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82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需要自动开收的伞具来说,其伞中棒由于需要进行伸缩状态的切换,一般包括有外管、中管和内管,该外管、中管和内管可伸缩套接相连,该伞具的上巢设置在外管的顶部,该伞具的伞头设于内管的底部,另外,为了能起到驱动作用,该伞中棒内还设有驱动外管、中管和内管相对伸展的主弹簧。目前,为了避免中管脱离于外管,该中管在靠近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扩管部分,同样地,为了避免内管脱离于中管,该中管在靠近内管的一端设置有缩管部分。如图1所示,其为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即由扩管机扩出的中管20的结构示意图,该中管20的管身21与扩管部分22的衔接处的角度一直大于90度,即为一钝角,如图1所示,该角度α大于90度,如此,由这种中管20组装成的伞中棒,该中管20的扩管部分22将会与外管的缩管部分之间形成夹管现象,大大降低了整个伞中棒在收缩时的顺畅性,急需改良。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伞中棒中管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伞中棒的中管容易与外管之间形成夹管现象而使收缩顺畅性大大降低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 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包括管身以及形成在管身端部的扩管部分,其中,该管身与扩管部分的衔接处在中管外表面呈90度夹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其让该管身与扩管部分的衔接处在中管外表面呈90度夹角,如此当扩管部分与外管内壁发生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由于两者之间的楔形面而造成夹管的现象,进而大大提高了外管与中管之间的收缩顺畅性,并最终提高整个伞中棒的质量。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中管10管身11扩管部分 12中管20管身21扩管部分2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该中管10包括管身11以及扩管部分12,该扩管部分12形成在管身11的端部,该扩管部分12在中管10装入外管内时,能与外管的内壁相抵触,从而避免中管10从外管中脱离出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该管身11与扩管部分12的衔接处在中管10外表面呈90度夹角;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夹角β =90度。如此当扩管部分12与外管内壁发生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现有技术一样由于两者之间都为楔形面而造成夹管的现象,即通过该90度夹角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外管与中管10之间收缩的顺畅性,并最终提高整个伞中棒的质量。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 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包括管身以及形成在管身端部的扩管部分,其特征在于,该管身与扩管部分的衔接处在中管外表面呈90度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伞中棒中管的改进结构,包括管身以及形成在管身端部的扩管部分,该管身与扩管部分的衔接处在中管外表面呈90度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当扩管部分与外管内壁发生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由于两者之间的楔形面而造成夹管的现象,进而大大提高了外管与中管之间的收缩顺畅性,并最终提高整个伞中棒的质量。
文档编号A45B9/00GK202890761SQ2012205943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赵兴红, 宋跃民 申请人:雨中鸟(福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