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22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包括上鞋垫层和下鞋垫层,所述下鞋垫层的上表面设有下进气槽、下出气槽以及下导气槽,所述上鞋垫层的下表面设有上进气槽、上出气槽以及上导气槽,所述上进气槽扣在下进气槽上形成气囊,所述上导气槽扣在下导气槽上形成导气通道,所述上出气槽扣在下出气槽上形成出气槽,气囊、导气通道、出气槽形成一个连通的封闭空间,所述上进气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穿透上鞋垫层的进气孔,上出气槽上设有若干穿透上鞋垫层的出气孔,所述气囊内设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进气槽、下进气槽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进出气结构保持长久的有效,确保空气的流通。
【专利说明】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
【背景技术】
[0002]鞋垫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可以说是鞋子里不可或缺的东西。通常我们穿鞋的时候,鞋后跟的地方是有空气流通的,而鞋子的脚掌处是一个比较密闭的空间,脚掌处的气流不会自动流向脚后跟,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鞋子的脚掌处是湿气最容易聚集的地方,不仅导致穿鞋很不舒服,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产生脚气等问题。为解决鞋子通气不畅的问题,各种空气循环鞋垫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空气循环鞋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0003]专利号为“200620124602.9”、名称为“空气循环式鞋垫”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鞋垫,其在鞋垫根部嵌设有气囊、鞋垫掌部设有向上的排气槽孔,而在气囊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气囊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槽孔之间设有彼此连通的孔道,在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上还分别设有单向阀。该结构虽然能够实现空气循环,但是由于气囊在鞋垫根部,靠脚后跟的压力来将空气注入到鞋的脚掌部,人的重量基本集中在脚后跟,因此,随着长时间的挤压,气囊会慢慢变形,失去其应有的弹性,导致气囊失去进气和排气的功能,影响整个空气循环。
[0004]专利号为“201120382914.0”、名称为“一种鞋及其空气循环鞋垫”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鞋垫,包括相互贴合的顶层和底层,顶层和底层相对的面上位于脚心的部位设置有凹槽,顶层与底层的凹槽形成内腔,该鞋垫还包括设置在内腔中的弹性储气泡,顶层与底层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与弹性储气泡的出口相连通的导气槽,顶层设置有与导气槽相通的气孔。该鞋垫主要是起到空气流通、防臭的作用,但是这种弹性储气泡结构不稳定,容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解决了目前的空气循环鞋垫的进出气结构容易失效,从而影响空气流通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出气孔容易被脚掌堵塞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防止导气通道出现塌陷、堵塞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包括上鞋垫层和下鞋垫层,所述下鞋垫层的上表面设有下进气槽、下出气槽以及下导气槽,下进气槽与下出气槽通过下导气槽连通,所述上鞋垫层的下表面设有上进气槽、上出气槽以及上导气槽,上进气槽与上出气槽通过上导气槽连通,所述上进气槽扣在下进气槽上形成气囊,所述上导气槽扣在下导气槽上形成导气通道,所述上出气槽扣在下出气槽上形成出气槽,气囊、导气通道、出气槽形成一个连通的封闭空间,所述上进气槽上设有至少一个穿透上鞋垫层的进气孔,上出气槽上设有若干穿透上鞋垫层的出气孔,所述气囊内设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进气槽、下进气槽上。[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或弹性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进气槽上设有一个进气孔,该进气孔位于气囊的最高点。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的孔径为上导气槽与下导气槽形成的导气通道的直径的1/3?1/2。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槽上设有4条与脚趾方向一致的分支气流道,每条分支气流道刚好位于相邻两根脚趾之间,所述每条分支气流道的一端与出气槽连通,另一端密封,每条分支气流道上设有多个出气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气流道的直径为出气孔的孔径的3?4倍。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多个圆环结构,各个圆环结构的中心线与导气通道的中心线重合。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层鞋垫,并在鞋垫内设置槽体,由此形成气囊、导气通道、出气槽,当人提脚的时候,气囊松开,空气进入气囊,而当脚落地时,脚下压气囊,气囊内的空气通过导气通道进入出气槽内,并通过出气孔进入鞋的脚掌部,脚掌部原来的空气则被压出,向后从脚踝处排出,从而完成空气的循环,由于气囊内设置了弹性结构,相比单纯地只依靠气囊本身的弹性而言,通过弹性结构的作用,再加上气囊本身的弹性,有效地保持了气囊的形状,确保气囊能够实现进气和出气的功能。
[00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槽上设置分支气流道,每条分支气流道刚好位于相邻两根脚趾之间,同时,在每条分支气流道上设置多个出气孔,由于分支气流道刚好不被脚掌、脚趾压住,因此相比传统的出气孔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孔能够使空气循环更畅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上鞋垫层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上鞋垫层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下鞋垫层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上鞋垫层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下鞋垫层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气囊与导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包括上鞋垫层I和下鞋垫层2,下鞋垫层2的上表面设有下进气槽3、下出气槽4以及下导气槽5,下进气槽3与下出气槽4通过下导气槽5连通,上鞋垫层I的下表面设有上进气槽6、上出气槽7以及上导气槽8,上进气槽6与上出气槽7通过上导气槽8连通,上进气槽6扣在下进气槽3上形成气囊,所述上导气槽8扣在下导气槽5上形成导气通道,上出气槽7扣在下出气槽4上形成出气槽,气囊、导气通道、出气槽形成一个连通的封闭空间,上进气槽6上设有至少一个穿透上鞋垫层I的进气孔9,上出气槽7上设有若干穿透上鞋垫层I的出气孔10,气囊内设有弹性结构11,弹性结构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进气槽6、下进气槽3上。
[0028]弹性结构11以能够保持气囊的形状为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能够了解或获知其具体结构,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弹性结构11为可弹簧或弹性片,从而使气囊被压缩后,气囊能够借助自身的弹性以及弹簧或弹性片的弹力作用,迅速恢复到膨胀状态,以实现进气和出气。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上进气槽6上设置一个进气孔9,该进气孔9位于气囊的最高点,即脚后跟会首先和进气孔9接触,当脚提起时,鞋与脚相对松开,此时脚后跟并没压在进气孔9上,气囊也逐渐膨胀,处于进气的状态,当开始落脚时,脚后跟压在气囊上,并将进气孔9压住,随着脚的不断下压,气囊被压缩,由于脚的堵塞作用,空气无法从进气孔9排出,只能通过导气通道进入到导气槽中,然后从出气孔10排出,从而实现鞋的脚掌部空气流通,整个过程中不用考虑进气孔9与出气孔10的开闭问题,其开闭状态刚好与人的行走动作相吻合,确保了进气、出气的通畅。
[0031]实施例3:
[003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进气孔9的大小进行限定,将进气孔9的孔径限定为上导气槽8与下导气槽5形成的导气通道的直径的1/3?1/2,由于进气的时候全靠进气孔9,因此进气孔9不易过小,否则气囊回气较慢,而气囊在压缩的时候,要尽量使空气尽可能多地从导气通道进入到出气槽,同时尽可能少地使空气从进气孔9排出,为此,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进气孔9的孔径为上导气槽8与下导气槽5形成的导气通道的直径的1/3?1/2时,效果最佳。
[0033]实施例4:
[0034]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f 3中的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出气槽上设置4条与脚趾方向一致的分支气流道12,每条分支气流道12刚好位于相邻两根脚趾之间,每条分支气流道12的一端与出气槽连通,另一端密封,每条分支气流道12上设有多个出气孔10,由于出气孔10所在的分支气流道12未被脚掌、脚趾压住,因此整个气流通道是通畅的,从而便于鞋的脚掌部,尤其是鞋的前端空间的空气流通,使鞋内的湿热空气被及时排出鞋子,保持鞋内的干燥。
[0035]实施例5:
[00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将分支气流道12的直径限定为出气孔10的孔径的3?4倍,由于出气孔10的孔径相对于分支气流道12而言,相对较小,从而使出气孔10排出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冲击性,能够使鞋内的空气流通更快。
[0037]实施例6:
[0038]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飞中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导气通道内设置多个圆环结构13,各个圆环结构13的中心线与导气通道的中心线重合,从而确保导气通道的畅通,使空气循环不受影响,便于湿气排出。
[0039]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鞋垫层(I)和下鞋垫层(2),所述下鞋垫层(2)的上表面设有下进气槽(3)、下出气槽(4)以及下导气槽(5),下进气槽(3)与下出气槽(4)通过下导气槽(5)连通,所述上鞋垫层(I)的下表面设有上进气槽(6)、上出气槽(7)以及上导气槽(8),上进气槽(6)与上出气槽(7)通过上导气槽(8)连通,所述上进气槽(6)扣在下进气槽(3)上形成气囊,所述上导气槽(8)扣在下导气槽(5)上形成导气通道,所述上出气槽(7)扣在下出气槽(4)上形成出气槽,气囊、导气通道、出气槽形成一个连通的封闭空间,所述上进气槽(6)上设有至少一个穿透上鞋垫层(I)的进气孔(9),上出气槽(7)上设有若干穿透上鞋垫层(I)的出气孔(10),所述气囊内设有弹性结构(11),弹性结构(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进气槽(6)、下进气槽(3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1)为弹簧或弹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气槽(6)上设有一个进气孔(9),该进气孔(9)位于气囊的最高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9)的孔径为上导气槽(8)与下导气槽(5)形成的导气通道的直径的1/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上设有4条与脚趾方向一致的分支气流道(12),每条分支气流道(12)刚好位于相邻两根脚趾之间,所述每条分支气流道(12)的一端与出气槽连通,另一端密封,每条分支气流道(12)上设有多个出气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气流道(12)的直径为出气孔(10)的孔径的:1-4倍。
7.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湿气排出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设有多个圆环结构(13),各个圆环结构(13)的中心线与导气通道的中心线重合。
【文档编号】A43B17/03GK203646615SQ20132087128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琼英 申请人:成都艾民儿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