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滴水雨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59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不滴水雨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滴水雨伞结构,当雨伞收伞时,仅须将底框往伞握柄端下移操作,即能把皱折形态的伞套从外筒盒的收纳室内伸展拉出,使收伞后的伞布,被展出的伞套由上而下完成包覆,反之,将底框往上回推时,伞套则在伞布上以连续皱折的形式,被底框推回外筒盒的收纳室内收藏,使雨伞的伞布得重新打开使用;如此,雨天用伞后,沾水的伞布,通过底框快速作下移操作拉出伞套把沾水的伞布包覆,就可避免拿伞进入室内时有滴水情形;整体结构,除构造简单、重量轻而无撑伞时的累赘感受外。沾水伞布被无缝隙伞套封套包覆的高度水液外漏防止,乃使沾水伞布获致更佳的不滴水效果。
【专利说明】不滴水雨伞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更简单,撑伞时重量负担轻,且使不滴水作用效果得到提升的不滴水雨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雨天使用雨伞后,直接把伞带进室内,伞布上残留的水液滴落,另造成地板湿滑及污染;现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73099号“雨伞套之结构改良”及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277235号“雨伞雨水集水器改良结构”,都是在雨伞的上端伞尖处设有一由多个环套筒构成可伸缩雨伞套通过雨伞套往伞布上伸展时,其每一环套筒间相互能在伞布上套接,使伞布上雨水被收集在套内不滴落;然而,一般雨伞的伞布收起时的长高度约有60公分,现有雨伞套,至少需要有8~10个8公分高度的环套筒才足把整个伞布包覆,除构造略嫌复杂外,撑伞时,多个环套筒构成的雨伞套,颇令人有种笨重累赘感,以致上述雨伞套,近几年已少在雨伞上使用,尤指各环套筒相互套接时很难避免有雨水外渗的空隙,不滴水效果不佳的问题,应是现有雨伞套渐不受欢迎的主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不滴水雨伞结构,解决现有伞套所存在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不滴水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一雨伞的伞尖上套设有被一塞头固定的伞套收纳器,该伞套收纳器包含有一内固定筒座、一外筒盒、一伞套及一底框;该内固定筒座为一圆套筒形座体,其套设在该雨伞伞尖的底段部位置上,且上端内部设有一固定孔;该外筒盒为一圆套形盒体,其具有一罩盖在该内固定筒座外部的外盒体,该外盒体内部与该内固定筒座间形成有一收纳室,且该外盒体内部相对该固定孔具有一结合在该固定孔上并套置于该伞尖上段部位置上的固定套;该伞套为一可挠性防水薄料材制作的圆筒形套子体,该套子体采用皱折形态叠套在该内固定筒座的身部上而被该外筒盒的收纳室加以收纳,且该套子体一端延伸进入该内固定座的固定孔内,并被结合在该固定孔上的该固定套加以固定;该底框为一圆框形体,其设在该外筒盒的收纳室出口处而框套在该内固定筒座的身部上,并与该伞套的 另一端连接。
[0006]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可增加如下技术特征:
[0007]该内固定筒座的固定孔为一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而该外筒盒的固定套相对该固定孔的内螺纹具有外螺纹,当伞套的一端延伸进入该固定孔内时,能够通过该固定套在固定孔上螺合锁固,使伞套一端能在内固定筒座与外筒盒间被紧紧固定。
[0008]该底框由一外框件的一端内紧固有一内框件所构成,使伞套的另一端能够进入在该外框件与内框件间的组合处被紧夹固定。
[0009]该伞套是由高分子塑胶材料挤出成型的一可挠性薄膜管筒形套子体。[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雨伞收伞时,仅须将底框往伞握柄端下移操作,即能把皱折形态的伞套从外筒盒的收纳室内伸展拉出,使收伞后的伞布,被展出的伞套由上而下完成包覆,反之,将底框往上回推时,伞套则在伞布上以连续皱折的形式,被底框推回外筒盒的收纳室内收藏,使雨伞的伞布得重新打开使用;如此,雨天用伞后,沾水的伞布,通过底框快速作下移操作拉出伞套把沾水的伞布包覆,就可避免拿伞进入室内时有滴水情形;整体结构,除构造简单、重量轻而无撑伞时的累赘感受外。沾水伞布被无缝隙伞套封套包覆的高度水液外漏防止,乃使沾水伞布获致更佳的不滴水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伞套包覆伞布时的外观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套包覆伞布时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伞套收藏时开伞的使用情形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雨伞10 ;伞尖11 ;塞头12 ;伞握柄13 ;伞布14 ;伞套收纳器20 ;内固定筒座21 ;固定孔210 ;外筒盒22 ;外盒体220 ;收纳室221 ;固定套222 ;伞套23 ;底框24 ;外框件240 ;内框件2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不滴水雨伞结构,如图1、图2,是一雨伞10的伞尖11上套设有被一塞头12固定的伞套收纳器20,该伞套收纳器20,包含有一内固定筒座21、一外筒盒22、一伞套23及一底框24 ;该一内固定筒座21为一圆套筒形座体,是套设在该雨伞10伞尖11的底段部位置上,且上端内部设有一固定孔210;该一外筒盒22,为一圆套形盒体,具有一罩盖在该内固定筒座21外部的外盒体220,该外盒体220内部与该内固定筒座21间形成有一收纳室221,且相对该固定孔210具有一结合在该固定孔210上,并套置于该伞尖11上段部位置上的固定套222 ;该一伞套23,为一可挠性防水薄料材制作的圆筒形套子体,该套子体是采皱折形态叠套在该内固定筒座的身部上而被该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加以收纳,且其一端并延伸进入该内固定座21的固定孔210内,被结合在该固定孔210上的该固定套222加以固定;该一底框24,为一圆框形体,是设在该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出口处而框套在该内固定筒座21的身部上,并与该伞套23的另一端连接;当雨伞收伞时,如图3、4,仅须将底框24往伞握柄13端下移操作,即能把(原)皱折形态的伞套23从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内伸展拉出,使收伞后的伞布14,被展出的伞套23由上而下完成包覆,反之,将底框24往上回推时,如图1、2状态,伞套23则在伞布14上以连续皱折的形式,被底框24推回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内收藏,如图5,使雨伞10的伞布14得重新打开(撑伞)使用;如此,雨天用伞后,如图1、2、3,沾水的伞布14,通过底框24快速作下移操作拉出伞套23把沾水的伞布14包覆,就可避免拿伞进入室内时有滴水情形;整体结构,除构造简单、重量轻而无撑伞(如图5)时的累赘感受外。如图4,沾水伞布14被无缝隙伞套23 (完全)封套包覆的高度水液外漏防止,乃使沾水伞布14获致更佳的不滴水效果。[0018]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内固定筒座21的固定孔210,为一具有内螺纹固定孔210,而该外筒盒22固定套222,相对该固定孔210的内螺纹,为一具有外螺纹的固定套222,当伞套23的一端延伸进入该固定孔210内时,能够通过该固定套222在固定孔210上螺合锁固,使伞套23 —端能简易于内固定筒座21与外筒盒22间被紧紧固定。
[0019]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底框24,由一圆圈形外框件240的一端内紧固有一圆圈形内框件241所构成,使伞套23的另一端能够进入在该外框件240与内框件241间的组合处被紧夹固定而简易完成连接。
[0020]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4,该伞套23,是由可挠性防水布料车缝呈一圆筒形套子体,使沾水伞布14能有效被伞套23封套包覆不会有水液外滴,如图1、2,且底框24在伞布14上进行上推操作后,伞套23的套子体受到底框24的推挤而由下往上自然产生皱折的减缩套子体长度动作,乃使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能以小的高度空间完成伞套23的收藏。
[0021]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3、4,该伞套23,是由高分子塑胶材料挤出成型为一可挠性薄膜管筒形套子体,使沾水伞布14能有效被伞套23封套包覆不会有水液外滴,如图
1、2,且底框24在伞布14上进行上推操作后,伞套23的套子体受到底框24的推挤而由下往上自然产生皱折的减缩套体长度动作,乃使外筒盒22的收纳室221,能以小的高度空间完成伞套23的收藏。
[0022]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不滴水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在一雨伞的伞尖上套设有被一塞头固定的伞套收纳器,该伞套收纳器包含有一内固定筒座、一外筒盒、一伞套及一底框;该内固定筒座为一圆套筒形座体,其套设在该雨伞伞尖的底段部位置上,且上端内部设有一固定孔;该外筒盒为一圆套形盒体,其具有一罩盖在该内固定筒座外部的外盒体,该外盒体内部与该内固定筒座间形成有一收纳室,且该外盒体内部相对该固定孔具有一结合在该固定孔上并套置于该伞尖上段部位置上的固定套;该伞套为一可挠性防水薄料材制作的圆筒形套子体,该套子体采用皱折形态叠套在该内固定筒座的身部上而被该外筒盒的收纳室加以收纳,且该套子体一端延伸进入该内固定座的固定孔内,并被结合在该固定孔上的该固定套加以固定;该底框为一圆框形体,其设在该外筒盒的收纳室出口处而框套在该内固定筒座的身部上,并与该伞套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滴水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固定筒座的固定孔为一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孔,而该外筒盒的固定套相对该固定孔的内螺纹具有外螺纹,当伞套的一端延伸进入该固定孔内时,能够通过该固定套在固定孔上螺合锁固,使伞套一端能在内固定筒座与外筒盒间被紧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滴水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框由一外框件的一端内紧固有一内框件所构成,使伞套的另一端能够进入在该外框件与内框件间的组合处被紧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滴水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套是由高分子塑胶材料挤出成型的一可挠性薄膜管筒形套子体。
【文档编号】A45B25/28GK203608947SQ20132066880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婉菁, 陈汉综, 陈维褔 申请人:张婉菁, 陈汉综, 陈维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