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舒适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7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振舒适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鞋底,特别涉及ー种减振舒适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是人类步行或劳作时保护脚和便于使脚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的用具,鞋底是鞋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承担着人体及负重的全部载荷。为了在鞋的穿着者步行或劳作时对脚实行完善的保护和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鞋底需要将脚与地面接触时承受的载荷尽可能分散到脚底的全部表面,以减小脚底承受的最大压力,并且需要尽可能地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这就需要鞋底的结构具有将承受的不均匀的载荷均匀后传给穿着者脚掌的功能,并且可以有效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但是目前的鞋底无法将脚与地面接触时承受的载荷分散到脚底的全部表面,更无法缓冲脚底受到的振动和冲击以防止人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缓冲脚底受到的振动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振舒适的鞋底,在有效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的同时,还可以对脚底进行按摩,所采用的技术方
案是减振舒适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固定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设置为ニ层,包括上面的上层中底和下面的下层中底,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叠放固定连接,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贯通上层中底厚度的通孔,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下层中底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凸台,凸台的数量和位置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下层中底的凸台与上层中底的通孔分别嵌合连接,凸台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上表面平齐,大底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突出大底下表面的底花,底花的数量和位置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沿上层中底的表面均匀设置。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沿上层中底的表面不均匀设置,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通孔的设置密度较小。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的直径相同。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的直径不相同,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通孔的直径较小。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或矩形,三角形或矩形断面形状的尖角处设置圆弧倒角,下层中底的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减振舒适的鞋底,通孔的轴线和凸台的轴线垂直于地面。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的下表面设置的底花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轴线垂直于大底的下表面,底花平行于大底下表面的断面的形状为辐射状分布的连体三叉形状。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下表面的边缘设置底花;大底的下表面设置标识结构。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下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大底的材料为聚氨酷弾性体或橡胶。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舒适的鞋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减振舒适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固定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设置 为ニ层,包括上面的上层中底和下面的下层中底,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叠放固定连接,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贯通上层中底厚度的通孔,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下层中底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凸台,凸台的数量和位置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下层中底的凸台与上层中底的通孔分别嵌合连接,凸台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上表面平齐,大底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突出大底下表面的底花,底花的数量和位置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的数量和位置相同。中底设置为ニ层,并在上层中底受冲击和载荷较大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通孔,在下层中底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凸台,通孔与凸台嵌合连接,凸台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上表面平齐,便于使用较硬的弾性材料制造上层中底,使用较软的弾性材料制造下层中底,步行过程中穿着者的脚掌每当踩在上层中底的表面时,较软的凸台上表面塌陷较多,较硬的上层中底上表面塌陷较少,使上层中底的上表面周期性地交替呈现平整表面和轻微凹凸不平表面两种状态,结合穿着者脚掌的周期性交替着地,可以实现对穿着者脚掌的按摩,刺激人体脚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行走时的疲劳。大底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底花,步行过程中底花着地受压上凸变形牵拉大底并挤压下层中底及凸台,弾性材料制成的大底的牵拉变形和下层中底及凸台的挤压变形,将吸收底花着地承受的大部分冲击载荷,有效地实现减振功能。下层中底及凸台的挤压变形,还有效地阻断了底花着地受压上凸变形向穿着者脚掌的传递,防止穿着者脚掌受挤压,避免了人体损伤的危险。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沿上层中底的表面均匀设置,可以使上层中底受カ较大的部位具有均匀的弹性和支承力,适于行走中冲击和负荷不大的步行者穿着。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沿上层中底的表面不均匀设置,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通孔的设置密度较小,可以使上层中底受カ较大的部位具有较大的支承力和硬度,适于行走中冲击和负荷较大的步行者穿着。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的直径相同,可以使上层中底受カ较大的部位具有均匀的弹性和支承力,适于行走中冲击和负荷不大的步行者穿着。[0019]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的直径不相同,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通孔的直径较小,可以使上层中底受カ较大的部位具有较大的支承力和硬度,适于行走中冲击和负荷较大的步行者穿着。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或矩形,三角形或矩形断面形状的尖角处设置圆弧倒角,下层中底的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多种断面形状的通孔和嵌合其中的凸台,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按摩效果,圆弧倒角可以提高通孔和凸台的強度和耐久性,并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三角形和矩形的断面形状在踩踏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微小的扭转,进一歩改善按摩效果。减振舒适的鞋底,通孔的轴线和凸台的轴线垂直于地面,可以使鞋底在受冲击和 载荷最大的方向具有最好的刚度、強度和弾性。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的下表面设置的底花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轴线垂直于大底的下表面,底花平行于大底下表面的断面的形状为辐射状分布的连体三叉形状,可以使底花具有良好的刚度、強度和防滑性能。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下表面的边缘设置底花,可以提高鞋底的防滑力和与地面的附着力,改善鞋底接地面的平整性。大底的下表面设置标识结构,可以标示商标、注意事项、产品说明或警示用语,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下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大底的材料为聚氨酷弾性体或橡胶,可以使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具有适宜的弾性,使大底具有足够的弹性、強度和耐久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可以有效地缓冲脚底受到的冲击,还可以同时对脚底进行按摩,效果显著。

图I是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的上层中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的下层中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的大底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I-鞋底,2-大底,3-上层中底,4_下层中底,5_通孔,6-凸台,7_底花,8_标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结构如图4所示,鞋底I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2和固定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设置为ニ层,包括上面的上层中底3和下面的下层中底4,上层中底3和下层中底4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上层中底3和下层中底4叠放固定连接。推荐上层中底3使用较硬的弾性材料制作,下层中底4使用较软的弾性材料制作。上层中底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上层中底3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分别设置ー个或多个贯通上层中底3厚度的通孔5,通孔5的断面形状为圆形。下层中底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层中底4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3的通孔5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凸台6,凸台6的数量和位置与上层中底3的通孔5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凸台6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3的通孔5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下层中底4的基体厚度推荐为2毫米。本实用新型减振舒适的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下层中底4的凸台6与上层中底3的通孔5分别嵌合连接,凸台6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3的上表面平齐。大底2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大底2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4的凸台6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突出大底2下表面的底花7,底花7的数量和位置与下层中底4的凸台6的数量和位置相同。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5,沿上层中底3的表面均匀设置。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5,沿上层中底3的表面不均匀设置,上层中底3承受载荷较大的部 位通孔5的设置密度较小。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5的直径相同。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通孔5的直径不相同,上层中底3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通孔5的直径较小。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通孔5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或矩形,三角形或矩形断面形状的尖角处设置圆弧倒角,下层中底4的凸台6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层中底3的通孔5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减振舒适的鞋底,通孔5的轴线和凸台6的轴线垂直于地面。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2的下表面设置的底花7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轴线垂直于大底2的下表面,底花7平行于大底2下表面的断面的形状为辐射状分布的连体三叉形状。减振舒适的鞋底,大底2下表面的边缘设置底花7 ;大底2的下表面设置标识结构8。减振舒适的鞋底,上层中底3的材料通常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弹性体,下层中底4的材料通常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大底2的材料通常为聚氨酯弾性体或橡胶。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舒适的鞋底,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式,经过变换、代换或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减振舒适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固定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其特征在于中底设置为ニ层,包括上面的上层中底和下面的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上层中底和下层中底叠放固定连接,所述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贯通所述上层中底厚度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所述下层中底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同,所述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下层中底的凸台与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分别嵌合连接,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层中底的上表面平齐,大底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层中底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突出大底下表面的底花,所述底花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下层中底的凸台的数量和位置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上层中底的表面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上层中底的表面不均匀设置,所述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所述通孔的设置密度较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设置的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不相同,所述上层中底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所述通孔的直径较小。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或矩形,所述三角形或矩形断面形状的尖角处设置圆弧倒角,所述下层中底的凸台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上层中底的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凸台的轴线垂直于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下表面设置的底花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大底的下表面,所述底花平行于大底下表面的断面的形状为辐射状分布的连体三叉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下表面的边缘设置底花;所述大底的下表面设置标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振舒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所述下层中底的材料为こ烯-醋酸こ烯共聚物或聚氨酯弾性体,所述大底的材料为聚氨酷弾性体或橡胶。
专利摘要减振舒适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固定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设置为上下二层,上层中底的脚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贯通上层中底厚度的通孔,下层中底的上表面与上层中底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凸台,下层中底的凸台与上层中底的通孔分别嵌合连接,大底的下表面与下层中底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突出大底下表面的底花。上层中底较硬,下层中底较软,步行过程中脚掌踩在上层中底的表面时,较软的凸台上表面塌陷较多,较硬的上层中底上表面塌陷较少,使上层中底的上表面交替呈现平整表面和轻微凹凸不平表面两种状态,可以实现对穿着者脚掌的按摩,减轻行走时的疲劳,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588501SQ20122014151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郑荣大, 黄雪琼, 郑艺文, 余常彬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