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70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包括有一框体与一袋体;其中,框体进一步包含有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与一第二框架,该第一、二框架的两自由端之间活动连接而可以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所述袋体以软质的材料制成,其具有一位于上端的开口,该开口的周边连接于该第一、二框架的下端;借此,将框体展开的同时,可将袋体扩张而形成一收纳空间;当框体被收合时,则可以同时将袋口收合,可做为收纳提背袋使用。
【专利说明】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袋,特别是一种可以方便伸展或收合,同时具备复合用途的收纳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基于让体积可以缩小以便于收藏的理由,目前现有的可折收式收纳箱种类已很多;例如,有些设计是采用软质布料制成矩形箱体,并在矩形箱体上端四边分别设置一上水平杆,而箱体下端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一下水平杆,箱体的四个垂直边分别设置一立杆;且该相邻的上水平杆端部之间、相邻的下水平杆端部之间,以及立杆与上、下水平杆的端部之间保持有适当距离;该箱体的各个垂直壁面并形成有呈对角交叉的折线;借由此结构,使该软质的的箱体可借由该些立杆、上水平杆与下水平杆支撑成可供放置物品的置物箱,并可将其扭转后而折叠成平扁状。
[0003]有些的改良式收纳箱,则在收纳箱的箱体上覆设一盖体,箱体内的各角端则设置直立的支撑杆,借由支撑杆支承盖体的四个角端。
[0004]但,现有的收纳箱因为元件较多且结构较复杂,因而在使用操作时较为不方便,元件容易有遗失的问题,且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可以自由伸展或收合、结构精简、操作简便的收纳袋,借此得以降低制造成本,创造极大的收纳空间、便于携行收纳袋本身,以及利用收纳袋做为收纳提背袋使用。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伸展收合的收纳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框体与一袋体;其中,袋体连接于框体的下端,框体则可以弯折收合,使得框体被收合的同时,可以将袋体同步收合,让收纳袋本身可做为收纳提背袋使用,当框体伸展后,则可同步将袋体扩展形成一收纳空间而能收纳物品。
[0008]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框体与一袋体;其中,框体进一步包含有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与一第二框架,该第一、二框架的两自由端之间活动连接而可以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所述袋体以软质的材料制成,其具有一位于上端的开口,该开口的周边连接于该第一、二框架的下端。
[0009]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合伸展的框体的技术手段,可以采用方形件弯曲成型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一连接元件的一端,该两连接元件的另一端则分别枢接该第二框架的两自由端,借此,使得第一、二框架相对弯折后可以彼此对应地重叠。
[0010]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合伸展的框体的另一技术手段,可以采用圆形件弯曲成型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与该第二框架的两自由端之间分别设置一铰链,借此,使得第一、二框架相对弯折后可以彼此对应地重叠。
[0011]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合伸展的框体的另一技术手段,可以采用实心杆件弯曲成型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与该第二框架相对的两自由端相互枢接,亦可使得第一、二框架相对弯折后可以彼此对应地重叠。
[0012]基于操作更方便与提升附加价值,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前述的第一、二框架的对角两侧分别连接一背带,借此,当在伸展状态的收纳袋欲收合时,只要将该背带往上拉起,便可直接将第一、二框架相对弯折收合成重叠状态,同时使袋体的开口亦随的收合,收合后的收纳袋,则可借由该背带提供使用者背在肩上做为肩背型收纳提袋使用。
[00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框架可以采用竹材、木材、金属或任何适当的材料制造。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由伸展或收合、结构精简、操作简便的收纳袋,借此得以降低制造成本,创造极大的收纳空间、便于携行收纳袋本身,以及利用收纳袋做为收纳提背袋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框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1A为图1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2为图1的框体收合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框体组合一袋体后形成一收纳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收纳袋收合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框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的框体收合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框体组合一袋体后形成一收纳袋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8为图7的收纳袋收合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框体组合一袋体后形成一收纳袋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9的收纳袋收合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框体的对角两侧连接一背带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
[0029]UlAUB 框体
[0030]11、IlAUlB 第一框架
[0031]12、12A、12B 第二框架
[0032]13连接元件
[0033]14 枢轴
[0034]15 铰链
[0035]2 袋体
[0036]3 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0037]首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袋,其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框体I与一袋体2 ;其中,袋体2以软质的材料(例如布材或纤维材料)制成,使其上端具有一开口,袋体2的开口周缘结合于框体I的下端而构成一收纳袋。
[0038]本实用新型用来结合袋体2的框体I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其中,如图1与图1A所示,以方形件弯曲成型而包含一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11与一第二框架12,该第一、二框架11、12的两自由端之间以一连接元件13配合枢轴14活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元件13是一具有适当长度的杆件,其长度大约相当于第一框架11或第二框架12的高度,使其活动连接于第一、二框架11、12后可以让第一框架11与第二框架12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如图2所示)。
[0039]借由图1所示的框体I结合袋体2后,当第一、二框架11、12在伸展状态时,即同时将袋体2的开口张开扩大,使用者便可以经由袋体2的开口置入或取出收纳物品(如图3所示)。当不使用收纳袋时,则只要将框体I的第一、二框架11、12相对收合后,便可将袋体2的开口同时收合(如图4所示)。
[004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框体IA结构,以圆形管件弯曲成型而包含一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IlA与一第二框架12A,该第一、二框架11A、12A的两自由端之间则设置一铰链15(如图6所示);所述铰链15是一种包含有两头部,以及在两头部之间枢接二连杆的装置,该两头部分别被组合固定于第一框架IlA与第二框架12A的圆管内径中,仅让二连杆露出管件外,使得第一框架IlA与第二框架12A可以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如图6所示)。由于所述铰链15为现有的机械元件,并非本实用新型诉求的技术特征,故对于其详细结构不予赘述。
[0041]借由图5所示的框体IA结合袋体2后,当第一、二框架11A、12A在伸展状态时,SP同时将袋体2的开口张开扩大,使用者便可以经由袋体2的开口置入或取出收纳物品(如图7所示)。当不使用收纳袋时,则只要将框体IA的第一、二框架11A、12A相对收合后,便可将袋体2的开口同时收合(如图8所示)。
[0042]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框体IB结构,以实心的杆件弯曲成型而包含一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IlB与一第二框架12B,该第一、二框架11B、12B的两自由端之间则直接以一枢轴相互枢接,使得第一框架IlB与第二框架12B可以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如图10所示)。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二框架11B、12B的长边进一步形成有一弧度,使得所构成的框体IB具有不同于前述的造形。
[0043]借由图9所示的框体IB结合袋体2后,当第一、二框架11B、12B在伸展状态时,SP同时将袋体2的开口张开扩大,使用者便可以经由袋体2的开口置入或取出收纳物品。当不使用收纳袋时,则只要将框体IB的第一、二框架11B、12B相对收合后,便可将袋体2的开口同时收合(如图10所示)。
[0044]图11所示的实施例,则是基于操作更方便与提升附加价值的考虑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前述的框体I的第一、二框架11、12的对角两侧连接一背带3,借此,当此收纳袋在伸展状态时,背带3斜向地跨置于袋体2的开口上,并不影响使用者置入或取出收纳物品;当要收合此收纳袋时,则只要将该背带3往上拉起,便可直接将第一、二框架11、12相对收合,同时使袋体2亦随的收合(如图11所示)。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包含有呈口字去掉下面一横形的一第一框架与一第二框架,该第一、二框架的两自由端之间活动连接而可以相对地收合成重叠状态; 一袋体,其具有一位于上端的开口,该开口的周边连接于该第一、二框架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框架以方形件弯曲成型制成,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分别枢接一连接元件的一端,该两连接元件的另一端则分别枢接该第二框架的两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框架以圆形管件弯曲成型制成,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与该第二框架的两自由端之间分别设置一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框架以实心的杆件弯曲成型制成,且该第一框架的两自由端与该第二框架相对的两自由端相互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袋伸展收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框架的对角两侧分别连接一背带。
【文档编号】A45C7/00GK203524014SQ20132057282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文灿 申请人:王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