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35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袋(protectivebag),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portableelectronicdevice)的保护袋。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MP3与MP4等多媒体播放器(multimediaplayer)、移动电话(cellphone)、个人数字助理(tabletpersonalcomputer,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游戏机(hand-heldgameconsole)、电子书(electronicbook,E-book)、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tabletPC)、上网本(netbook)以及笔记本电脑(notebook)等,已成为许多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相较于传统的台式电脑(desktopPC),可携式电子装置最主要的优点即在于携带方便。因此,近年来,随时随地都能见到使用者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中,通常只有体积较大的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才会将键盘(keyboard)与屏幕(screen)分别设置于可相对折叠的两个机体(body)上。如此一来,设置有屏幕的机体便能够经由设置有键盘的机体支撑而站立,并且亦能够调整屏幕的倾斜角度,以便于使用者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于桌面等承载面上观看影片或者是进行操作。相反地,其它的可携式电子装置通常会设计为一体成型,因此便需要使用底座(cradle)或者是其它的支撑元件才能够站立在承载面上。然而,使用者通常不会随身携带底座,而适用的其它支撑元件也并非随手可得。因此,亟需提供便于与可携式电子装置一并携带,并且能够使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定地站立于承载面上的支撑元件。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袋,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能够经由保护袋内支撑件(supportelement)的支撑而斜立于(slant)第一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一个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袋,其包括一个第一盖板(cover)、一个第二盖板以及一个支撑件。第一盖板具有一个第一内表面,而第二盖板连接于第一盖板,并且具有一个第二内表面,其中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适于相对折叠,以使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覆盖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两侧。支撑件配置于第一内表面上,并且具有一个第一折板以及一个第二折板,其中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适于相对折叠,以收纳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并且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适于相对展开,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更可具有连接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的一个限位件(positionlimitingelement),并且限位件适于将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后的最大角度限制为小于180度,藉以使第一折板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其中,第一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底面以及邻接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侧缘,第二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二底面以及远离于第一折板的一个第二侧缘,限位件的一个第一端可连接于第一底面与第一侧缘其中之一,并且限位件的一个第二端可连接于第二底面与第二侧缘其中之一。另外,限位件的长度会小于限位件的第一端至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的一个连接处的一个第一距离以及限位件的第二端至连接处的一个第二距离的总和。而且,上述的限位件可为绳子(rope)以及带子(belt)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更可具有连接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的一个弹性件(elasticelement),并且当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对折叠时,弹性件产生用以使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对展开的一个弹性回复力(returnforce)其中,第一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底面、远离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顶面以及邻接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侧缘,第二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二底面、远离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二顶面以及远离于第一折板的一个第二侧缘,弹性件可配置于支撑件远离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侧,并且弹性件的一个第一端可连接于第一顶面与第一侧缘其中之一,而弹性件的一个第二端则可连接于第二顶面与第二侧缘其中之一。或者,弹性件亦可配置于支撑件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侧,并且弹性件的一个第一端可连接于第一底面与第一侧缘其中之一,而弹性件的一个第二端则可连接于第二底面与第二侧缘其中之一。另外,上述的弹性件可为松紧带(elastic)、橡皮筋(rubberband)、塑料弹片(plasticflatspring)、金属弹片(metalflatspring)以及扭力弹簧(torsionspring)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折板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折板之间。其中,第二折板适于朝向第一折板与第一内表面之间折叠,并且适于随着第一折板朝向第一内表面折叠,以随着第一折板收纳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而且,第二折板适于随着第一折板相对于第一内表面展开,并且适于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而随着第一折板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再者,第一盖板更可具有配置于第一内表面上的一个限位部(positionlimitingportion),并且第二折板远离于第一折板的一个侧缘适于在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之后抵住限位部。另外,支撑件更可具有最大展开角度小于180度的一个限位铰链(positionlimitinghinge),并且第二折板经由限位铰链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折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内表面,适于分别朝向第一内表面折叠,以收纳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并且适于分别远离于第一内表面展开,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其中,第一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底面、邻接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一侧缘以及相对于第一侧缘的一个第三侧缘,第二折板具有朝向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二底面、邻接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第二侧缘以及相对于第二侧缘的一个第四侧缘,并且当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分别远离于第一内表面展开时,第四侧缘抵住第一底面与第三侧缘其中之一,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而且,上述的第四侧缘可经由扣合、磁吸、紧配、嵌合或者是摩擦的方式抵住第一底面与第三侧缘其中之一。另外,支撑件更可具有连接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折板之间以及第一内表面与第二折板之间至少其中之一的至少一个弹性件,并且当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对折叠时,弹性件产生用以使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相对展开的一个弹性回复力。而且,上述的弹性件可为松紧带、橡皮筋、塑料弹片、金属弹片、扭力弹簧以及螺旋弹簧(spiralspring)至少其中之一。[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盖板更具有形成于第一内表面上,并且适于收纳支撑件的一个凹陷(dent)。基于上述,在相对展开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并且相对展开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之后,使用者便能够直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承靠于第一折板上来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不但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护袋来保护可携式电子装置,还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保护袋内的支撑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定地站立于承载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能够直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承靠于第一折板上来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不但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护袋来保护可携式电子装置,还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保护袋内的支撑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定地站立于承载面上,而不需要另外携带或者是寻找适用的支撑元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另外,在弹性件的辅助之下,支撑件更可在使用者不再对其折叠的情况下自动展开,以便于使用者使用。为使上述优点和特色更浅显易懂,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伴随其对应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I表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保护袋的俯视图。图2表示出图I中的保护袋的前视图。图3表示出图I中的保护袋沿着I-I线方向的剖视图。图4表示出展开图3中的保护袋、移除可携式电子装置,并且展开支撑件之后的剖视图。图5表示出以图I中的支撑件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剖视图。图6表不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支撑件相对展开后的剖视图。图7表不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支撑件相对展开后的剖视图。图8表不出图7中的支撑件相对折置后的首I]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00保护袋110第一盖板112第一内表面114凹陷120第二盖板122第二内表面130支撑件132第一折板134第二折板136限位件138弹性件200可携式电子装置300承载面[0036]Dl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L长度具体实施方式图I表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保护袋的俯视图,而图2则表示出图I中的保护袋的前视图。再者,图3表示出图I中的保护袋沿着I-I线方向的剖视图,而图4则表示出展开图3中的保护袋、移除可携式电子装置,并且展开支撑件之后的剖视图。另夕卜,图5则表示出以图I中的支撑件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剖视图。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在不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相同元件符号用以指代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元件。请先参考图I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袋100能够用以容纳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并且能够让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经由保护袋100承载于一个承载面300上。于此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例如是以MP3与MP4等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掌上游戏机以及平板电脑等一体成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举例说明。但是,在其它未表示的实施例中,保护袋亦可应用于上网本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由可相对折叠的两个机体所组成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请参考图3所示,保护袋100包括一个第一盖板110、连接于第一盖板110的一个第二盖板120以及一个支撑件130。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例如是一体成型地互相连接,并且适于如图3所示相对折叠,以使第一盖板110的一个第一内表面112与第二盖板120的一个第二内表面122能够覆盖住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上下两侧,即显示面与背面。另外,支撑件130配置于第一内表面112上,并且具有一个第一折板132以及一个第二折板134。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适于如图3所示相对折叠,以收纳于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之间。另外,第一折板132也能够经由第二折板134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112上,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经由支撑件130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112上。更详细而言,在此实施例中,以图4与图5所显示出的方位为基准而言,第一折板132的左侧缘例如是以车缝、扣合、贴附、胶黏等方式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内表面112上。再者,第二折板134的左侧缘则例如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可弯折地连接于第一折板132的右侧缘,而第二折板134的右侧缘则例如是自由端。因此,第二折板134可朝向第一折板132与第一内表面112之间折叠,并且可再随着第一折板132朝向第一内表面112折叠,以如图3所示随着第一折板132收纳于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之间。另外,如图4所示,在移除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之后,第二折板134也能够随着第一折板132相对于第一内表面112展开,并且可再相对于第一折板132展开。然后,第二折板134便能够如图5所示随着第一折板132斜立于第一内表面112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10更可具有一个凹陷114,其中凹陷114例如是形成于第一内表面112上,并且适于如图3所示将支撑件130收纳于其中。因此,在第二折板134相对于第一折板132展开之后,第二折板134的右侧缘便能够抵住凹陷114内的右下角,以维持住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之间的夹角,进而使支撑件130能够稳定地支撑住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然而,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该都能够毫无疑义地认识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举例来说,在其它未表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盖板可不具有用以收纳支撑件的凹陷。此时,第一内表面可以硅胶材质所形成的黏滞性表面,或者是以毛料、布料等材质所形成的粗糙表面制作而成。如此一来,在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之后,第二折板的右侧缘便能够经由第一内表面所提供的摩擦力来维持住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的夹角。或者,第一盖板更可具有配置于第一内表面上的一个限位部,其例如是凸出于第一内表面的一个凸起。因此,在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之后,第二折板的右侧缘便能够经由抵住限位部来维持住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的夹角。另外,支撑件更可具有最大展开角度小于180度的一个限位铰链,并且第二折板经由限位铰链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折板。如此一来,便能够限制住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后的最大角度。除此之外,第一盖板更可具有配置于第一内表面上的一个第一扣具,而支撑件更可具有配置于第二折板右侧缘的一个第二扣具。因此,在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之后,第二折板的右侧缘便能够经由第一扣具与第二扣具的扣合来维持住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的夹角。其中,第一扣具与第二扣具可为拉链组(zipperset)、粘扣带(Velcro)、暗扣(snapbutton)、极性相反的永久磁铁(permanentmagnet)、永久磁铁与铁磁性材料(ferromagneticmaterial)的组合、卡勾(hook)与卡孔(lockingaperture)的组合或者是插销(pin)与插孔(insertingaperture)的组合所组成。为了让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可行的其它变化,以下将再举出多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支撑件130的结构以及维持住第二折板134相对于第一折板132展开后最大角度的方式。图6表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支撑件相对展开后的剖视图。请参考图6所示,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130更可具有连接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的一个限位件136,其例如是由绳子、带子以及可相对枢转的两个连杆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在此实施例中,以图6所显示出的方位为基准而言,限位件136的左端例如是连接于第一折板132的底面,而限位件136的右端则例如是连接于第二折板134的右侧缘,并且限位件136的长度L会小于第一距离Dl以及第二距离D2的总和。因此,第二折板134相对于第一折板132展开后的最大角度便会被限位件136限制为小于180度。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其它未表示的实施例中,限位件的左端可以连接于第一折板的底面,而限位件的右端亦可以连接于第二折板的底面。或者,限位件的左端也能够连接于第一折板的左侧缘,而限位件的右端则能够连接于第二折板的底面或者是右侧缘。只要限位件的长度小于限位件的第一端至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的连接处的第一距离以及限位件的第二端至连接处的第二距离的总和,限位件便能够有效地限制住第二折板相对于第一折板展开后的最大角度。另外,支撑件130更可具有连接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的一个弹性件138,其例如是由松紧带、橡皮筋、塑料弹片、金属弹片以及扭力弹簧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在此实施例中,以图6所显示出的方位为基准而言,弹性件138例如是配置于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的顶面上,而弹性件138的左端例如是连接于第一折板132的左侧缘,并且弹性件138的右端则例如是连接于第二折板134的右侧缘。因此,当第二折板134相对于第一折板132折叠时,弹性件138便会产生用以使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相对展开的一个弹性回复力。也就是说,当使用者不再折叠第二折板134与第一折板132时,弹性件138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便会自动地将第二折板134相对于第一折板132展开成图6所示的状态。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其它未表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的左端可以连接于第一折板的左侧缘,而弹性件的右端亦可以连接于第二折板的顶面。或者,弹性件的左端也能够连接于第一折板的顶面,而弹性件的右端则能够连接于第二折板的顶面或者是右侧缘。另外,当弹性件由塑料弹片、金属弹片、扭力弹簧以及其它可被压缩的弹性件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时,弹性件亦可配置于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的底面上。此时,弹性件的左端可连接于第一折板的左侧缘与底面其中之一,而弹性件的右端则可连接于第二折板的右侧缘与底面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若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亦即实质上未被压缩并且未被拉伸的状态下)的弹性回复力足以将第二折板与第一折板之间的夹角维持在特定角度,支撑件也能够不需要图6中所示的限位件。图7表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支撑件相对展开后的剖视图,而图8则表示出图7中的支撑件相对折叠后的剖视图。请参考图7与图8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分别连接于第一内表面112。而且,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可如图8所示分别朝向第一内表面112折叠,以便如图3所示收纳于第一盖板110与第二盖板120之间,并且也能够如图7所示分别远离于第一内表面112展开,以使第一折板132能够如图5所示经由第二折板134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112上。更详细而言,于此实施例中,以图7与图8所显示出的方位为基准而言,在第一折板132与第二折板134如图7所示分别远离于第一内表面112展开之后,第二折板134的左侧缘可经由扣合、磁吸、紧配、嵌合或者是摩擦的方式抵住第一折板132的底面与右侧缘其中之一,以使第一折板132可经由第二折板134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112。另外,在其它未表的实施例中,支撑件更可具有连接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折板之间的一个弹性件,其例如是由松紧带、橡皮筋、塑料弹片、金属弹片、扭力弹簧以及螺旋弹簧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其中,仅能经由被拉伸而提供弹性回复力的松紧带与橡皮筋可用来连接第一折板的顶面与第一内表面,而螺旋弹簧则较适合用来连接第一折板的底面与第一内表面。相较之下,可经由被拉伸与被压缩而提供弹性回复力塑料弹片、金属弹片与扭力弹簧以及螺旋弹簧不但能够用来连接第一折板的顶面与第一内表面,也能够用来连接第一折板的底面与第一内表面。如此一来,当第一折板如图8所示朝向第一内表面折叠时,弹性件便会产生用以使第一折板相对于第一内表面展开的一个弹性回复力。也就是说,当使用者不再折叠第一折板时,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便会自动地将第一折板相对于第一内表面展开成图7所示的状态。同样地,支撑件亦可具有连接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折板之间的一个弹性件,其结构、连接方式及用途与连接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一折板之间的弹性件相同,于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相对展开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并且相对展开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之后,使用者便能够直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承靠于第一折板上来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不但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护袋来保护可携式电子装置,还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保护袋内的支撑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定地站立于承载面上,而不需要另外携带或者是寻找适用的支撑元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另外,在弹性件的辅助之下,支撑件更可在使用者不再对其折叠的情况下自动展开,以便于使用者使用。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保护袋,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袋包括一第一盖板,具有一第一内表面;一第二盖板,连接于该第一盖板,并且具有一第二内表面,其中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适于相对折叠,以使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二内表面覆盖住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两侧;以及一支撑件,配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上,并且具有一第一折板以及一第二折板,其中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适于相对折叠,以收纳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并且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适于相对展开,以使该第一折板经由该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该第一内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具有连接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的一限位件,并且该限位件适于将该第二折板相对于该第一折板展开后的最大角度限制为小于180度,以使该第一折板斜立于该第一内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底面以及邻接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侧缘,该第二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二底面以及远离于该第一折板的一第二侧缘,该限位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一侧缘其中之一,并且该限位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二侧缘其中之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的长度小于该限位件的该第一端至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之间的一连接处的一第一距离以及该限位件的该第二端至该连接处的一第二距离的总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为绳子以及带子至少其中之一。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具有连接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的一弹性件,并且当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相对折叠时,该弹性件产生用以使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相对展开的一弹性回复力。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具有远离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顶面以及邻接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侧缘,该第二折板具有远离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二顶面以及远离于该第一折板的一第二侧缘,该弹性件配置于该支撑件远离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侧,该弹性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一侧缘其中之一,并且该弹性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二顶面与该第二侧缘其中之一。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底面以及邻接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侧缘,该第二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二底面以及远离于该第一折板的一第二侧缘,该弹性件配置于该支撑件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侧,该弹性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一侧缘其中之一,并且该弹性件的一第二端连接于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二侧缘其中之一。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松紧带、橡皮筋、塑料弹片、金属弹片以及扭力弹簧至少其中之一。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可折叠地连接于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二折板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折板适于朝向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一内表面之间折叠,并且适于随着该第一折板朝向该第一内表面折叠,以随着该第一折板收纳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折板适于随着该第一折板相对于该第一内表面展开,并且适于相对于该第一折板展开而随着该第一折板斜立于该第一内表面上。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板更具有配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上的一限位部,并且该第二折板远离于该第一折板的一侧缘适于在该第二折板相对于该第一折板展开之后抵住该限位部。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具有最大展开角度小于180度的一限位铰链,并且该第二折板经由该限位铰链可折叠地连接于该第一折板。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内表面,适于分别朝向该第一内表面折叠,以收纳于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之间,并且适于分别远离于该第一内表面展开,以使该第一折板经由该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该第一内表面上。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底面、邻接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一侧缘以及相对于该第一侧缘的一第三侧缘,该第二折板具有朝向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二底面、邻接于该第一内表面的一第二侧缘以及相对于该第二侧缘的一第四侧缘,并且当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分别远离于该第一内表面展开时,该第四侧缘抵住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三侧缘其中之一,以使该第一折板经由该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该第一内表面上。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四侧缘经由扣合、磁吸、紧配、嵌合或者是摩擦的方式抵住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三侧缘其中之一。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具有连接于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一折板之间以及该第一内表面与该第二折板之间至少其中之一的至少一弹性件,并且当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相对折叠时,该弹性件产生用以使该第一折板与该第二折板相对展开的一弹性回复力。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松紧带、橡皮筋、塑料弹片、金属弹片、扭力弹簧以及螺旋弹簧至少其中之一。2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护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板更具有形成于该第一内表面上,并且适于收纳该支撑件的一凹陷。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一个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袋,其包括一个第一盖板、连接于第一盖板的一个第二盖板以及一个支撑件。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可相对折叠,以覆盖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对两侧。支撑件配置于第一盖板的第一内表面上,并且具有一个第一折板以及一个第二折板。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可相对折叠,以收纳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并且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亦可相对展开,以使第一折板经由第二折板的支撑而斜立于第一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护袋不但能够来保护可携式电子装置,还能够随时随地利用保护袋内的支撑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定地站立于承载面上,而不需要另外携带或者是寻找适用的支撑元件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552560SQ20122013004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发明者许福义申请人:许福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