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防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防滑装置,包括垫片(4),垫片(4)为双层结构,内部设有弹力机构;上层的底部安装有防滑钉(1),下层对应每个防滑钉(1)的位置开有通孔(3)。可以在鞋的底部安装此防滑装置,通过抓钉抓紧地面,有效地增大摩擦力,杜绝了因鞋底摩擦力不够造成打滑摔倒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鞋底防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鞋底的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鞋底防滑主要是通过在垫片增加凹槽数或者条纹数,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在有水分的地面防滑,使用这种方法在煤矿井下上坡或者下坡,不能有效地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尤其是地面结冰时即使穿上鞋底有条纹的鞋子,也不能有效地防滑,在行走时,易于滑到,造成伤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鞋底防滑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在鞋底的防滑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鞋底防滑装置,包括垫片,垫片为双层结构,内部设有弹力机构;上层的底部安装有防滑钉,下层对应每个防滑钉的位置开有通孔。
[0006]弹力机构为套在防滑钉上的弹簧。
[0007]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垫片的上层和下层。
[0008]防滑钉的长度大于弹簧长度且小于弹簧长度和垫片下层厚度之和。
[0009]防滑钉的长度范围在长度优选8mm,间排距范围在优选8mm ;每排防滑钉有6-9个,优选7个,总排数有5-8排,优选6排。
[0010]垫片下层的厚度范围为2_5mm,优选3mm。
[0011 ]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2]可以在鞋的底部安装此防滑装置,通过抓钉抓紧地面,有效地增大摩擦力,杜绝了因鞋底摩擦力不够造成打滑摔倒的问题。在行走时,压缩弹簧,防滑钉伸出橡胶垫片,抓紧地面,在抬脚时,弹簧反弹,带动防滑钉复位,在复位过程中,防滑钉周围的泥土被通孔阻挡在橡胶垫片的底部。本装置成本低,使用简单,效果显著。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垫片上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垫片下层结构示意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垫片4是双层结构,材料为橡胶,下层厚度为2_5mm,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中为3mm。垫片4上层安装有数排防滑钉1,本实施例中安装有6排,防滑钉I的长度8_,间排距8_ ;每排防滑钉I有7个。垫片4下层在对应每根防滑钉I的位置设有通孔3,通孔3的直径比防滑钉I略大一点。在垫片4上层和下层之间安装弹力机构,可以在防滑钉I之间的空隙处安装弹簧2或者弹性垫片等,本实施例中将弹簧2套在防滑钉I上,弹簧2两端分别连接垫片4上层和下层。防滑钉I的长度大于弹簧2长度且小于弹簧2长度和垫片4下层厚度之和。
[0019]此装置安装在胶鞋的底部,在行走过程中受力时,防滑钉I受力,压缩弹簧2,防滑钉I通过通孔3伸出橡胶垫片4,插入并抓紧地面;在抬脚过程中,弹簧2反弹,带动防滑钉I复位,在复位过程中,防滑钉I上的泥土被通孔3阻挡在橡胶垫片4底部,防止防滑钉I周围充满泥土,不能抓紧地面,失去防滑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防滑装置,包括垫片(4),其特征在于:垫片(4)为双层结构,内部设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为套在防滑钉(I)上的弹簧(2);弹簧(2)两端分别连接垫片(4)的上层和下层,上层的底部安装有防滑钉(I),下层对应每个防滑钉(I)的位置开有通孔(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滑钉(I)和长度大于弹簧(2)长度且小于弹簧(2 )长度和垫片(4)下层厚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滑钉(I)的长度范围在
间排距范围在6mm-10mm ;每排防滑钉(I)有6-9个,总排数有5-8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4)下层的厚度范围为2-5mm。
【文档编号】A43C15/02GK204015314SQ20132087068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朱成坦, 张辉元, 王杰, 付东, 刘伟, 周雷, 夏吉松, 陈松林 申请人: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