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复合海绵中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制品部件,特别指一种适用于胶鞋用的新型复合海绵中底。
背景技术:
海绵中底是组成胶鞋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一方面,以往的海绵中底胶料配方中大量使用一些无机填料,如陶土、碳酸钙等,其发泡孔径较大,且不均匀,在穿着过程中易产生孔壁塌陷,严重影响穿着舒适性,步行同样的路程,使人易产生疲劳感。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胶鞋在穿着过程中,由于运动摩擦生热,脚底易出汗,海绵中底吸汗差,导致胶鞋里边潮湿,时间稍长便产生臭味,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很易繁殖,使人产生脚气,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危害。通常用的橡胶发泡海绵中底防臭抑菌处理是在胶料中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在穿着过程中通过其逐步释放来产生作用,化学物质能分解会起到防臭、抑菌的作用,但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产物,危害人身体健康,而且因其用量小,易消耗,时间稍长,便会失去功效,起不到防臭、抑菌的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海绵中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缓冲层、海绵发泡层和中底布的海绵中底,其中缓冲层设置在底层,与海绵发泡层复合成一体;中底布设置在顶层,粘贴在海绵发泡层上,并与海绵发泡层及缓冲层硫化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两种视密度不同的海绵胶料一起复合后硫化成型,是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海绵中底复合在普通海绵中底上,两种海绵的复合是在传统的海绵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进,使产品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基础上更具缓冲功能,而且具有防臭、抑菌等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为鞋内中底件,包括缓冲层1、海绵发泡层2和中底布3,其中缓冲层I设置在底层,与海绵发泡层2复合成一体;中底布3设置在顶层,粘贴在海绵发泡层2上,并与海绵发泡层2及缓冲层I硫化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层I和海绵发泡层2为密度不同的两种橡胶发泡层,其中海绵发泡层2的厚度略厚于缓冲层I。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将混炼好的海绵胶料和普通海绵胶料分别通过热炼、挤出、压延,并冲切成缓冲层胶片和海绵发泡层胶片,然后将以上两种海绵胶片贴合在一起,复合后,再在普通海绵胶上贴好中底布,将其装入模具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最后把硫化后的海绵中底通过胶鞋成型设备,与胶鞋其它部件一起组合,经蒸缸热空气硫化即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复合海绵中底,为鞋内中底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层(I)、海绵发泡层(2)和中底布(3),其中缓冲层(I)设置在底层,与海绵发泡层(2)复合成一体;中底布(3)设置在顶层,粘贴在海绵发泡层(2 )上,并与海绵发泡层(2 )及缓冲层(I)硫化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海绵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层(I)和海绵发泡层(2)为密度不同的两种橡胶发泡层,其中海绵发泡层(2)的厚度略厚于缓冲层(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制品部件,特别指一种适用于胶鞋用的新型复合海绵中底。它包括缓冲层、海绵发泡层和中底布,其中缓冲层设置在底层,与海绵发泡层复合成一体;中底布设置在顶层,粘贴在海绵发泡层上,并与海绵发泡层及缓冲层硫化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将两种视密度不同的海绵胶料一起复合后硫化成型,是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海绵中底复合在普通海绵中底上,两种海绵的复合是在传统的海绵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进,使产品在具有一定弹性的基础上更具缓冲功能,而且具有防臭、抑菌等作用。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919175SQ2012205765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沈水林, 李炎君, 蒋艳峰 申请人: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