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89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包括长款上衣本体,所述长款上衣本体的内面设置有三个口袋,其中,第一口袋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右侧内面,且所述第一口袋的上端边沿与患者裤腰平齐,第二口袋的上端边沿高于患者切口平面,且所述第二口袋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袋的第一系带和用于调节引流袋高度的第二系带,第三口袋设置于所述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左侧内面,与所述第一口袋对称。本实用新型防渗漏、便于观察,适于行走、活动、不影响休息、卧位、活动、翻身,防管道滑脱,对携带T管出院患者提供专业、全程护理指导。
【专利说明】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

【背景技术】
[0002]凡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探查时,均需放一根T型管引流,把胆管内的残余泥沙样结石及含毒素的胆汁排出体外,其目的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以减轻胆道因手术创伤而造成的水肿、炎症,并防止胆汁外流;亦可通过T管进行术后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如胆道镜等。T管因有双臂插入引流管道或腔内不易滑出,偶亦做其他手术引流用。
[0003]在胆道手术中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术后T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患者恢复的快慢,生命的安危,有赖于T管护理的正确与否,稍有不慎将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都应共同注意的。护理上要注意如下几点:1、妥善固定T管,谨防脱出很重要。万一脱出,因T管的窦道尚未形成,胆汁渗至腹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害。因此,要在T管引出腹壁处与皮肤缝扎固定以防脱出,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前,谨防患者把T管脱出来,也要防止患者翻身时把T管脱出来。对术后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陪护或将其双手约束在床边;在T管上另接一根稍长的橡皮管,再连接床旁的无菌引流袋上以防松脱。2、注意无菌。衔接的皮管和引流袋均需无菌,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连接的引流管长短、粗细应适中,不能太硬或太软。伤口应2-3天更换敷料并观察胆汁是否外渗。3、每天观察并记录胆汁的颜色、性质及24小时引流总量。一般恢复顺利的患者胆汁量由少到多,再逐渐减少,胆汁的颜色由术后1-2天时的淡黄色逐渐变深,由混浊渐变澄清透明,呈金黄色。4、若T管引出胆汁量突然增加,应疑有胆道下端阻塞的可能,如同时有胆汁混浊或有胆泥时,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T管,长期携带T管的病人也应定期低压冲洗(一般每周1-2次),冲洗时不能用力过猛或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及发热。5、术后2-3天病人可坐起或逐渐下床活动,但不可把引流袋提得过高以防胆汁返流至胆道,增加感染的机会。6、从术后7-8天起,可把T管逐日抬高一些,以减少胆汁引流量。几天后,如果无不适,可在饭前夹管2-3小时,并逐日延长夹管时间,直到术后第10-12天完全夹管为止。7、最少术后14天,胆总管下端逐渐恢复通畅,可做拔管准备。胆总管通畅的依据是:(I)胆汁量逐渐减少。(2)夹管后病人无腹胀、黄疸和发热现象。(3)T管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通畅,无结石及狭窄。8、拔管时指导病人与医生配合,平卧,腹部放松,不要憋住气,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拔管上,以免腹肌紧张。9、拔管后可能会从T管窦道内流出一些胆汁,可用腹带加压包扎1-2天,也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引流管口,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由于胆道远端通畅,胆汁不会再从伤口向外流,数天即可闭合。
[0004]现在,对放置T管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患者都穿着普通的病号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常常手提引流袋或挂在衣服扣子上,这导致患者携带T管十分不方便,大大影响了康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包括长款上衣本体,所述长款上衣本体的内面设置有三个口袋,其中,第一口袋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右侧内面,且所述第一口袋的上端边沿与患者裤腰平齐,使得所述第一口袋低于患者切口平面;第二口袋的上端边沿高于患者切口平面,且所述第二口袋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袋的第一系带和用于调节引流袋高度的第二系带,所述第一系带固定于所述第二口袋的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剑突齐平,所述第二系带固定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的右侧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锁骨齐平,第三口袋设置于所述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左侧内面,与所述第一口袋对称,当出行在外引流量多的时候,分流重量;所述第一口袋、第二口袋和第三口袋均设置有防渗漏塑料层,且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口袋、第二口袋和第三口袋分别配合的透明层。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长度均为10cm。
[000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术后下床活动,I周放第一个口袋,术后第2周放第二个口袋,并利用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对引流袋进行固定和高度调节。T管抬高2-3天后无不适,间断夹管,夹管注意事项、夹管期间引流袋任意放在第一口袋或第三口袋内。
[001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设计出适合病人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而且口袋的位置都经过反复实验,才最终确定,该位置下的长款上衣可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同时也能够保证引流液不会出现逆流现象。
[0012]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1、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安全、防渗漏、便于观察。
[0014]2、适于行走、活动,不影响休息、卧位、活动、翻身,防管道滑脱。
[0015]3、对出院患者有指导性的意义、方便易行。
[0016]4、对携带T管出院患者提供专业、全程护理指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参见图1,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包括长款上衣本体I,所述长款上衣本体I的内面设置有三个口袋,其中,第一口袋2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I下端的右侧内面,且所述第一口袋2的上端边沿与患者裤腰平齐,使得所述第一口袋2低于患者切口平面;第二口袋3的上端边沿高于患者切口平面,且所述第二口袋3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袋的第一系带5和用于调节引流袋高度的第二系带6,所述第一系带5固定于所述第二口袋3的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剑突齐平,所述第二系带6固定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I的右侧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锁骨齐平,第三口袋4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I下端的左侧内面,与所述第一口袋2对称,当出行在外引流量多的时候,分流重量;所述第一口袋2、第二口袋3和第三口袋4均设置有防渗漏塑料层7,且所述长款上衣本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口袋2、第二口袋3和第三口袋4分别配合的透明层8。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带5和第二系带6的长度均为10cm。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包括长款上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的内面设置有三个口袋,其中,第一 口袋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右侧内面,且所述第一口袋的上端边沿与患者裤腰平齐,使得所述第一口袋低于患者切口平面;第二 口袋的上端边沿高于患者切口平面,且所述第二口袋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袋的第一系带和用于调节引流袋高度的第二系带,所述第一系带固定于所述第二 口袋的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剑突齐平,所述第二系带固定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的右侧内面,其固定端与患者的锁骨齐平,第三口袋设置于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下端的左侧内面,与所述第一口袋对称;所述第一口袋、第二 口袋和第三口袋均设置有防渗漏塑料层,且所述长款上衣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口袋、第二口袋和第三口袋分别配合的透明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T管的长款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的长度均为10cm。
【文档编号】A41D13/12GK203969298SQ20142036955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阳建怡, 李瑾, 肖柔, 何文, 欧阳剑波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