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67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上设有通孔,自锁顶针伸入到通孔中,端部穿过通孔与链牙配合,复位弹簧顶抵在顶针的挡止与通孔的限位台面上定位,所述的顶针通过按压式自锁装置带动沿通孔上下移动与链牙锁住或脱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拉头,具体与一种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有关。

【背景技术】
[0002]拉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市场上普遍使用简单机械式拉头。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带有自锁结构的拉头,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210132997.7,名称为“自锁拉头”,其采用机械式的制动码钩配合弹簧片的结构,这种采用类似于杠杆原理的机械式铰接结构,导致其动作不够灵活,且制动卡钩式的结构容易出现“卡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包括:拉头本体,所述拉头本体上设有通孔,自锁顶针伸入到通孔中,端部穿过通孔与链牙配合,复位弹簧顶抵在顶针的挡止与通孔的限位台面上定位,所述的顶针通过按压式自锁装置带动沿通孔上下移动与链牙锁住或脱开。
[0006]进一步,所述的按压式的自锁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且同轴设置的旋转固定件、驱动件、帽盖切换件,所述拉头本体上设有凸块,通孔设置在凸块中间,帽盖切换件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的凸块上,旋转固定件下端设有一容置槽供顶针的上端插入并由其带动上下移动。
[0007]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固定件为一柱状结构,下端与所述的顶针配合带动顶针上下移动,上端部形成一导向柱,导向柱外缘低于导向柱顶面的位置设有第一锯齿结构,每个第一锯齿结构的表面形成第一楔面,旋转固定件最外缘沿圆周等分设有一组导柱;驱动件为一柱状结构,下端形成凹槽供所述的导向柱插置,且下端与所述第一锯齿结构配合位置设有第二锯齿结构,每个第二锯齿结构表面形成第二楔面与所述的第一楔面配合,保证驱动件带动旋转固定件沿固定角度转动,驱动件外缘另间隔设有一组导向块,导向块上端面形成第三楔面,驱动件的顶端形成按压杆;帽盖切换件为固定在拉头本体上的圆桶状结构,其罩设在所述的顶针、旋转固定件及驱动件外,顶部形成孔供所述的按压杆伸出,帽盖切换件内腔间隔形成两组与所述的导柱数量相对应且内径不同的导向槽位,分别为第一导向槽位及第二导向槽位,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下端面形成第四楔面,第二导向槽位下端面形成第五楔面,第一导向槽位的数量及内径与导柱数量及外径相适应保证导柱在第一导向槽位内上下移动,第二导向槽位的内径小于第一导向槽位的内径保证旋转固定件转动固定角度时导柱上端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的下端的第五楔面上定位。
[0008]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锯齿结构为六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周缘,对应的第二锯齿结构为六个并与第一锯齿结构转动时一一配合,所述的导柱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最外缘,所述的导向块为六个与所述的二锯齿结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为三个,与所述的导柱一一配合并保证导柱在其槽位内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位为三个,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间隔设置保证导柱在转过第一导向槽位时其上端面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的下端面定位。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借鉴自动圆珠笔的切换机构结构,将这样自动切换机构用于拉头的自锁结构上,动作时,按压按压杆,使旋转固定件转动一个角度,保证导柱卡设有第二导向槽位的端面定位,此时,顶针下压伸入到链牙中形成自锁,如需解锁,再按压一次按压杆,使旋转固定件再转动一个角度,使导柱落入到第一导向槽位内,由于第一导向槽位的内径略大于导柱,导柱可沿第一导向槽位向上移动,通过复位弹簧的推顶将顶针顶回,拉链可自动拉到合适位置,这种按压式的结构,操作简单,且由于顶针上下运动,不会出现卡死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固定件示意图一;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固定件示意图二;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固定件示意图三;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示意图一;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示意图二;
[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示意图三;
[00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帽盖切换件示意图一;
[00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帽盖切换件示意图二 ;
[002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帽盖切换件示意图三;
[0023]图13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示意图;
[0024]图14为本实用新型拉头本体示意图三、;
[0025]图15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自锁装置分解示意图;
[0026]图16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自锁装置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如图1-图16所示,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包括:拉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本体上设有凸块12,通孔11设置在凸块12中间,自锁顶针2伸入到通孔11中,端部穿过通孔11与链牙配合,复位弹簧3顶抵在顶针2的挡止与通孔11的限位台面上定位,所述的顶针通过按压式自锁装置4带动沿通孔11上下移动与链牙锁住或脱开。所述的按压式的自锁装置4包括相互配合且同轴设置的旋转固定件41、驱动件42、帽盖切换件43,帽盖切换件43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的凸块12上,旋转固定件41下端设有一容置槽415供顶针2的上端插入并由其带动上下移动。
[0029]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按压式的自锁装置4采用类似于自动圆珠笔的按压结构,具体描述如下:旋转固定件41为一柱状结构,下端与所述的顶针2配合带动顶针2上下移动,上端部形成一导向柱411,导向柱411外缘低于导向柱411顶面的位置设有第一锯齿结构412,每个第一锯齿结构412的表面形成第一楔面413,旋转固定件41最外缘沿圆周等分设有一组导柱414 ;驱动件42为一柱状结构,下端形成凹槽421供所述的导向柱411插置,且下端与所述第一锯齿结构412配合位置设有第二锯齿结构422,每个第二锯齿结构422表面形成第二楔面423与所述的第一楔面413配合,保证驱动件42带动旋转固定件41沿固定角度转动,驱动件42外缘另间隔设有一组导向块424,导向块424上端面形成第三楔面425,驱动件42的顶端形成按压杆426 ;帽盖切换件43为固定在拉头本体I上的圆桶状结构,其罩设在所述的顶针2、旋转固定件41及驱动件42外,顶部形成孔431供所述的按压杆426伸出,帽盖切换件43内腔间隔形成两组与所述的导柱414数量相对应且内径不同的导向槽位,分别为第一导向槽位432及第二导向槽位433,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下端面形成第四楔面434,第二导向槽位433下端面形成第五楔面435,第一导向槽位432的数量及内径与导柱414数量及外径相适应保证导柱414在第一导向槽位432内上下移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内径小于第一导向槽位432的内径保证旋转固定件41转动固定角度时导柱414上端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下端的第五楔面435上定位。
[0030]在实际结构中,所述的第一锯齿结构412为六个或其它偶数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41周缘,对应的第二锯齿结构422为六个并与第一锯齿结构412转动时一一配合,所述的导柱414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41最外缘,所述的导向块424为六个与所述的二锯齿结构422 —一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为三个,与所述的导柱414 一一配合并保证导柱(414)在其槽位内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位433为三个,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间隔设置保证导柱在转过第一导向槽位432时其上端面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下端面定位。
[0031]上述结构中的楔面结构均为了保证旋转固定件在转动时光滑过渡,动作时,当按压按压杆时,驱动件带动旋转固定件沿所述的楔面转动一个角度(60度),旋转固定件上的导柱上表面停留在第二导向槽位下端的第五楔面上,使顶针下压穿过通孔卡入链牙内定位,拉链自锁无法拉动,再次按压按压杆,驱动件带动旋转固定件沿所述的楔面再转动一个角度(60度),旋转固定件上的导柱上旋转至第一导向槽位时,导柱可在第一导向槽位内上下移动,此时由复位弹簧作用,顶针及旋转固定件被顶起,使顶针脱离链牙实现解锁,拉链可自行拉动,如此循环操作,保证导柱在第一导向槽位及第二导向槽位内交替位置,实现顶针的下压及回缩实现锁定及解锁。
[003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类似自动铅笔或圆珠笔的按压式的结构不会导致卡死现象出现。
[003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包括:拉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本体(I)上设有通孔(11),自锁顶针(2)伸入到通孔(11)中,端部穿过通孔(11)与链牙配合,复位弹簧(3)顶抵在顶针(2)的挡止与通孔(11)的限位台面上定位,所述的顶针通过按压式自锁装置(4)带动沿通孔(11)上下移动与链牙锁住或脱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式的自锁装置(4)包括相互配合且同轴设置的旋转固定件(41)、驱动件(42)、帽盖切换件(43),所述拉头本体⑴上设有凸块(12),通孔(11)设置在凸块(12)中间,帽盖切换件(43)套设并固定在所述的凸块(12)上,旋转固定件(41)下端设有一容置槽(415)供顶针(2)的上端插入并由其带动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固定件(41)为一柱状结构,下端与所述的顶针(2)配合带动顶针(2)上下移动,上端部形成一导向柱(411),导向柱(411)外缘低于导向柱(411)顶面的位置设有第一锯齿结构(412),每个第一锯齿结构(412)的表面形成第一楔面(413),旋转固定件(41)最外缘沿圆周等分设有一组导柱(414);驱动件(42)为一柱状结构,下端形成凹槽(421)供所述的导向柱(411)插置,且下端与所述第一锯齿结构(412)配合位置设有第二锯齿结构(422),每个第二锯齿结构(422)表面形成第二楔面(423)与所述的第一楔面(413)配合,保证驱动件(42)带动旋转固定件(41)沿固定角度转动,驱动件(42)外缘另间隔设有一组导向块(424),导向块(424)上端面形成第三楔面(425),驱动件(42)的顶端形成按压杆(426);帽盖切换件(43)为固定在拉头本体(I)上的圆桶状结构,其罩设在所述的顶针(2)、旋转固定件(41)及驱动件(42)外,顶部形成孔(431)供所述的按压杆(426)伸出,帽盖切换件(43)内腔间隔形成两组与所述的导柱(414)数量相对应且内径不同的导向槽位,分别为第一导向槽位(432)及第二导向槽位(433),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下端面形成第四楔面(434),第二导向槽位(433)下端面形成第五楔面(435),第一导向槽位(432)的数量及内径与导柱(414)数量及外径相适应保证导柱(414)在第一导向槽位(432)内上下移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内径小于第一导向槽位(432)的内径保证旋转固定件(41)转动固定角度时导柱(414)上端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下端的第五楔面(435)上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压式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锯齿结构(412)为六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41)周缘,对应的第二锯齿结构(422)为六个并与第一锯齿结构(412)转动时一一配合,所述的导柱(414)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的旋转固定件(41)最外缘,所述的导向块(424)为六个与所述的二锯齿结构(422) —一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为三个,与所述的导柱(414) 配合并保证导柱(414)在其槽位内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位(433)为三个,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位(432)间隔设置保证导柱在转过第一导向槽位(432)时其上端面卡设在第二导向槽位(433)的下端面定位。
【文档编号】A44B19/30GK203986438SQ20142020520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石胡兵, 张田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