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7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的外底,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
背景技术
鞋是人类步行或劳作时保护脚和便于使脚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的用具,鞋底是鞋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承担着人体及负重的全部载荷,通常的鞋底包括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外底和设于外底之上的中底。为了在鞋的穿着者步行或劳作时对脚实行完善的保护和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外底需要将脚与地面接触时承受的载荷尽可能分散到脚底的全部表面,以减小脚底承受的最大压力,并且需要尽可能地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这就需要外底的结构具有将外底承受的不均匀的载荷均匀后传给中底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但是目前的外底无法将脚与地面接触时承受的载荷尽可能分散到脚底的全部表面,更无法缓冲脚底受到的振动和冲击以防 止人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缓冲脚底受到的振动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外底为下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板状结构,外底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下层为底片,双层结构的上层为上层片,外底的其余部分为单层结构并与上层片连体设置,底片与上层片固定连接,底片的下表面与单层结构的上层片的下表面平齐,上层片内设置柱状的空腔,空腔的断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或矩形,空腔的轴线与地面平行,上层片内设置I个或多个空腔,多个空腔从上层片的后部向前部间隔平行或不平行设置,每个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与上层片的外部贯通,空腔内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柱状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的数量与空腔的数量相同,减振元件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分别与空腔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相适应。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上层片设置2个减振元件,2个减振元件交叉叠放设置,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在交叉部位相对的2个表面,分别设置减振元件凹槽,每个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和与其交叉相对的减振元件的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2个减振元件的减振元件凹槽相互嵌合固定连接,交叉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的交角为45度至135度。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2个减振元件凹槽的深度相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的高度为I个减振元件高度的I倍至I. 5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减振元件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或空心的柱状密闭筒结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底片、空腔和减振元件位于外底的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空腔的椭圆形断面形状的长轴或矩形断面形状的长边与地面平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位于脚跟部位的减振元件的下表面至少设置I个脚跟凸台,脚跟凸台突出上层片的下表面,底片与脚跟凸台相对应的部位设置脚跟凸台空腔,脚跟凸台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与脚跟凸台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脚跟凸台与脚跟凸台空腔嵌入固定连接。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I个空腔设置多个减振元件,多个减振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分别相同并分别与空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多个减振元件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外底为下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板状结构,外底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下层为底片,双层结构的上层为上层片,外底的其余部分为单层结构并与上层片连体设置,底片与上层片固定连接,底片的下表面与单层结构的上层片的下表面平齐,上层片内设置柱状的空腔,空腔的断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或矩形,空腔的轴线与地面平行,上层片内设置I个或多个空腔,多个空腔从上层片的后部向前部间隔平行或不平行设置,每个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与上层片的外部贯通,空腔内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柱状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的数量与空腔的数量相同,减振元件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分别与空腔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相适应。上层片内在外底承受振动和冲击最大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镶嵌设置减振元件,可以有效地吸收外底承受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减轻脚部承受的载荷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减振元件镶嵌设置在上层片内,可以在不改变外底外部形状的前提下增加减振效果,可以保证鞋的穿着舒适性。一个外底设置一个或多个减振元件,可以根据承受的振动和冲击载荷,设置不同数量的减振元件,以保证减振效果。每个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与上层片的外部贯通,可以使减振元件的端头外露,方便制造工作,通过上层片侧边外周和减振元件端头的色彩设置,增加外底的美观效果。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上层片设置2个减振元件,2个减振元件交叉叠放设置,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在交叉部位相对的2个表面,分别设置减振元件凹槽,每个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和与其交叉相对的减振元件的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2个减振元件的减振元件凹槽相互嵌合固定连接,可以大幅度提高相互嵌合的2个减振元件的结构稳定性,在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时,可以具备更好的减震性能。2个减振元件分别设置减振元件凹槽,在减振元件凹槽处相互嵌合固定连接,可以减小交叉叠放的2个减振元件的厚度,以适应外底的厚度,并进一步提高2个减振元件的结构稳定性。交叉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的交角为45度至135度,可以根据外底的结构和宽度,选择2个减振元件的不同交角,使外底具有最好的减振性能。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可以使设置减振元件的部位具有均匀一致的弹性和软硬度,提高减振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2个减振元件凹槽的深度相同,可以使2个减振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力学特性,提高2个减振元件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减振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的高度为I个减振元件高度的I倍至I. 5倍,可以限制交叉叠放的2个减振元件的厚度,以适应外底的厚度,并进一步提高2个减振元件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减振元件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或空心的柱状密闭筒结构,当减振兀件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时,具有最好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承受:最大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当减振元件为空心的柱状密闭筒结构时,具有最好的弹性及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可以对脚部提供最完善的保护,并提高穿着舒适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底片、空腔和减振元件位于外底的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和/或前脚掌部位,可以根据外底的后跟部 位及后脚掌部位以及前脚掌部位承受振动和冲击的情况,选择外底的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底片、空腔和减振元件,以在最需要的部位设置减振元件,以实现最好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效果。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空腔的椭圆形断面形状的长轴或矩形断面形状的长边与地面平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交叉叠放的2个减振元件的厚度,以适应外底的厚度,并进一步提闻2个减振兀件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位于脚跟部位的减振元件的下表面至少设置I个脚跟凸台,脚跟凸台突出上层片的下表面,底片与脚跟凸台相对应的部位设置脚跟凸台空腔,脚跟凸台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与脚跟凸台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脚跟凸台与脚跟凸台空腔嵌入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增加设置与底片嵌入固定连接的脚跟凸台,进一步提高减振元件的固定效果,提高减振元件的结构稳定性。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I个空腔设置多个减振元件,多个减振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分别相同并分别与空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可以在减振元件出现老化、破损、脏污等情况时换用同规格的其它减振元件,保证鞋的正常穿着。多个减振元件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当多个减振元件的材料相同时,更换同规格的其它减振元件,可以使鞋保持原来的性能和外观不变;当多个减振元件的材料不相同或填充的染色材料不相同时,多个减振元件就可以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不同的颜色,换用不同的减振元件,可以使外底具有不同的减震性能和不同的外观效果,扩展了外底的功能和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可以缓冲脚底受到的振动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效果显著。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I个减振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I个减振元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的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的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嵌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左侧结构示意图。[003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有脚跟凸台的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有脚跟凸台的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I-外底,2-底片,3-上层片,4-减振元件,5-减振元件凹槽,6_脚跟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外底为下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板状结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外底I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下层为底片2,双层结构的上层为上层片3,外底I的其余部分为单层结构并与上层片3连体设置,底片2与上层片3固定连接,底片2的下表面与单层结构的上层片3的下表面平齐,上层片3内设置柱状的空腔,空腔的断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或矩形,空腔的轴线与地面平行,上层片3内设置I个或多个空腔,多个空腔从上层片3的后部向前部间隔平行或不平行设置,每个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上层片3的宽度方向与上层片3的外部贯通,空腔内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柱状的减振元件4,减振元件4的数量与空腔的数量相同,减振元件4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分别与空腔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相适应。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上层片3设置2个减振元件4,2个减振元件4交叉叠放设置,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4在交叉部位相对的2个表面,分别设置减振元件凹槽5,每个减振元件凹槽5的形状和尺寸和与其交叉相对的减振元件4的减振元件凹槽5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2个减振元件4的减振元件凹槽5相互嵌合固定连接,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4的分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4嵌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4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设置交叉的2个减振元件4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交叉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4的交角通常为45度至135度。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通常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4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通常2个减振元件凹槽5的深度相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4的高度推荐为I个减振元件4高度的I倍至I. 5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减振元件4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或空心的柱状密闭筒结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底片2、空腔和减振元件4位于外底I的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空腔的椭圆形断面形状的长轴或矩形断面形状的长边与地面平行。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位于脚跟部位的减振元件4的下表面至少设置I个脚跟凸台6,脚跟凸台6突出上层片3的下表面,底片2与脚跟凸台6相对应的部位设置脚跟凸台空腔,脚跟凸台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与脚跟凸台6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脚跟凸台6与脚跟凸台空腔嵌入固定连接。脚跟凸台6还可以贯穿底片2,这时脚跟凸台6的下表面与底片2的下表面平齐,如图8和图9所示。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I个空腔可以设置多个减振元件4,多个减振元件4的形状和尺寸分别相同并分别与空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多个减振元件4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相同。底片2的材料是橡胶或聚氨酯弹性体,上层片3的材料是聚氨酯弹性体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减振元件4的材料是聚氨酯弹性体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橡胶、
聚氨酯弹性体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以使用不同的牌号、不同的配方或填充不同的染色材料,以获得不同的材料力学特性和外观效果,以便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获得不同减振效果和外观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式,经过变换、代换或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外底为下表面与地面接触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底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设置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的下层为底片,所述双层结构的上层为上层片,所述外底的其余部分为单层结构并与所述上层片连体设置,所述底片与所述上层片固定连接,所述底片的下表面与所述单层结构的上层片的下表面平齐,所述上层片内设置柱状的空腔,所述空腔的断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或矩形,所述空腔的轴线与地面平行,所述上层片内设置I个或多个所述空腔,所述多个空腔从所述上层片的后部向前部间隔平行或不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所述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上层片的外部贯通,所述空腔内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柱状的减振元件,所述减振元件的数量与所述空腔的数量相同,所述减振元件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分别与所述空腔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片设置2个所述减振元件,2个所述减振元件交叉叠放设置,所述交叉叠放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在交叉部位相对的2个表面,分别设置减振元件凹槽,每个所述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和与其交叉相对的减振元件的所述减振元件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2个减振元件的减振元件凹槽相互嵌合固定连接,所述交叉设置的2个减振元件的交角为45度至13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交叉叠放设置的所述2个减振元件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减振元件凹槽的深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交叉叠放设置的所述2个减振元件的高度为I个减振元件高度的I倍至I. 5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为实心的柱状结构或空心的柱状密闭筒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所述空腔和所述减振元件位于外底的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和/或前脚掌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椭圆形断面形状的长轴或矩形断面形状的长边与地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位于脚跟部位的所述减振元件的下表面至少设置I个脚跟凸台,所述脚跟凸台突出上层片的下表面,所述底片与所述脚跟凸台相对应的部位设置脚跟凸台空腔,所述脚跟凸台空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脚跟凸台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脚跟凸台与所述脚跟凸台空腔嵌入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空腔设置多个减振元件,所述多个减振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分别相同并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多个减振元件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
专利摘要设置减振元件的外底,外底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下层为底片,双层结构的上层为上层片,上层片内设置柱状的空腔,上层片内设置1个或多个空腔,每个空腔的至少一端分别沿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与上层片的外部贯通,空腔内分别嵌入固定设置柱状的减振元件,减振元件的数量与空腔的数量相同,减振元件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分别与空腔的断面形状、尺寸和长度相适应。上层片内在外底承受振动和冲击最大的后跟部位或后跟部位及后脚掌部位镶嵌设置减振元件,可以有效地吸收外底承受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减轻脚部承受的载荷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653294SQ20122014151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郑荣大, 黄雪琼, 郑艺文, 余常彬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