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70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前掌处设有5至15个防滑凸起,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后掌处设有3至9个防滑凸起;各防滑凸起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至5平方厘米,各防滑凸起相对于鞋底主体凸出的高度为0.5厘米至2厘米。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提高鞋底的防滑效果。
【专利说明】防滑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锻炼、旅行过程中,对于鞋底的防滑要求比较高,现有的鞋底在防滑性能方面也作过不少的改进,但由于防滑结构的设计缺陷,在防滑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滑鞋底,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提高鞋底的防滑效果。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主体,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前掌处设有5至15个防滑凸起,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后掌处设有3至9个防滑凸起;各防滑凸起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至5平方厘米,各防滑凸起相对于鞋底主体凸出的高度为0.5厘米至2厘米。
[0006]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07]设于前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为9个,设于后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为5个。
[0008]在至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之间设有过渡凸起,过渡凸起相对于鞋底主体凸出的高度为0.2至1.5厘米。
[0009]在各所述防滑凸起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凸粒,凸粒的面积为0.5平方毫米至3平方毫米。
[0010]所述鞋底主体包括外底及中底,外底与中底连接,在外底与中底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及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位于前掌处,第二减震垫位于后掌处;所述防滑凸起设于外底的下表面。
[0011]所述第一减震垫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至30平方厘米,所述第二减震垫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至10平方厘米,第一减震垫及第二减震垫相对于所述外底凸出的高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
[0012]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0013]1、该鞋底通过减少防滑凸起的数量,采用大块的防滑凸起结构,鞋底对于地面的附着力更强,对于湿滑的路面仍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防滑效果更好。
[0014]2、在至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之间设有过渡凸起,可以减少防滑凸起的应力,提高防滑凸起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增强鞋底的美观性。
[0015]3、在鞋底主体内部设置第一减震垫及第二减震垫,可以吸收运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减少前掌及后掌受力处的不适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滑鞋底下表面的视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滑鞋底上表面的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滑鞋底的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鞋底主体,11、防滑凸起,111、凸粒,12、过渡凸起,13、第一减震垫,14、第二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0,在鞋底主体10下表面的前掌处设有5至15个防滑凸起11,在鞋底主体10下表面的后掌处设有3至9个防滑凸起11 ;各防滑凸起11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至5平方厘米,各防滑凸起11相对于鞋底主体10凸出的高度为0.5厘米至2厘米。
[0023]进一步,设于前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11为9个,设于后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11为5个,在两个所述防滑凸起11之间设有过渡凸起12,过渡凸起12相对于鞋底主体10凸出的高度为0.5厘米。在各所述防滑凸起11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凸粒111,凸粒111的面积为I平方毫米。
[0024]所述鞋底主体10包括外底及中底,外底与中底连接,在外底与中底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13及第二减震垫14,第一减震垫13位于前掌处,第二减震垫14位于后掌处;所述防滑凸起11设于外底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减震垫13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至30平方厘米,所述第二减震垫14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至10平方厘米,第一减震垫13及第二减震垫14相对于所述外底凸出的高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
[0025]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6]1、该鞋底通过减少防滑凸起11的数量,采用大块的防滑凸起11的结构,鞋底对于地面的附着力更强,对于湿滑的路面仍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防滑效果更好。
[0027]2、在至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11之间设有过渡凸起12,可以减少防滑凸起11的应力,提高防滑凸起11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增强鞋底的美观性。
[0028]3、在鞋底主体10内部设置第一减震垫13及第二减振垫14,可以吸收运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减少前掌及后掌受力处的不适感,第一减震垫13及第二减振垫14可以采用高密度PU材料。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主体,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前掌处设有5至15个防滑凸起,在鞋底主体下表面的后掌处设有3至9个防滑凸起;各防滑凸起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至5平方厘米,各防滑凸起相对于鞋底主体凸出的高度为0.5厘米至2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设于前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为9个,设于后掌处的所述防滑凸起为5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之间设有过渡凸起,过渡凸起相对于鞋底主体凸出的高度为0.2至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防滑凸起的下表面还设有多个凸粒,凸粒的面积为0.5平方毫米至3平方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包括外底及中底,外底与中底连接,在外底与中底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及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位于前掌处,第二减震垫位于后掌处;所述防滑凸起设于外底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至30平方厘米,所述第二减震垫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至10平方厘米,第一减震垫及第二减震垫相对于所述外底凸出的高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
【文档编号】A43B13/26GK203523936SQ20132047148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周乐衡 申请人:周乐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