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接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45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连接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连接扣,扣钩部分采用弹性夹钩,扣眼部分采用帘线式或网眼式或布眼式扣眼。扣钩部分至少有一个弹性夹钩(2),其尾部固定于连接端部织物(4)的两层或多层织物之间,头部露于织物之外,弹性夹钩(2)的头部形状为先斜弯向尾面,再斜向上弯起合适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连接扣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扣接更容易,连接更可靠,穿着更柔软舒适。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连接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领域中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胸罩背部的连接扣采用钢钩和钢环相连,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对准扣好,且容易滑脱。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扣,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十分易扣,又不容易滑脱,扣脱方便。不仅可用在纺织服装领域,也可应用于其它领域。
[0004]本实用新型连接扣,扣钩部分采用弹性夹钩,扣眼部分采用帘线式或网眼式或布眼式扣眼。在不考虑工艺的复杂性、成本、便捷性和舒适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普通钢环扣眼。
[0005]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扣钩部分至少有一个弹性夹钩
(2),其尾部固定于连接端部织物(4)的两层或多层织物之间,头部露于织物之外,连接端部织物(4)可适当延长,以便于捏住扣脱,弹性夹钩(2)的头部形状为先斜弯向尾面,靠近到合适的距离后,再斜向上弯起合适的长度。
[0006]进一步,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一根以上的帘线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纵向疏密合适地排列在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6),并使每个扣钩对应部分的一路扣眼层(6 )的上下两端牢牢固定在扣眼垫层(5 )之上。
[0007]本实用新型连接扣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扣接更容易,连接更可靠,穿着更柔软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新型连接扣扣钩部分的弹性夹钩侧视图,
[0009]图2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帘线式扣眼正视图,
[0010]图3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网眼式扣眼正视图,
[0011]图4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布眼式扣眼正视图,
[0012]图5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普通钢环扣眼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所示为本新型连接扣扣钩部分的弹性夹钩的一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其特征在于扣钩部分至少有一个弹性夹钩(2),其尾部固定于连接端部织物(4)的两层或多层织物之间,头部露于织物之外,连接端部织物(4)可适当延长,以便于捏住扣脱,弹性夹钩(2)的头部形状为先斜弯向尾面,靠近到合适的距离后,再斜向上弯起合适的长度。其优点是,在钩住扣眼层(6)或(7)或(8)或(9)的同时,可防止滑脱,并可夹紧扣眼层。弹性夹钩(2)的材料可采用钢或塑料等。
[0014]图2所示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帘线式扣眼的一实施例正视图。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一根以上的帘线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纵向疏密合适地排列在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6),并使每个扣钩对应部分的一路扣眼层(6)的上下两端牢牢固定在扣眼垫层(5)之上。其优点是,不用再努力去对准扣眼,扣接非常方便,而且可使胸罩的松紧调节更准确自由。扣眼层(6)的材料可采用钢丝、尼龙线、锦纶线、涤纶线、氯纶线、氨纶线、棉线、羊绒线或混纺线等。
[0015]图3所示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网眼式扣眼的一实施例正视图。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块网眼大小合适的网状织物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7),并使每个扣钩对应部分的一路扣眼层(7)的上下左右四端牢牢固定于扣眼垫层(5)之上。其优点与图3所示的扣眼基本相同,但工艺更简单,性能更好。扣眼层(7)的材料可以是尼龙网状织物、锦纶网状织物、涤纶网状织物、氯纶网状织物、氨纶网状织物、塑料网状织物、棉线网状织物、羊绒线网状织物或混纺网状织物等。
[0016]图4所示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布眼式扣眼的一实施例正视图。其特征在于把事先加工好的细布条或事先加工好扣眼的布片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纵向牢牢固定于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8)。其优点与图2或图3所示的扣眼基本相同。扣眼层(8 )的材料可采用尼龙布、锦纶布、涤纶布、氯纶布、氨纶布、帆布、棉布或混纺布等。
[0017]图5所示为本新型连接扣扣眼部分的普通钢环扣眼的一实施例正视图。其特征在于把普通钢环扣眼,牢牢固定于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钢环扣眼层(9)。当它与图1所示的弹性夹钩配合使用时,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扣钩部分采用弹性夹钩,扣眼部分采用帘线式或网眼式或布眼式扣眼,扣钩部分至少有一个弹性夹钩(2),其尾部固定于连接端部织物(4)的两层或多层织物之间,头部露于织物之外,弹性夹钩(2)的头部形状为先斜弯向尾面,再斜向上弯起合适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一根以上的帘线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纵向疏密合适地排列在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6),并使每个扣钩对应部分的一路扣眼层(6)的上下两端牢牢固定在扣眼垫层(5)之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块网眼大小合适的网状织物代替常见的钢环扣眼,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7),并使每个扣钩对应部分的一路扣眼层(7)的上下左右四端牢牢固定于扣眼垫层(5)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扣眼为细布条或布片,扣眼固定于扣眼垫层(5)之上,以形成至少一路扣眼层(8)。
【文档编号】A44B1/06GK204048305SQ20142018951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叶华锋 申请人:叶华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