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3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包括鞋内底、鞋帮和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孔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包括至少前后两个空腔,第一空腔设置在脚掌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设置在足跟部,所述的空腔相对于鞋底其他部分密封,所述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至少一个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一空腔包括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在所述的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处设置由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薄膜,所述的鞋帮、鞋底和薄膜周边密封。本发明所述的鞋具有鞋内空气循环、防水透气和足底压力分散三项功能,能够保持鞋内干爽,均衡分散足底压力,舒缓足部疲劳,使足部更加舒适。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尤其是具有空气循环作用的防水透气鞋。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鞋子多为透气性差的产品。多数透气鞋仅依靠鞋面和鞋帮实现鞋内气体和外部环境的热交换。中国专利CN1234725A公开了一种鞋底防水透气鞋,所述的鞋可以通过鞋面、鞋帮和鞋底实现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以保障鞋内干爽。但是该发明披露的防水透气鞋仅依靠鞋内气体的热膨胀作用透过孔隙扩散至外部。当鞋内温度恒定时,鞋内的热气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受到限制。此外,当防水透气薄膜内外的湿度变化时,鞋内的湿热气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也受到限制。
[0003]中国专利CN101668446A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鞋,所述的鞋包括至少一个空腔及空气进入和排出管道,通过强制鞋内空气循环实现鞋内热气和外部环境的热交换。但是所述的鞋至少有一个通道与外部环境或鞋腔贯通,行走时空腔负压小,抽吸鞋内热气的吸力较小,还无法充分实现鞋内热气的充分循环。同时,由于鞋内包括进入和排出管道,导致气体循环系统结构复杂,长期使用易损坏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鞋,所述的鞋具有防水透气和内部空气循环作用的鞋。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空气循环作用的防水透气鞋。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价格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所述的防水透气鞋不因具有空气循环功能而增加过高的成本。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分散足底压力功能的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所述的的防水透气鞋同时具有防水透气和舒缓足部疲劳的功能。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鞋内底;
[0010]一固定在所述鞋内底边缘的鞋帮;
[0011]一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孔的鞋底;
[0012]所述的鞋底包括至少前后两个空腔,第一空腔设置在脚掌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设置在足跟部,所述的空腔相对于鞋底其他部分密封,所述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至少一个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一空腔包括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在所述的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处设置由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薄膜,所述的鞋帮、鞋底和薄膜周边密封。
[0013]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与一由耐水解、防水、透气或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相连,所述的鞋帮、鞋底、防水透气薄膜和保护层周边密封。
[0014]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同时能够实现鞋内空气循环、防水透气和足底压力分散三项功能。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鞋内湿热气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不受防水透气薄膜内外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不但能够保持鞋内干爽,还能够均衡分散足底压力,舒缓足部疲劳,使足部更加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纵截面示意图;
[0016]图5a_c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第二空腔与外部开口示意图;
[0017]图6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纵截面示意图;
[0018]图7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8a_b本发明所包含的通气通道横截面示意图;
[0020]图9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纵截面示意图;
[0021]图10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2]图lla-c本发明第六实施例透气孔示意图;
[0023]图12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13a_b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鞋前后双足压力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6]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鞋由鞋内底10,鞋帮11和鞋底12组成,所述的鞋帮11下部边缘折叠在内底10周边并与鞋内底10固定,所述的鞋底12固定在所述的鞋内底10的下方和鞋帮11折叠边缘处。
[0027]本发明所述的鞋在前脚掌区域由透气性和/或穿孔材料制成的鞋内底10,鞋内底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4,所述的第一空腔14下壁设置有防水透气薄膜13,所述的薄膜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13通过点或周边胶合形式与鞋底12贴合,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28]所述的薄膜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29]鞋底12在薄膜13以上提供了第一空腔14,所述的第一空腔14下方区域与边缘15密封在薄膜13上,可以模注后插入鞋底12,或者以耐水解粘结剂渗入后胶粘密封。
[0030]所述的第一空腔14上壁可以由鞋内10底构成,即鞋内底10周边密封后与鞋底12
形成第一空腔。
[0031]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空腔14上壁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20制成。
[0032]优选地,可以在薄膜13下方和/或上方插入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20,所述的鞋帮11、鞋底12、防水透气薄膜13和保护层20周边密封。
[0033]可压缩的第二空腔17设置在鞋底12的后跟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17的前壁具有一个开孔19与通道18相连,该空腔相对于鞋底12的其他部分密封。
[0034]所述的第一空腔14至少具有一个开孔16,所述的开孔16通过通道18与第二空腔17的开孔19相连,第一空腔14和第二空腔17内的空气通过开孔16和通道18进行流动。
[0035]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足部的运动,第二空腔17被压缩后,气流通过通道18推至第一空腔14,第一空腔14压力增加,其中的水蒸气部分通过薄膜13排至外部环境中,部分通过鞋内底10的透气孔排至鞋腔内,在鞋腔的微环境中形成空气循环。当第一空腔14被压缩时,其中的空气部分排至第二空腔17,部分通过薄膜13排至外部环境中。
[0036]在第一空腔14和第二空腔17充气膨胀时,鞋内的空气通过鞋内底10的气孔被抽至空腔中,与通过薄膜13被抽至空腔中的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完成热交换。
[0037]实现上述气体循环的前提是对具有设置在第一空腔14及下方的薄膜13进行周边密封,所述的密封可以通过直接模塑、胶合或其他现有技术方式进行。
[0038]当静止状态时,鞋内的水蒸气通过鞋内底10的气孔进入第一空腔14和第二空腔17。由于上述空腔的存在,可以吸纳更多的水蒸气,然后通过薄膜13将水蒸气排至外部环境中,这样鞋内较其他的防水透气鞋更干燥,足部感觉会更舒适。
[0039]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鞋由鞋内底110,鞋帮111和鞋底112组成,所述的鞋帮111下部边缘折叠在内底110周边并与鞋内底110固定,所述的鞋底112固定在所述的鞋内底110下方和鞋帮111和的折叠边缘处。
[0040]本发明所述的鞋在前脚掌区域由透气性和/或穿孔材料制成的鞋内底110,鞋内底1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114,所述的第一空腔114下壁设置有防水透气薄膜113,所述的薄膜1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113通过点或周边胶合形式或其他形式与鞋底112贴合,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1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41]所述的薄膜1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42]鞋底内在薄膜113以上提供了第一空腔114,所述的第一空腔114下方区域与边缘115密封在薄膜113上,可以模注后插入鞋底112,或者以耐水解粘结剂渗入后胶粘密封。
[0043]所述的第一空腔114上壁可以由鞋内110底构成,即鞋内底110周边密封后与鞋底112形成第一空腔。
[0044]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空腔114上壁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120制成。
[0045]优选地,可以在薄膜113下方和/或上方插入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120,所述的鞋帮111、鞋底112、防水透气薄膜113和保护层120周边密封。
[0046]可压缩的第二空腔117设置在鞋底112的后跟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117具有一个开孔119与通道118相连,该空腔其他部分密封。
[0047]所述的第一空腔114至少具有一个开孔116,所述的开孔116通过通道118与第二空腔117的开孔119相连,第一空腔114和第二空腔117内的空气通过开孔116和通道118进行流动。
[0048]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水透气鞋所述的第一空腔114设有第二通道130,该通道一侧通过开孔122与第一空腔114相连,在开孔122的相反一侧设置单向阀门121,所述的单向阀门121用来使空气从鞋内部流向第一空腔114。
[0049]在足部运动过程中,鞋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单向阀门121和第二通道130被抽至第一空腔114中,以增强鞋内水蒸气排除的速度和排除量,增加鞋内的干爽度和舒适度。
[0050]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鞋由鞋内底210,鞋帮211和鞋底212组成,所述的鞋帮211下部边缘折叠在内底210周边并与鞋内底210固定,所述的鞋帮211与鞋内底210的折叠边缘处与所述的鞋底212胶粘固定。
[0051 ] 本发明所述的鞋在前脚掌区域由透气性和/或穿孔材料制成的鞋内底210,鞋内底2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214,所述的第一空腔214下壁设置有防水透气薄膜213,所述的薄膜2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213通过点或周边胶合形式或其他形式与鞋底212贴合,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2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52]所述的薄膜2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53]鞋底212在薄膜213以上提供了第一空腔214,所述的空腔214下方区域与边缘215密封在薄膜213上,可以模注后插入鞋底212,或者以耐水解粘结剂渗入后胶粘密封。
[0054]所述的第一空腔214上壁可以由鞋内210底构成,即鞋内底210周边密封后与鞋底212形成第一空腔。
[005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空腔214上壁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220制成。
[0056]优选地,可以在薄膜213下方和/或上方插入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220,所述的鞋帮211、鞋底212、防水透气薄膜213和保护层220周边密封。
[0057]可压缩的第二空腔217设置在鞋底212的后跟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217腔壁由不透气材料制成,前壁具有一个开孔219与通道218相连。
[0058]所述的第一空腔214至少具有一个开孔216,所述的开孔216通过通道218与第二空腔217的开孔219相连,第一空腔214和第二空腔217内的空气通过开孔216和通过218进行流动。
[0059]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水透气鞋所述的可压缩第二空腔217通过设置阀门223的通道224与外部相连。优选的,所述的阀门为单向阀门,所述的单向阀门仅向外部通气。所述的通道224与外部环境的开口 225可以设置在鞋底212的底面,如图4所示,使通道224与地面垂直或成一定的角度;也可以设置在鞋底212的边缘,使通道224与地面平行或成一定角度。
[0060]为防止外部的水分通过通道224进入鞋内,可以在第二空腔217与通道224连接口 226的腔壁设置防水透气薄膜227,所述的薄膜227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227在开口 226周边粘结,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227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61]为加强对开口 226的密封效果,本发明可以采用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柱状或楔形材料231插入到开口 226中,如图5a、图5b和图5c所示,所述的柱状或楔形材料231与通道224接触面以胶合密封。
[0062]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鞋由鞋内底310,鞋帮311和鞋底312组成,所述的鞋帮311下部边缘折叠在内底310周边并与鞋内底310固定,所述的鞋帮311与鞋内底310的折叠边缘与所述的鞋底312胶粘连接。
[0063]本发明所述的鞋在前脚掌区域由透气性和/或穿孔材料制成的鞋内底310,鞋内底3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314,所述的第一空腔314下壁设置有防水透气薄膜313,所述的薄膜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313通过点或周边胶合形式或其他形式与鞋底312贴合,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3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64]所述的薄膜3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65]鞋底312在薄膜313以上提供了第一空腔314,所述的空腔314下方区域与边缘315密封在薄膜313上,可以模注后插入鞋底312,或者以耐水解粘结剂渗入后胶粘密封。
[0066]所述的第一空腔314上壁可以由鞋内310底构成,即鞋内底310周边密封后与鞋底312形成第一空腔。
[0067]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空腔314上壁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320制成。
[0068]优选地,可以在防水透气薄膜313下方和/或上方插入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320,所述的鞋帮311、鞋底312、防水透气薄膜313和保护层320周边密封。
[0069]可压缩的第二空腔317设置在鞋底312的后跟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317具有一个开孔319与通道318相连。
[0070]所述的第一空腔314至少具有一个开孔316,所述的开孔316通过通道318与第二空腔317的开孔319相连,第一空腔314和第二空腔317内的空气通过开孔316和通过318进行流动。
[0071]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水透气鞋所述的可压缩第二空腔317通过设置单向阀门323的通道324与鞋内部相连,所述的单向阀门323仅向鞋内通气。
[0072]在行走过程中,当足部抬起时,鞋内湿气被抽至第一空腔314和第二空腔317内;当足部压缩时,第二空腔317被压缩后,气流通过通道318和324分别推至第一空腔314和鞋内部,第一空腔314压力增加,其中的水蒸气部分通过薄膜313排至外部环境中,部分通过鞋内底310的透气孔排至鞋腔内,在鞋腔的微环境中形成空气循环。当第一空腔314被压缩时,其中的空气部分通过薄膜313排至外部环境中;部分排至第二空腔317内,并通过通道324排至鞋内。由于通道324在鞋内的开口 325设置在足跟或足心部,湿气从开口 325排出后可以迅速释放至外部环境中。
[0073]在静止状态时,鞋内的湿气会进入第一空腔314和第二空腔317储存,并且可以透过薄膜313排至外部环境中。第一空腔314和第二空腔317的设置,可以减少鞋内湿气的含量,更有利于保证鞋内的干爽。
[0074]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鞋在前脚掌区域由PU或EVA材料制成的鞋内底410,鞋内底4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凹槽440,所述的前凹槽440可以设置在鞋底412上,也可以设置鞋内底410近地侧,所述的前凹槽440形成至少一个变形的第一空腔414,所述的前凹槽440是两个以上时,互相交叉贯通,在所述的前凹槽440内设置有透气孔441。
[0075]由透气性和/或穿孔材料制成的鞋中底450设置在鞋内底410下方,铺在防水透气薄膜413上方,所述的薄膜4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薄膜413通过点或周边胶合形式或其他形式与鞋底412贴合,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薄膜4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76]为充分保护薄膜413,可在薄膜413上方或/和下方铺设由亲水材料制成的保护层420,所述的保护层420与薄膜413在周边粘结,并与鞋底412周边密封。
[0077]所述的薄膜4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78]在鞋内底412足跟部设有后凹槽451,所述的后凹槽451顶部以PU或EVA材料制成的鞋内底410在周边453密封。在后凹槽451前方设置有开口 454,所述的开口 454与设置在鞋底412上的通气凹槽455连接,所述的通气凹槽455通过前端的开口 456与设置在鞋底412脚掌部的前凹槽440连接。
[0079]优选的,所述的后凹槽451设置在内底410在足跟部对应的近地侧,在所述的鞋内底410的近地侧设有通气凹槽455,所述的通气凹槽455与鞋中底450或鞋底412形成通气通道,所述的通气凹槽455后端通过贯通中底450的开口 454与后凹槽451形成的第二空腔417相连,前端通过开口 456与前凹槽440形成的第一空腔414空腔相连。鞋内底410在周边453与鞋底412密封,并将中底450包裹在内;或者在周边453以耐水解胶渗透过中底450后与鞋底412密封粘合。
[0080]更优选的,在鞋底412足跟部和鞋内底410在足跟部对应的近地侧同时设置后凹槽451,在所述的后凹槽451前部的鞋底412和鞋内底410近地侧同时设置通气凹槽455,并且在所述的内底410和鞋底412的后凹槽451之间不设置中底或设置具有良好透气性材料制成的中底450,以增强后凹槽451所形成的第二空腔417的容积。
[0081]优选的,鞋内底410选用弹性材料制成;更优选的,后凹槽451顶部不设置鞋中底450,以增强通气效果。
[0082]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当行走时,足跟压缩由后凹槽451形成的第二空腔417,所述的第二空腔417内的空气通过开口 454进入通气凹槽455形成的通气通道,推至前凹槽440形成的第一空腔414内;第一空腔414内的部分空气通过透气薄膜413排至外部环境中,部分通过鞋内底410排至鞋内。当足跟抬起时,鞋内湿气被抽至第一空腔414和第二空腔417内,部分湿气通过防水透气薄膜413排至外部环境中。当足跟再次压缩第二空腔417时,空腔内的空气被再次推出。如此反复,实现鞋内空气循环。
[0083]在静止状态下,由于第一空腔414和第二空腔417的设置,可以储存较多的湿气,以保证鞋内干爽的环境。
[0084]如图10、图lla-c和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鞋在前脚掌区域由PU或EVA材料制成的鞋内底510,鞋内底510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凹槽540,所述的前凹槽540可以设置在鞋底512上,也可以设置鞋内底510近地侧,所述的前凹槽540与鞋中底550或鞋底51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变形的第一空腔514,所述的前凹槽540是两个以上时,互相交叉贯通,本实施例在所述的前凹槽540与鞋帮511和鞋底512连接处设置至少一个透气孔561,所述的透气孔561贯穿鞋底512侧壁,并且贯穿与鞋底512侧壁贴合的鞋帮511。行走过程中,凹槽540内的潮热湿气通过透气孔561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完成热交换。
[0085]为具有防水效果,在透气孔561贯穿鞋帮511处设置防水透气薄膜513,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513由聚合材料,如聚氨酯、发泡聚四氟乙烯或聚酯制成,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513通过周边胶合形式与鞋帮511贴合,对透气孔561形成密封,使得鞋内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513排除至外部环境中,又能够防止环境中的水渗透到鞋内。
[0086]为充分保护防水透气薄膜513,可在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513外侧或/和内侧铺设由亲水材料制成的保护层520,所述的保护层520与防水透气薄膜513在周边粘结,并与鞋帮511周边密封。
[0087]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51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能够透过水蒸气,但同时又能够阻止水的渗入。
[0088]为加强密封效果,如图1laUlb和Ilc所示,本发明可以采用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柱状或楔形材料531插入到透气孔561中,所述的柱状或楔形材料531与透气孔561接触面胶合密封。
[0089]与前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防水透气鞋透气孔设置在鞋底512的侧壁。
[009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具有防水透气和实现鞋内空气循环外,还能够均衡分散足底压力,舒缓足部疲劳,如图13a所示,足底压力检测仪(台湾冠联公司提供)检测消费者左足前掌和右足跟压力较大,双足底压力分布不均衡,在穿着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鞋后,如图13b所示,左足前掌和右足跟压力明显减小,双足压力呈均衡分布。
[0091]本发明公开的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辅助部件的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仅是对技术方案的具体描述,并非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条件下所做的替换或改动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循环式防水透气鞋,包括鞋内底、鞋帮和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孔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包括至少前后两个空腔,第一空腔设置在脚掌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设置在足跟部,所述的空腔相对于鞋底其他部分密封,所述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至少一个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一空腔包括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在所述的至少一个贯通鞋底的透气孔处设置由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薄膜,所述的鞋帮、鞋底和薄膜周边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气的薄膜与一由耐水解、防水、透气或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相连,所述的鞋帮、鞋底、防水透气薄膜和保护层周边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腔上壁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所述的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腔下壁;在薄膜下方和/或上方插入由耐水解、透气、多孔材料制成的保护层;所述的可压缩的第二空腔设置在鞋底的后跟部,可压缩的第二空腔的前壁具有一个开孔与通道相连,该空腔相对于鞋底的其他部分密封;所述的第一空腔至少具有一个开孔,所述的开孔通过通道与第二空腔的开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腔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二通道一侧通过开孔与第一空腔相连,在开孔的相反一侧设置单向阀门,所述的单向阀门用来使空气从鞋内部流向第一空腔;或 优选的,所述的可压缩第二空腔通过设置阀门的通道与外部相连;所述的阀门为单向阀门,所述的单向阀门仅向外部通气;所述的通道与外部环境的开口设置在鞋底的底面或者设置在鞋底的边缘;在第二空腔与连接外部环境的通道连接口的腔壁设置防水透气薄膜,所述的薄膜在通道连接口周边粘结;或以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柱状或楔形材料插入到连接口中,所述的柱状或楔形材料与通道接触面以胶合密封;或 优选的,所述的可压缩第二空腔通过设置单向阀门的通道与鞋内部相连,所述的单向阀门仅向鞋内通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内底脚掌部下方设置至少一个前凹槽,所述的前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变形的第一空腔。或 优选的,在鞋底足跟部设有后凹槽,所述的后凹槽顶部在周边密封,在所述的后凹槽前方设置开口,所述的开口与设置在鞋底上的通气凹槽连接,所述的通气凹槽通过前端的开口与设置在鞋底脚掌部的前凹槽连接;或 优选的,所述的前凹槽设置在鞋内底近地侧,所述的前凹槽内设置有贯通鞋内底的透气孔;或 优选的,在鞋内底足跟部对应的近地侧设置后凹槽,在所述的后凹槽前部的鞋内底的近地侧设有通气凹槽,所述的通气凹槽与鞋中底或鞋底形成通气通道,所述的通气凹槽后端通过开口与后凹槽形成的第二空腔相连,前端通过开口与前凹槽形成的第一空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内底在周边与鞋底密封,并将中底包裹在内;或所述的鞋内底在周边以耐水解胶渗透过中底后与鞋底密封粘合; 优选的,在鞋底足跟部和鞋内底在足跟部对应的近地侧同时设置后凹槽,在所述的后凹槽前部的鞋底和鞋内底近地侧同时设置通气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内底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凹槽,所述的前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变形的第一空腔,所述的前凹槽设置在鞋底或设置鞋内底近地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凹槽与鞋帮和鞋底连接处设置至少一个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贯穿鞋底侧壁,并且贯穿与鞋底侧壁贴合的鞋帮,在所述的透气孔贯穿鞋帮处设置防水透气薄膜,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通过周边胶合形式与鞋帮贴合,对透气孔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气薄膜外侧或/和内侧铺设由亲水材料制成的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与防水透气薄膜在周边粘结,并与鞋帮周边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防水透气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凹槽与鞋帮和鞋底连接处设置至少一个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贯穿鞋底侧壁,并且贯穿与鞋底侧壁贴合的鞋帮,以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的柱状或楔形材料插入到所述的透气孔中,所述的柱状或楔形材料与透气孔的接触面胶合密封。
【文档编号】A43B13/14GK104172654SQ20131019487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崔卜东, 崔渭然 申请人:曹晶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