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08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行李箱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般行李箱由二个箱壳所组成,各箱壳的内面分别设置有一材质为诸如尼龙布的内衬,以遮蔽各箱壳的不平整内面以及遮蔽拉杆等构件,维持行李箱内部的美观。习用行李箱的内衬周缘通常都是利用车缝方式连接于箱壳的口缘部分,而内衬的底面则利用胶黏方式结合于箱壳内面,使内衬能够贴合于箱壳,避免内衬因无法固定而松浮皱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然而,箱壳的不平整内面容易使内衬无法稳固地贴合于箱壳,导致胶黏剂的用量必须增加,不当地造成制造场所的空气污染且严重危害制造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使内衬不需利用胶黏剂就能够稳固地结合于箱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箱壳,具有一口缘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口缘部的内面,所述内面一体形成有一内衬固定部;一内衬,设置于所述箱壳的内面,所述内衬具有一连接所述箱壳口缘部的周缘部,以及一衔接所述周缘部的底面;一结合构件,设于所述内衬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内衬底面固接于所述内衬固定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且具有一通孔的凸出,所述结合构件为一穿过所述通孔而连接于所述凸出的带体、勾件或扣环。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且具有一通孔的凸出,所述结合构件具有一设于所述内衬底面的环体,以及一两端分别勾卡于所述环体与所述通孔的勾件。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的勾状体,所述结合构件为一连接于所述勾状体的带体或为一勾卡于所述勾状体的环体或勾件。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内凹入的凹陷,所述凹陷具有一位于深处的大径段以及位于浅处的一小径段,所述结合构件为一凸块,所述凸块具有分别嵌入所述凹陷的大、小径段的大、小径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内衬能够稳固地结合于箱壳,避免内衬因无法固定而松浮皱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由于不需使用胶黏剂,因此可避免加工厂内的空气污染且能维护制造者的身体健康。

[0011]图1是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为的行李箱;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一示意图,显示该实施例的行李箱中,内衬的结合构件固接于内衬固定部的形态;图4至图7为示意图,分别显示不同形态的内衬固定部以及结合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一般行李箱是由二个箱壳所组成,然而,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箱壳来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为的行李箱10,主要包括有一箱壳20、一内衬30、以及一结合构件40。箱壳20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但不限于)射出成型的方式予以制成。箱壳20具有一口缘部21以及一连接口缘部21的内面23,并且,于本实施例中,内面23于其侧壁201与底壁203的交界处一体形成有一内衬固定部25,内衬固定部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一自内面23 —体朝外突伸的凸出231,凸出231具有一通孔233。内衬30在本实施例中可为(但不限于)尼龙材质的布料。内衬30具有一周缘部31以及分别衔接周缘部31的顶面33与底面35。组装时,内衬30铺设于箱壳20的内面23,且其周缘部31可通过(但不限于)车缝方式而固设于箱壳20的口缘部21。结合构件40设置于内衬底面35,用于将内衬30底面35固接于内衬固定部2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3所示,结合构件40为一带体50。结合时,带体50为穿过通孔233并利用例如打结方式而连接于凸出231,使内衬30能够固接于内衬固定部25。由此,由于内衬30可通过结合构件40固接于箱壳20的内衬固定部25,使内衬30能够稳固地结合于箱壳20,避免内衬因无法固定而松浮皱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且,通过前述的内衬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10不需使用或能减少使用胶黏剂,因此还具有能避免加工厂内的空气污染以及能维护制造者身体健康的附加优势。需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中,箱壳20仅具有一个内衬固定部25,且为形成于侧壁201与底壁203的交界处,而内衬30仅具有一个与内衬固定部25相对应的结合构件40,然而实际上,内衬固定部25与结合构件40的数量,以及内衬固定部25的设置位置并无特定限制,前述设置位置以及数量均可视实际需求而改变,只要能够稳固地将内衬30结合于箱壳20即可。接着,如图4至图7所示,实际应用时,箱壳20的内衬固定部25以及结合构件40的形态,并无特定限制,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当内衬固定部25为前述的具有通孔233的凸出231时,结合构件40可为一扣环60或具有类似功能的组件,或者是如图5所示为一设置于内衬底面35的环体70以及一诸如S型钩的勾件80,或者是仅为前述的勾件80。使内衬30结合于箱壳20时,扣环60的勾部61可先穿过通孔233,再将挡杆63推回定位,使扣环60连接于凸出231 ;或者是勾件80的两端可分别勾卡于环体70与通孔233 ;或者是勾件80 —端可固设于内衬底面35,另一端则勾卡于通孔233。[0024]或者,如图6所不,内衬固定部25可为一自箱壳20内面23 —体朝外突伸的勾状体235,而结合构件40可为如图1所示的带体50,或者是可为如图3所示的通过将带体50打结而形成的环体70,或者是可为如图6所示为一体成型的环体70,或者是可为如图5所示的勾件80等形态。使内衬30结合于箱壳20时,带体50可如前所述通过打结方式而连接于勾状体235,或者是环体70以及勾件80可通过勾卡方式而连接于勾状体235。或者,如图7所示,内衬固定部25可为一自箱壳20内面23 —体朝内凹入的凹陷27,凹陷27具有一位于深处的大径段271以及一稍具挠性且位于浅处的小径段273,而结合构件40可为一凸块90,凸块90具有一大径部91以及一小径部93。使内衬30结合于箱壳20时,凸块90的大、小径部91,93为分别嵌入凹陷27的大、小径段271,273,进而卡紧固接于凹陷27。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10的内衬30可通过结合构件40而连接于箱壳20的内衬固定部25,使内衬30能够稳固地结合于箱壳20,避免内衬因无法固定而松浮皱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外,通过前述的内衬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10还能不使用或减少使用胶黏剂,以避免制造场所空气污染以及维护制造者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下所做的各种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箱壳,具有一口缘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口缘部的内面,所述内面一体形成有一内衬固定部;一内衬,设置于所述箱壳的内面,所述内衬具有一连接所述箱壳口缘部的周缘部,以及一衔接所述周缘部的底面;一结合构件,设于所述内衬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内衬底面固接于所述内衬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且具有一通孔的凸出,所述结合构件为一穿过所述通孔而连接于所述凸出的带体、勾件或扣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且具有一通孔的凸出,所述结合构件具有一设于所述内衬底面的环体,以及一两端分别勾卡于所述环体与所述通孔的勾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外突伸的勾状体,所述结合构件为一连接于所述勾状体的带体或为一勾卡于所述勾状体的环体或勾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固定部为一自所述箱壳内面一体朝内凹入的凹陷,所述凹陷具有一位于深处的大径段以及位于浅处的一小径段,所述结合构件为一凸块,所述凸块具有分别嵌入所述凹陷的大、小径段的大、 小径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内衬固定结构的行李箱,其包含有一箱壳,具有一口缘部以及一连接所述口缘部的内面,所述内面一体形成有一内衬固定部;一内衬,设置于所述箱壳的内面,所述内衬具有一连接所述箱壳口缘部的周缘部,以及一衔接所述周缘部的底面;一结合构件,设于所述内衬的底面,用于将所述内衬底面固接于所述内衬固定部。由此,内衬的底面不需通过胶黏剂就能够稳固地结合于箱壳的内面。
文档编号A45C5/04GK202874148SQ2012205233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江锡鋘 申请人:皇冠皮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