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2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且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厚度分布设计及对应有跟鞋与足部位置的配置,可改变有跟鞋对应中足与后足区段的脚接触面曲度,藉以增加中足与后足的着力接触面积,使中足具有支撑,并减缓前冲且使重心后移,进而平衡足部的受力,创造一个较佳的足部受力环境。【专利说明】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用于各式鞋类的装置,且是一种可协助足部具有较佳受力分布的装置,特别是可专用于有跟鞋的装置;其中,所述有跟鞋系指一鞋的跟部具有大于该鞋其它处的一特定高度,举例而言,高跟鞋系为有跟鞋的一种。【
背景技术
】[0002]穿着有跟鞋能令使用者有较修长的身体比例,也可给予一般人较为正式的感觉;然而,因使用者穿着有跟鞋而产生的足部不适,或甚至更为严重的后遗症,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0003]其中,虽然已有相关学术研究指出有跟鞋的跟楔角(HeelWedgeAngle)系与足部受力不均或前足过度受力的问题有关,但该些研究并未提出相关的具体装置;而该些研究资料包括:[0004](I)SnowRE等人,发表于《FootAnkle》,题为“Theeffectsofwearinghighheeledshoesonpedalpressureinwomen”的文献,,1992年2月13日,13(2):85-92;[0005](2)CongY等人,发表于《ActaMechanicaSinica》,题为“Reg1nalplantarfootpressuredistribut1nsonhigh-heeledshoes-shankcurveeffects,,的文献,2011年,27(6):1091-1097;[0006](3)ffitana,C.P.等人,发表于《ProceedingsofInternat1nalErgonomicsAssociat1n》,题为“Thinkhigh-heelsareuncomfortable?”的文献,2009年;[0007](4)Weerasinghe等人,发表于《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题为“Gettingtothebottomoffootwearcustomizat1n”的文献,2011年,20(3):310-322;[0008](5)Broch等人,发表于《JournaloftheAmericanPodiatricMedicalAssociat1n〉〉,题为“Effectsofheelheightandshoeshapeonthecompressiveloadbetweenfootandbase:agraphicanalysisofprinciple,,的文献,2004年,94(5):461-469。[0009]目前已有许多相关改善足部受力分布的设计,例如设置于足部单侧(特别例如是内足弓侧)的鞋垫设计(可见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406945);或设置于足部两侧(特别是内、外足弓侧)的鞋垫设计。虽然这些已知设计可能对于改善足部受力情形有所帮助,但却仍未能有效改善足部受力不均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使用者穿着有跟鞋时所产生的足部受力不均的问题。其中,观究先前技术的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尚未有创作者能以足部解剖学与生物力学作为基础,正确地分析使用者穿着有跟鞋所产生受力不均的问题。[0010]其中,基于以生理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系解析使用者穿着有跟鞋所产生的问题如下。首先,请先参照图1,其系显示一足部骨头解剖结构的上视图。足部结构系包含前足10、中足20、及后足30所组成,前足10系包含复数个趾骨(Phalange)12、复数个妬骨(Metatarsal)14;中足20系包含三个模形骨(Cuneiform)22、一骰骨(Cuboid)24、及一舟骨(Navicular)26;后足30系包含踝骨/距骨(Talus)32与跟骨(Calcaneus)34,且踝骨32与一胫骨(Tibia)36(如图2A与图2B所示)及一腓骨(Fibula)(未显示)形成一踝关节38。[0011]对应图1的足部结构,比较使用者的足部穿着平底鞋与有跟鞋两者间的差异,如图2A与图2B所示。其中,图2A系显示一使用者的足部踩踏一平地1000或穿着平底鞋的内侧面剖视图,该使用者的身体重量系主要分布于前足10的前足受力区域40A与后足30的后足受力区域42A,且前足受力区域40A所支撑的重量系相当于后足受力区域42A所支撑的重量;图2B系显示一使用者的足部穿套于有跟鞋的内侧面剖视图,该使用者的身体重量系主要分布于前足10的前足受力区域40B与后足30的后足受力区域42B,而一方面因为有跟鞋前低后高的倾斜设计,使足部易于受重力的影响而滑动所造成的前冲与重心前移的后果,进而使前足受力区域40B为主要受力的支撑点;而另一方面因趾骨12相对跖骨14向上曲屈,也将造成前足10额外的受力,进而使前足受力区域40B的受力系可能为后足受力区域42B的受力的数倍;例如,以穿着鞋跟高度为3-1nch的高跟鞋为例,前足受力区域40B的受力系为后足受力区域42B的8到9倍)。根据上述,比对图2A与图2B足部受力的情况可了解,当使用者穿着有跟鞋时,前足10将支撑大部分的受力,后足30仅支撑小部分的受力,而使受力重心前移。在此情况下,由于前足10受力大增且非使用者正常状态下应支撑的受力,故长时间穿着有跟鞋将易于产生许多足部相关的病痛。[0012]请参照图3A,其显示一使用者穿着有跟鞋的左足部受力的分布示意图;并参照图3B,其显示对应图3A的足部结构位置图。其中,前足10与后足30系为主要受力区域,且前足10的受力系集中于至少一个高度受力区域16;然而,中足20的大部分区域皆为未受力或受力最轻的状态。更详细的说明,将中足20进一步界定为一外侧区域200、一中间区域202、及一内侧区域204,并综合比较图3A与图3B后可知,外侧区域200与内侧区域204仍可能受力,并有局部分担足部整体受力的效果;然而中间区域202系明显相对外侧区域200与内侧区域204支撑较少的力并具有较多的不受力区域。鉴此,习知有跟鞋具有足部受力不均与受力过度集中于前足10的问题;而就习知具有外侧足弓垫或内侧足弓垫的有跟鞋而言,其虽能增加足部外侧区域200与内侧区域204的受力,但针对中间区域202的受力增加的效果仍有限,未能更有效地将前足10与后足30的受力均匀的分散到中足20,特别是中间区域202。
实用新型内容[0013]针对上述使用者穿着有跟鞋所产生足部受力不均与受力集中于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一系提出一种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藉以增加中足的中间区域与后足的受力,使足部整体的受力均匀化,并有效减缓前足受力集中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构造简单,不论是以单独的一个体可拆卸式地或永久式地连接至与一使用者足底接触的一鞋垫或一鞋底的形式被制作,或是以与该鞋垫或该鞋底一体成型的形式被制作,皆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其中,当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系为单独的一个体的形式时,更能适用且方便安装于各种类的鞋子,以减少跟楔角,进而达成改善习知足部受力不均与受力集中于前足的问题。[001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一种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设置的一第二端,该本体具有一最大厚度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且该本体的厚度系由该最大厚度之处朝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渐缩;且该本体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及一第三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系自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延伸,该第三支撑部系自该第二端朝该第一端延伸,该第二支撑部系连接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三支撑部之间,该第一端至该第二端间定义一本体长度,且该第一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20%至45%间,该第二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10%至30%间,该第三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30%至55%间。[0015]较佳的,该第二端系对应一使用者的一足部的跟骨,该最大厚度系对应该使用者的该足部的中足。[0016]以下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17]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一足部的骨骼解剖结构上视图。[0018]图2A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的足部踩踏于平地或穿着平底鞋的解剖结构内侧视图。[0019]图2B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的足部穿着有跟鞋的解剖结构内侧视图。[0020]图3A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穿着有跟鞋的左足部的受力分布情形。[0021]图3B为一示意图,显示对应图3A的足部结构位置。[0022]图4A与图4B分别为一示意图,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上视图与侧视图。[0023]图5A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安装于一有跟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0024]图5B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的一足部穿着如图5A的有跟鞋的使用状态内侧视图。[0025]图5C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的一足部穿着一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有跟鞋的一实施范例。[0026]图6A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于静止站立状态中,穿着如图5C的有跟鞋且不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右足部的受力分布情形。[0027]图6B为一示意图,根据图6A,显示该使用者于静止站立状态中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右足部的受力分布情形。[0028]图7A为一示意图,显示一使用者于行走状态中,穿着如图5C的有跟鞋且不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右足部的受力分布情形。[0029]图7B为一示意图,根据图7A,显示该使用者于行走状态中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右足部的受力分布情形。[0030]附图标记说明[0031]10前足[0032]12趾骨[0033]14跖骨[0034]16高度受力区域[0035]20中足[0036]22楔形骨[0037]24骰骨[0038]26舟骨[0039]30后足[0040]32踝骨/距骨[0041]34跟骨[0042]36胫骨[0043]38踝关节[0044]50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0045]60本体[0046]62第一端[0047]64第二端[0048]70第一支撑部[0049]72第二支撑部[0050]74第三支撑部[0051]100有跟鞋[0052]100’有跟鞋[0053]102脚接触面/鞋垫/底板[0054]102’脚接触面/鞋垫/底板[0055]200外侧区域[0056]202中间区域[0057]204内侧区域[0058]300a调整前站立重心[0059]300b调整后站立重心[0060]400a调整前行走重心[0061]400b调整后行走重心[0062]1000平地[0063]H最大厚度【具体实施方式】[0064]请参照图4A与图4B,其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结构上视图与侧视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厚度分布设计。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系包含一本体60,本体60具有一第一端62与相对第一端62设置的一第二端64,第一端62至第二端64间定义一本体长度,本体60具有一最大厚度H介于第一端62与第二端64间,且本体60的厚度系由最大厚度H的位置朝第一端62与第二端64渐缩。其中,本体60系为一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其系由PU、塑料、橡胶、硅胶或泡棉等材料所制成,且不限于上述所举例的材料。较佳的,相对第二端64,最大厚度H的位置系较靠近第一端62。较佳的,该本体长度系介于一使用者的一足长的40%?70%间;更佳的,该本体长度系介于一使用者的一足长的42%?55%间。较佳的,该最大厚度H的高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1%?20%间;更佳的,该最大厚度H的高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2%?5%间。更详细的说明,本体60具有一第一支撑部70、一第二支撑部72、及一第三支撑部74,第一支撑部70系自第一端62朝第二端64延伸,第三支撑部74系自第二端64朝第一端62延伸,第二支撑部72系连接第一支撑部70与第三支撑部74之间。较佳的,第一支撑部70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20%?45%间,第二支撑部72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10%?30%间,第三支撑部74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30%?55%间;更佳的,第一支撑部70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30%?40%间,第二支撑部72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15%?25%间,第三支撑部74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35%?45%间。[0065]请参照图5A,其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安装于一有跟鞋的使用状态,其中,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系设置于有跟鞋100的脚接触面/鞋垫/底板102的中后端,藉以改善有跟鞋100的脚接触面102的曲度/斜率;第二端64系设置于靠近有跟鞋100的鞋跟处,第一端62系朝有跟鞋100的鞋头处设置。请参照图5B,其显示一使用者的一足部穿着如图5A的具有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有跟鞋的使用状态,其中,第二端64系对应该使用者的该足部的后足30或跟骨34,最大厚度H(如图4B所示)的位置系对应该使用者的该足部的中足20,特别是对应该足部的中足20的中间区域202(如图3B所示)。应注意的是,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系为一具有弹性的材质,藉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中足20与后足30的曲线而被压缩。更详细的说,第三支撑部74系支撑该使用者的后足30或跟骨34,藉以增加足部的后足30的受力面积,使后足30可支撑较多的受力,一方面可减缓前足10的受力,另一方面可让该使用者的足部受力重心后移,让该使用者能更稳固地使用该有跟鞋。再者,第一支撑部70与第二支撑部72系共同地支撑该使用者的中足20,特别是支撑中间区域202,藉以增加足部的中足20的受力面积,使中足20可分担前足10的受力,进而改善该使用者的前足10集中与过度受力的问题,并让该使用者的足部受力重心后移,使该使用者能更稳固地使用该有跟鞋。在一较佳实施范例中,第一支撑部70系支撑该使用者的前足10的后端与中足20的前端,除了可增加中足20的受力面积外,更可改善前足10的受力可能过于集中于高度受力区域16的问题(如图3A、图3B所示)ο[0066]在一实施范例中,参考图4A与图5B,第一支撑部70、第二支撑部72、及第三支撑部74系分别具有一第一最大宽度、一第二最大宽度、及一第三最大宽度,且该第三最大宽度系大于该第一最大宽度与该第二最大宽度,使第三支撑部74可与一使用者的后足30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而让使用者的后足30的整体受力可更为均匀。较佳的,该第一最大宽度系不大于该第二最大宽度。较佳的,该第一最大宽度与该第二最大宽度系为该第三最大宽度的45%?90%,藉以使第一支撑部70与第二支撑部72的全部或大部分面积系可对应中足20的中间区域202,以针对中间区域202的脚接触曲度进行修饰,进而支撑中间区域202;更佳的,该第一最大宽度与该第二最大宽度系为该第三最大宽度的50%至85%。较佳的,该第一最大宽度系介于1.5公分至5.5公分;更佳的,该第一最大宽度系介于2公分至3.5公分。[0067]综上所述,透过上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厚度分布设计及对应有跟鞋与足部位置的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可改变有跟鞋的脚接触面曲度,增加中足20与后足30的着力接触面积,使中足20具有支撑,并减缓前冲且使重心后移,进而平衡足部的受力,创造一个较佳的足部受力环境;并就生物力学观的,亦能降低足踝关节与腿部肌肉的负担。[0068]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一主要技术特征系在于其厚度分布设计及对应有跟鞋与足部位置的配置,藉以改善习知有跟鞋的脚接触面曲度问题。故,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系可为单独的一个体所形成的一装置,抑或系可为与其它装置(如习知有跟鞋的鞋垫、内侧足弓垫、或外侧足弓垫等)所组合而形成的一整体的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虽系主要地运用于有跟鞋,但亦可适用于其它鞋类,增加一使用者的中足20的中间区域202的受力面积,进而共同分担足部的整体受力。[0069]应注意的是,参考图4B与图5B,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另一主要技术特征系在于第三支撑部74系自第二端64朝第二支撑部72的最大厚度H之间的隆起特征;其中,如图5C所示,在一极端的使用情况中,当一使用者穿着一脚接触面/鞋垫/底板102’的曲度设计极为不佳的有跟鞋100’时,尽管中足20或中间区域202(如图3B所示)可能未与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产生接触,但透过该隆起特征,该使用者的后足30将与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50的该隆起特征有更多的接触面积,而仍能改善前足10受力比重过多的问题,使足部受力较为均匀。在一较佳实施范例中,如图5B所示,该隆起特征系与一使用者的中足20及后足30接触,藉以使足部受力更加均匀。[0070]更详细的说明,在一实验范例中,当一使用者的足部穿着如图5C的有跟鞋100’时,根据站立或行走状态、以及有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情况,该使用者的足部受力分布系如图6A、图6B、图7A、图7B所示。图6A显示该使用者在静止站立状态下且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足部受力分布图,其足部受力大部分集中于前足10,且具有一调整前站立重心300a位在前足10的后端的位置。图6B显示该使用者在静止站立状态下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足部受力分布图,其足部受力较均匀地分布于前足10与后足30,并具有一调整后站立重心300b位在中足20的位置;与图6A比较,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作用,在图6B中的前足10的整体受力减小,后足30的整体受力增大,藉以分摊前足10的较多的受力,并使受力重心由调整前站立重心300a的位置后移至调整后站立重心300b的位置。图7A显示该使用者在行走状态下且无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足部受力分布图,其足部受力集中于前足10,并具有一调整前行走重心400a位在前足10的中间的位置。图7B显示该使用者在行走状态下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足部受力分布图,其足部受力较均匀地分布于前足10与后足30,并具有一调整后行走重心400b位在前足10的后端或中足20的前端的位置;与图7A比较,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的作用,在图7B中的前足10的整体受力减小,后足30的整体受力与受力面积增大,并进一步增加中足20的整体受力与受力面积,藉以分摊前足10的过度的受力,且使受力重心由调整前行走重心400a的位置后移至调整后行走重心400b的位置。[0071]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关于比例的范围,系以0.1%为一个调整单位;举例而言,该本体长度介于一使用者的一足长的可选择的比例范围系为40%、40.140.2%,……、69.9%、70%间的任一者;亦即该本体长度系以0.1%为间距做等差级数分布于该使用者的该足长的40%至70%之间。同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有关宽度的尺寸系以0.1公分为一个调整单位。[007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第一端与相对该第一端设置的一第二端,该本体具有一最大厚度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且该本体的厚度系由该最大厚度之处朝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渐缩;且该本体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及一第三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系自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延伸,该第三支撑部系自该第二端朝该第一端延伸,该第二支撑部系连接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三支撑部之间,该第一端至该第二端间定义一本体长度,且该第一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20%至45%间,该第二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10%至30%间,该第三支撑部的长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30%至55%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最大厚度的高度系介于该本体长度的I%?20%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最大厚度系位于该第二支撑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及该第三支撑部分别具有一第一最大宽度、一第二最大宽度、及一第三最大宽度,该第三最大宽度系大于该第一最大宽度与该第二最大宽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最大宽度系不大于该第二最大宽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最大宽度与该第二最大宽度系为该第三最大宽度的45%至90%。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最大宽度系介于1.5公分至5.5公分。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系设置于一鞋的鞋跟处,该第一端系朝该鞋子的鞋头处设置。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跟鞋的鞋内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系对应一使用者的一足部的跟骨,该最大厚度系对应该使用者的该足部的中足的中间区域,该本体长度系介于一使用者的一足长的40%?70%间。【文档编号】A43B23/22GK204157781SQ201420325710【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发明者】白淳升申请人:白淳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