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378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包,供装设于自行车的座垫,包含一本体及一警示装置。该本体围构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面,并且该本体具有一供与该自行车组接的第一连接部;该警示装置包含相互电性连接的一发光件及一控制开关,该发光件设于该本体的外表面,该控制开关设于其中一侧面并外露于该本体。以此,使用者仅需将手伸到邻近本体侧面处即能碰触该控制开关,以便能轻易对发光件作开启或关闭的动作,进而提高控制使用的便利性,相当实用、方便。
【专利说明】自行车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包,尤指一种装设于自行车座垫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由于兼具健康及环保等优点,目前已是相当普遍的交通工具。而为了增加 夜间骑乘的安全,市面上有多款可发出灯光的警示器产品问世,供使用者将该警示器装设 在自行车,增加夜间骑乘的能见度,进而提高安全性。
[0003]现有一种具警示功能的自行车包,其主要是于内部设有警示结构,供使用者装设 于自行车时能发亮而具有警示效果,并兼具有置物功能;然而,此种结构通常将警示结构装 设在自行车包内,故使用者欲将警示结构的灯具开启时,需先将自行车包开启后才能控制 该警示结构作动,也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重复地将袋体开启关闭,相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包,其可供使用者方 便作警示结构的控制使用。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行车包,供装设于自行车的座垫,包含一本体及一警示装置。
[0007]该本体围构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 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面,并且该本体具有一供与该自行车组接的第一连接部;该警 示装置包含相互电性连接的一发光件及一控制开关,该发光件设于该本体的外表面,该控 制开关设于其中一侧面并外露于该本体。
[0008]进一步地:
[0009]所述本体具有一供与自行车组接的第二连接部。
[0010]所述发光件设于该第一端或该第二端。
[0011]所述控制开关包覆有一防水套。
[0012]所述警示装置设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0013]以此,外露的控制开关结构,使用者仅需将手伸到邻近本体侧面处即能碰触该控 制开关,以便能轻易对发光件作开启或关闭的动作,进而提高控制使用的便利性,相当实 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声明。
[0017]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供装设于自行车的座垫,包含一本体I 及一警示装置2。
[0018]本体I围构有一容置空间11并且设有拉链结构而能选择性地呈关闭或开启状态; 本体I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12及一第二端13以及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面 14,该第一端12为邻近自行车的一端;本体I具有一供与自行车的座垫组接的第一连接部 15以及一供与自行车的座管组接的第二连接部16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5设于本体I 的顶面并形成有复数夹口 151,各夹口 151对应自行车的座垫32的底部结构而可相互卡抵 固定,其中第一连接部非局限在此实施例,第一连接部与自行车的座垫两者可作搭配设计; 第二连接部16设于第一端12,第二连接部16为可拆卸的连接带并供套设于自行车的座管 31 (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连接部非局限在此实施例,第一连接部与自行车的座管两者可 作搭配设计。
[0019]警示装置2设于本体I的容置空间11内,警示装置2包含相互电性连接的一发光 件21及一控制开关22,控制开关22可控制通电状态来驱使发光件产生光源(如控制发光 件呈恒亮或产生多段式的闪烁等);发光件21为LED并设于本体I的外表面,本实施例的 发光件21设于本体I的第二端13 (发光件也可设于第一端、第二端或本体的其它表面),控 制开关22设于其中一侧面并外露于本体I ;本实施例中,发光件21与控制开关22两者通 过一电路板23电性连接,电路板23供装设电池且位于本体I的容置空间11内(警示装置 的电线线路皆设于容置空间11内)。
[0020]以此,可将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上(搭配参考图3及图4),将第一连接部15 固定于自行车的座垫32,第二连接部16固定于自行车的座管31,使本实用新型设于座垫32 下方处;而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开关22来控制发光件21开启,以在夜间骑乘时达到警示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外露的控制开关设计,使用者仅需将手伸到邻近本体侧面 处即能碰触控制开关,以便能轻易对发光件作开启或关闭的动作,即便使用者是在骑乘的 过程中,也能直接将手伸到座垫下方来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开关,相当实用、方便。
[0022]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2包覆有一防水套221,防水套221设于本 体I的侧面14,防水套221是从本体I的侧面14往外延伸并包覆控制开关22 ;而通过防水 套使控制开关具有防水效果,避免渗水潮湿而造成警示装置产生故障短路,以延长使用寿 命。
[0023]总结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不仅结构创新,且极具进步的功效。
[002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 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包,供装设于自行车的座垫,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本体,围构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两侧面,并且该本体具有一供与该自行车座垫组接的第一连接部; 一警示装置,包含相互电性连接的一发光件及一控制开关,该发光件设于该本体的外表面,该控制开关设于其中一侧面并外露于该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供与该自行车组接的第二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覆有一防水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设于所述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文档编号】B62J3/00GK203427943SQ20132033821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3日
【发明者】刘璎慧 申请人:刘璎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