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手套的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该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包括一高频电磁波电路(6)及其输出端连接的A极(3)和B极(2),其中A极(3)上设置一个具有预设轨迹的金属型模(4),金属型模(4)可移动以调整与B极(2)的距离,在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之间设置一绝缘支撑层(8),绝缘支撑层(8)放置在一工作平台(1)上,在工作平台(1)两端设置机械传动机构(9),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与控制电路(5)和高频电磁波电路(6)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使用大量的溶剂,减少挥发的溶剂对大气的污染。
【专利说明】—种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手套的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PVC类一次性手套是指,以PVC树脂混合料(PVC树脂与其它材料的混合物,其它材料是指与PVC相溶的塑胶产品,当其它材料的混合比例为O时,即为纯PVC树脂,但在本文中也统称为PVC树脂混合料)为原材料制造的一次性手套;PVC树脂与其它材料的混合物制成的一次性手套与纯PVC —次性手套具有同等或类似的性能。
[0003]PVC类一次性手套是广泛使用的产品,尤为是在家庭、医院、食品行业等广泛使用,其中聚氯乙烯(PVC)是主要的原材料之一,聚氯乙烯手套的弹性好,使用舒适且利于使用人员操作,PVC手套的厚度可做到0.1毫米以下。目前PVC手套的传统生产工艺是将PVC原料加入相当比例的易挥发的起降粘作用的溶剂,形成相当稀的糊状物,由传递装置将由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三维立体手模送入糊状物后,手模涂覆一薄层PVC糊状物,然后送入烘箱烘烤使溶剂加速挥发后形成手形薄膜,再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将手形薄膜从手模上脱下,则制成PVC类一次性手套。在上述的传统生产工艺中,由于在保证手套的强度情况下,厚度越薄则节约的材料越多,这就要求在上述的糊状物中添加更多的挥发性溶剂,在后继的烘烤过程中这些溶剂全部蒸发后进入大气,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和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烘烤程序还要利用大量的热能,剥脱手套还需大量的人工。因此,改变PVC类一次性手套的生产工艺和特定的制备设备对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就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污染小和节约材料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一高频电磁波电路6及其输出端连接的A极3和B极2,其中A极3上设置一个具有预设轨迹的金属型模4,金属型模4可移动以调整与B极2的距离,在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之间设置一绝缘支撑层8,绝缘支撑层8放置在一工作平台I上,在工作平台I两端设置机械传动机构9,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与控制电路5和高频电磁波电路6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型模4的断面为端部带刃的形状。
[0007]优选地,所述端部带刃的形状,包括:楔形或矩形或梯形。
[0008]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型模4由有色金属制成。
[0009]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型模4为铜质型模或铝质型模。
[0010]优选地,所述的高频电磁波电路的输出端A极和B极分别为可加热的模板,用于加
热升温。
[0011 ] 优选地,所述的高频电磁波电路的输出端A极和B极两个模板,可向置于其间的物体施加压力。
[0012]本实用新型利用高频电磁波可使PVC等极性塑料薄膜分子极化并高频振荡生热而使两层薄膜熔合的特性,在高频电磁波电路输出连接的两个极之间设置一个具有预设轮廓的金属型模,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方面的选择,设计出适用于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新型设备;其主要体现在利用高频电磁波将上述塑料薄膜成功熔接成预设的手套形状,避免了一般高温熔接时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中氯成分的分解而造成的熔接失败;当二层叠放在一起的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在机械传输机构的传递下,通过金属型模和工作平台时,金属型模下行压制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在高频电磁波电路产生的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按金属型模的预设轮廓轨迹形成熔合部分并可与其它部分之间形成更薄的压痕或形成切断状态,适当的调整送膜速度和金属型模上下运动与压制时间,则可形成连续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传统PVC类一次性手套生产设备存在的诸多缺陷,避免使用大量的溶剂,减少挥发的溶剂对大气的污染,省去烘烤工序而减少能源的浪费,且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的使用可使整个手套的厚度均一性提高,产品质量亦提高,由于PVC塑料机械成膜技术已很成熟,则可进一步降低手套的厚度进而节约PVC类一次性手套的原料,同时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余料可回收再利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成本。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也适用于其它有极性的塑胶材料以及它们与其它塑胶材料的混合物制成的薄膜而生产一次性手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型模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的A-A断面各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传递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的机械传动机构9将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按要求传递,在机械传动机构9的中间部分设有一工作平台1,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送至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I下设有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B极2,在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B极2上设有一可上下运动的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A极3,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A极3与金属型模4连接,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A极3和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B极2与控制电路5和高频电磁波电路6连接;实际使用时,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被传送至工作平台1,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金属型模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绝缘支撑层8支撑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的同时避免B极2与A极3过于接近,金属型模4压制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的同时,两高频电磁波电路6的A、B极之间形成的高频电磁波信号作用于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上,使薄膜的极性分子随电磁波频率高频排列振荡而自加热后熔合;上述的金属型模4由金属铜或铝或其它有色金属制备,此时高频电磁波电路6产生的高频电磁波通过电极和金属型模4对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沿金属型模预设的轨迹进行高频振荡型自加热并施压,使之熔合并沿着手掌边缘切断;高频电磁波电路的输出端A极模板和B极模板对二层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预热不超过90°C,可增加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熔合强度。随着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的不断输送,被按金属型模预设轨迹熔合的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7亦被不断的送出而至下一工序。需说明的是PVC材料含有氯原子,氯原子在加热到93°C至120°C左右就会逸出而影响二层PVC材料的熔合,特别是当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非常薄时(如厚度小于0.1mm)按常规的热传导方式加热会影响熔合效果,因此对薄膜型的PVC材料进行熔合必须是高频振荡式自加热的方式,故控制射频熔合时间、功率大小、频率和薄膜厚度均很重要,经试验本实用新型的熔合效果满足产品要求;为便于适应不同厚度的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手套的要求和便于从薄膜中分离熔合后的手套,所述的金属型模4的断面形状为端部带刃,端部刃状压制时会起到切割作用,视压制的外力的大小,PVC类一次性手套原料膜可能被按手形切断或形成手形的压痕,均有利于成型后的手套与其它部分的分离。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频电磁波电路(6)及其输出端连接的A极(3)和B极(2),其中A极(3)上设置一个具有预设轨迹的金属型模(4),金属型模(4)可移动以调整与B极(2)的距离,在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之间设置一绝缘支撑层(8),绝缘支撑层(8)放置在一工作平台(I)上,在工作平台(I)两端设置机械传动机构(9),高频电磁波电路的A极(3)和B极(2)与控制电路(5)和高频电磁波电路(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型模(4)的断面为端部带刃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带刃的形状,包括:楔形或矩形或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型模(4)由有色金属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型模(4)为铜质型模或铝质型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电磁波电路的输出端A极和B极分别为可加热的模板,用于加热升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PVC类一次性手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电磁波电路的输出端A极和B极两个模板,可向置于其间的物体施加压力。
【文档编号】A41D19/015GK203592753SQ20132080780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李丽杰, 张振堂 申请人:唐山川欧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