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扣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包括外壳、活动设置在外壳内的活动板、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的拉柄、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的阻挡片,扣体侧面上与阻挡片相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边防滑槽,阻挡片插入第一滑边防滑槽内。本实用新型采用阻挡片卡入第二滑边防滑槽内,从而起到扣体与扣面定位的作用,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固定稳定,外壳与扣体通过滑槽和滑台的方式来安装,方便操作和定位,第二弹簧可起到对阻挡片进行定位的作用,使得扣面与扣体不会出现小范围的相对滑动现象。
【专利说明】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尤其涉及了一种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
【背景技术】
[0002]皮带扣亦称为皮带头或皮带扣头,皮带扣就是皮带前端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目前,现有皮带扣的扣体一般会配备一个扣面,因其扣面简单的扣在扣体上,常会出现扣面易滑出扣体前端的现象,而不能让扣面扣在扣体上后由人为操作来滑出扣面,这会影响整个皮带扣的美观性和使用者的使用,甚至给许多使用者带来较大的烦恼,例如扣面滑出扣体而造成的尴尬场面;且当扣面坏掉或者使用者不喜欢这个扣面时,一般只能重新更换个皮带扣,而不能直接更换扣面,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经济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常会出现扣面滑出扣体前端、不能更换扣面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设有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可使扣面稳定的固定在扣体上、且方便更换扣面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扣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包括外壳、活动设置在外壳内的活动板、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的拉柄、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的阻挡片,拉柄设置在活动板上端,阻挡片设置在活动板下端,扣体侧面上与阻挡片相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边防滑槽,阻挡片插入第一滑边防滑槽内。
[0006]当将拉柄扳上来时,拉柄带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带动阻挡片移动,从而阻挡片移动到扣体外端,此时将扣面滑入扣体,再按下拉柄,活动板归位,从而带动阻挡片朝扣体内部移动,进而阻挡片卡入扣面上的第二滑边防滑槽内,这样扣面就不会脱离扣体,且因为一般第二滑边防滑槽较小,因此扣面与扣体间的相对移动较小,不影响整体美观性和使用者的使用,不会给使用者造成不便。第一滑边防滑槽的位置与阻挡片配合,从而实现阻挡片能够出入第一滑边防滑槽从而卡入第二滑边防滑槽内。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活动板上端。当设有第一弹簧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活动板自动归位,而不用人为归位,自动性强,操作方便。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底部的磁铁块,活动板为可被磁铁块吸附的金属活动板。当设有磁铁块时,当放开拉柄后,磁铁块吸附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主动归位,而不用人为归位,自动性强,操作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扣体上设有第一滑台或第一滑槽。第一滑台或第一滑槽用于设置扣面,采用滑台或滑槽的方式来安装扣面较为简单方便。
[0010]作为优选,第一滑台或第一滑槽一端设有第一阻挡块。第一阻挡块用于防止扣面从扣体一端滑出。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二滑槽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台,滑边开槽防滑装置通过第二滑台与第二滑槽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二滑台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槽,滑边开槽防滑装置通过第二滑台与第二滑槽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0013]滑边开槽防滑装置通过第二滑台与第二滑槽配合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方便阻挡片的定位调节。
[0014]作为优选,第二滑台或第二滑槽一端设有第一挡壁,第一挡壁内侧设有第二弹簧。第一挡壁用于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对滑边开槽防滑装置起到挤压定位的作用,当阻挡片定位好后,第二弹簧使得滑边开槽防滑装置整体结构不会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
[0015]作为优选,第二滑台或第二滑槽另一端设有第二阻挡块。第二阻挡块用于防止滑边开槽防滑装置滑离第二滑台或第二滑槽的范围内。
[0016]作为优选,扣体上设有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每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配备一个滑动装置,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设置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可加强扣面和扣体的定位。连接杆的设置可方便同时控制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就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控制滑边开槽防滑装置。
[001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当将拉柄扳上来时,拉柄带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带动阻挡片移动,从而阻挡片移动到扣体外端,此时将扣面滑入扣体,再松开拉柄,在第一弹簧或磁铁块的作用下,活动板归位,从而带动阻挡片朝扣体内部移动,进而阻挡片卡入扣面上的第二滑边防滑槽内,这样扣面就不会脱离扣体,且因为一般第二滑边防滑槽较小,因此扣面与扣体间的相对移动较小,不影响整体美观性和使用者的使用,不会给使用者造成不便。采用阻挡片卡入第二滑边防滑槽内,从而起到扣体与扣面定位的作用,一般在不扳动拉柄的情况下,扣体与扣面固定不动,从而实现扣体与扣面固定稳定的效果;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固定稳定,外壳与扣体通过滑槽和滑台的方式来安装,方便操作和定位,第二弹簧可起到对阻挡片进行定位的作用,使得扣面与扣体不会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扣体与扣面牢牢卡住,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和使用者的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扣体、扣面、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分离的结构图。
[0019]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0021]图4是第二滑边防滑槽与弹性条的主视图。
[0022]图5是第二滑边防滑槽与弹性凸环的主视图。
[0023]图6是第二滑边防滑槽与弹性凸块的主视图。
[0024]图7是未扳起拉柄时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剖面图。
[0025]图8是扳起拉柄后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剖面图。
[0026]图9是第一弹簧缠绕着拉柄的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剖面图。[0027]图10是实施例2的扣体、扣面、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分离的结构图。
[0028]图11是图10的C部放大图。
[0029]图12是图10的D部放大图。
[0030]图13是实施例3的扳起拉柄后滑边开槽防滑装置的剖面图。
[0031]图14是实施例4的扣体、扣面、滑边开槽防滑装置分离的结构图。
[0032]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滑边开槽防滑装置、2—外壳、3—活动板、4 一拉柄、5—阻挡片、6—第一弹簧、7—第一滑边防滑槽、8—第二滑台、9 一第二滑槽、10—第一挡壁、11 一第二弹簧、12—第二阻挡块、13—扣面、14 一第一滑槽、15—第一滑台、16—第一阻挡块、17—弹性条、18—弹性凸环、19—弹性凸块、20—第二滑边防滑槽、21一连接杆、22一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4]实施例1
[0035]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如图1至图9所示,扣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1,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包括外壳2、活动设置在外壳2内的活动板3、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拉柄4、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阻挡片5、设置在外壳2内的第一弹簧6,拉柄4设置在活动板3上端,阻挡片5设置在活动板3下端,第一弹簧6位于活动板3上端,扣体侧面上与阻挡片5相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边防滑槽7,阻挡片5插入第一滑边防滑槽7内。在本实施例中,扣体上设有一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第一弹黃6设直在拉柄4的芳边或缠绕着拉柄4。
[0036]还包括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2上的第二滑台8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槽9,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通过第二滑台8与第二滑槽9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0037]扣体上设有第一滑槽14或第一滑台15,第一滑台15或第一滑槽14 一端设有第一阻挡块16。在本实施例中,扣体上设有第一滑槽14,第一滑槽14 一端设有第一阻挡块16,第一滑槽14 一端另一端为开放端。
[003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9 一端设有第一挡壁10,第一挡壁10内侧设有第二弹簧11。
[003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9另一端设有第二阻挡块12,第二阻挡块12与扣体固定连接。
[0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边防滑槽7位于第二滑槽9中间,这样阻挡片5才能插入第一滑边防滑槽7内。
[0041]与扣体配合的扣面13上设有第一滑台15,第一滑台15与第一滑槽14配合。第一阻挡块16也可设置扣面13上而不设置在扣体上。扣面13的侧面与阻挡片5相应位置设有第二滑边防滑槽20,第二滑边防滑槽20内设有弹性凸起装置,弹性凸起装置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边防滑槽20 —侧壁上,弹性凸起装置另一端顶在第二滑边防滑槽20另一侧壁上,弹性凸起装置为带有卷圈的弹性条17或弹性凸环18或弧形的弹性凸块19。
[0042]使用时,将拉柄4扳上来,使得阻挡片5完全位于第一滑槽14外侧,然后将扣面13从第一滑槽14的开放端滑入,直至扣面13始端顶在第一阻挡块16上,松开拉柄4,此时阻挡片5挤开弹性凸起装置并进入第二滑边防滑槽20内,在不扳动拉柄4的情况下,阻挡片5卡在第二滑边防滑槽20内,使得扣面13与扣体不分离;当需要拆下扣面13或进行更换扣面13时,只需将拉柄4扳上来,然后将扣面13滑出即可进行更换,该操作简单方便,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通过阻挡片5卡在第二滑边防滑槽20内的方式,整体的定位较为牢固稳定,除非将拉柄4扳上来,否则扣面13和扣体是固定不动的。弹性凸起装置是为了增加阻挡片5与第二滑边防滑槽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阻挡片5不易脱离第二滑边防滑槽20,且可以挤压阻挡片5,使得阻挡片5定位在第二滑边防滑槽20的同一个位置,这样扣面13与扣体就不会有相对较小范围的滑动,定位效果更佳。
[0043]实施例2
[0044]如图10至图12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扣体上设有第一滑台15,扣面13上设有第一滑槽14,外壳2上部的宽度大于外壳2下部的宽度,第二滑台8设置在外壳2下部,外壳2下部与第二滑台8配合的第二滑槽9,阻挡片5穿出外壳2上部的下方。弹性凸起装置为带有卷圈的弹性条1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边防滑槽7位于第二滑槽9下方。
[0045]实施例3
[0046]如图13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包括外壳2、活动设置在外壳2内的活动板3、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拉柄4、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阻挡片5、设置在外壳2底部的磁铁块22,活动板3为可被磁铁块22吸附的金属活动板,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活动板采用铁块。
[0047]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2上的第二滑槽9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台8,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通过第二滑台8与第二滑槽9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0048]实施例4
[0049]如图14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扣体上设有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1,每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配备一个滑动装置,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间通过连接杆21连接,每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配备有一个第二滑边防滑槽20。连接杆21设置一根或者设置两根,当设置一根连接杆21时,连接杆2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柄4上或者分别连接在两个外壳2上;当设置两根连接杆21时,其中一根连接杆2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拉柄4上,另一根连接杆21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外壳2上。当然可以不要连接杆21,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独立设置。
[005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扣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1),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包括外壳(2)、活动设置在外壳(2)内的活动板(3)、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拉柄(4)、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且穿出外壳(2)的阻挡片(5),拉柄(4)设置在活动板(3)上端,阻挡片(5)设置在活动板(3)下端,扣体侧面上与阻挡片(5)相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边防滑槽(7),阻挡片(5)插入第一滑边防滑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内的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位于活动板(3)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 )底部的磁铁块(22 ),活动板(3 )为可被磁铁块(22 )吸附的金属活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扣体上设有第一滑台(15)或第一滑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台(15)或第一滑槽(14) 一端设有第一阻挡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2)上的第二滑槽(9)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台(8),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通过第二滑台(8)与第二滑槽(9)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的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2)上的第二滑台(8)和设置在扣体侧面的第二滑槽(9 ),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通过第二滑台(8 )与第二滑槽(9 )配合与扣体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台(8)或第二滑槽(9) 一端设有第一挡壁(10),第一挡壁(10)内侧设有第二弹簧(U)。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台(8)或第二滑槽(9)另一端设有第二阻挡块(12)。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更换扣面的皮带扣扣体,其特征在于:扣体上设有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 ),每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配备一个滑动装置,两个滑边开槽防滑装置(I)间通过连接杆(21)连接。
【文档编号】A44B11/00GK203814741SQ20142014745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伍海光 申请人:伍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