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便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682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鲜便当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保鲜,保温且可加热便携的便餐饭盒,属于小型智能化家电领域。
背景技术
受工作环境影响,有的需要自带饮食;另外,从饮食安全角度考虑,自带饮食是首选。早期大量应用的饭盒不保温,需要外部热源加热;现虽有自行加热的饭盒,但均为市电加热,既不安全,又受电源插座数量限制,不可群体或远离市电应用,况且电热体为电阻丝,加热不均匀,易产生烧焦点。自带饮食的另一点不足是存放时间不可过长,否则食物易变质。虽然有的通过降温(即所谓的致冷),来保存食物,但受技术限制不能制成便当盒,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物变质问题。发明内容针对现有的技术缺欠,充分利用空气保温;根据空气是造成食物变质的根本原因,温度是外部原因的机理,采用食物免接触空气的“无空气保鲜”及“自愈密封”技术达到食物保鲜目的;使用自备蓄电池供电或汽车蓄电池供电,带动电热膜加热,实现应用便当。实施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鲜便当盒,包括饭盒、菜盒、盒盖、气阀、餐具盒、电热膜、电控板、蓄电池、密封件及上外壳下外壳,饭盒置于电热膜之上,菜盒置于饭盒之内,电控板及蓄电池置于饭盒侧方,外包类似于手提电脑的外壳,分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外壳与饭盒之间有相应的空隙,利用空气保温,且外壳与饭盒之间接触处有密封件,阻止空隙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传导。饭盒与饭盒盖之间采用自愈密封,当将热的饭菜装入饭盒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封件自行膨胀,严密封住饭盒与饭盒盖接触部位,阻止外界空气进入。保鲜便当盒通过气阀由抽空器吸除盒内空气,其气阀既有抽气的逆止作用又有无空气的显示作用,当盒内空气少到保鲜程度,则气阀上的球面凹下。保鲜便当盒采用电热膜加热,并配单向传热保温板,热效率高于99%以上,且饭盒受热面加热均匀,无热焦点。饭盒厚度不大于30毫米,而长度和宽度较大,便于大面积加热盒内饭菜和减少饭菜热阻,利于饭菜的温度均匀一致,并且便于携带。保鲜便当盒采用逻辑控制及数显电路,按要求自行设定开饭时间,智能控制加温温度。保鲜便当盒采用自备蓄电池或汽车蓄电池供电,既安全又便于远离电源地带和群体应用。保鲜便当盒电气部分均有密封,防止水份侵入电控线路。在饭盒与饭盒之间加以空心密封条,内充空气,且端口封严,保证内充空气不外泄;饭盒盖上装有气阀;饭盒与饭盒盖之间配有铰链和锁扣,盒盖绕铰链开合,锁扣用于锁住盒盖与饭盒。锁扣分两种,一种是内卡锁,一种外卡锁,分别用于内排气和外注气。内排气时,密封条内空气膨胀力加大,使饭盒与盒盖之间的接触更加严密,同时由于大气压力压于盒盖,使饭盒和盒盖与密封条之间密封压力加大,故而形成自愈密封。此时锁扣几乎不承压锁紧拉力,故而用承受压力较小的内卡锁,以减小外型尺寸。外注气时盒盖承受张开力,锁扣承受拉力较大,故宜用外卡锁。为了食物免接触空气,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外注气法,向饭盒内注入抗氧化且无毒的保鲜气体,比如C02,以排除饭盒内的空气;二是内排气法,将饭盒内的空气抽除。两种方法均需空气单向流动,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逆止空气流动,其安装方法分倒置和正置两种,倒置用于外注气,保证保鲜气体可注入而不可排出,但盒内的空气则由于注入气体压力迫使密封圈瞬间收缩,密封瞬间失效而排出;气阀正置用于内排气,保证盒内气体可被抽出,而盒外气体不可进入。气阀的另一作用是显示盒内气压,当盒内气体被排除后,正置的气阀顶部球形面凹下,其凹下的程度由盒气压决定。外壳不但用于包容,而且用于保温。外壳与饭盒之间留有一定保温空间,且外壳可开启部位和与饭盒接触部位均有密封,防止外部空气与保温空间中空气进行热传递,同时具有防止水或其他液体侵入壳体内的作用。加热用的电热膜,采用先进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并配有单向传热保温板,加热饭盒底部,热量分布均匀,不会形成烧焦点。适当的厚度(不大于30毫米),较大的底面,使饭盒内的食物温度上下基本一致,综合起来热效率高达99%以上,既节能又环保。采用逻辑控制电路(FPGA),设定开饭时间后,自行进行加热,并自动控制恒温温度,实现智能化,数字化。采用先进的特制锂电池供电,充电一次,连续使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充电次数不下于1000次。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轴测图;图2是饭盒菜盒及餐具盒的布置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左视剖视图;图5是饭盒与饭盒盖接口图;图6是电控板与外壳配合图;图7是气阀剖视图;图8是气阀倒置图;图9是气阀正置图;图10是铰链;图11是外卡锁图;图12是内卡锁图。图中的标号名称如下:1:盖外壳;2:餐具盒;3:饭盒与饭盒盖密封圈,简称密封圈I ;4:饭盒与外壳密封圈,简称密封圈II ;5:饭盒盖;6:饭盒盖与外壳密封圈,简称密封圈III ;7:饭盒;8:菜盒;9气阀;10:盒外壳;11:电热膜保温板;12:电热膜;13:电热膜导线;14:电控板与外壳密封圈,简称密封圈IV ; 15:电控板;16:充电电源插座;17:电控面板;18:铰链轴;19: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保鲜便当盒外形如同手提电脑,盖外壳I通过铰链置于盒外壳10之上,气阀9突出于盖外壳1,锁扣19突出于盒外壳10之长侧面,电控板15与充电电源插座16置于盒外壳10的小侧面;附图2是餐具盒2、饭盒7及菜盒8的布置图,餐具盒2置于饭盒7侧面,菜盒8置于饭盒7内部,菜盒8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如附图粗实线所示,置于中间,适应于内排气法;一种如双点划线所示,置于侧面,适应于外注气法。由附图3所示,餐具盒2下边为电控空间,内置PCB板和蓄电池;电热膜12紧贴饭盒7置于电热膜保温板11之上,电热膜保温板11置于盒外壳10内底面之上;气阀9置于盒盖5中部,并可以靠自身弹性在注气或排气时与盒盖之间形成空隙,然后闭合,图7是气阀剖面图,其上部的薄的半球面显示盒内气压,气压低时此半球面凹陷,完全凹陷便可结束排气;图8是气阀倒置图,适应于外注气,图9是气阀正置图,适应于内排气。饭盒7上沿的内缘与盒外壳10上沿的外缘结合,二者之间内置密封圈4 ;饭盒7的上沿外缘与盒盖5的凹槽之间装有密封圈I 3,此密封圈内封有空气,其气压随外部气压的减小而增加,产生自愈密封效果。图5是盖外壳1、密封圈I 3、密封圈II 4、饭盒盖5、饭盒7、盒外壳10之间的配合关系(接口)图。盖外壳I与饭盒盖5之间压有密封圈III 6,阻止外部水分等进入盖外壳I与饭盒盖5之间。电控板15与盒外壳10之间通过子母口连接,二者之间镶有密封圈IV 14,图6是电控板15,盒外壳10,密封圈IV 14之间配合关系图,电控板15装有充电电源插座16及电控石板17。盖外壳I与盒外壳10之间关闭后通过锁扣19锁紧,有两种锁紧方式,一种是外卡锁锁紧,如图11,适应于外注气法;另一种是内卡锁锁紧,如图12,适应于内排气法。打开锁扣19,盖外壳I与盒外壳10之间绕铰链轴开启或关闭,图4是其原理不意图。本发明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热效率高,不用市电供电,保鲜效果好,实为密集人群及野外作业人员的必备佳品。
权利要求1.一种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饭盒、菜盒、盒盖、气阀、餐具盒、电热膜、电控板、蓄电池、密封件及上外壳下外壳,饭盒置于电热膜之上,菜盒置于饭盒之内,电控板及蓄电池置于饭盒侧方,外包类似于手提电脑的外壳,分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外壳与饭盒之间有相应的空隙,利用空气保温,且外壳与饭盒之间接触处有密封件,阻止空隙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饭盒与饭盒盖之间采用自愈密封,当将热的饭菜装入饭盒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封件自行膨胀,严密封住饭盒与饭盒盖接触部位,阻止外界空气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通过气阀由抽空器吸除盒内空气,其气阀既有抽气的逆止作用又有无空气的显示作用,当盒内空气少到保鲜程度,则气阀上的球面凹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采用电热膜加热,并配单向传热保温板,热效率高于99%以上,且饭盒受热面加热均匀,无热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饭盒厚度不大于30毫米,而长度和宽度较大,便于大面积加热盒内饭菜和减少饭菜热阻,利于饭菜的温度均匀一致,并且便于携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采用逻辑控制及数显电路,按要求自行设定开饭时间,智能控制加温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采用自备蓄电池或汽车蓄电池供电,既安全又便于远离电源地带和群体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便当盒,其特征在于:电气部分均有密封,防止水份侵入电控线路。
专利摘要保鲜便当盒是一种既可保鲜、保温、又可加温的方便应用的小型餐具。它似如小型手提电脑,由上下外壳、饭盒、菜盒、盒盖、餐具盒、电热膜及电控线路等组成;饭盒置于电热膜之上,电控线路置于饭盒侧方;饭盒为不锈钢材料,外壳为无毒塑料,二者之间有空隙保温;自备蓄电池供电,便于无电源地带应用,便于密集人群使用;加热效率高达99%以上,且无电击危险;饭盒与盒盖之间自愈密封,排除内部空气或注入保鲜气体,有效抑制细菌侵入及繁殖,实现真正的保鲜;采用逻辑控制及数显电路,智能控制并现实温度。
文档编号A45C11/20GK202919884SQ2012204499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蔡培明 申请人:蔡培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