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7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可防止口沫外喷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用于防止飞沫喷染或预防吸入有害物质最基本的用具,因此,医疗院所或是餐饮等业者往往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口罩。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大多是以口罩本体完全遮盖使用者的口鼻,再透过固定绳或是挂附于使用者的耳部或头部形成支撑结构,以供用户配戴。此类完全包覆口鼻的口罩缺点在于,口罩本体会直接紧贴于使用者的口鼻,除了配戴时具有不舒适感,严重更影响使用者呼吸的顺畅度,以及配戴时谈话的清晰度,尤其是对于必须频繁与人对话互动、展现亲和力的从业人员并不适合。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可防止口沫外喷,不会完全紧贴口鼻,具有美观及实用的口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包含一架体,该架体呈接近人脸部曲线的弧状并于两端部各连接有一耳扣件,该架体中段处向下延伸一托部,且该架体向内凸设有一凸柱;该凸柱设有一第一扣部以及一第一卡接部;一抵制部,其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抵制部以该第二卡接部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卡接而与该凸柱结合;一遮片,具有一与该第一扣部相对应的第二扣部;使该遮片以该第二扣部与该第一扣部相卡扣而设置于该架体之上。进一步,该架体的两端各设一第三扣部,且该遮片的两端各设有一第四扣部。进一步,该第一扣部与该第二扣部各具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进一步,该第一扣部具有一抵止部,该第二扣部具有一勾扣部。进一步,该架体的两端部各设有一连接部,用以连接该耳扣件。进一步,该耳扣件为一弹性线。进一步,该耳扣件为一可挠性的耳挂件。进一步,该架体的该凸柱是以两个平均对称设置,且该遮片各具有相对应的一缺□。进一步,该架体具有一挡缘。进一步,该遮片是垂直竖立于该架体之上。进一步,该耳扣件为一调节带。进一步,该抵制部是由一软性材质所制成。进一步,该抵制部可为一海绵或一泡棉。进一步,该遮片是由可透光的软性塑料材质所制成。[0019]进一步,该遮片进一步具有一突出部。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可以通过遮片遮挡于使用者的口鼻部,阻绝使用者的口沫外喷,并可易于呼吸。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可以通过抵制部为一软性材质所制成,可增加使用者配戴的舒适感。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第一扣部与第二扣部各具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可使遮片的第二扣部顺势滑入架体的第一扣部。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第一扣部具有一抵止部,第二扣部则具有一勾扣部,通过勾扣部抵止于抵止部使遮片无法滑出松脱,可以使遮片与架体的结合更加稳固。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其架体的两端各设有一第三扣部,且遮片的两端各设有一第四扣部,据此,可以使遮片更加稳固,不会因为使用者前后或左右移动遮片而造成松脱。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口罩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口罩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 型改良的口罩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口罩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合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口罩100架体10托部11凸柱12第一扣部121第一导引面1211抵止部1212第一^^接部122第三扣部123挡缘125连接部13耳扣件20抵制部30第二卡接部301遮片40第二扣部401第四扣部402第二导引面4011[0049]勾扣部4012缺口403突出部404 。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而文中所对照的图式,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且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该口罩100,包含一架体10、一耳扣件20、一抵制部30以及一遮片40。架体10呈接近人脸部曲线的弧状构形,并于其两端部各连接有一耳扣件20,用以挂置于使用者的耳朵。而架体10的两端部可以各设有一连接部13,主要用以连接耳扣件20,其中,要特别说明的是,耳扣件20主要是使口罩100得以挂置于使用者的口鼻部前方,因此,耳扣件20的构形并不设限,可以是一弹性线或一调节带,弹性圈挂于耳朵,或者绕过使用者的耳朵而绕挂于后脑也可,或者,为一可挠性的耳挂件,直接挂架于使用者的耳朵上方也可。此外,架体10的中段处向下延伸一托部11,主要用以托靠使用者的下巴下缘,所以托部11的构形已接近下巴下缘轮廓的构形为较佳,但并不以此为限,且架体10向内凸设有一凸柱12,此凸柱12设有一第一扣部121以及一第 ^接部122。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口罩100的立体分解图,抵制部30设有一对应于第一卡接部122的第二卡接部301,据此,第二卡接部301与第一卡接部122相卡接而使抵制部30与凸柱12相结合。遮片40具有一与第一扣部121相对应的第二扣部401,据此,使遮片40以`第二扣部401与第一扣部121相卡扣而设置于架体10之上。而架体10的两端各设有一第三扣部123,且遮片40的两端各设有一第四扣部402,据此,可以使遮片40更加稳固,不会因为使用者前后或左右移动遮片40而造成松脱。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扣部123是以一凸块的方式,而第四扣部402则是以一孔洞的方式设置,据此,使第三扣部123的凸块卡制于第四扣部402的孔洞内而达到相结合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除此之外,请参考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口罩100的剖面分解图与结合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扣部121与第二扣部401各具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导引面1211与第二导引面4011,以及,第一扣部121具有一抵止部1212,第二扣部401则具有一勾扣部4012,通过第一导引面1211与第二导引面4011可使遮片40的第二扣部401顺势滑入架体10的第一扣部121 ;而通过勾扣部4012抵止于抵止部1212则使遮片40无法滑出松脱,可以使遮片40与架体10的结合更加稳固。在此实施例中,架体10的凸柱12是以两个平均对称设置的方式,而遮片40则具有各自相对应于两个凸柱12的缺口 403 (请参阅图2),可以更缩小架体10与遮片40之间的间隙。此外,架体10可再具有一挡缘125,而遮片40可以抵设于挡缘125,在此实施例中,遮片40是垂直竖立于架体10之上,且抵设于挡缘125。[0061]要特别说明的是,抵制部30主要是抵靠于使用者的下巴,让使用者的口鼻部与遮片40得以保持一适当的间距而不相互接触,因此,抵制部30可由一软性材质所制成,或者是一海绵或一泡棉,当抵制部30抵靠于使用者的下巴时,可增加使用者配戴的舒适感。并且,通过遮片40遮挡于使用者的口鼻部,可以阻绝使用者的口沫外喷,因此,遮片40可更具有一突出部404,用以符合鼻子的高度,并可更易于呼吸。而为了让使用者可方便与顾客对话,让顾客可清楚看见表情,遮片40是由可透光的软性塑料材质所制成。此外,由于架体10与遮片40为可组合式的结合,使口罩100具有组装容易且降低成本的效用,且遮片40可以擦拭或进行抽换,更具有环保与实用的效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权利;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明了与实施,因此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包含: 一架体,该架体呈接近人脸部曲线的弧状并于两端部各连接有一耳扣件,该架体中段处向下延伸一托部,且该架体向内凸设有一凸柱; 该凸柱设有一第一扣部以及一第一卡接部; 一抵制部,其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抵制部以该第二卡接部与该第—接部相卡接而与该凸柱结合; 一遮片,具有一与该第一扣部相对应的第二扣部;使该遮片以该第二扣部与该第一扣部相卡扣而设置于该架体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两端各设一第三扣部,且该遮片的两端各设有一第四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部与该第二扣部各具有一相对应的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部具有一抵止部,该第二扣部具有一勾扣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两端部各设有一连接部,用以连接该耳扣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耳扣件为一弹性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耳扣件为一可挠性的耳挂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的该凸柱是以两个平均对称设置,且该遮片各具有相对应的一缺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有一挡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片是垂直竖立于该架体之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耳扣件为一调节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制部是由一软性材质所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抵制部可为一海绵或一泡棉。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片是由可透光的软性塑料材质所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片进一步具有一突出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口罩结构,包含一架体、一耳扣件、一抵制部以及一遮片。架体呈接近人脸部曲线的弧状并于两端部各连接有一耳扣件,架体中段处向下延伸一托部,且架体向内凸设有一凸柱。凸柱设有一第一扣部以及一第一卡接部。抵制部设有一第二卡接部,抵制部是以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相卡接而与凸柱结合。遮片具有一与第一扣部相对应的第二扣部;据此,使遮片以第二扣部与第一扣部相卡扣而设置于架体之上。本实用新型改良的口罩结构可防止口沫外喷,不会完全紧贴口鼻,具有美观及实用的口罩。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2907844SQ2012205282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徐和森 申请人:黄文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