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1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节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扣,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微调皮带松紧度的调节扣。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皮带调节扣都是上面设有钩钉的皮带调节扣,对应的皮带上穿有等间距的数个定位孔洞,在扎紧或松开时将钩钉插入或退出皮带上的孔洞,以调整皮带的松紧度。然而由于皮带上穿设有孔洞,其调整上皆有一段距离并非是微量调节,因此使用者在相邻两个孔洞上调节,导致皮带调节的要么过长,要么过短,无法达到适合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扣,包括调节扣本体、连接座、锁紧件、轴杆和弹性组件。调节扣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顶部设有凸台。连接座设有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凹槽。锁紧件设于连接座上。轴杆设有轴槽。弹性组件设有插头和插脚。弹性组件的插脚插入在轴杆的轴槽中,插头插入在连接座的凹槽中,轴杆穿过第一穿孔、连接座的通孔和第二穿孔,凸台插入在轴槽中,轴杆将调节扣本体和连接座嵌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有弹性组件的轴杆和锁紧件,可以实现微量调节皮带的松紧度,也可以微量调节背包带的松紧度,从而达到适合的舒适度,且零部件少,装配及使用非常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件与连接座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连接座上设有凹部,锁紧件设于凹部内的轴杆上与轴杆活动连接。由此,锁紧件可以与连接座同步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件是滑齿,滑齿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可以呈尖状,滑齿包括朝带体插入调节扣方向倾斜的导引面和垂直于连接座上表面的垂直面。由此,导引面可以方便带体的引入,垂直面对引入后的带体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面可以是平面导引面,也可以是圆弧导引面。由此,可以方便地导入带体至调节扣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件是轴柱,轴柱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可以是边缘平滑的拱形。由此,轴柱可以通过挤压带体从而达到固定带体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件是齿轮柱,齿轮柱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可以是边缘呈齿轮状的拱形,拱形边缘可以是齿轮形状。由此,齿轮柱可以通过挤压带体从而达到固定带体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杆的尾端可以设有轴帽,也可以设有翻边。由此,轴帽或翻边可以对轴杆进行固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节扣E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扣F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调节扣G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图3和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调节扣E、F、G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调节扣包括调节扣本体1、连接座2、锁紧件、轴杆6和弹性组件7。此外,还可包括轴帽8。调节扣本体I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二穿孔1-2顶部设有凸台1-2-1,用于固定轴杆6。连接座2上设有与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对应的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凹槽2-2。本实施例中,锁紧件是滑齿3,滑齿3与连接座2 —体成型。滑齿3垂直于通孔2_1轴线的截面呈尖状,滑齿3包括朝带体插入调节扣方向倾斜的导引面3-1和垂直于连接座2上表面的垂直面3-2。本实施例中,导引面3-1是圆弧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面3-1也可以是平面。轴杆6设有轴槽6_1。弹性组件7设有插头7-1和插脚7-2。弹性组件7的插脚7-2插入在轴杆6的轴槽6_1中,插头7_1插入在连接座2的凹槽2-2中,轴杆6穿过第一穿孔1-1、连接座2的通孔2-1和第二穿孔1-2,凸台1_2_1插入在轴槽6-1中,轴杆6将调节扣本体I和连接座2嵌固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轴杆6的一端固定有轴帽8,防止轴杆6脱出。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调节扣使用在皮带上,对皮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扣也可以使用在背包带上,对背包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如图6所示,皮带9设有多个连续的卡槽9-1。皮带9沿A方向导入调节扣中,由于滑齿3的导引面3-1是圆弧面,连接座2自动沿C方向转动,皮带松紧合适后,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滑齿3的垂直面3-2啮合在皮带9的卡槽9-1中,使皮带不发生移动,从而固定住皮带9。需要调松或者导出皮带9时,将连接座2沿C方向转动,即滑齿3与皮带9的卡槽9-1分离,沿B方向导出或者调松,皮带9的位置调整合适后,松开连接座2,则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从而固定皮带9。需要调紧皮带9时,直接将皮带9沿A方向导入,松紧位置合适后,滑齿3的垂直面3-2啮合在皮带9的卡槽9-1中,使皮带不发生移动。实施例二 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意性地显示了图7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7、图8所示,调节扣包括调节扣本体1、连接座2、锁紧件、轴杆6和弹性组件7。此外,还可包括轴帽8。调节扣本体I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二穿孔1-2顶部设有凸台1-2-1,用于固定轴杆6。连接座2上设有与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对应的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凹槽2-2。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上设有凹部2-3,锁紧件是轴柱4,轴柱4设于凹部2-3内的轴杆6上,与轴杆6活动连接。轴柱4垂直于通孔2-1轴线的截面呈拱形,拱形边缘平滑。轴柱4可以采用弹性胶。轴杆6设有轴槽6_1。弹性组件7设有插头7-1和插脚7-2。弹性组件7的插脚7-2插入在轴杆6的轴槽6_1中,插头7_1插入在连接座2的凹槽2-2中,轴杆6穿过第一穿孔1-1、连接座2的通孔2-1和第二穿孔1-2,凸台1_2_1插入在轴槽6-1中,轴杆6将调节扣本体I和连接座2嵌固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轴杆6的一端固定有轴帽8,防止轴杆6脱出。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图7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调节扣使用在皮带上,对皮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扣也可以使用在背包带上,对背包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如图9所示,沿C方向转动连接座2,皮带9沿A方向导入到调节扣中,松紧合适后,松开连接座2,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轴柱4向上压紧皮带9的内表面,使皮带9不发生移动,从而固定住皮带9。需要调整松紧度或者导出皮带9时,将连接座2沿C方向转动,即轴柱4挤压皮带9的内表面的力度降低至轴柱4与皮带9的内表面分离,皮带9可以沿A方向导入调紧,沿B方向导出或者调松,皮带9的位置调整合适后,松开连接座2,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从而固定皮带9。实施例三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0所示的调节扣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0、图11所示,调节扣包括调节扣本体1、连接座2、锁紧件、轴杆6和弹性组件7。此外,还可包括轴帽8。调节扣本体I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二穿孔1-2顶部设有凸台1-2-1,用于固定轴杆6。。连接座2上设有与第一穿孔1-1和第二穿孔1-2对应的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凹槽2-2。本实施例中,锁紧件是齿轮柱5,齿轮柱5与连接座2 —体成型。齿轮柱5垂直于通孔2-1轴线的截面呈拱形,拱形边缘是齿轮形状。轴杆6设有轴槽6_1。弹性组件7设有插头7-1和插脚7-2。弹性组件7的插脚7-2插入在轴杆6的轴槽6_1中,插头7_1插入在连接座2的凹槽2-2中,轴杆6穿过第一穿孔1-1、连接座2的通孔2-1和第二穿孔1-2,凸台1_2_1插入在轴槽6-1中,轴杆6将调节扣本体I和连接座2嵌固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轴杆6的尾端设有翻边6-2,防止轴杆6脱出。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0所示的调节扣的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调节扣使用在皮带上,对皮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扣也可以使用在背包带上,对背包带的松紧度进行微量调节。如图12所示,沿C方向转动连接座2,皮带9沿A方向导入到调节扣中,松紧合适后,松开连接座2,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齿轮柱5向上压紧皮带9的内表面,使皮带9不发生移动,从而固定住皮带9。需要调整松紧度或者导出皮带9时,将连接座2沿C方向转动,即齿轮柱5挤压皮带9的内表面的力度降低至齿轮柱5与皮带9的内表面分离,皮带9可以沿A方向导入调紧,沿B方向导出或者调松,皮带9的位置调整合适后,松开连接座2,连接座2在弹性组件7的作用下自动沿D方向转动,从而固定皮带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调节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扣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顶部设有凸台, 连接座,设有与上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凹槽,锁紧件,设于连接座上,轴杆,设有轴槽,和弹性组件,设有插头和插脚,所述弹性组件的插脚插入在轴杆的轴槽中,插头插入在连接座的凹槽中,轴杆穿过第一穿孔、连接座的通孔和第二穿孔,凸台插入在轴槽中,轴杆将调节扣本体和连接座嵌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与连接座一体成型,或者连接座上设有凹部,锁紧件设于凹部内的轴杆上与轴杆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是滑齿,滑齿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呈尖状,滑齿包括朝带体插入调节扣方向倾斜的导引面和垂直于连接座上表面的垂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是平面导引面或者圆弧导引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是轴柱,轴柱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是边缘平滑的拱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锁紧件是齿轮柱,齿轮柱垂直于通孔轴线的截面是边缘呈齿轮状的拱形。
7.根据权利要求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调节扣,其特征在于,轴杆的尾端设有轴帽或者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调节扣。该调节扣包括调节扣本体、连接座、锁紧件、轴杆和弹性组件,调节扣本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顶部设有凸台,连接座设有与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凹槽,锁紧件设于连接座上,轴杆设有轴槽,弹性组件设有插头和插脚,弹性组件的插脚插入在轴杆的轴槽中,插头插入在连接座的凹槽中,轴杆穿过第一穿孔、连接座的通孔和第二穿孔,凸台插入在轴槽中,将调节扣本体和连接座嵌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有弹性组件的轴杆和锁紧件,可以实现微量调节皮带的松紧度,也可以微量调节背包带的松紧度,从而达到适合的舒适度,且零部件少,装配及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44B11/25GK202842548SQ2012205241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胡家县 申请人:胡家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