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属于电吹风降噪所用节能装置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电吹风普遍应用在家庭、美发美容等场合,但电吹风产生的噪音一直以来也都困扰着人们。市面上的电吹风都是从腔体的设计和选材方面来减少其噪音,但从减噪效果和性价比上考虑,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消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达到成本和效果上均衡,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较好消声效果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降噪节能装置,包括有外层、内层,外层是无孔的消声金属板,内层是设有若干通孔的消声金属板,外层与内层平行设置,两平行消声金属板之间形成共振腔体。上述内层所设的若干通孔的孔距为b,孔径为d,内层的板厚为t,外层与内层之间的间距为D,共振频率&与消声频带f\-f2之间的关系为&=况/%)1/2。上述外层及内层的形状与电吹风外壳的形状相对应,外层及内层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或外层及内层直接为电吹风的外壳。上述外层与内层组合成圆台形,外层及内层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当入射声波的噪声频带为I 5. 5kHz ;共振频率& = 3114. 5Hz时,上述孔距b=2. 57mm ;空腔深度 D=L 19cm ;板厚 t = O. 20mm ;孔径 d = O. 50mm。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电吹风外壳加上消声装置结构,消声装置内部结构分内外两层,内层是有大量孔径为丝米级的消声金属板,外层是无孔的消声金属板,两平行消声板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固有频率的共振腔体。腔体中的空气具有弹性,相当于弹簧,孔径中的空气柱就像活塞一样往复运动,由于颈壁对空气的阻尼作用,使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本实用新型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共振腔体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即会产生共振现象,此时孔径中的空气柱在小孔的孔径壁上的运动幅度最大,声能在此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消声降噪的效果。对HP905型电吹风,在其频率带I. O 5. 5kHz中,消声的幅度在20 25dB左右。本实用新型在成本和效果上均衡,使其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具有相同的消声效果,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
图I为在电吹风上装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声器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图4为本实用新型做出圆台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降噪节能装置,包括有外层I、内层2,外层I是无孔的消声金属板,内层2是设有若干通孔21的消声金属板,外层I与内层2平行设置,两平行消声金属板之间形成共振腔体。上述内层2所设的若干通孔21的孔距为b,孔径为d,内层2的板厚为t,外层I与内层2之间的间距为D,共振频率A与消声频带f\-f2之间的关系为&=况/%)1/2。本实用新型的消声频率范围为500 6000Hz,即入射声波的噪声频带范围为500 6000Hz,间距D=O. 5 I. 5cm,孔距 b=l 3. 5mm,孔径 d=0. 15 O. 5mm,内层(2)的板厚 t=0. 20 O. 7mm。本实施例中,当入射声波的噪声频带为I 5. 5kHz ;共振频率& = 3114. 5Hz时,上述孔距b=2. 5761mm ;空腔深度 D=L 19cm ;板厚 t = O. 20mm ;孔径 d=0. 5mm。上述外层I及内层2的形状与电吹风外壳的形状相对应,外层I及内层2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或外层I及内层2直接为电吹风的外壳。上述外层I与内层2组合成圆台形,外层I及内层2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本实用新型可制成与电吹风外壳形状相似的结构,直接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两消声板形成具有一定固有频率的共振腔体,当电吹风入射的噪声声波与共振腔体的固有频率贴近一致时,由于共振缘故,此时内层2所设的通孔21与外层I间形成的弹性空气柱犹如活塞一样在内层2所设的通孔21处来回做最剧烈的往复运动,使得通孔21上的颈壁对空气柱起到最大的阻尼作用,从而最大限度上将声能转化成热能,不仅合理利用了能源,也有效降低了电吹风的噪声,具节能环保及消声降噪的双重效果。对HP905型电吹风,在其频率带I. O 5. 5kHz中,消声的幅度在20 25dB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层(I)、内层(2),外层(I)是无孔的消声金属板,内层(2)是设有若干通孔(21)的消声金属板,外层(I)与内层(2)平行设置,两平行消声金属板之间形成共振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层(2)所设的若干通孔(21)的孔距为&孔径为^内层(2 )的板厚为 ,外层(I)与内层(2 )之间的间距为久所述共振腔体的共振频率A与消声频带Λ—A之间的关系为LMfVf2)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层(I)及内层(2)的形状与电吹风外壳的形状相对应,外层(I)及内层(2)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或外层(I)及内层(2)直接为电吹风的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层(I)与内层(2)组合成圆台形,外层(I)及内层(2)套装在电吹风的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入射声波的噪声频带为I 5. 5 kHz ;共振频率/q=3114. 5Hz时,上述孔距6 = 2. 57mm ;空腔深度D =1. 19cm ;板厚 t =O. 20mm ;孔径£/ = O. 50 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电吹风的降噪节能装置。包括外层(1)、内层(2)。外层(1)是无孔的消声金属板,内层(2)是设有若干通孔(21)的消声金属板,外层(1)与内层(2)平行设置,两平行消声金属板之间形成共振腔体。腔体中的空气具有弹性,相当于弹簧,孔径中的空气柱就像活塞一样往复运动,由于颈壁对空气的阻尼作用,使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本实用新型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共振腔体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即会产生共振现象,此时孔径中的空气柱在小孔的孔径壁上的运动幅度最大,声能在此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消声降噪与节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具有相同的消声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文档编号A45D20/12GK202774788SQ2012202494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朱道云, 宋瑞杰, 胡峰, 黎志鹏, 钟业烁, 李秋, 蓝天霖, 郑泽龙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