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26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指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具。
背景技术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亦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伞具都具有伞中棒以及伞巢,所述伞巢在伞具中包括上伞巢和下伞巢,一般成对使用,在伞具中用来支撑和联接伞骨,构成伞架。其中,上伞巢固定在所述伞中棒的顶端,下伞巢可滑动的套设在伞中棒上。伞巢为圆盘结构,用以与伞骨枢接的凹槽均布在圆盘件的周边,在使用中伞骨插设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槽边上开有枢接孔,伞骨插设入所述凹槽中的节段上亦开有孔,一根枢接铁丝穿过前述的各孔,最终将伞骨枢接在前述的伞巢上;对于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任何一种伞而言,其伞中棒上设计有可沿伞中棒滑动的下伞巢的结构都成为整体伞可以进行收合动作的必要结构,在实践中伞中棒上都设置有弹节,其中,在伞中棒上设置弹节的细部结构为公知常识,进而图中未示出,当伞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处于展开状态的时候,借助弹节从下方卡住下伞巢,从而可以达到使伞能够整体展开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上所述的为常规的伞具结构,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生产过程中以及实用操作过程中的缺陷,具体叙述如下:一、伞巢存在的问题在于装配时极为复杂,首先要将所有的伞骨都装设在伞巢上的伞骨枢接位中,再将一根铁丝穿过所有伞骨上的伞骨枢接孔中,将所有伞骨一一固定在伞巢上相对应的伞骨枢接位上,特别是在穿设铁丝还要使所有的伞骨不脱离伞巢,十分费工费时,导致伞具的人工成本较高,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二、对于上述的弹节以及下伞巢的结构而言,现有的卡接方式都是简单的利用弹节从下方卡住下伞巢,在撑张伞具时,使用者必须以手指推动下伞巢沿伞中棒向上滑动,直到下伞巢超过弹节,弹节会向外弹出并抵持在下伞巢的下方,达到对下伞巢进行轴向限位,然而在弹节弹出时,使用者的手指容易被夹制在下伞巢下端面与弹节之间,从而夹伤手指,在收伞时,使用者必须以手指将弹节压入伞中棒的轴面以下,同时拉动下伞巢向下移动,如此的操作动作也容易夹伤手指,而且下压所述弹节需要较大的力气,弹节会硌的手指生疼,小孩子会很难摁下所述弹节。以上为传统张伞固定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存在的不足,很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是一种与传统的伞同一性质的产品,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伞巢与伞骨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不利于装配,且采用弹节卡持下伞巢的张伞固定结构缺乏对应的安全操作设计,不但容易夹伤手,而且也不利于力气小的儿童使用。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包括伞中棒、伞巢以及枢接在所述伞巢上的伞面骨架,所述伞巢包括固定在所述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伞中棒上的下伞巢,所述上伞巢以及下伞巢上均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用于连接伞面骨的枢接巢,每两个所述枢接巢呈对称分布在一个所述基体上,且所述枢接巢与所述基体嵌卡固连接,所述基体上设置有连接插键,所述枢接巢上与枢接所述伞面骨架的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插键相匹配的嵌卡凹槽,所述枢接巢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所述嵌卡凹槽以及所述连接插键,所述第一贯通孔中穿设连接件,所述枢接巢上成型有伞骨枢接位,所述伞面骨架枢接在所述伞骨枢接位上。优选于:每个所述枢接巢上均成型有伞骨枢接位,其中所述伞骨枢接位包括中间枢接位以及位于中间枢接位两侧并相互对称的侧边枢接位,所述中间枢接位的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中间枢接位两侧的两个侧边枢接位共用的侧边被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优选于:所述下伞巢上的基体上位于所述枢接巢的下方开设有与弹节对应的键孔,所述键孔上设置有一键座,在所述键座,中设置有一可在所述键座中相对所述伞中棒径向运动的按键,所述按键插设在所述键座中的一端对应所述伞中棒的轴向上设置有上凸块以及下凸块,所述键座的两侧壁之间对应所述按键的下凸块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挡肋,所述枢接巢的最下端对应在所述上凸块的运动轨迹上设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采用枢接巢与基体可分离式的伞巢结构,方便将伞面骨架枢接到所述伞巢上,可先将所述伞面骨架枢接至所述枢接巢上,再将所述枢接巢固定嵌卡至所述基体上,进而方便了伞具的装配;同时由于所述枢接巢可分离式的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因此所述枢接巢可更换,因此方便修理更换;另可根据制作伞具时的造型需求更换具有不同形式的伞骨枢接位的枢接巢;二、只需将所述按键放进所述按键座中,再将所述枢接巢嵌卡固连接在所述基体上,进而使所述枢接巢下端的挡块挡卡在所述上凸块的运动轨迹上,限制其滑出所述键座,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装配简单,无须针对所述按键增加单独的装配工序,只需在装设伞面骨架的时候将所述枢接巢设置好即可完成装配,由于所述弹节弹起在所述按键座中,因此弹节弹起是不会伤到使用者,且利用所述按键能够很轻易的摁下所述弹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伞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巢与伞中棒的装配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伞巢剖视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4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作更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包括伞中棒1、伞巢10以及枢接在所述伞巢10上的伞面骨架20,所述伞巢10包括固定在所述伞中棒I顶端的上伞巢11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伞中棒I上的下伞巢12,所述上伞巢11以及下伞巢12上均包括基体13以及设置在基体13上用于连接伞面骨的枢接巢14,每两个所述枢接巢14呈对称分布在一个所述基体13上,且所述枢接巢14与所述基体13嵌卡固连接,所述基体13上设置有连接插键131,所述枢接巢14上与枢接所述伞面骨架20的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插键131相匹配的嵌卡凹槽141,所述枢接巢14上设有第一贯通孔142,所述第一贯通孔142贯穿所述嵌卡凹槽141以及所述连接插键131,所述第一贯通孔142中穿设连接件,所述枢接巢14上成型有伞骨枢接位143,所述伞面骨架20枢接在所述伞骨枢接位143上。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采用枢接巢14与基体13可分离式的伞巢结构,方便将伞面骨架20枢接到所述伞巢10上,可先将所述伞面骨架20枢接至所述枢接巢14上,再将所述枢接巢14固定嵌卡至所述基体13上,进而方便了伞具的装配;同时由于所述枢接巢14可分离式的设置在所述基体13上,因此所述枢接巢14可更换,因此方便修理更换;另可根据制作伞具时的造型需求更换具有不同形式的伞骨枢接位143的枢接巢14。较佳实施例:每个所述枢接巢14上均成型有伞骨枢接位143,其中所述伞骨枢接位143包括中间枢接位143a以及位于中间枢接位143a两侧并相互对称的侧边枢接位143b,所述中间枢接位143a的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144,所述中间枢接位143a两侧的两个侧边枢接位143b共用的侧边被所述第一贯通孔142贯穿。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伞面骨架20分别枢设在所述中间枢接位143a以及侧边枢接位143b中,通过在第二贯通孔144中设置销钉销接枢设在所述中间枢接位143a中的伞面骨架,通过在所述第一贯通孔142中穿设连接件固定所述枢接巢14的同时销接枢设在所述侧边枢接位143b中的伞面骨架。较佳实施例:所述下伞巢12上的基体13上位于所述枢接巢14的下方开设有与弹节对应的键孔15,所述键孔15上设置有一键座16,在所述键座16中设置有一可在所述键座16中相对所述伞中棒I径向运动的按键17,所述按键17插设在所述键座16中的一端对应所述伞中棒I的轴向上设置有上凸块171以及下凸块172,所述键座16的两侧壁之间对应所述按键17的下凸块172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挡肋161,利用所述挡肋161限制所述下凸块172的运动范围,防止所述下凸块172滑出所述键座16,所述枢接巢14的最下端对应在所述上凸块171的运动轨迹上设有挡块145,所述档块145将所述上凸块171限制在所述键座16中,防止所述上凸块171滑出所述键座16。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只需将所述按键17放进所述按键座16中,再将所述枢接巢14嵌卡固连接在所述基体13上,进而使所述枢接巢14下端的挡块145挡卡在所述上凸块171的运动轨迹上,限制其滑出所述键座16,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装配简单,无须针对所述按键17增加单独的装配工序,只需在装设伞面骨架20的时候将所述枢接巢14设置好即可完成装配。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包括伞中棒、伞巢以及枢接在所述伞巢上的伞面骨架,所述伞巢包括固定在所述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伞中棒上的下伞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伞巢以及下伞巢上均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用于连接伞面骨的枢接巢,每两个所述枢接巢呈对称分布在一个所述基体上,且所述枢接巢与所述基体嵌卡固连接,所述基体上设置有连接插键,所述枢接巢上与枢接所述伞面骨架的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插键相匹配的嵌卡凹槽,所述枢接巢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所述嵌卡凹槽以及所述连接插键,所述第一贯通孔中穿设连接件,所述枢接巢上成型有伞骨枢接位,所述伞面骨架枢接在所述伞骨枢接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枢接巢上均成型有伞骨枢接位,其中所述伞骨枢接位包括中间枢接位以及位于中间枢接位两侧并相互对称的侧边枢接位,所述中间枢接位的两侧边上开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中间枢接位两侧的两个侧边枢接位共用的侧边被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伞巢上的基体上位于所述枢接巢的下方开设有与弹节对应的键孔,所述键孔上设置有一键座,在所述键座,中设直有一可在所述键座中相对所述伞中棒径向运动的按键,所述按键插设在所述键座中的一端对应所述伞中棒的轴向上设置有上凸块以及下凸块,所述键座的两侧壁之间对应所述按键的下凸块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挡肋,所述枢接巢的最下端对应在所述上凸块的运动轨迹上设有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伞巢的伞,其包括伞中棒、伞巢以及枢接在所述伞巢上的伞面骨架,所述伞巢包括固定在所述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伞中棒上的下伞巢,所述上伞巢以及下伞巢上均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用于连接伞面骨的枢接巢,每两个所述枢接巢呈对称分布在一个所述基体上,且所述枢接巢与所述基体嵌卡固连接,所述基体上设置有连接插键,所述枢接巢上与枢接所述伞面骨架的一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插键相匹配的嵌卡凹槽,所述枢接巢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所述嵌卡凹槽以及所述连接插键,所述第一贯通孔中穿设连接件,所述枢接巢上成型有伞骨枢接位,所述伞面骨架枢接在所述伞骨枢接位上。
文档编号A45B25/06GK203152754SQ20132016031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贾勇 申请人:上虞市天涵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