (经由此铰接销第一链节12与第二链节14关联)联接到第一链节12。棘爪26因此具有第一长形孔40,用于穿过第二铰接销18。因此清楚的是,由于第二铰接销18穿过长形孔40,所以棘爪26能够沿着表链的长度方向在休息位置(在该位置,棘爪26由弹簧34保持)和工作位置(在该位置,棘爪26克服弹簧34的弹性回复力而离开其休息位置,以便与布置在扣钩结构I的盖2中的锁定销42啮合)之间移动。此外,第一链节12具有第二长形孔44,用于穿过第二铰接销18 (第一链节12经由此第二铰接销18与第二链节14关联)。最后,第一链节12在其第一端部设有包含凹口46的第二弹性锁定点24,第一链节12经由所述凹口 46与固定到扣钩结构I的盖2的管48啮合。管48也作为第三铰接销20的引导元件,第二链节14经由此第三铰接销20与扣钩结构I的盖2关联。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链节14具有类似于担架的框架形状,该框架具有两个臂部50,在折叠系统4的第一位置,第一链节12被容纳在此两个臂部50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折叠系统4如下进行操作。当折叠系统4从它的第二位置(在该位置,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展开)改变到第一位置(在该位置,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在扣钩结构I的盖2内部彼此叠置)时,第一链节12逐渐向下折叠到第二链节14的臂部50之间,并且由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形成的组件被容纳在盖2内部。然后,为了经由第一弹性锁定点22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4将第一链节12固定在扣钩结构I的盖2中,只需要向叠置的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形成的组件施加压力。由于此压力,棘爪26移到工作位置。更加具体地,棘爪26经由喙部30抵靠固定到扣钩结构I的盖2的锁定销42,并且沿着表链的长度方向朝第一链节12轴向地移动。在此运动期间,棘爪26克服被压缩的弹簧34的弹性回复力。当第一链节12完全向下折叠到扣钩结构I的盖2内时,棘爪26的喙部30滑动到锁定销42的下方。随着棘爪26不再被保持,弹簧34被放松并压迫在锁定销42下方的棘爪26的喙部30。在此运动期间,棘爪26再次远离第一链节12并返回到休息位置。在第一链节12向下运动到扣钩结构I的盖2内的第二链节14上期间,第一链节12也经由其凹口 46与管48啮合。第一链节12经由第二铰接销18 (该第二铰接销18经由第二长形孔44穿过第一链节12)铰接到第二链节14的事实有助于此运动。该组件允许第一链节12沿着表链的长度方向朝扣钩结构I的盖2移动。在此移动期间,第一链节12朝凹槽38的底部压缩弹簧34,所述凹槽38由静止的棘爪26的两个臂部28限定。一旦链节12被保持在管48上,则弹簧34返回其休息位置。在此阶段,根据本发明的折叠系统4经由第一弹性锁定点22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4锁定到扣钩结构I的盖2上。在折叠系统4的闭合运动期间执行第一弹性锁定点22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4的顺序并不重要。换句话说,第一链节12可以首先经由它的棘爪26被锁定到扣钩结构I的盖2上,然后经由它的凹口 46被锁定到所述的盖2上,或者反之亦可。为了打开折叠系统4,需要经由第一链节12的第一端部(第一链节12经由该端部铰接到第二表链链条10)抬起第一链节12。在进行此动作之后,第一链节12朝向扣钩结构I的盖2稍微移动,从而将弹簧34压向静止的棘爪26,这使得凹口 46解除与管48的啮合。当第一链节12继续被拉起时,棘爪26在第一链节12的方向上弹性地移动,压缩弹簧34,这使得棘爪26的喙部30能够从与锁定销42的联接中释放出来。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多种简单的变型和改变,而不会脱离本专利申请的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特别是,在不考虑第三铰接销20的情况下,管48可以布置在扣钩结构I的盖2的其他位置处。类似地,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扣钩结构当然也可以用于作为衣服穿着的皮带。在此情况下,皮带54的第一端部52直接地连接到扣钩结构的盖2,而皮带54的第二端部56在插入有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的折叠系统4的情况下连接到扣钩结构的盖2。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手表表链或表带或用于皮带的扣钩结构,所述扣钩结构包括盖(2),所述盖(2)在第一侧连接到第一表链链条(6)或皮带链条,在第二侧连接到第二表链链条(10)或皮带链条,并且在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和所述第二表链链条(10)或皮带链条之间插入有折叠系统(4),其中,所述折叠系统(4)包括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所述第一链节(12)通过第一端部铰接到所述第二表链链条(10)或皮带链条,并且通过第二端部铰接到所述第二链节(14),所述第二链节(14)继而铰接到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所述折叠系统(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在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内部彼此叠置,在该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链节(12)和第二链节(14)展开,所述扣钩结构(I)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系统(4)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12)保持折叠在所述第二链节(14)上,所述第一链节(12)因此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链节(12)固定在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中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2,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22,24)由相同的弹性部件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节(12)在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二端部一侧包括棘爪(26),所述棘爪(26)能够沿着所述表链或皮带的长度方向在休息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休息位置,所述棘爪(26)由所述弹簧(34)保持,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棘爪克服所述弹簧(34)的弹性回复力从所述休息位置移开,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中的锁定销(42)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节(12)的第二端部一侧,所述第一链节(12 )具有凹部(32 ),所述棘爪(26 )接合在所述凹部(32 )中,并且在所述棘爪(26)和所述第一链节(12)之间插入有所述弹簧(34),所述棘爪(26)通过第二铰接销(18)联接到所述第一链节(12),所述第一链节(12)经由所述第二铰接销(18)与所述第二链节(14)关联,所述棘爪(26)具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铰接销(18)的第一长形孔(40)。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节(12)具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铰接销(18)的第二长形孔(44),所述第一链节(12)经由所述第二铰接销(18)与所述第二链节(14)关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节(12)的第一端部一侧,所述第一链节(12 )设有凹口( 46 ),所述第一链节(12 )经由所述凹口( 46 )与固定到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的管(48)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48)用作第三铰接销(20 )的引导元件,所述第二链节(14)经由所述第三铰接销(20)与所述扣钩结构(I)的盖(2)关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节(14)采取类似担架的框架形式,所述框架具有两个臂部(50),在所述折叠系统(4)的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12)被容纳在所述两个臂部(50)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表链的扣钩结构,其包括盖,所述盖在第一侧连接到第一表链链条,在第二侧连接到第二表链链条,并且在所述盖和第二表链链条之间插入有折叠系统,其中,折叠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链节,第一链节通过第一端部铰接到第二表链链条并通过第二端部铰接到第二链节,第二链节继而铰接到所述盖,折叠系统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和第二链节在所述盖内部彼此叠置,在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链节展开,所述扣钩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折叠系统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链节保持折叠在所述第二链节上,所述第一链节因此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链节固定在所述扣钩结构的盖中的第一和第二弹性锁定点。
文档编号A44C5/00GK103156340SQ2012105280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C·卡坦莱德尔, R·卡塔内塞 申请人: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