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驮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驮包,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驮包,其包括顶包、左侧包和右侧包,左侧包的顶部通过第一拉链与顶包的左端相连,第一拉链的一条链带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设置在左侧包上;右侧包的顶部通过第二拉链与顶包的右端相连,第二拉链的一条链带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设置在右侧包上;左侧包与右侧包之间留有可容纳驮包承载体的空间;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有手提带;顶包的底部设有双肩背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三个包体的大容量组合,且各包体可方便拆解,拆解后又可作为独立的背包和手提包。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式驮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驮包,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驮包。
【背景技术】
[0002]驮包是可以架设在类似自行车后座这样的承载体上的旅行包。现有的驮包一般由左右两个侧包组成,两个侧包的顶部通过一片布连为一体,布的宽度与承载体的宽度相适应。上述结构的驮包存在以下缺陷:1、仅由两个侧包组成,容量较小,且顶部空间未充分利用;2、两个侧包连为一体,不可拆分,从承载体上卸下后不易携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个包体的大容量组合,各包体可方便拆解,拆解后可作为独立的背包和手提包的组合式驮包。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组合式驮包,包括顶包、左侧包和右侧包,左侧包的顶部通过第一拉链与顶包的左端相连,第一拉链的一条链带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设置在左侧包上;右侧包的顶部通过第二拉链与顶包的右端相连,第二拉链的一条链带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设置在右侧包上;左侧包与右侧包之间留有可容纳驮包承载体的空间;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有手提带;顶包的底部设有双肩背带。
[0006]上述结构中,由顶包、左侧包和右侧包三个包体组成,较现有结构的驮包,容量有较大的增加;左侧包和右侧包分别通过拉链与顶部相连,既方便组合,又方便拆解;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上部设置的手提带,使其拆解后可以作为独立的手提包使用;顶包的底部设置的双肩背带,使其拆解后可以作为独立的背包使用;可拆解的功能使得驮包从承载体上卸下后仍方便携带。
[0007]作为优选,顶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沿成顶包底部的左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沿左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顶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沿成顶包底部的右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沿右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上述结构中,左侧包和右侧包与顶包的连接处位于包体边缘,且成“U”形设置,使得受力均衡、稳定。
[0008]作为优选,左侧包的开口拉链设于左侧包的上部,并与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平行;右侧包的开口拉链设于右侧包的上部,并与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平行。上述结构中,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开口拉链成“U”形设置在侧部,装取物品更加方便。
[0009]作为优选,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钩,或可绑于驮包承载体的固定绑带,或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扣,或同时设有挂钩、固定绑带和挂扣。上述结构中,挂钩和固定绑带可分担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连接处的受力,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0010]作为优选,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前端面自上向下向后方倾斜。上述结构中,左侧包和右侧包的下部靠后设计,给骑行让出更大的空间,不会干扰骑行动作,从而增加了使用安全。
[0011 ]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均设有硬质支撑板。上述结构中,硬质支撑板既使包体更挺阔,又能保证包体不会被挤入车轮中损坏包体且造成安全隐患。
[0012]作为优选,双肩背带的上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左端,双肩背带的下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右端;双肩背带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连接扣;顶包底部的左端设有可容纳双肩背带的暗袋和可隐藏暗袋开口拉链的遮挡布。上述结构中,在驮包组合状态下,双肩背带可隐藏在暗袋中,避免双肩背带暴露在外,可能被卷入车轮中被损坏且造成安全隐患。
[0013]作为优选,顶包的左端面设有手提带;顶包的开口拉链沿顶包的顶面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包的开口拉链上设有两个拉链头;顶包的顶部还设有顶袋,顶袋的开口拉链沿顶袋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袋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松紧绑绳;所述顶包的右端还设有防雨罩仓,防雨罩仓的开口拉链设于顶包的右端面,防雨罩仓内设有防雨罩。上述结构中,手提带使顶包还具备手提包的功能;双头拉链使装取物品更方便;顶袋可增加顶包的容量,且使物品可以分类存放;松紧绑绳可用于固定雨衣、水壶、头盔等物品,方便骑行时随时使用;防雨罩可防止包体被雨水淋湿。
[0014]作为优选,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后端面上均设有侧袋,所述侧袋的开口拉链沿侧袋的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侧袋上设有反光条;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外侧面均设有副袋,所述副袋的开口拉链设于副袋的上端。上述结构中,侧袋和副袋可增加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容量,且使物品可以分类存放;反光条具有反光功能,使夜间骑行更安全。
[0015]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三个包体的大容量组合,且各包体可方便拆解,拆解后又可作为独立的背包和手提包。此外,包体受力均衡、稳定,装取物品更方便,结构更合理,使骑行更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侧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侧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侧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侧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24]一种组合式驮包,包括顶包1、左侧包2和右侧包3,左侧包2的顶部通过第一拉链41与顶包I的左端相连,第一拉链41的一条链带411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412设置在左侧包上;右侧包3的顶部通过第二拉链42与顶包的右端相连,第二拉链42的一条链带421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422设置在右侧包上;左侧包2和右侧包3之间留有可容纳驮包承载体的空间;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有手提带21、31 ;顶包的底部设有双肩背带11。
[0025]顶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1沿成顶包底部的左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2沿左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顶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1沿成顶包底部的右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2沿右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
[0026]左侧包的开口拉链22设于左侧包的上部,并与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2平行;右侧包的开口拉链32设于右侧包的上部,并与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2平行。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钩23、33,或可绑于驮包承载体的固定绑带24、34,或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扣28、38,或同时设有挂钩、固定绑带和挂扣。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前端面25、35自上向下向后方倾斜。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均设有硬质支撑板。
[0027]双肩背带11的上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左端,双肩背带11的下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右端;双肩背带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连接扣12 ;顶包底部的左端设有可容纳双肩背带的暗袋和可隐藏暗袋开口拉链的遮挡布13。
[0028]顶包的左端面设有手提带14 ;顶包的开口拉链沿顶包的顶面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包的开口拉链15上设有两个拉链头;顶包的顶部还设有顶袋16,顶袋的开口拉链沿顶袋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袋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松紧绑绳17 ;所述顶包的右端还设有防雨罩仓,防雨罩仓的开口拉链设于顶包的右端面,防雨罩仓内设有防雨罩。
[0029]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后端面上均设有侧袋26、36,所述侧袋的开口拉链沿侧袋的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侧袋上设有反光条29、39 ;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外侧面均设有副袋27、37,所述副袋的开口拉链设于副袋的上端。
[003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包(I)、左侧包(2)和右侧包(3),左侧包(2)的顶部通过第一拉链(41)与顶包(I)的左端相连,第一拉链(41)的一条链带(411)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412)设置在左侧包上;右侧包(3)的顶部通过第二拉链(42)与顶包的右端相连,第二拉链(42 )的一条链带(421)设置在顶包上,另一条链带(422 )设置在右侧包上;左侧包(2)和右侧包(3)之间留有可容纳驮包承载体的空间;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有手提带(21、31);顶包的底部设有双肩背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顶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1)沿成顶包底部的左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2)沿左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顶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1)沿成顶包底部的右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2)沿右侧包顶部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左的“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左侧包的开口拉链(22)设于左侧包的上部,并与左侧包上的第一拉链链带(412)平行;右侧包的开口拉链(32)设于右侧包的上部,并与右侧包上的第二拉链链带(422)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分别设有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钩(23、33 ),或可绑于驮包承载体的固定绑带(24、34),或可挂于驮包承载体的挂扣(28、38),或同时设有挂钩、固定绑带和挂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前端面(25、35)自上向下向后方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内侧面均设有硬质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双肩背带(11)的上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左端,双肩背带(11)的下端固定于顶包底部的右端;双肩背带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连接扣(12);顶包底部的左端设有可容纳双肩背带的暗袋和可隐藏暗袋开口拉链的遮挡布(13)。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顶包的左端面设有手提带(14);顶包的开口拉链沿顶包的顶面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包的开口拉链(15)上设有两个拉链头;顶包的顶部还设有顶袋(16),顶袋的开口拉链沿顶袋外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右的“U”形,所述顶袋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松紧绑绳(17);所述顶包的右端还设有防雨罩仓,防雨罩仓的开口拉链设于顶包的右端面,防雨罩仓内设有防雨罩。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组合式驮包,其特征在于: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后端面上均设有侧袋(26、36),所述侧袋的开口拉链沿侧袋的侧边缘设置成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侧袋上设有反光条(29、39);所述左侧包和右侧包的外侧面均设有副袋(27、37),所述副袋的开口拉链设于副袋的上端。
【文档编号】A45C9/00GK203511879SQ20132067143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周美霞 申请人:杭州风度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