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鞋底,旨在提供一种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弹性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鞋底本体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下鞋底设有开口朝向上鞋底的开口槽,上鞋底嵌设于开口槽的开口处,开口槽内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下弹性柱均匀排布于开口槽的底部,下弹性柱相对于下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上鞋底。开口槽的底部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由于下弹性柱更易受力产生弯曲或是伸缩变形,因此有利于增加下鞋底的弹性,同时有利于增加下鞋底的柔软性,使下鞋底更易折弯,因此可有效提高鞋底本体的柔软性,方便人们行走时的折弯,使鞋底更贴合脚底,增加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同时该结构可避免整个鞋底本体由柔性橡胶制成而降低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弹性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性鞋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人们穿的鞋子,更讲究时尚、舒适,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有一双舒适、漂亮的鞋子会使你更加精神、爽快。
[0003]传统的鞋子其结构通常包括鞋底、鞋帮以及鞋面。通常为增加鞋子的穿着舒适性,需要使鞋底有弹性,能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方便人们行走时的折弯,使鞋底更贴合脚底。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改变鞋底的制作材料来提升鞋底的柔软性的,然而鞋底柔性增强后其耐磨性却降低了,大大的减少了鞋底的穿着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弹性鞋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弹性鞋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所述下鞋底设有开口朝向上鞋底的开口槽,所述上鞋底嵌设于开口槽的开口处,所述开口槽内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所述下弹性柱均匀排布于开口槽的底部,所述下弹性柱相对于下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上鞋底。
[0006]所述上鞋底相对于下鞋底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上弹性柱,所述上弹性柱相对于上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开口槽底部,所述下弹性柱与上弹性柱间隔设置。
[0007]所述上弹性柱和下弹性柱均呈圆锥台结构设置。
[0008]一种弹性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所述下鞋底设有开口朝向上鞋底的开口槽,所述上鞋底嵌设于开口槽的开口处,所述开口槽内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所述下弹性柱均匀排布于开口槽的底部,所述下弹性柱相对于下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上鞋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槽的底部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由于下弹性柱更易受力产生弯曲或是伸缩变形,因此有利于增加下鞋底的弹性,同时有利于增加下鞋底的柔软性,使下鞋底更易折弯,因此可有效提高鞋底本体的柔软性,方便人们行走时的折弯,使鞋底更贴合脚底,增加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同时该结构可避免整个鞋底本体由柔性橡胶制成而降低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性鞋底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鞋底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鞋底本体;11、上鞋底;111、上弹性柱;12、下鞋底;121、开口槽;122、下弹性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弹性鞋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3]一种弹性鞋底,包括鞋底本体I,所述鞋底本体I包括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所述下鞋底12设有开口朝向上鞋底11的开口槽121,所述上鞋底11嵌设于开口槽121的开口处,所述开口槽121内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122,所述下弹性柱122均匀排布于开口槽121的底部,所述下弹性柱122相对于下鞋底12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上鞋底11。开口槽121的底部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122,由于下弹性柱122更易受力产生弯曲或是伸缩变形,因此有利于增加下鞋底12的弹性,同时有利于增加下鞋底12的柔软性,使下鞋底12更易折弯,因此可有效提高鞋底本体I的柔软性,方便人们行走时的折弯,使鞋底本体I更贴合脚底,增加鞋子的穿着舒适性。同时可将下鞋底12由硬质橡胶制成,有利于提高鞋底本体I的耐磨性,延长鞋底本体I的使用寿命;而上鞋底11以及下弹性柱122可采用软质橡胶制成,不仅可避免整个鞋底本体I由柔性橡胶制成而降低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增加鞋底本体I的柔软性,方便人们行走时的折弯,使鞋底本体I更贴合脚底,增加鞋子的穿着舒适性。下弹性柱122均匀排布于开口槽121的底部,不仅有利于提高鞋底本体I整体的柔软性,并且有利于鞋底本体I承受各个角度所施加的压力,提高鞋底本体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0014]所述上鞋底11相对于下鞋底12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上弹性柱111,所述上弹性柱111相对于上鞋底11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开口槽121底部,所述下弹性柱122与上弹性柱111间隔设置。上鞋底11设有上弹性柱111与下鞋底12抵触连接,因此可增加上鞋底11在承受向下压力的时候与下鞋底12的接触面,不仅有利于增强其抗承受力,同时也可增强鞋底本体I的弹性力。上弹性柱111均匀排布于上鞋底11,不仅有利于提高鞋底本体I整体的柔软性,并且有利于鞋底本体I承受各个角度所施加的压力,提高鞋底本体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并且方便下弹性柱122与上弹性柱111的间隔设置,使其受力均匀。
[0015]所述上弹性柱111和下弹性柱122均呈圆锥台结构设置。间隔设置的上弹性柱111和下弹性柱122呈圆锥台结构设置后,有利于在承受向下压力的时,上弹性柱111与下弹性柱122将所受的力向两侧分散,易使上弹性柱111与下弹性柱122之间产生更大的变形,因此使鞋底本体I具有更强的弹性力,易产生折弯变形,因此有利于增加鞋底本体I的柔软性,使鞋底本体I更易折弯。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所述下鞋底设有开口朝向上鞋底的开口槽,所述上鞋底嵌设于开口槽的开口处,所述开口槽内凸设有若干下弹性柱,所述下弹性柱均匀排布于开口槽的底部,所述下弹性柱相对于下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上鞋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上鞋底相对于下鞋底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上弹性柱,所述上弹性柱相对于上鞋底的另一端抵触贴合于开口槽底部,所述下弹性柱与上弹性柱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鞋底,其特征是:所述上弹性柱和下弹性柱均呈圆锥台结构设置。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3851894SQ20142023258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尤胜碧, 刘晓珊, 金溪隆 申请人:温州市奥达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